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考虑的是“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与之对 应的还有“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
24
引入实物量的中间消耗、总产出以及相应的实物 型直接消耗系数:
X * (xij )nn
xij 0
q* (q1, q2, , qn ) qi 0
ij
ai*j
xij qj
i, j 1, 2, , n
显然,实物型与价值型的直接消耗系数之间存在
入 营 业 盈 余 m1 m2 mn ∑mj
增 加 值 y1
y2
yn
∑yj
总投入
q1 q2 qn ∑qj
26
(二)最初投入系数和增加值系数:各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
出所需的有关最初投入,或所创造的增加值数量。计算
公式分别为:
固定资产折旧系数: d j
dj qj
,
j 1,2,, n
劳动者报酬系数:
qn
)
小计
∑xi1 ∑xi2 ∑xin ∑∑xij ∑fi ∑qi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d1 d2 dn ∑dj
最 劳 动 者 报 酬 v1
v2
vn
∑vj
初 投
生产税净额
s1
s2
sn
∑sj
入 营 业 盈 余 m1 m2 mn ∑mj
增 加 值 y1
y2
yn
∑yj
总投入
q1 q2 qn ∑qj
竖表:Ⅰ+Ⅲ,反映各部门的投入及其提供来
源,即“价值形成”过程。 “横表”和“竖表”各自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
彼此之间又在总量上相互制约,构成投入产 出表建模分析的基础框架。
15
四、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如下三种。
(一)各行(横表)的平衡──产品平衡方程: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
(Ⅳ)
11
表 4-1 全 国 价 值 型 投 入 产 出 表
投 入 部 门 (中 间 产 品)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n 小 计
最终 产品
总产出
部门1
x11 x12 x1n ∑x1j f1
q1
(
产中 出间 部投
门入
部门2
部门n
x21 x22 x2n ∑x2j f2
q2
xn1 xn2 xnn ∑xnj fn
12
第Ⅰ象限(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核心。反映各部
门之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技术经济联系。
特点:
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是名称、排序相同的产品部门,
具有严整的棋盘式结构;
横行~提供中间产品的部门(产出部门);纵栏~消
耗中间产品的部门(投入部门);表中每项数据都具 有“产出”与“消耗”的双重涵义。
6
(二)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关系
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相似之处:都是从生产的角
度进行的部门分类,都要适当考虑各部门在投入和产 出两方面的同质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目的和分 析要求。。
不同之处:产业部门并非完全满足同质性要求的“纯
部门”;只有产品部门才是真正的纯部门。
国民核算需要将产品部门、产业部门和机构部门等分
②产品部门分得越细,其同质性越好;但实际划分时应兼 顾 需 要 与 可 能 。 例 如 , 我 国 的 2002 年 投 入 产 出 表 划 分 123个二级部门,42个一级部门;公布资料时更简化。
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部门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它仍 然是一种合理抽象,其资料可用适当方法推算出来。基 本过程为: 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产业部门资料→产品部门资料
d1
v1 s1 m1
d2 v2 s2 m2
第Ⅲ象限(最初投入或增加值):反映各部门的最初
投入数量及其构成(可以细分)。其数据组成“最 初投入(增加值)行向量”:
y ( y1, y2 ,, yn ) , yi 0
第Ⅳ象限:空白(可在国民核算矩阵中适当开发)。
14
(三)投入产出表的两个方向 横表:Ⅰ+Ⅱ,反映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
向,即“产品分配”过程;
j 1
i 1
X1 f q X 1 y
这表明:“产品平衡方程”与“价值平衡方程” 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
17
从投入产出表所有行列的角度看,有:
所有部门的总产出=所有部门的总投入,即
nn
n
nn
n
xij fi xij y j
i1 j1
i 1
j1 i1
j 1
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所有部门的中间消耗,即
济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SNA和MPS:投入产出核算均构成其重要部分。 中国:1974~1976年试编投入产出表,1982年正式编制;新
国民核算制度规定:每隔五年(逢二或七的年份)采用 全面调查方法编表,其间通过局部修订编制“延长表”。
5
二、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
(一)产品部门及其特征 基本特征: 1.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如果一个部门除了主要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
该象限的所有n2 个数据组成“中间流量(中间产品、
中间消耗)矩阵”:
X (xij )nn , xij 0
13
第Ⅱ象限(最终产品或最终使用):反映各部门提供
最终产品的数量和构成情况(可以细分为消费、投 资和净出口)。其数据组成“最终产品列向量”:
f ( f1, f2 ,, fn ) , fi 0
vj
vj qj
,
j 1,2,, n
生产税系数:
sj
sj qj
,
j 1,2,, n
营业盈余系数:
mj
mj qj
,
j 1,2,, n
增加值系数:
yj
yj qj
,
j 1,2,, n
27
用矩阵表示各种最初投入系数:
d1 d2 dn
Ay
v1 s1
v2 vn
s2
sn
m1 m2 mn
nn
nn
xij xij
i1 j1
j 1 i1
从而有:
n
n
fi y j
i 1
j 1
即:所有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所有部门创造的增加值
18
但应注意:
每个部门所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与其消耗的 中间产品价值通常不等,即
n
n
xkj xik , k 1,2,, n
j 1
i 1
每个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与其创造的 增加值通常也不等,即:
4
(二)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重农学者魁奈:“经济表”;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 1920年代,前苏中央统计局:社会产品棋盘式平衡表; 1930年代,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数学模型; 二战后,投入产出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形成现代经
xn1
x12 x22
xn2
x1n q11
x2n 0
xnn
0
0
q
1 2
0
0
0
qn1
23
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
n
(1)0 aij 1 ;(2)0 aij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1
