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对后世湖南人才的积极影响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电大形成性试卷题(含答案)

[第1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C.张栻D.曾国藩[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B胡宏C.张栻D.曾国藩[第3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ABCD A.贾谊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第4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C.左宗棠D.郭嵩焘[第5题](单选题)()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B.丁玲C.陈衡哲D.沈从文[第6题](单选题)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第7题](单选题)()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C.谭嗣同D.陈天华[第8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A.欧阳予倩B.田汉C.丁玲D.沈从文[第9题](单选题) 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
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第10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第11题](多选题)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
2012年春季地域文化第二次作业(第3章---第6章)湖湘文化答案

2012年春季地域文化第二次作业(第3章---第6章)答案--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第1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C.张栻D.曾国藩[第3题](单选题) 1897年,在湖南总督()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C.唐才常D.梁启超[第4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B.曾国藩C.魏源D.陶澍[第5题](单选题)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第6题](单选题)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A.张百熙B.魏源C.谭嗣同D.陈天华[第7题](单选题)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 )A.《莎菲女士的日记》B.《边城》C.《长河》D.《萧萧》[第8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第9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天文气象杂占》D.《黄帝内经》[第10题](单选题)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
其中有以()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A.曾国藩B.魏源C.C谭嗣同D.陈天华[第11题](多选题)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A.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1·河北唐山模拟)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 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 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
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 B)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
(2013·江西九江二模·28)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 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 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 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1.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略)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 权威,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 展。①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② 高 度评价改革家,肯定农民起义。 (3)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 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4)阴阳本源:提出万物皆源于阴阳二气,而不是天 理,否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影响 “经世致用”是一种反理学思想的一种儒家思想潮流。“经世致用” 思潮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实学”,使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研究取得前 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甚至可与先秦媲美。“经世致用”之学的务实革 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
顾炎武(1613-1682),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 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 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 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 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 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 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 其祠堂。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及其原因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及其原因湖南地处内陆,在漫长的古代,没有发生过多少举世注目的重大事情,亦缺乏引领潮流的人物。
虽然出现过理学开山周敦颐,思想大师王船山,但总的说来,人才之少廖若晨星。
到了近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统计,鸦片战争以前的整个古代共收3005人,湖南籍仅23人,占0.77%;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名人750人,湖南85人,占11.33%。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
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是嘉道年间的名臣陶澍、贺长龄及唐鉴、李星沅、劳崇光等,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魏源、汤鹏等,主要代表人物陶、贺、魏。
陶澍(1778-1839),安乡人,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谥号文毅。
贺长龄(1785-1850),长沙人,官至云贵总督。
唐鉴(1778-1861),善化人,著名学者,官至太常寺卿,谥号确慎。
李星沅(1791-1851),湘阴人,官至两广总督。
魏源(1794-1857),隆回人,字默深,著名学者与思想家,著作有《诗古微》、《书古微》、《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圣武记》等。
汤鹏(1801-1844),益阳人,进士,任监察御使,著《浮邱子》二是19世纪50-60年代,即咸同年间的湘军集团,主要代表人物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刘长佑、江忠源等。
