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塔简介

合集下载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简称宁,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

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

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

宁夏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

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

所以,自秦汉以来,劳动人民就有这里修渠灌田,发展了灌溉农业。

2000多年来经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这里早已是渠道纵横、阡陌相连的“塞上江南”。

现为宁夏的商品农业基地。

气候宁夏夏季不热。

夏天最高温不过32度左右。

唯一缺点就是降雨比较少,而且海拔高,但是空气很好,天很蓝。

所以选择夏季出行的朋友们应该要带短袖出行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要去固原市的六盘山避暑,就得带一件比较厚的外套,至少带长袖。

那里是会下雨的,而且天气很冷,不过非常适合夏天去避暑,景色非常好!最重要的是MM们如果怕晒黑的话最好要带防晒霜、帽子、遮阳伞、墨镜等。

信仰宁夏是回民聚居地,尤其是在吴忠、中卫南部和固原全境回民较多,餐馆都是清真的,不吃猪肉。

所以不清楚情况的时候,进饭店不说猪肉二字,最好看看外边招牌上有没有“清真”二字。

在宁夏回族,也就是穆斯林信仰中,“猪肉”是禁忌。

当然银川、石嘴山、大武口等地是有很多很多汉餐的,而且猪肉味道都也不错。

不过爱吃猪肉的朋友得注意。

宁夏多数地方称“猪肉”为“大肉”,这个大家要主意入乡随俗。

饮食宁夏的羊肉是中国最好的之一。

吴忠同心、石嘴山黄渠桥的羊肉非常正宗,银川市内的“国强手抓”和“老毛手抓”,以及解放路上的迎宾楼羊肉火锅店的羊肉比较历史悠久,而且迎宾楼的冰点很好吃,银川人基本都爱吃,很受欢迎。

宁夏还有很多卖羊杂碎、羊蹄子羊脖子的小吃店。

另外宁夏的面食非常棒。

揪面、搓面、拉条、拉面、泡馍饺子等味道都非常不错。

宁夏风俗

宁夏风俗

回族人为什么不吃猪肉?
的活意到 一习的天还 个惯,,有 原背而也, 因道猪不猪 。而的能的 驰这回脖 ,一头子 这特,上 也性穆只 是和斯有 穆穆林一 斯斯们根 林林是筋 们们讲, 不的究既 吃这回不 猪一心能 肉生转看 下同 、生四 尊养、 幼他 之的 交 分母 配 ,( 。 在公 幼 一) 猪 般猪 一 动交 旦 物配 到 中, 发 也繁 情 鲜衍 期 有后 , 此代 有 事无 的 。上 会 **** 掉但感动但 的猪情物猪三 现却,,一、 象有义即旦性 ,时犬便饿恶 其连救小极无 性饲主鸟连常 较养等也所。 之它动会声俗 虎的物与猪话 狼人助饲崽说 有的人养也: 过婴的它照“ 之孩故的食虎 而也事人不毒 不有广建误不 及拱为立。食 。死人某一子 吃知种般” , , 饲 料二 也、 是喜 污污 秽秽 的。 ,其 难生 与活 食区 草域 类肮 动脏 物不 相堪 比, 食 用 的 “在用族 某说“语一 某某猪言、 人个”在貌 太人字形丑 太形容、 猪 笨容人怪 了的。貌异 。时就丑, ”候连、性 ,我懒贪 也们散婪 都周、、 开围愚愚 玩的笨笨 。 笑有等 世 似些方 界 的人面 各 说,都 民 禁年不 猪,是事 呢综《实 ?观古上 拟各兰, 从宗经不 以教》吃 下及首猪 几文倡肉 方化禁并 面,止不 谈人。是 起类往穆 :为上斯 何追林 普溯的 遍五专 厌千利 猪多, 、 也
白——滩羊皮
传说中的“千金裘”,皮张毛 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 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 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一 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 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 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 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 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 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 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 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 格驰名世界。

青铜峡108塔导游词

青铜峡108塔导游词

青铜峡108塔导游词
中国古塔建造中仅见的大型塔群,位于宁夏中部黄河上游段的最后一具峡口,是一组罗列有序,极为规则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砖砌成,并抹以白灰。

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起伏而建,从上到下按奇数罗列成一具三角形的塔阵,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

每当风和日丽,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波中,景色神奇,幽雅明媚。

这座塔群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麻烦,为了去掉人一辈子众多的麻烦,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

据说,来这个地方遨游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能够消除麻烦,获得吉祥和好运。

其他景点:宁夏概况导游词·西夏王陵导游词·沙湖导游词。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中国古塔》中国古塔的起源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

