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doc

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doc
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doc

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改革发展的转型期,企业改制进一步深化,多元结构初步形成,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开始逐渐凸显,引发矛盾冲突,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影响着员工的思想观念,导致思想问题频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主人翁意识

当前一些企业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当家作主观念不强,他们忽视了自己作为企业主人的地位,认为领导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好坏与自己无关,对企业的发展毫不关心。还有一些员工认为企业只要效益好,给自己多发点工资就行了,对于是不是企业主人则持无所谓态度。还有当前的一些社会风气比较推崇大款老板,企业员工的地位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情感。一些企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他们认为我是企业的管理者、主导者,我担的风险最大,应该我说了算。平时对员工关心不足,也很少深入基层一线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工会基本上成为摆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2)敬业精神缺失

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据“盖洛普的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调查显示,中国的企业员工中,敬业者占9%,怠工者占19%,剩下的则是本分工作者,即应付差事,得过且过者。经统计得出,我国的员工敬业度为1比2.1,而美国则是1比0.66,日本为1比0.2。通

过调查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员工敬业精神还比较欠缺。造成敬业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为员工提供的发展平台和升职空间较小;二是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较低,忽视员工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行政管理;三是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低。

(3)员工责任意识淡薄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三聚氰胺奶、苏丹红、地沟油以及假冒伪劣药品等事件的发生表明一些企业的责任意识严重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从公众的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企业老板的利益驱动,而大家忽视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操作者——企业员工的责任。其实整个食品的生产销售流程都是经过员工的手,由于他们的责任心不强,责任意识淡薄,或者是受惑于利益驱动,对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可以说他们也是造成食品隐患的推手之一。

(4)心理问题凸显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矛盾心理突出。企业员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有家庭的压力,也有工作的压力,因而会产生许多矛盾心理。一些员工对企业改革持有矛盾心理,他们既想通过改革获得更多好处,却又害怕自己成为改革的牺牲品。对于竞争他们也是满心的矛盾,既想通过竞争来提高自己,但又害怕被别人淘汰。这些矛盾心理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很大。二是焦虑心理,由于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员工会产生厌烦、焦虑的心理。举个富士康的例子,它只注重企业的生产效率,内部管理十分严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