曾国藩(1811-1872),湘乡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谥号文正。
胡林翼(1812-1861),益阳人,官至湖北巡抚,谥文忠。
左宗棠(1812-1885),湘阴人,官至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谥文襄。
彭玉麟(1816-1890),衡阳人,官至兵部尚书,谥刚直。
郭嵩焘(1818-1891),湘阴人,首任驻外公使,著名启蒙思想家。
刘长佑(1818-1887),新宁人,官至两广总督,谥号武慎。
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

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近现代湖南为什么人才辈出?湖南地处内陆,在漫长的古代,没有发生过多少举世注目的重大事情,亦缺乏引领潮流的人物。
虽然出现过理学开山周敦颐,思想大师王船山,但总的说来,人才之少廖若晨星。
到了近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岳麓书院大门上有副对联“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应该说很好的形容出了湖南地区数千年来人才辈出的盛况.据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统计,鸦片战争以前的整个古代共收3005人,湖南籍仅23人,占0.77%;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名人750人,湖南85人,占11.33%,以至于曾经出现过“湘人不倒,华夏不倾”的讲法。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
一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人才群体,代表人物是嘉道年间的名臣陶澍、贺长龄及唐鉴、李星沅、劳崇光等,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魏源、汤鹏等,主要代表人物陶、贺、魏。
二是19世纪50-60年代,即咸同年间的湘军集团,主要代表人物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刘长佑、江忠源等。
三是19世纪末,即甲午——戊戌年间的维新志士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是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皮锡瑞等。
四是20世纪前十余年间,即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志士群体,主要有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禹之谟、刘揆一、刘道一、谭人凤、姚洪业、杨毓麟、蒋翊武、焦达峰、陈作新等。
五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群体,主要代表为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李富春、贺龙、任弼时、胡耀邦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湖南籍有4人(毛泽东、何督衡、李达、周佛海)。
在他们所代表的全国53名早期党员中,湖南籍的有20余名。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列举了46位杰出人物,湖南籍有16人。
占34.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5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有10人。
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

湖湘文化十杰候选人人物名单及简介屈原1、屈原(前352—[改为—]前281),战国楚国人,诗人、思想家,代表作《离骚》、《九章》。
端午节是为纪念其而来,“楚辞”类诗作开创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先河。
心系天下、忧国爱民精神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贾谊2、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鵩鸟赋》。
提出“阳儒阴法”及农本主义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统治策略,积极开展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开湖湘经世致用先河。
蔡伦3、蔡伦(63—121),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政治家、发明家。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功绩是改进造纸术,为中华文化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张仲景4、张仲景(63—121),东汉南阳郡(今河南邓县)人,医学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誉为“医圣”。
曾任长沙太守,又称“张长沙”。
两汉中医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重视养生保健,是中医思想界的灵魂人物。
欧阳询5、欧阳询(557—641),隋代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擅长楷书,世称“欧体”。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为书法理论的里程碑。
怀素6、怀素(725—785),唐代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和尚,书法家,代表作《自叙帖》,擅长草书,称“狂草”。
与唐代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7、柳宗元(773—819),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推动文学运动向前发展。
沩山灵祐8、沩山灵祐(771—?),唐代长溪(今福建宁德)人,佛学家,禅宗派别沩仰宗创始人、百丈怀海高徒,和弟子慧寂在潭州沩山和袁州仰山自创一派,主张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2012年春季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第1章--第7章)湖湘文化答案
2012年春季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第1章--第7章)湖湘文化答案2012年春季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及答案(第1章--第7章)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第1题](单选题)()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 B.《天问》• C.《南轩易说》• D.《皇朝经世文编》[第2题](单选题)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 )•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边城》• C.《长河》• D.《萧萧》[第3题](单选题)()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陶澍[第4题](单选题)()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
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
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月光曲》、《丽人行》等,• A.田汉• B.沈从文• C.丁玲• D.欧阳予倩[第5题](单选题)()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 A.谭嗣同• B.唐才常• C.王夫之• D.魏源[第6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谭嗣同•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第7题](单选题) ()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 A.张栻• B.周敦颐• C.王夫之• D.胡宏[第8题](单选题)()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A.丁玲• B.张天翼• C.叶紫• D.沈从文[第9题](单选题)1897年,在湖南总督()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湖南人,凭什么
