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聆听和洗礼的盛宴——走进音乐节的世界(修改版)
音乐会的盛宴

音乐会的盛宴灯光渐渐暗淡,音乐会的帷幕拉开了。
乐器合奏,悠扬的旋律在氛围中流淌。
爵士乐,古典乐,流行音乐,各种风格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交织出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舞动着人们的心灵。
音乐会这个词语,其实有着浓郁的历史哲学底蕴。
它来源于“音响的聚集”,给人们展示了美妙和刺激的美感和感觉,使得人们能够在音乐的世界里沉迷其中。
音乐会也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将音乐与其他形态结合起来,为观众带来更加有趣的体验。
音乐会的盛宴,是一场文化、艺术的体验。
演出家传达了他们的信息和情感给观众,同时也是观众们与他们之间的交流。
一种符号、一种方式,还可以交流生命、梦想、热情和美好。
它们仿佛把观众带到一个非常艺术的世界里,让观众感受到切实的文化与艺术的存在。
音乐会的盛宴,也是享受的盛宴。
多么舒适的体验,是那种将人从烦琐和诘屈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方式。
这一周的加班和压力,可以在那一个音乐会场中得;一个冬天的寒冷和阴郁,在那一个音乐会场中能得到解决。
无论是经过心理上的磨难,还是身体上的疲惫,音乐会带给人们一份轻松和彻底的释放,让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感受和享受到整个生命是美好和豁达的。
音乐会的盛宴,也是心灵的盛宴。
音乐的酷爱者或许都有一些共同点,音乐可以传达一种情感,一种心灵的慰藉。
一首音乐可以使人心境发生巨大变化,带来不同于以往的思考和感悟。
而音乐会正是这样的一个场所,可以让大家听到一些一直没有听过的声音,成为情感上的慰藉。
在那里,人们与自己的内在契合起来,这感觉成为了内心的盛宴。
但音乐会看似轻松愉快,但其实每场音乐会都需要精心准备、团队合作。
组织和管理是音乐会的一道必须归纳问题,需要各方努力协调、分工合作。
行业里需要音乐家、演出家、摄影家、化妆师、编导和市场营销团队等各类专业。
他们要遵循固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确保现场的准确判断,并给予团队成员所需要的支持。
音乐会是靠真诚和团结这二者来达成。
这需要音乐链式的整体保障和准确的技术支持。
要知道,现代工业化生产和艺术创作在音乐会中得到的支持比例是不一样的,其效益和影响力也不一样。
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3篇】

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精选3篇】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精选3篇】一每一天,在我们的耳边都听到很多与众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肯定是很悦耳的,很难忘的。
今日,我蒙上了自己的双眼,静下了心认真倾听一下那奇异无比的声音,见识另一个奇妙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当我蒙上了双眼,听到远处有几只小鸟在放声地唱歌着,那动人的旋律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独一无二,让人听了,整个人都是在一个非常轻松的状态中,不需要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我想这几只小鸟肯定是很整齐地站在一棵高大的树上,身子挨着身子,肩并着肩,唱着自己喜爱的歌,真像一对家喻户晓的乐队。
他们把歌声献给了这棵大树,献给了人类,同时也献给了自己。
鸟儿们在不停的唱着,就连自己也沉醉在这美丽的歌声里。
啊,这是奇妙的声音!“咚锵!咚锵!”这声音可是舞狮的时候发出来喜悦的声音,还有几天就到了中秋节,人们在不断前进着,敲锣的正在敲锣;舞狮的正在摇着狮子头,狮子尾,假如我站在高处往下看,会觉得下面有一只可爱的狮子为人们庆祝中秋节;打鼓的拿着两根有粗有大的鼓棒有节奏地打那个似乎圆桌大的鼓。
这声音带给人们的是喜悦的心情以及绚烂的`笑容。
这是欢快的声音!“我数三声,就抬起来。
一,二,三!”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强壮而有力的男人在说话,我想这应当是几个强壮的男人在搬几件非常重的东西。
他们不约而同地使出全身的劲,把力都传输在那有力的双手中。
经过努力,最终把货品搬到了目的地,此时的他们肯定是汗流浃背。
这是布满力气的声音。
我脱下了眼罩,告辞了这段非常好玩的旅程,这段旅程给了我听觉上的特别感受,让我有了一次特别的经受。
假如你也认真去倾听这些声音,收获肯定许多。
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精选3篇】二“轰隆隆”,不知谁又把雷公爷爷吵醒了,他拿起两把大锤,敲打着他那面大鼓,这声音震耳欲聋。
“呼——,呼——”似乎风婆婆有些发怒了,想把人间的一切都收入她的囊中。
天一下变黑了。
“哗啦啦,哗啦啦”雨阿姨赶集来了,她想给大自然来个大扫除,把全部都洗得干洁净净,弹奏出一首悦耳的音乐。
音乐节现场狂欢体验

