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思路及对策研究
新农业创意产业发展方案及计划

新农业创意产业发展方案及计划一、方案背景。
咱现在的农业啊,可不能再是那种只知道埋头种地的老样子啦。
新时代要有新玩法,新农业创意产业就像是给传统农业穿上了一件超级酷炫的时尚外衣,让农业变得又有趣又能赚大钱。
二、发展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打造出至少3个有特色的新农业创意项目,比如说那种能让游客亲自下地采摘超级大草莓,而且还能在旁边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的草莓园。
在本地小范围内打响新农业创意产业的名号,让周围的居民一提到好玩的农业体验,就想到咱们这儿。
2. 中期目标(3 5年)把新农业创意产品卖到全省去,像咱那些创意农产品礼盒,要成为大家走亲访友的热门选择。
3. 长期目标(5 10年)在全国都有咱新农业创意产业的一席之地,成为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
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让农民的收入翻上好几番。
三、具体创意项目。
# (一)农业主题公园。
1. 项目内容。
这个公园里啊,可不像普通公园只有花草树木。
咱这儿有各种农作物按照不同的主题分区,像“童话农作物区”,把玉米地设计成迷宫,小朋友在里面找宝藏(其实就是藏在里面的小玩具或者小零食);还有“古老农耕体验区”,能让大人们回忆起小时候用牛耕地的感觉,当然啦,现在是安全又好玩的模拟体验。
建一些超级可爱的农业主题小木屋,里面卖各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美食,像南瓜饼、红薯条之类的,还有用新鲜水果做的果汁和冰淇淋。
2. 运营模式。
收取门票费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票价。
比如说春天花开的时候,票价可以稍微高一点,因为景色美啊。
小木屋的美食和农产品可以单独售卖,还可以推出一些套餐,像“亲子套餐”,包含门票、美食和一些亲子互动体验项目的优惠券。
# (二)创意农产品定制。
1. 项目内容。
客户可以定制自己想要的农产品形状。
比如说,有人想送朋友一份特别的礼物,我们就可以把西瓜种成心形的,或者把南瓜雕刻成朋友的头像(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啦,不过我们可以慢慢学)。
除了形状,还能定制农产品的包装。
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路径与对策思考

而且还能够衍生出新的农业资源 、文 化资源和价值 。 2 . 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
4 .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创意农业有利 于加 强基层文化 人才 队伍建设 。通过发 展
创意农业 可以优 化产业 结构 。“ 冬枣南下 、南莓 北上 ” , 创意农业 专业组织 ,实施 创意农业培训 ,一 方面可以发现 和
效性 、文化欣 赏性 、产业融合性 、消 费参与性等特 点。发展 创意农业 ,可以促进 农业资源再生 、促进农 业增 效农 民增收 、促
进 美丽 乡村建设 、促进农村 文化 建设 、促进 乡村旅游发展 ,对 于转 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键 词 :创 意农 业 创 意农 业阶 层 农 业 创 意 网络 蓝 海 战 略
创 意农 业可 以拓 展农 业 功能 。“ 水 稻 田里长 出 世博 印 , 香草园里飘动婚纱影” ,我国上海 、北京等地的创意农 业实践
草莓做 旅游 形 象 “ 代言 人 ” 、茶 叶不施 农 药也 能防 虫 、 表明 ,创 意农业可 以开 发和拓展农业多样性 功能 ,在推 动农 文蛤用牛 奶来喂养 ……因应 回归 自然和健康 的风潮 ,传统 的 业特色精品生产的同时,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以及 台湾 农 业如 今越 来越 精致 ,越 来越 有创 意 。架上 草 莓架 下 其他农业 新兴产业 的大 力发展 。创意农业还 可以 引领农业 生 菇 、半棚 蔬菜半棚鸡 、苹果 皮上长 出福禄 寿喜 、草莓用牛 奶 产经营主 体应用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 艺 ,发展农产 品精 深 浇灌 ……近年 来 ,我国上海 、北京 、四川 、河南等省市都 认 加工 、农 业服务业 ,促进农 业产业分工合作 ,建设农业全 景 识到创意 的力量和效益 ,开 始重视通过发展 创意农业拓展 农 产业链 ,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业的功能 ,提升农产 品的附加值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
创意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

创意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意识的觉醒,创意农业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创意农业是指利用创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将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等方面有机结合,打造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创意农业是将创意产业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形成一个产业链的有机体系。
其核心特点是创造性地利用农业资源,打造出独特的农产品和农业体验,吸引游客参与实现农旅结合、文创结合、科技创新等多重发展。
创意农业以绿色、生态、环保为基础,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倡农业可持续发展。
它通过创意设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手段,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1. 休闲农业模式休闲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度假等休闲产业相结合,利用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打造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等休闲农业景区。
这种模式突出了农村的乡土风情和自然景观,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体验农业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强调农产品的独特性,通过优质种植、精细加工、品牌包装等手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种植出口型水果,发展农业品牌,打造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产品电商等,都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文化农业是将传统文化与农业相结合,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农耕文化主题农庄、农耕文化展示中心等。
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农产品销售,提升农民收入。
4. 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是将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电商等产业,吸引人才和资金进入农村,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
三、创意农业的路径和策略1.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支持农民参与创新创业。
通过培训和引入新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2. 发展农村旅游优化农村旅游环境,打造休闲农业、农家乐等旅游景点,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观光、度假。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首先,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不仅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表现突出,还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开展。
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相对不高。
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仍以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
虽然我国取得了一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去。
另外,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还不足。