湖南人,凭什么——读《湖南人,凭什么》有感2002127108 教育系吴光衡那天在图书馆新书室逛的时候,突然一本书映入了我的眼帘,名字叫做《湖南人,凭什么》。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马上就有一种急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理由很简单,我也是一个湖南人,我想知道这本书是怎样写湖南人的。
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既对湖南人引领中国近代史的辉煌感到自豪,又为自己身为一个湖南人感到惭愧。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就这样被湖南人活生生的扭转了一个方向。
”也许这话有点过头,但却是对湖南人书写半本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很好的比喻。
的确,在近两百年以来,湖南涌现出了太多的优秀人物,多得难以计数。
从清末开始,湖南出现了五个人才群体。
清末的中兴名臣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彭玉麟,清末呼吁改革、开眼看世界的有魏源、谭嗣同,为民主共和奋斗一生的有黄兴、宋教仁、蔡锷,参加并领导缔造新中国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贺龙,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披荆斩棘的有胡耀邦、朱鎔基……。
限于篇幅,我只能列举这些对历史产生极大影响的人,其他的只能一笔带过。
近两百年来,随着世界的前进,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场巨大的历史变革中,人才辈出,乱世出英雄嘛!但是,像湖南这样成群而且有层次的出人才,没有那个地方可出其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湖南在近代的巨大历史变化中能够出现这么多的优秀人物呢?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个方面是外因,这两百年最大的外因就是中国甚至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变化的环境之中。
但是,全国人们都是一样的,在这个动荡的社会中,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外因对湖南成群出现人才的现象影响并不是很大。
另一个方面就是内因,也就是说个人的性格特征。
这里所说的个人指的是每个地域的人们。
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内因往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正是湖南人的性格特征造成了湖南人书写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现象。
湖南人的第一个性格特征就是“霸蛮”(读做“半蛮”)。
王夫之介绍
王夫之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王夫之摘要:王夫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关键字:爱过明志创新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
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
谭嗣同对王夫之作了高度评价,说,“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论六艺绝句》),认为是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
章太炎也称道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船山遗书序》)。
探讨王夫之的人生哲学,对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重建社会价值体系,使道德规范重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巨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同时道德规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制约,更多的是体现在规范和引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好站好岗,使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一、尽忠爱国,立志高远作为明朝遗民,21岁的王夫之,仿照复社,组建“匡社”,意在匡国济民。
一次又一次试图辅佐南明政权,却一次又一次失败。
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南下进逼两湖,王夫之只身赴湘阴上书南明监军、湖北巡抚章旷,提出调和南北督军矛盾,并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未被采纳。
五年,与管嗣裘、僧性翰等,在衡山组织武装抗清失败,赴肇庆,任南明永历政权行人司行人。
连续三次上疏弹劾东阁大学士王化澄等贪赃枉法,结奸误国,几陷大狱。
得高一功仗义营救,方免于难。
永历二年(1648)秋,王夫之招集一支义军在衡阳起义。
义军领导是缺乏行伍生活的书生,战士是未经训练的农民,缺乏给养,孤立无援,苦撑数月,被清军打败。
最后一次抗清斗争失败后,王夫之决心归隐山林,在孤独中做学问。
直到57岁,才定居石船山草堂。
为草堂题写了一副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羌绿湘西一草堂”。
二、淡泊明志,高风亮节王夫之高风亮节,不做清朝官员,转而著书立说,刻苦研究,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
近代湖南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众多的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
近代湖南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众多的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一直是学术界长期来追寻探索的热点。
我认为,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因,要之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特定的地域环境,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
地域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
一定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本土居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也决定了所产生的人才的素质、性格及其人才所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
湖南地处内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
自古以来湖南便有"四塞之国"之称,因而民性倔犟,风气不开。
然自宋元以来,经过几次大的移民之后,到了近代,湖南人在族源、血缘方面已经同清代以前的居民基本上没有联系,人口素质实现了全面更新,带来了移民所特有的开拓性与进取性;又因与苗、瑶、侗、土家等族联姻,吸收了这些民族犷悍、强韧和刻苦耐劳的习性,从而在近代湖南便渐次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他省的朴实勤奋、劲直勇悍、好胜尚气、不信邪、甚至流于偏狭任性的乡俗民气。
这种乡俗民气必然渗透到近代湖南人的一般社会心理意识中,衍化为一种湖南人所独具的质朴笃实、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刚劲尚气的性格。
正是这种性格,使得湖南人不甘寂寞、勇于实践而成才。
此其一。
其二,湖南的农业经济,经过这些移民数代的垦殖耕种,特别是对洞庭湖区的开发利用,自康熙以后,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耕地面积的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把湖南变成了全国的粮仓。
所谓"湖广熟、天下足",真实地反映了湖南农业在国内的重要地位。
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康熙末年以来湖南境内的湘潭、岳阳等地便已是闻名全国的商业重镇。
经济的繁荣又会使得湖南的文教昌盛。
清代以来湖南的教育一直发达。
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是成正比的。
没有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就成为空话。
故湖南农业经济的发展,乃是湖南人才蔚起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与保障。
此其二。
其三,古代湖南"四塞之国"的格局,到了交通逐渐发达的近代,随着洞庭水系的畅通与粤汉铁路的修筑,已经打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