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之浅见

实验教师:邓磊证书编号:中教(传)字7200612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的核心。尤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当前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以下是在本地调查的一个结果:

1.有9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能写出海南历史名人的不到1%。

2.传统文化的内容少、教育途径方式单一。有45%学生认为课本里面传统文化知识篇幅过少;80%的学生讨厌课堂宣传形式的传统教育。

3.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等公共文化教育基地是中学生最喜爱,也是效果最好的形式之一。虽然它们也在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频率低,内容空泛,没有讲解,教育结果严重弱化。

教育肩负着传递文化的重任,文化的丢失是教育的缺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况且,在以德治国的今天,加强中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与时俱进,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参观少年宫、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纳入日常文化教育轨道中,真正提高公共文化教育设施的使用效率。

2、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3、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配套准备各种相关资料。

4、积极开发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5、努力培养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教师队伍,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改变枯燥的的说教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而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学生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更应当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做:

1、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就有不少传统教育的经典范文。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陋室铭》中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爱莲说》中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在课堂讲解时,及时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引导学生以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生活学习的准则,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受益匪浅。

2、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语文活动。

安排学生分期阅读古典名著,有计划的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作品,选读现当代的美文等,书写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开展书评活动,举办专题讲座,促使学生逐步完善自我人格。同时,在写作训练中,注意挖掘并赞美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鞭挞假丑恶的东西,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常常反思生活中的俗语、成语,辩证思考它们所表现的道理。

3、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将“大中文”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途径,同时还可以借助更为先进的“人机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营造出师生平等,发展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应该让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来滋养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生命,让未来的每一个海南人都拥有海南文化的基因,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享受者和传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