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比,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仍显得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对策。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有科研背景和能力的人才从事农业科技研究。
其次,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去。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的结合。
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实际生产的贡献。
最后,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
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
总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创意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创意农业产业发展研究近年来,我国京、沪、川、渝、闽、粤等地相继开展了一些创意农业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农业。
围绕都市郊区开展的创意旅游,是目前国内创意农业较为普遍的模式;以节庆会展为平台的创意营销以及创意农产品发布会、创意农业大赛等产品推广活动,推动了创意农业与消费市场的衔接。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过程中以及在农业节庆活动、农业电子商务活动、农业总部经济活动、农业审美活动中进行生产创意、生活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品牌创意和景观创意,通过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意农业是创意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村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化的有效载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通过创意打破一产、二产、三产等产业之间业已形成的壁垒,通过产业联动,重组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它也符合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国家战略。
二、创意农业的起源创意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一些新的提法和概念诸如“新田园经济”、“绿色农业”、“(庭院)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品牌农业”、“新产业复合体”、“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继发展起来。
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
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
三、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有机化、低碳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设施化、信息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改善农村民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扩大农村需求、拉动内需是创意农业的关键举措;建设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创意农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创意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创意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创意农业发展策略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农业方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创新农业发展策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以下是针对创意农业发展的几个策略。
首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合本地农业的新技术和新品种。
同时,还可以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向广大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农产品生产人才。
其次,鼓励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农产品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环节,通过加工和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同时,还可以鼓励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第三,加强农业生态建设。
农业生态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提高农田灌溉率和节水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农田生态工程,提高农田的保水保肥能力。
第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产品的生产,还需要与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乡村特色产业等相结合,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农家乐、农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总之,创意农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农业发展的繁荣。
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建议
1. 提供创意农业的培训和教育:鼓励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参加创意农业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政府可以与农业学校、农业研究机构等合作,开展相关培训项目。
2. 创立创意农业示范基地:政府可以设立创意农业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不同的创意农业模式和技术,提供咨询和支持。
通过示范基地的运营,可以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创意农业,并加快创意农业的推广和发展。
3. 提供财政支持和奖励政策:政府可以设立创意农业发展基金,为创意农业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同时,可以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创意农业,例如给予创意农业项目的税收优惠、补贴和奖励等。
4.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政府可以加大对创意农业的科研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与创意农业相关的科研项目。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和科技企业加大对创意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创意农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5. 加强市场开拓和推广: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创意农业展览、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创意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创意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
6. 建立创意农业交流平台:政府可以建立创意农业交流平台,促进农民、农业从业者和相关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和资源,推动创意农业的互学互鉴,促进创意农业的共同发展。
7. 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政府应加强对创意农业的政策法规制定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保障创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对创意农业的宣传和推广,增强社会对创意农业的认知和支持。