音乐节现场狂欢体验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灯光璀璨,音乐在整个城市中回响。
这是一年一度的音乐节,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尽情享受音乐的狂欢。
当我踏入音乐节的现场,随着音乐的节拍,我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世界。
人们在音乐的律动下摇摆着身体,欢呼雀跃,仿佛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压力。
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每个人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和能量。
有人跳舞、欢呼,有人闭上双眼,专注聆听音乐的魅力。
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男性还是女性,这里的人们仿佛都变成了音乐的奴隶,随着音乐的律动,心跳加快,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
音乐节现场不仅仅是音乐的狂欢,更是人们心灵的沟通和碰撞。
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生活和经历,但在音乐的共同语言下,他们变得如此亲近。
通过音乐,他们分享欢笑和泪水,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节的现场永远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每一场表演都让人心潮澎湃,每一个节拍都让人情不自禁地跟随起来。
无论是那些舒缓优美的旋律,还是那些激情澎湃的摇滚曲,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力量。
当音乐节接近尾声时,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现场,但心中的狂欢却在唯美的音乐旋律中继续回荡。
那一刻,我明白了音乐的魔力,它能够让陌生的人变得亲近,让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音乐节现场狂欢体验,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体验到了音乐的力量。
愿音乐的狂欢永远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动力与激情!。
音乐会享受美妙音乐的感官盛宴

音乐会享受美妙音乐的感官盛宴音乐会:享受美妙音乐的感官盛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能够触动人们最深沉的情感,唤起内心隐藏的共鸣。
而音乐会,则是将音乐这一美妙的艺术表达形式推向高潮的场所。
无论是欣赏交响乐、歌剧或者现代流行音乐,音乐会是一种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之魅力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音乐会作为享受美妙音乐的感官盛宴的重要性和魅力。
首先,音乐会是一场感官盛宴。
当我们走进音乐会场馆时,我们会被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包围。
舞台上漆黑一片,只有舞台上的乐手们坐在那里,等待指挥家的引导。
当灯光一点点亮起,音乐迎面而来,我们仿佛被音乐的魔力包裹着。
歌声如溪流般悠扬,乐器的声音如波涛汹涌。
我们的听觉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
除了听觉以外,观看乐手和指挥家的表演也是一种享受。
指挥家的激情指挥、乐手们的激情演奏,演奏家们为了奏出完美的乐曲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一切无不让人为之倾倒。
乐器的优美外形和演奏家们的快速动作相互呼应,打造出了一个视觉上的美妙场景。
我们被演奏家们的热情和专注所打动,仿佛我们自己也成为了音乐的一部分。
除了听觉和视觉,触觉也在音乐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当弦乐器的弓擦过琴弦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微妙的震动;当乐器的音量逐渐升高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身体被音乐所包围。
坐在音乐会厅的座椅上,我们的身体也和音乐产生了亲密的接触。
这种触感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
此外,音乐会也是一种心灵之旅。
音乐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将我们带入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境界。
当我们闭上眼睛,只专注于音乐时,我们的思绪逐渐放松,内心的压力得到了释放。