直接消耗系数的作用:
(1)反映部门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2)构成中间产品(消耗)与总产出之间的媒介; (3)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和其他系数)的基础。
9
三、投入产出表的种类和结构 (一)投入产出表的种类 投入产出表(部门联系平衡表):以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的
棋盘式平衡表,用于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和产 出、投入的来源和产出的去向,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 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
按计量单位分:价值型和实物型; 按表式结构分:对称型(纯部门)和U-V型; 按资料范围分:全国表、地区表和企业表; 按时间期限分,静态表和动态表; 按考察领域分:产品表,固定资产表、能源表、人口
如下数量关系:
aij
pi xij p jqj
pi pj
ai*j
i, j 1, 2, , n
25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投 入 部 门 (中 间 产 品)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n 小 计
最终 产品
总产出
部门1
x*11 x*12 x*1n ∑x*1j f*1
q*1
(
产中 出间 部投
门入
部门2
部门n
fk yk , k 1,2,, n
19
§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一、几种中间消耗概念 (一)直接消耗:在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
有关产品的第一轮消耗。 (二)间接消耗:通过被消耗品的媒介关系而形
成的对有关产品的消耗。 (三)完全消耗:对某种产品的直接消耗与所有
各次间接消耗之总和。
20
表、教育表、环境污染表,等等。
10
本章主要考察:价值型、对称型的静态全国产品投入产出 表。如表4-1。
(二)投入产出表的四大象限 暂不考虑作为合计数的“总投入”行与“总产出”列以
及生产部门的“小计”栏,可将投入产出表划分为四 大象限,分别表达特定的经济内容。
Ⅰ.中间流量 Ⅲ.最初投入
Ⅱ.最 终产品
类有机结合,分别应用于不同研究领域。
7
(三)产品部门划分的方式
产品部门分类也可参照“产业部门”分类标准
中有关部门的名称来确定产品部门,并根据分 析需要和核算条件来确定产品部门划分的粗细 程度。
但仍应注意到,“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
是两种既相似、又不同的部门分类方法。
8
注意
①对于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例如,电力生产部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 油电……,这些子部门可分也可合,可细也可粗。
有间接消耗,因而完全消耗通常不为零。
22
二、直接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aij):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对i部 门产出的直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aij
xij qj
i, j 1,2,, n
所有n2个直接消耗系数组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x11
A (aij )nn
X
qˆ 1
x21
②层次性。根据传递环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 ③无限性。社会生产的循环过程无始无终,间接消耗的传
递关系是永无止境的。
④收敛性。在极限意义上,间接消耗的不断传递过程本身
是收敛的。这样,才有可能计算出全部间接消耗。 注意两点: 完全消耗总是大于直接消耗; 当一个部门对某种产品没有直接消耗时,却仍然对它
就必须把后者的产出划归到将其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的 相应部门。例如:林场生产林木、木材和木制家具。 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或相似的投入结构 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 如果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 构或生产工艺,也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 产品部门。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第4章 投入产出核算
广西财经学院统计系 王德劲 主讲
本章要目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 §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4.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 §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
小 结:本 章 要 点
2
本章参考文献
书末文献[7][8][26][27][28]。亦可参考:
x*21 x*22 x*2n ∑x*2j f*2
q*2
x*n1 x*n2 x*nn ∑x*nj f*n
q*n
)
小计
∑xi1 ∑xi2 ∑xin ∑∑xij ∑fi ∑qi
固 定 资 产折 旧 d1 d2 dn ∑dj
最 劳 动 者 报 酬 v1
v2
vn
∑vj
初 投
生产税净额
s1
s2
sn
∑sj
X1 f q , 1 (1,1, ,1)
(二)各列(竖表)的平衡──价值平衡方程: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1X y q , X 1 y q
16
(三)各行列(横表和竖表)的对应平衡:
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总投入
n
n
xkj fk qk xik yk , k 1,2,, n
生产过程从产出看,各部门相互提供产品;
生产过程从投入看,各部门相互消耗产品。
由此形成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 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订和运用专门的投入产 出方法来加以研究。
投入产出核算: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通 过专门的平衡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 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 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投入产出法”、“产 业关联分析法”或“部门联系平衡法”
例:
钢材
生铁
焦炭
原煤
坑木



例中:
炼钢过程直接消耗生铁和电力
通过生铁间接消耗焦炭和电力(第一次间接消耗)
通过焦炭间接消耗原煤和电力(第二次间接消耗)
通过原煤间接消耗坑木和电力(第三次间接消耗)
……………………
21
间接消耗的特征: ①传递性。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第一次消耗,而是通过被消
耗品的传递关系形成的消耗。
威廉·密尔涅克:《投入-产出分析基础理
论》,秋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R.欧考纳、E.W.亨利:《投入产出分析及其
应用》,赵纯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刘起运、陈璋、苏汝劼编著:《投入产出分
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