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技术问答
一、整地
整地是造林的第一道工序,是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的一项造林技术措施。整地首先
使土壤变得疏楹,一方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伸展,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其次,
由于整地过程中对造林地的局部地段进行了翻垦,从而改变了造林地的水热状况。第三,由
于整地切断了土壤毛细管,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第四,在山地条件下合
理的整地措施本身就是一项水土保持措施,可拦蓄地表径流、减缓流速,减免土壤侵蚀。此
外,提前整地也有利于造林施工。

在风蚀、水蚀强烈的地区,要注意尽可能减少破土面,如整地不合理,可能造成相反的
效果。

1.造林整地有哪些方式?
造林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整地两种。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式,这种方式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便于实
行机械化作业及林粮间作,但用工大,投资大,易造成土壤侵蚀。一般来说,全面整地可用
于平坦、辽阔的造林地。

局部整地则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相对来说,局部整地的用工少,投资小,
适合于各种造林地。

2.如何进行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为圆形或矩形坑穴。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穴径40.5cm,深度25—40cm
以上。这是一种简易的局部整地,常用于地势平缓和缓坡地带,分小坑穴和大坑穴两种(方
形或圆形)。小坑穴多用于一般小苗栽植造林;大坑穴穴径和穴深各1m左右,而大坑穴多
用于经济果树或速生丰产林。

穴状整地可根据小地形变化而灵活选定整地位置,整地投工数量少,易于掌握,成本较低,
但是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差。适用于各种造林地的整地有“四旁”和城市绿化等,是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整地方法。

3.风沙严重地区整地应注意什么?
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上造林时,原则上不进行整地。但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适当整地。如在丘间低地无积沙又为黏质土壤时,可以提前犁耕,但是要注意犁沟方向尽可
能与主风方向垂直,以便自然积沙,起到保墒压碱作用,这样有利于造林成活与生长;如在
杂草丛生的草滩上造林时,可采取带状整地,以防风蚀。风沙严重地区整地必须注意,应以
尽可能不引起或少引起土壤风蚀为好,必要时可配以必要的机械沙障(如草方格、栅栏)。

4.如何确定整地规格?
造林整地技术规格主要是指整地的断面形式、深度、宽度、长度和间距等,这些指标都不同
程度地影响着造林整地的质量。

断面形式是指整地时的翻垦部分与原地面构成的断面形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整地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多拦蓄降水,增加土壤湿度,防止水土流失,所以,整地深度对整地效
果的影响最大,增加整地深度不仅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
力,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干旱地区更是如此。一般整地深度以30—40cm为宜(具体规格以造
林设计为准),当苗木和林木根系较大时,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整地深度,为了某种
特殊需要还可增加至50—60cm,有些甚至100cm以上;在一定范围内整地宽度越大,越有
利于苗木成活和生长,其拦截的降水数量、水分入渗深度都明显提高,但整地平面规格过大,
也可能在造林初期引起土壤侵蚀。整地的规格应该根据造林地的地形、坡度(坡度大则窄一
些,坡度小则宽一些)和造林树种等条件合理确定,并在造林设计中做了明确规定。

此外,整地规格还涉及到土埂、横档、反坡等。一般都在整地带的外缘修筑土埂,带面形成
反坡,以便拦水蓄泥;在带中修横档,以防止水流集中。因此,要想实现造林整地的目标,
一定要严格按照造林设计,严格按照深度、宽度、长度和断面等标准,以保证整地质量。

5.如何确定造林整地时间?
适宜的整地季节,对提高整质量,节省经费开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造林成本,充分发挥
整作用具有相当生重要的意义。

整地如果与造林同时进行,可随整随造。由于这种做法不能充分发挥整地的有利作用,所以,
应用不多。但是,如果在土壤深厚肥活、杂草不多的熟耕地上,或土壤湿润、植被盖度不高
的新采伐迹地上,以及风蚀比较严重的沙地或草原荒地上,随整随造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优越,过早地进行整地往往导致整地部位大量贮水,土
壤水分过多,冬春之交容易发生冻拔害;而沙地过早整地,经过冬季大风吹蚀容易造成土壤
细粒散失,土壤肥力下降。

在造林季节之前进行的整地叫提前整地或预整地,一般提前1—2个季节。但提前时间不能
过长,否则也发挥不了整地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增加蓄水,整地一般在雨季之前
进行,以利于尽可能地多拦截贮蓄水分。因此,秋季造林时,整地可提前到雨季前;春季造
林时,整地时间可提前到头一年雨季前、雨季或至少头年秋季。因为在这些地区,雨季是整
地的良好季节,除了可以大量蓄水外,土壤湿润松软,作业比较省力,工效高,能取得事半
功倍的效果。

二、苗木选择与保护
苗木是林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
境建设质量,扩大森林面积,加速资源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物质基础。苗
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造林效果,在认真做好适地适树,扎扎实实整地、认认真真栽植等
造林技术环节的同时,只有使用了优良苗木,才有可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而提高
人工林的质量。可以说,林木种苗工作是林业生产中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造林工
作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使用良好壮苗确实能在造林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什么样的苗木是壮苗呢?壮苗是指优良苗木的简称。壮苗一般应该表现出生根能力旺盛、适
应和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的特点。