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创新的进步,农业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展望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业创新的现状农业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中,我国农业创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机构不断加强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为农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
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精准农业、智能设备和先进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再次,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通过农业创新,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但是,农业创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创新氛围薄弱,限制了当地农业创新的推广与应用。
其次,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此外,与农业创新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需要加大农业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农业创新的展望未来,农业创新仍然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其次,应积极培育创新人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技能,真正发挥农村人才在农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应加强农业科技与农民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科技创新与农村实际需求相结合。
要充分了解农民的生产需求和问题,开展贴近实际的科技创新,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综上所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需要加大农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农民的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共同推动我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思路及对策研究作者:苗洁来源:《中州学刊》2011年第06期摘要:创意农业作为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的构思设计,是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
创意农业颠覆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对催生农村商贸服务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特色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着力解决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四个难题,推动创意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意农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080—03创意农业是指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高度融合,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形式、过程、方法、产品等进行构思设计,以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的一种新型业态。
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创意农业具有特殊优势,而且意义重大,它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也是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一、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一)基本情况我国创意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和优质化,这就为“新、奇、特”的创意农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与传统农产品追求高产量不同,创意农产品更注重高品质、高附加值。
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创意主要是利用生物科学技术改变农产品的外观、口味、用途等,增加农产品的艺术含量,满足消费者味觉、视觉、嗅觉等多方面的需求。
(1)改变外观,这是创意农产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包括色彩、大小、形状等的改变,如种植五彩辣椒、贴字贴图苹果、迷你南瓜、方形西瓜、足球葫芦等。
(2)转化用途,赋予农产品更多、更奇妙的功能,如用谷物、豆类制作的画和饰品以及观食两用的盆景蔬菜和盆景水果。
(3)变废为宝,是将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充分利用,加工制作成工艺品,如麦秸画、蛋壳和果核雕刻等。
2.融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创意旅游蓬勃发展。
创意旅游是目前国内创意农业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接近目标市场的都市郊区。
经营者通过整合城市现代要素和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经营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项目,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1)观光采摘。
这是创意农业旅游较为常见的形式。
主要是以园区为依托,大规模种植创意水果、蔬菜、花卉,供游客欣赏、游玩、采摘品尝。
如上海嘉定马陆葡萄主题公园、郑州丰乐百万葵园等。
(2)休闲体验。
一种是农耕体验型,由经营者将土地分割成小块,供市民租种,从中收取租金,租种者可从中体验农耕的乐趣、享受收获的喜悦。
经营比较成功的如成都五朵金花之一的“江家菜地”,那里一亩土地一年的租金高达8000元。
还有一种是游戏体验型,主要是利用农业特性,设计打造迷宫种植园,使游客在探险的同时还可以观赏、采摘。
如西双版纳的凤尾竹迷宫、大连“勇者之旅”的玉米迷宫等。
(3)创意乡镇。
是将文化创意融入乡村规划建设,打造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创意农民,提升乡镇形象、带动经济发展。
成都市锦江区的三圣花乡就是中国创意农业乡镇的杰出典范,现成为国内享有盛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年均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左右,年产值达1.8亿元。
3.以节庆会展为平台的创意营销广泛开展。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以节庆会展为平台的营销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通过举办创意农产品发布会、组织创意农业大赛、展示和推广创意产品等,推动了创意农业与消费市场的有效衔接。
这些节会不仅仅展览展示创意产品,还展示了乡村文化、特色民俗以及先进生产模式和前沿种植技术,宣传了创意农业的理念,提高了创意品牌的知名度,使消费者在购买创意产品的的同时领略了农耕文化、农业文明。
如山东寿光的菜博会、上海南汇的桃子节、浙江余姚的杨梅节、天津汉沽葡萄文化旅游节、南京的农业嘉年华等。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地方都对创意农业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来看,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仍处于起步阶段,尚面临许多困难,也存在诸多问题:1.缺少政府规划和引导。
目前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处于松散状态,大多数政府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也不甚了解,无法为创意农业提供长远的战略规划、具体的产业指导以及良好的发展平台。
2.整体产业化水平较低。
我国的创意农业大多停留在好看、好玩的层面,对创意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不足,对农村生活、生态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相关的支持配套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尚未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三次产业间的联动。
3.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