音乐会成为了我们摆脱现实烦恼的一处避风港,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沉浸于音乐的海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此外,音乐会也是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音乐会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乐器独奏到交响乐团,每一场音乐会都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貌。
描述一次你参加的音乐节或音乐会

描述一次你参加的音乐节或音乐会音乐之旅:奇幻的Coachella音乐节在那个充满音符和梦幻的春天,我迎来了一场难忘的音乐之旅。
Coachella音乐节,这个被誉为“音乐的仙境”的名字在我心中早已在长久的等待中蓄势待发。
我期待已久的体验终于如约而至,为了这次梦幻之旅,我愉快地踏上了飞往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飞机。
第一天:音乐的狂欢当我踏上位于印第奥谷的音乐节现场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鲜艳的布置、巨大的音箱和丰富多样的食物摊位使得整个音乐节区域充满了快乐和活力。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彩虹烟火绽放的童话世界。
正在表演的乐队轻快地演奏着欢快的音乐,现场的人群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
我加入了这个狂欢的舞池,忘情地投入到音乐的怀抱中。
随着音乐的渐入渐高,整个现场的氛围也被带入到了高潮状态,歌迷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地放纵自己。
第二天:艺术的盛宴Coachella不仅仅是音乐节,更是一个汇聚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盛宴。
在音乐节现场的各个角落,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创意和天赋打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巨型雕塑、绚丽的壁画、独特的装置艺术,无一不展现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
我特别被一处由回收材料制作的装置艺术所吸引,这个作品以它的废旧材料巧妙地再塑为一个巨型音符,象征着音乐的循环与传承。
我仔细观察每一件艺术作品,被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所触动,也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在这里的力量。
第三天:思绪的沉淀这是最后一天的音乐节,也是让我安静下来,思考许多事情的日子。
我找到一个幽静的角落,静坐片刻。
感受着微风拂面,我回想起这几天来的点点滴滴。
在这次音乐节中,我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不分国界,只为了追逐对音乐的热爱。
我看到了音乐的力量,它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人们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对音乐的热情更加坚定了。
无论是在平凡的日常中还是在音乐的盛典上,我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旋律,用音符去表达内心的情感,用音乐去磨砺自己的灵魂。
《音乐的盛宴作文》

《音乐的盛宴作文》“哇,今天有音乐会呢!”我兴奋地对妈妈说道。
周末,我和妈妈来到了大剧院,准备享受一场音乐的盛宴。
一走进剧院,那宏伟的建筑就让我惊叹不已。
高高的天花板,华丽的装饰,还有那一排排整齐的座位,都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我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不一会儿,灯光渐渐暗了下来,音乐会要开始啦!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舞台上,音乐家们鱼贯而入,他们穿着整齐的黑色礼服,显得格外庄重。
指挥家走上台,向观众们微微鞠躬,然后举起了手中的指挥棒。
“嘟——”随着一声清脆的哨音,音乐响起来了。
那美妙的音符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在空气中跳跃着,飞舞着,然后钻进了我的耳朵里。
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音乐的魅力。
第一首曲子是一首欢快的交响曲,那激昂的节奏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群人在欢快地跳舞。
我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晃动着身体,心里想着:这音乐可真带劲啊!接着,是一首舒缓的钢琴曲。
钢琴家的手指在琴键上轻快地跳跃着,弹出的音符如同一串串珍珠,圆润而动听。