壮苗在外观上应该具备如下特点:一是具有发达的根系,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根要短而
且直;二是苗干应该粗且直,有比较粗壮、敦实的外型,上下均匀,枝繁叶茂,色泽正常;
三是在保证苗木整体重量大的前提下,苗木根系所占苗木整体重量的比重越大越好;四是无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对于某些针叶树种,必须要有完整无损的顶芽;萌芽力弱的针叶树要有
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显然,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苗木,如根系过短或侧根很少,苗木虽高但很细弱(发豆芽菜式的
苗木),苗梢或根端劈裂较大或表皮撕裂等,受冻害或有病虫害的都不是优良苗木。所以,
在选购苗木时应选择“矮胖型”、“匀称型”的,而不是“细高型”的。
另外,根据苗木分级标准,出圃前将苗木进行分级。主要是地径和苗高2个指标,一般可分
为3级。各地区对不同苗木都有相应的分级标准,在购苗时可以参考。I、II级苗木可以出
圃用于造林,III级苗木则留圃补培,而不能用于造林。

三、栽植方法
整好了地,造好了苗子,下一道工序就是栽植。因此,栽植方法是在选用良种壮苗、进行合
理的整地方法基础上的现场施工的技术问题。即使造林地整理得很好,造林苗木都是壮苗,
如果栽植这个环节把握不好,就会前功尽弃,使造林工作归于失败。不同的树种、不同造林
地条件下,应该采用不同的造林方法。造林方法的不同会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也会
影响到形成林分的结构和造林的整体效果。

1.植苗造林如何选择苗木?
可以从苗木种类、苗木规格和形质指标等方面考虑。
(1)苗木种类的选择:按照根系是否带土,可以把苗木分为裸根苗和容器苗(或带土坨苗),
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可选择裸根苗造林,立地较差的地段,可选择容器苗造林。

(2)苗木规格的选择:年龄的大小以提高成活率为原则。某些速生树种可以短到60—100
天,慢生树种可长到4—5年;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的适宜苗龄为1—3年,营造速生丰产林、
行道树和庭院绿化,可以用年龄更大的苗木。

2.苗木运到造林地后,为什么必须立即假植?如何进行假植?
为了缩短苗木从苗圃地起出到栽植之间的时间间隔,尽量减少苗木(尤其是根系)在空气中
的暴露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苗木体内的水分散失,最好是边起苗边造林。但是,大规格造
林的造林地与苗圃地一般都是有一定距离,不可能做到边起苗边造林,需要经历运输过程。
苗木运到造林地后,也不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栽完,所以必须立即进行假植。

假植就是在造林地上挖掘坑沟,把苗木根部暂时埋在造林地的土壤内。假植的深度可以比苗
木生长在苗圃地时深些,并适量浇水,以保持苗木根系的土壤湿润。造林中再从假植沟取出,
并做到边拿苗边造林。

3.栽植前为什么要对造林苗木根系进行修剪?怎样进行修剪?
栽植前常常要对苗木根系进行必要的修剪,这是因为:
在起苗、运输中根系可能受到机械损伤,这些伤口如果不进行修剪是容易感染病害的;

有些过长的根系在栽植过程中容易窝根,影响苗根向外扩展,导致整株生长衰弱;
根系经修剪后,被刺激的伤口会生出更多的新根。
修剪是用锋利的剪刀剪去机械损伤的根和过长的侧根,剪口必须平滑,避免撕裂根皮。
4.造林前为什么要对苗木进行去梢和剪枝?如何进行去梢和剪枝?
去梢和剪除枝叶是减少地上部分水分蒸发的措施之一。去梢还有促进新梢生长和培育干形和
冠形的作用。去梢的强度一般为树高的1/4—1/3,不要超过1/2,具体部位可掌握在饱满芽
之上。剪除枝叶,一般可去掉侧枝全长或叶量的1/3—1/2。此项措施主要用于已长出侧枝的
阔叶树种苗木。
四、幼林抚育
为什么说造林要做到“三分造,七分管”?
由于幼林阶段,尤其是造林后的1—2年时间内,幼苗个体幼小而且处于孤立状态,生长相
当缓慢。对于植苗造林来说,幼苗从苗圃地移植到造林地,其生存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要完成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对于直播造林来说,要完成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阶段。在
这一阶段中,苗木的抵抗能力普遍低下,外界的任何不良环境因子,例如日灼、霜冻、干热
风、干旱、水涝、杂草等都会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只有通过各种措施使得苗木的抵抗能力
足以战胜外界的不良因子,也就是说,使这些不良的因子对苗木的有害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保证苗木能顺利成活。苗木在成活后,要持续若干年继续抵抗这些不良环境因子,才能达到
一定的保存率,保证达到森林郁闭所必须的数量。幼林抚育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人为的措施创
造比较优越的环境,以满足苗木幼树对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空气和空间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形成良好的干形。幼林抚育一般要持续4—5年,4
—5年成林后仍需坚持长期抚育管护,所以说“七分”管护并不过分。

五、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其他措施
1.怎样使用ABT生根粉提高造林成活率?
ABT生根粉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王涛研究员研制成功的高效、广谱、复合型生长调节剂,
在荒山造林、经济林繁育、定植、播种、扦插、容器苗培育等多领域、多树种取得良好的效
果。常用的方法是浸根、蘸根、灌根、喷根以及喷叶等,均有明显效果,但生产中以浸根法
使用的比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