我国严重缺乏既懂得农业知识和创意设计,又了解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的专业创意团队,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较低,大多数地方创意农业发展只是“比葫芦画瓢”,有的甚至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难以形成竞争力和吸引力。
4.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本应成为发展创意农业的生力军和受益者,但是,由于他们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和了解不足,自身经营理念也相对保守,致使其在创意农业发展中参与度低且受益甚微。
目前我国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创意农业项目的投资经营主体大多是企业,它们对农户的挤出效应往往大于辐射带动作用。
5.宣传推介的力度不够。
节庆会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宣传推广了创意农业的产品和服务,但这种方式通常都有固定的举办时间,期限较短、成本偏高,而且往往是政府唱独角戏,可持续性和绩效方面均面临着挑战。
此外,品牌意识薄弱以及网络宣传不到位,都使得创意农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
二、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路(一)加强创意农业特色化。
加强特色化是对创意农业更高层次的要求。
这并不意味着创意农业就是特色农业,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特色农业往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独特的资源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产品品质,强调的是客观因素,而创意农业特殊的产品品质是源于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侧重的是主观创造。
因此创意农业特色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对特色农业进行深化和再创造。
我国物种资源丰富,很多地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地区特色农业已颇具规模和实力,能够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物质条件,从而起到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通过差异化发展创造特色。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蓝海战略”,需要凭借科技和文化两大引擎,实施错位发展,突破原有竞争,拓展新的需求和市场,获得更快的发展和更高的利润。
(二)加快创意农业产业化。
一是构筑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这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关键。
要将创意融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实行“研产加销”一体化,提高创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价值体系,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二是成立创意农业合作社。
将单枪匹马的农户纳入创意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提高创意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三是建设创意农业园区。
不一定非要另起炉灶,可以将创意农业发展同农业产业园区或者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综合性的创意示范园区,实现集约化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注重创意农业品牌化。
打造创意农业品牌:一是要提高创意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
把品牌塑造看成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二是要做好品牌规划、创立、培育、扩张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鼓励经营者挖掘创造能够成为本地区标志的创意产品品种和服务项目,并积极注册使用原产地标识、地理标志等。
三是加强品牌的宣传力度。
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创意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宣传广度和深度,提升创意农业的整体形象。
三、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依目前的状况看,加快我国创意农业发展,需从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四个方面着手:(一)加大投资力度,拓宽创意农业融资渠道。
创意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推广、标准化管理、农户培训等,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资金不足是制约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机制。
一是各级财政要安排扶持创意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二是引导商业银行投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创意农业项目。
三是推行创意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创意农业。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创意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二)加快队伍建设,增强创意农业人才支撑。
创意人才是创意农业的生存之本、壮大之源。
针对我国严重缺乏创意农业人才的现状:一是组织培训现有的农技人才,实现其由单纯的技术人员向综合型创意人才转变。
同时,要注重发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二是鼓励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农业部门等培育高素质的创意农业专业团队,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项目策划、价值分析、市场定位、招商营运等多方位的服务。
三是引进和聘请国外高级创意人才,为创意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是对在创意农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应给予名誉或物质上的奖励,进一步调动创意农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创意农业硬实力。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创意农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文化创意必须以现有的农业科技为基础,因此,创意农业对农业科技的依赖性更强、要求也更高。
一是要集中科研的优势力量,实行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努力解决制约创意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
同时,还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与创意农业相关的新技术,为我所用。
二是要健全创意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力量为补充的新型推广服务体系。
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重点开展与创意农业相关的新品种、新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对创意科技的接受能力和使用水平。
(四)构建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需求是创意农业发展的有效驱动力,不被市场所认可的农业创意是失败的。
要提高创意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离不开综合的服务平台。
一是完善创意农业品牌的保护机制。
健全创意农业品牌和商标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的合力。
二是抓紧制定行业标准,推行创意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创意农产品的质量认证。
三是加快设立创意农业中介机构,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品牌推介、法律咨询、信息查询、人才培训等服务。
四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创意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为国内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