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3章期末复习课件

北极圈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回归线
(23.5°S)
南极圈
(66.5°N)
南温带
南寒带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四季变化明显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 有阳光直射
四季变化明显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p17)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图幅相同)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p4)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历史事件
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科学的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的证据是 地球卫星照片 。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5、地球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 6、 列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至少写出三个)
描述词 多雨 湿润 少雨、干燥
常考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小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举例)
纬度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海陆因素
冬季,陆低海高 夏季,陆高海低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的 升高而降低
对降水的影响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近海地区降水多 远海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多雨(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链接中考——8世界气候
6.下图是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 180为经度,甲、乙之间和丙、丁之间为陆地,其余部分为海洋。
下列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 B.甲、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乙、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D.丁地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回归线
(23.5°S)
南极圈
(66.5°N)
南温带
南寒带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四季变化明显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 有阳光直射
四季变化明显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p17)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图幅相同)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p4)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历史事件
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科学的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的证据是 地球卫星照片 。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5、地球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 6、 列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 (至少写出三个)
描述词 多雨 湿润 少雨、干燥
常考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小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举例)
纬度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海陆因素
冬季,陆低海高 夏季,陆高海低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的 升高而降低
对降水的影响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近海地区降水多 远海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多雨(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链接中考——8世界气候
6.下图是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 180为经度,甲、乙之间和丙、丁之间为陆地,其余部分为海洋。
下列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 B.甲、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乙、丁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D.丁地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人教版】2021秋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总复习教学课件(含答案)

3、地球的最|||大周长为_______千
(一 ) 纬线和 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 )所有的纬线都是 圆 ; (2 )所有纬线的长度 不相等; (3 )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 2、纬度: (1 )赤道的纬度是 0度; (2 )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90度; (3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 增大 (4 )北半球是北纬 ,用 表N示; (5 )南半球是南纬 ,用 表S 示 .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 0°~30为°低纬度; (2 ) 30°~6为0°中纬度; (3 ) 60°~90为°高纬度 .
成5. 地两球半仪.这是两人条们线模度仿数__之地__和球__为的_形__状180,.按°照一定的比例把 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____模__型. 6.地球上并不存在 _地__轴___ ,它是人们假想轴 .地轴与地 球外表相交的两点 ,叫_____两_ 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的点 叫_____北_ 极,相对应的叫______南,是极地球的______ .南点
南、|北||回南归线界 最|||长
限是__________最 长_||| .
3月21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极昼
白昼最||| 长 极夜
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 最|||短
昼最|||短夜 直最射||南|长回归线
12月22日
极夜 白昼最||| 短
极昼
9月23日 直射赤道 昼夜平分
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示 高原、山.地、丘陵
高山
雪线以上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专题复习
大洲和大洋
1.世|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 (南、北 )半球 ,
海洋大都分布在 南 (南、北 )半球; 2.北极周围地区是一片 海洋 (海洋、陆地 ) ,
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件: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 等值线(共27张PPT)

2.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3.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相减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 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 壁,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 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答案】B
专题强化 (济宁中考)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 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4.5℃,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
是( B )
A.-20.5℃
B.20℃
C.29℃
D.14℃
2.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D )
A、B、C三地中的________。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12021/9/112021/9/119/11/2021 1:30:3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12021/9/112021/9/11Sep-2111-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12021/9/1120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章末复习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要点突破
4.自来水 一般建在河流的上游,并且远离居民区。从高 厂的选址 处向低处,水能自流
尽量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 5.居民区
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 攀岩活动适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漂流活 6.户外运 动适宜在等高线密集的山谷处;登山沿等高线 动选址 稀疏的缓坡
链接真题
1.(湘西州中考)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向这样描述了地球的
要点突破
(2)南、北半球的判断 由于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一致,因此南纬就是南半球, 北纬就是北半球。
要点突破
要点二 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带来四季变化,如下图所示:
要点突破
2. 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图1-T-4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情况, 具体如下表所示:
章末 复习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要点突破
要点一 经纬网地图中某点位置的确定
1.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读 (1)直线型(图甲)和侧视型(图乙)经纬网
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进行判断,即 某点所处的纬度如果向上增加为北纬,向下增加为南纬,如图 1-T-1甲中A点和乙中B点的纬度均向北增加,因此都为20°N。 某点所处的经度如果向西增加为西经,向东增加为东经,如图 甲中A点所处的经度向东增加,因此为140°E,图乙中B点所处 经度向西增加,因此为20°W。
8.如图校园中 ( A )
A.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 B.图书馆紧邻着教学楼 C.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食堂 D.耕作体验园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9.学校每周一10:00举行升国旗仪式,有同学发现
一年中此时刻旗杆影长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