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

(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下为重楼阁道”。

)汉魏时已有了造塔的制度,《魏书·释老志》云:九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

“天全旧状”指的就是印度的窣堵波,“重构之”即为相叠多层的木楼亭阁。

可见木楼亭阁顶上放置串堵波,就是那个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和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那半圆形的窣堵波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

传入中国后的佛塔,中国人却把原来坐落在地上的“天”真正高高举到了天上,下面便以方形平面的楼阁来支撑,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眼里,佛也具有人性,佛所居住的塔也被赋予世俗生活的内容。

佛塔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原来埋藏佛骨的阴森的地宫走上了地面,变成了“寺”。

所以在中国往往寺与塔建在一起,有塔便有寺。

古老宫殿式的寺庙平面展开,既是供奉佛祖的神殿,又可居可游;而那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既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又成了风景胜地的标志。

“雁塔题名”成为历代文人登临咏怀的风流雅事;钱塘江边的六合塔,成了江船夜行的航标;河北开元寺的料敌塔使佛塔兼有军事作用;居庸关过街塔,下面不仅车马行人可以穿行,凡人经过即是对佛进行一次顶礼;有的地方甚至建塔镇妖以免除灾难,于是佛塔又变成风水塔。

颇具意味的变化是,中国人把印度窣堵波那种指向神秘苍弯的象征形象,只是作为一种标记而束之高阁,塔刹以下楼阁则赋予现实人生、清醒实用的理性内容。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精选4篇)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精选4篇)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精选4篇)宁夏青铜峡108塔的篇1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

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中国古塔建筑中仅见的大型塔群,位于宁夏中部黄河上游段的最后一个峡口,是一组排列有序,极为规则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砖砌成,并抹以白灰。

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起伏而建,从上到下按奇数排列成一个三角形的塔阵,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

每当风和日丽,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

这座塔群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

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获得吉祥和好运。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篇2我们看到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他是佛教寺院内主要建筑。

“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对一切魔障都无所畏惧。

大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三尊镀金塑像,他们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间的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显示人间的化身。

西侧的这尊叫做报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东侧的这尊叫做应神佛,是佛为普渡众生随机缘应变之身。

三身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他们是佛的两大弟子。

殿堂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在世时常伴身边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游客来到慈恩寺烧香祈愿,保佑他们生活幸福、平安。

大殿前的两棵树叫做“龙爪槐”,种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雁塔题名在唐代,新考中的进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诗题名,象征从此事业青云直上。

现今,慈恩寺内大多数的雁塔题名碑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

仰望褪色的图腾——吴忠的历史人文之旅

仰望褪色的图腾——吴忠的历史人文之旅

仰望褪色的图腾——吴忠的历史人文之旅长城不仅是古代军事要塞,还是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地理标志。

吴忠市的盐池县,就处在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上。

如今,游人走进这里仍能看到许多孤独的烽火台与蜿蜒的残垣断壁。

今天,请随我走进盐池,走进长城脚下的古堡——兴武营。

三道长城交会之处说起盐池县的兴武营当地人没有不知道的。

因为长城,这个早已废弃的古堡至今依旧弥散着神秘的气息。

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宁夏东部偏北,像是长在宁夏版图右肩胛上的一颗痣,肩上扛起内蒙古额多克前旗辽阔的草原。

一条明长城从银川附近出发,向东南方向延伸,同时勾勒出内蒙古与宁夏两个自治区的界线,到了兴武营这地方,长城突然裂变成两道,以近乎平行的方式继续向东南方向伸展。

这样,兴武营就成了两个自治区、三道长城交会的地方。

兴武营是明朝军队驻守的城堡,如今早已废弃,不过附近一个小村子却继承了这豪迈的地名。

地图上,这一带布满了表示沙漠的褐色标点,但它非流动沙丘,而是主体在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的边缘地区,是杂草稀疏的固定沙丘。

对于许多生活在都市的城里人来说,大漠、长城、人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怎么描写兴武营呢?兴武营的长城记忆兴武营古城荒原上,三道长城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形,你可以在左上方添加一个矩形,表示明代城堡遗址;村落位于两道长城交叉处下方;城墙早已出现不少豁口,站在城墙上瞭望,整个村落懒洋洋摊开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像七零八落的七巧板,土坯房 、羊圈、场院、菜园、炊烟……人间烟火温暖了荒原。