我转过头看向妈妈,只见她也听得十分入迷,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妈妈,这音乐太好听啦!”我小声地对妈妈说。
“是啊,宝贝,音乐就是有这样神奇的魔力。
”妈妈微笑着回答我。
在音乐会的过程中,观众们都非常安静,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每一首曲子结束后,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当最后一首曲子结束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音乐家们一次又一次地谢幕,而我们却还意犹未尽。
走出剧院,我的耳边还回荡着那美妙的音乐。
这场音乐的盛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它可以让我们快乐,可以让我们悲伤,也可以让我们充满希望。
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吧!以后我还要来听更多的音乐会,让音乐陪伴我成长!。
走进音乐的世界作文

走进音乐的世界作文关于走进音乐的世界作文走进四季,那里不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而且还是一首美妙的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篇一:走进音乐的世界我有一位朋友,她时而细腻时而粗犷,她时而温柔时而豪放,她讥讽邪恶,赞美善良和勤劳。
她喜欢用优美的曲调,向我叙述故事。
她就是我的朋友——音乐。
我喜欢古典。
从她歌唱的曲调中,我知道了贝多芬在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情况下,写下了《悲怆》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既讲述了贝多芬悲惨的命运,又体现了贝多芬的坚强。
我明白了海顿《惊愕》中对皇家贵族的藐视,对穷苦人们的同情。
同时也从阿炳《二泉印月》那悲哀,凄惨的曲调中,知道了阿炳不幸的命运,但又从中听到了阿炳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明朗又略带忧愁的音符中,我听出了他“应照离人妆镜台”的思念之情。
岳飞的《满江红》,从他那雄伟的气势中,我了解了岳飞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军的愤恨之情。
我也喜欢流行音乐。
从她那娓娓动听的声音中,我知道了应该珍惜现在的青春时光,不能浪费时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持下去,你才会得到最终的成功!从她的身上,我懂得了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也明白了她的绚丽多姿。
从她美丽的音符中,我感悟到了音乐的内涵。
音乐带给我的太多太多,我想说:音乐的世界真精彩!篇二:走进音乐的世界你爱音乐吗?请你读读这篇文章。
你不爱音乐吗?也请你读读这篇文章。
你爱音乐,一定会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你不爱音乐,有可能从此走入音乐的天空。
音乐到底能把人的身心陶冶洗涤到何种程度,个中滋味不是亲身感受,他人之言恐怕很难道尽精神。
如果你能象作者这样投入的来一次,没准你就会有一次生命轮回的感觉,真的。
音乐这种高雅的艺术会把你也变成一个高雅的人。
读一读吧,感受一下作者在音乐的天空里“意念四面奔流”的情景,看一看“泪落时空”是什么样子,那“比湖水还深”的眼睛是什么眼睛?“阳光”和“青春”怎么“倾听”?美丽的情感,涌动的思绪,要用情到深处的语言才能传达出来。
音乐节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狂欢

音乐节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狂欢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无穷的魅力。
而音乐节,则是音乐欣赏者们狂欢的天堂。
参加音乐节,你会被带入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世界,身心灵在音乐的海洋中得到洗礼,得到解放,尽情狂欢。
音乐节通常是一场大规模的音乐盛宴,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
无论是现场演唱、乐队演奏,还是DJ带来的电子音乐,都能在音乐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
音乐节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更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在音乐节上,你可以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魅力,相互交流心得和感受。
这是一次全新的音乐体验,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忘却一切烦恼,全情投入音乐的怀抱。