这是个很美的村子。

长城与农牧交错带兴武营长城与我们平时在电视上或到北京旅游时看到的八达岭青砖砌就的长城不同,这里的长城是夯土而成的。

年久日深,烽火台变成了一个个突起的土墩。

如果没人提醒,许多人会不知道这就是当地人称为的边墙(当地人称长城为边墙)。

盐池县在历史上就是重要边塞,有一道隋长城和三道明长城。

明代还建有花马池营(今盐池县)和兴武营两座城堡。

兴武营边上的两道长城,面向内蒙古的那道,称二道边墙,建于1474年;靠近内地的称头道边墙,建于1531年。

宁夏一百零八塔

宁夏一百零八塔

宁夏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南20公里处峡口山东坡,青铜峡库区黄河西岸。

因由一百零八座塔组成而得名。

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或元初,后代多次重修。

塔群丛西朝东,背山面河,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十二阶,由下至上,逐层增高。

塔群自上而下,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奇数排列,一百零八座塔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大型塔群。

塔的高度,除第一层较大,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高。

塔的种类分为空心塔和实心塔两种,仅001号塔有空心室,其余均为实心喇嘛塔,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内填土坯外以砖砌筑。

塔的形制按基座可分为十字折角形和八角形两种。

塔身形制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层塔塔身为覆钵式,面东辟有小龛;第二至四层,塔身为八角鼓腹尖锥状;第五至六层,塔身呈葫芦状;第七至十二层,塔身呈宝瓶状。

从材料可分为砖砌塔和土坯塔。

砖塔塔身的砌砖多为半块残砖,而基座砌砖多为完整的条砖。

单体结构略有差异,塔身下部自第二层以下,均为单层八角须弥座。

宝珠式塔顶大部已毁。

塔体外表涂有白灰,最早塔体的白灰上施有彩绘。

维修过程中在塔内发现了砖雕佛像、彩绘泥塑像、泥塔模、陶质塔刹等文物。

一百零八塔,应该也是宁夏的标志性景观,与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齐名。

若论观赏性,恐怕还是一百零八塔更为占优。

黄河西岸,开阔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既有密集的个体,以数量取胜;又有整体的壮观,气势恢宏。

这样的阵形,有秩序,有层次,有高度,有气魄。

壮观,一百零八塔。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

宁夏青铜峡108塔的导游词宁夏青铜峡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青铜峡108塔。

这座塔群由108座宝塔组成,建于10世纪至11世纪之间,每座塔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纹饰,是中国北方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建筑群,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首先来看这座塔群的名称。

108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108念珠,因为这座宝塔群是为了纪念佛教中的原始佛教故事而建造的。

故事中,“婆罗门四童子”的母亲在他们出生时便预知他们会成为佛教的创始人,在他们长大后,四人分别离开家庭,前往个别对西方的佛教禅宗进行修行。

于是佛教便发展出了108个层面,每个层面有一个特定的名字,108座宝塔分别与层面的名字相对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座塔群的风格。

青铜峡108塔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塔体高低不一,但每座塔头和覆莲华盖都拥有相同的装饰元素。

塔体从底部到塔头逐渐收缩,塔体四周分别用100 million,2 giant neails or 2 sun to fix shape,而塔头分别采用了圆锥形、多级垂檐状、斜体型等不同的形状。

此外,每座塔的外表都雕刻着佛教故事和各种图案,如花卉、动物等。

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座塔群的历史。

青铜峡108塔建造于唐朝后期,而在宋朝时期,这个地区变得更加繁荣。

当时,建筑工艺和技术已经进一步发展,而像青铜峡这样的建筑群也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在历史上,这座塔群曾经多次被毁坏、修复和经过改建,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明朝政治家刘基对塔群的重建。

在进行了长达4年的重建之后,108塔保持了原有的外观和文化价值。

在参观这个建筑群时,您能够真正感受到1000多年来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塔群本身的美,驻足塔下,抬头仰望那高高掀起的佛光,让身心得到一份跨越时空的宁静祥和,这也许就是青铜峡的最美之处。

总结一下,青铜峡108塔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塔体风格多样,每座塔都雕刻着丰富的纹饰,同时,108塔也是中国北方一处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百零八塔---宁夏青铜峡市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宁夏银川市南60公里,青铜峡市西偏南20公里,青铜峡水库上游古峡西1.5公里处,佛塔群整体面向东方,依山临水,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

第一级平台高5米,长54米,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12级护坡平台总高31.82米,总宽59.1米。

护坡平台表面平整,修建时先将山石一层层凿平,然后在上面铺设方砖。

平台前沿用片石和条砖垒砌,条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自上而下每层分别有1、3、3、5、5、7、9、11、13、15、17、19奇数排列成12行,共108座,因塔数而得名。

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明一统志》和宁夏方志《弘治新志》记载,过去认为是元代所建,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

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塔下有一座古寺遗址,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就此作罢。

1963年2月,一百零八塔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198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部门对一百零八塔进行了修复。

1988年“一百零八塔”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称是北宋百姓为了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称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称这里只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法认为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

一百零八塔其实是佛教的纪念塔。

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不少游人至此都要数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