音乐节的舞台通常设计得非常精美,音效设备和灯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音乐和舞台的完美结合,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舞台上的表演者们充满激情地演绎着各自的音乐作品,他们的表演激发了现场观众的情绪,观众亦和他们一同燃烧。
音乐节的现场气氛热烈而狂热,人们跳跃、尖叫、呐喊,仿佛身处于音乐的海洋中。
参加音乐节的人们通常也会挑选合适的服装,来展示自己与音乐的契合度。
无论是潮流、摇滚、古典还是嘻哈,都可以在音乐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有些人选择了个性鲜明的服装,以突出自己的独特气质;有些人则选择了舒适的运动装,以便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狂欢中。
在音乐节上,人们没有束缚和压力,只需尽情释放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在音乐节上,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释放压力,宣泄情感。
当音乐响彻耳畔,身体随之摇摆舞动,所有的烦恼和困扰仿佛烟消云散。
音乐能够连接人们的内心世界,唤起起伏的情绪,让参与者在音乐的节拍中共鸣。
此外,参加音乐节还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音乐节是一个以音乐为核心,融合了不同元素的大型活动。
在音乐节中,你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音乐,同时还能够品尝到美食、体验到刺激的娱乐项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聆听和洗礼的盛宴-----走进音乐节的世界音乐节(Festivals)一词源于拉丁语Festivus,意味着“欢乐”。
指每隔一段的时间在同一地点举行的连续性的一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聚会。
音乐节通常是指在特定的地方用统一的内容,例如民族音乐、现代音乐或发扬某一杰出作曲家的作品,举行连续性的演出,音乐节意指持续数天和数周的、一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聚会。
其中大多数每隔一段的时间并通常在同一地点举行。
音乐节有以下几种分类:一是为了纪念某位音乐家而举办,如“巴赫音乐节”、“贝多芬音乐节”、“梅纽因音乐节”“聂耳音乐节”;二是为当代音乐作品举行,如“多瑙厄申根音乐节”;三是以地域命名的综合性音乐节包括多种艺术项目,如“萨尔茨堡音乐节”(歌剧、音乐剧、芭蕾舞、戏剧)。
历史悠久的经典音乐节1、“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捷克共和国是个拥有童话般城堡、森林、河流、中世纪小镇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堡的国度,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盛产古典音乐、电影和伟大的文学作品,波西米亚人骨子里有着艺术的天分和内敛的性格。
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一次次遭到周围强敌的侵略和占领,见证过几个世纪以来波米尼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一次次王朝更迭。
首都布拉格更是欧洲最美丽、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之一。
它保留了相当完整的中古世纪建筑,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达2000多处,难怪她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城市。
如果说捷克人有什么信仰,那么这个信仰就是音乐,音乐已经渗入到每个捷克人的骨髓。
难怪民谚有说:每个捷克人都是乐师。
布拉格是欧洲首屈一指的音乐和戏剧之都。
这里一年365天,音乐、戏剧不断。
最负盛名的乃是1939年首创,1946年正式举行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这是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音乐盛会。
世界著名音乐家赫特尔、马泽尔、卡拉扬、罗斯特罗波维奇、伯恩斯坦、鲁宾斯坦、布伦德尔等等,都曾经出现在这个音乐节的舞台上。
它已成为全世界音乐家、乐评人和乐迷们衷心向往的节日。
“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于每年的5月12日开幕,为期三周。
这一天也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斯美塔那逝世纪念日。
从1952年开始,音乐节以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作为开场曲目,经年未变,每年,都有人在这雄伟的曲目中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最让捷克人感到骄傲的是1968年8月20日的夜晚,苏军攻占布拉格,整座城市到处是枪炮声,而在捷克大剧院里却依然响彻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这时包围了大剧院的苏军士兵破门而入,但剧场内3000名观众没有一个人离开现场。
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每年都有不同主题,最大特点就是民族色彩鲜明。
与本土血脉相连的音乐家德沃夏克和雅纳切克的作品,以及与布拉格渊源颇深的莫扎特的曲目都是音乐节上永恒的主旋律。
莫扎特在布拉格旅居期间创作了包括交响曲《布拉格》在内的多部名曲,还有多部歌剧(如《唐璜》)首演,捷克人历来以此为荣。
普通演出的票价从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人民币)不等,对于当地生活水平算得十分便宜,可见欣赏艺术是极为大众的事儿。
音乐节的重头戏还是交响乐和各具特色的室内乐,盛会期间,几乎每天都可欣赏到不同乐队、不同风格的高水平表演,多数曲目专业度很高,称得上“发烧”级别,平时可不易听到。
使用管风琴的宗教音乐专场也不少数,多被安排在著名的教堂内举行。
看演出正装出席自不必说,剧场里只提供自助式玻璃杯饮料,节目单详细得好像百科书。
2、萨尔茨堡音乐节[Salzburger Festspiele]它是世界水准最高、最富盛名的音乐节之一。
其前身为1877年在莫扎特的出生地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的莫扎特音乐节,当初是专为演奏莫札特作品而设立的音乐节庆。
1922年改为萨尔茨堡音乐节。
二战时中断,1946年恢复。
主要演出莫扎特的作品,但也上演其他德奥系统的作品以及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
李斯特、马勒、R.施特劳斯、瓦尔特、托斯卡尼尼、富特温格勒、伯姆、阿拉扬等曾在此指挥演出。
卡拉扬曾亲自领导与指挥音乐节长达30多年,使得萨尔斯堡音乐节名气扶摇直上,每年7月底至9月初音乐节期间,音乐节大厅、莫札特音乐学院、州立剧院、米拉贝尔宫都有音乐活动。
它是由三位音乐家共同筹划的音乐活动,之后,每年固定在7月至9月举行,邀请当今最炽手可热的音乐家到萨尔斯堡表演。
由于萨尔斯堡音乐节本身历史悠久、名声不坠,能够被邀请入列,绝对是音乐家的最高礼赞,表演内容绝对是国际水准,每年总是吸引数百万人次前往观赏。
表演的内容包括意大利歌剧、话剧、电影、音乐会、芭蕾舞等项目。
其中,萨尔斯堡音乐节的传统主秀,一是莫札特的音乐会,一是名为Jedermann的话剧表演,这是一种流行于15、16世纪的道德劝说话剧,每年固定在萨尔斯堡旧城的大教堂前面表演,平常这个教堂广场是开放的,但在表演当天,会场四周都会封锁,只有持票者才能进去。
话剧表演结束前,是一声凄厉的“Jedermann”。
这一个鬼哭神号的声音必须响彻全城。
而话剧团会开放一个名额给当地“尖叫冠军”,这位“大声王”便可以与一流的话剧团一起表演。
3、拜鲁伊特音乐节 [Bayreuther Festspiele]在拜罗伊特歌剧院举办歌剧节的气氛在世界乐坛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瓦格纳在位于巴伐利亚美丽的洛可可镇建造这座宏伟的歌剧院,是为了实现他毕生的雄心壮志。
1876年剧院以上演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开场。
这座带有梦幻色彩的歌剧院,融会了十九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和希腊风格的建筑特色,这也正是当年古典作曲家们强调个人主义和权力至上的真实写照。
拥有环形剧场的拜鲁伊特歌剧院,其观众席间没有预留过道,因而观众往往要等到这排人全部到齐后才能安然入座。
演出开始之后剧场所有的门都被关上,在昏暗的灯光下,观众唯一可以看到的是来自乐池里的橙色光束。
乐池是根据瓦格纳的设想建造的。
低陷的乐池使观众无法看到乐手甚至指挥,其目的在于营造瓦格纳歌剧中那独特、深沉的音响效果。
但是,坐在这座充满十九世纪美学观点氛围的古朴的剧场里,观众也不得不做些妥协,欣赏瓦格纳歌剧的观众常常觉得无法忍受没有空调和扶手的硬座席。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既便如此,拜鲁伊特音乐节的观众仍从世界各地蜂拥前来朝圣。
拜鲁伊特音乐节聚集了世界名流,瓦格纳歌剧协会成员和资深音乐评论家等等。
早期的拜鲁伊特音乐节主要上演著名的作曲家和不少青年音乐改革者的作品。
如布鲁克纳(Bruckner)、柴科夫斯基(Tchaikovksy)、贝尔格(Berg)、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和巴托克(Bartok)等。
然而近年来,音乐节风气渐趋保守和僵化。
例如歌剧节上演期间,由富有改革精神的德国导演克利斯多夫•施林根席夫(ChristophSchlingensief)执导《指环》(坦克雷德•多斯特创作),演出期间,从观众席上频频发出尖锐的口哨和吹嘘声。
这场景引起不少音乐界人士的深思。
评论家指出,拜鲁伊特音乐节正是需要像克利斯多夫•施林根席夫这样具有时代气息,敢于向“神圣”的瓦格纳作品和保守的剧场文化传统挑战的导演。
不仅如此,参加拜鲁伊特音乐节观众的思想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瓦格纳那些“空虚”、“怀旧”的歌剧意境中。
历史上四个重要的摇滚音乐节也许没人能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蜂拥而至千里迢迢,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消耗大量精力从全国各地赶去参加摇滚音乐节。
其实归根截底还得从摇滚本身说起。
摇滚演出现场比任何一处MTV上的镜头都能容易蛊惑人心,其盛况足以把摇滚内在潜藏的魔力发挥到极点。
它的魔法能让人们骨子里残存的那些疯狂的欲望剧烈燃烧,能彻底挖掘人类原始人性的狂野,更能激发人们毫无顾及蜕去平常伪装的壳子展示真实的自我。
1、蒙特里国际流行音乐节(Monterey International Pop Festival)1967年6月16日至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里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摇滚音乐节。
主办者的创办思想是筹集用于慈善活动的善款。
这场以“博爱”为主题的音乐节聚集了大约5万名摇滚乐迷,出现了空前的盛况。
它展示出的摇滚乐的力量令世人震惊,当时音乐节里某些乐队的演出还被拍成电影的若干花絮。
蒙特里国际流行音乐节也由此成为众多摇滚音乐节的根源。
2、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4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投资者举办,为了顺应美国民众反战的情绪采用“和平与音乐”作为主题。
在举办者的精心策划下,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大城市的报刊、杂志都刊登了音乐节的广告,宣称“在伍德斯托克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1969年8月15日,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美国纽约附近的贝塞尔开幕,吸引了数十万名嬉皮士。
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人群使现场变成一场盛大的嬉皮聚会,充满叛逆、向往理想与自由的嬉皮精神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当时两场意外的特大暴雨好像是一个天意,给疯狂的年轻人更多发挥的空间和表演的道具。
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狂欢一直持续到1969年8月18日清晨,它最终成为60年代嬉皮运动象征的标志之一。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与1994年、1996年、1999年继续举行了三届,但口碑都远远逊与1969年的首届音乐节。
3、瑞丁摇滚音乐节(Reading Rock Music Festival)瑞丁摇滚音乐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广泛的音乐节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那时音乐节主要邀请爵士及布鲁斯音乐家,但从1963年起滚石乐队等开始相续在音乐节上露面。
瑞丁音乐节每年一届,于8月份举行,为期3天。
1971年,主办者将音乐节举办地点永久确定为英国瑞丁市的里斯费尔德广场。
1984年及1985年,由于政府征用场地,音乐节被迫停办了两届。
进入90年代后,瑞丁音乐节的影响力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摇滚音乐人汇集到这个距离伦敦仅有40公里的小城市里来。
4、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 Music Festival)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音乐节,位于英国阿瓦隆岛。
农场主迈克尔.艾维斯与吉恩.艾维斯与1970年创办。
首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为期两天,1500名到场歌迷在第二年急剧扩张到12000人,主办者开始销售少量门票,并以手脚架搭建起标志性的金子塔形舞台。
70年代,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主题以嬉皮文化为主,进入80年代后,它吸聚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规模也积聚膨胀起来。
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在90年代初期经历过短暂的混乱和暴力,但是在30年的历史中,它始终呈现出一中积极、热情的状态,其独特的音乐氛围深得摇滚乐迷的喜爱。
2003年的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共售出入场卷10万多张。
在音乐节期间上百个来自英国本土和欧洲其它国家乐队和歌手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其中包括欧洲的民间音乐、爵士、布鲁斯、印地、摇滚和流行音乐,而REM、电台司令和戴维.格雷等知名乐队和音乐人的出席更给音乐会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