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复习.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苏科物理九上11、12章复习

苏科物理九上11、12章复习

第十一、十二章复习知识点1:杠杆的类型、五要素例1:在⑴钓鱼竿⑵天平⑶羊角锤⑷理发剪刀⑸缝纫机踏板⑹铡刀⑺瓶盖起子⑻镊子⑼老虎钳⑽定滑轮⑾起重臂⑿面包夹⒀筷子⒁笤帚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例2:如图1所示,找出开瓶器的支点0,画出动力臂l1阻力F2.例3:如图2所示,轻质杠杆AOB处于静止状态,作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F和力臂l.例4:如图3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F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例5:如图1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结论,这样操作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改进实验,忘了一部分数据的记录,请你帮助完成下表:(4)小明进行一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又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5)当小明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如图2位置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对应的力臂,结果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于是小明说,杠杆平衡条件在此种情况不成立,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例6:如图所示,独轮车车身及车上物品总重力G为300N,作用线如图,O点为车轴。

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竖直向上的力至少为________N。

初中物理11-12章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11-12章复习提纲

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量: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二、密度: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它表示。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运动和力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m= mm= μm=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十二章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十二章知识总结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要吸热。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要放热.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6.熔化和凝固曲线图:t(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7.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8.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1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汽”、雾、等)12.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温度与内能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归纳

初中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归纳

W有
W 有=Gh
额外功 对人们没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额
---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W总
W 总=W 有+W 额
2.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 有/W 总
3.机械效率的意义:
(1)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性能
越好;
(2)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在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二、滑轮
1.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重物提升高度
类型
定义
实质
特点
h 与绳子通过
距离 s 的关系
在使用过程
不省力也不省距
定滑轮 中 轴 固 定 不
等臂杠杆
离,可以改变力的
s=h
动的滑轮
方向
在使用过程
动滑轮 中,轴随物体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可省一半力,但不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 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 力×距离) 4..功的公式:W=Fs。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基本概念: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初中物理十一十二章考前必会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十一十二章考前必会基础知识

十一章考前必会1.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什么力?本题提醒我们注意什么?2.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对吗?3.什么叫杠杆的平衡?4.在实验过程中把杠杆调至水平平衡的目的?5.实验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则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往哪边调?左边的平衡螺母往哪边调?6.若某同学不沿竖直方向施力,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7.该实验中必须要测量多次的目的是什么?8. 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帮助他们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应增加的操作是?9. 杠杆已经平衡,若两边各拿掉一个钩码,则杠杆哪边下沉?两边各加一个,则又怎样?10.某同学沿如图所示的方向,杠杆可能平衡吗?理由是?11.最小力的画法?12.关于力和力臂的动态变化的例题的分析办法是什么?13.定滑轮的特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杠杆?14.动滑轮的特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杠杆?15.下图中F1和F2的大小关系、F3和F4的大小关系?16..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已知G=18N,F=10N,能否计算得出G动?17.滑轮组绕法规律是什么?18.功的原理是什么?19.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省功对吗?20.做功的两个条件时什么?哪三种情况不做功?21.功率的公式以及推导公式?22.汽车爬坡时要减速、拖拉机在耕地时比在公路上行驶变慢,目的是什么?23.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对吗?24.使用P=FV来计算滑轮组功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5.滑轮组机械效率和哪些因素有关?26.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推到不能推为止)27.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机械效率、拉力做的功以及拉力的做功功率分别怎样?28.使用不同滑轮组对相同物体做功,已知相同时间把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比较总功大小的一般方法是什么?29.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F和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的关系?30.利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应该如何计算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十二章必会1.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各是什么?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通过比较什么来判断动能的大小3.如何操作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具有相同的初速度?4.实验结论:动能和v的关系?动能和m的关系?5.火箭加速升空机械能如何变化?6.人造卫星绕着地球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能量如何转化?机械能是否变化?7.机械能在什么条件下守恒?8.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下运动,则机械能一定不变,对吗?9.内能的概念?10.静止的物体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是否正确?11.一个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对吗?12.影响内能的因素?13.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对吗?14.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对吗?15.0℃的冰熔化成0℃水,内能变大,对吗?16.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对吗?17.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对吗?18.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对吗?19.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升高,对吗?20.物理上引入热量来表示什么?21.能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热量?2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甲和乙加热,当加热时间相同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种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23.物理上为什么要引入比热容?24.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升温快还是慢?为什么?25.比热容是否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放出的热量有关?为什么?26.两个铝块质量之比1:4,升高温度之比2:1,则比热容之比?27.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A和B加热,A和B质量相同,则A和B的比热容谁大?28.海陆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白天吹海风还是陆风?29.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哪两种?30.做功的实质是?热传递的实质是?3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升高?32.压缩引火仪实验中的能量转化?33.水蒸气顶开壶盖中的能量转化?34.热机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的装置?35.一个工作循环几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几转?活塞往复运动几次?对外做功几次?36.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求其每秒钟对外做功多少次?3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两个区别是什么?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38.物理上为什么要引入热值?39.热值与燃料的质量、体积以及是否完全燃烧是否有关?40.热效率公式?热机效率公式?。

9年级物理《第11、12章知识点复习》

9年级物理《第11、12章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初三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复习 人教版

初三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复习 人教版

初三物理第十一、十二章复习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十一、十二章复习二. 复习要求1. 知道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概念,磁感应线,常识性了解地磁场。

2. 知道电流的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相似,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3. 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会制作电磁铁并了解它的应用。

4. 知道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最简单的电话装置的构造。

5.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及电能的优越性。

6. 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 知道电磁波及其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知道无信电广播和电视,知道激光通信。

三. 知识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磁场对电流的力的作用交流发电机应用产生条件法拉第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话电磁继电器应用工作原理电磁铁右手螺旋定则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场磁感应线磁场的描绘作用的物质概念:传递磁体间相互磁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极极磁极。

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钴、镍的性质。

磁性:物质具有吸引铁S N【典型例题】[例1] 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图1),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北极。

电 和 磁图1解析:首先在螺线管上每一匝线圈都标上电流方向,再利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南北极,然后画出磁感线,最后根据小磁针北极指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标出小磁针的南北极(图2)。

答案:如图2所示。

图2方法提炼:这一类题是中考常见题型之一,解答时,从已知条件入手,把每一步都在图中画出,作图一定要完整规范。

[例2] 19世纪初,很多人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彼此无关,而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奥斯特却相信其间一定存在着某些联系,1820年他做了下列实验(图3):甲乙丙图3请你分析比较甲和乙可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1.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为______。

物质是由______组成的。

分子的大小通常以______做单位来量度。

2.物质三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______。

但水结冰时体积______。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SI )中,______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常见的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为1t =______kg =______g =_______mg 。

4.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游码,这样做会导致砝码生锈。

● 调平前,如果指针向左偏(右盘高)就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左盘高)就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潮湿的物体、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测量。

● 测量时不允许移动天平,也不允许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 对游码读数时,应该按______侧对应的数值读数。

● 如果称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后天平平衡,那么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即m 物=_________。

5.器材磨损或不规范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可结合实际分析原因):● 如果砝码磨损,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测量,那么测量值______ (<、>、=)实际值。

● 如果砝码生锈,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测量,那么测量值______实际值。

● 如果测量前没有将游码归零,那么测量值______实际值。

● 如果测量前没有调平,导致左盘位置较低,那么测量值______实际值。

● 对游码读数时如果按右侧对应的数值读数,那么测量值______实际值。

7.测量质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测量邮票、纸张、大头针等物体的质量时,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 的方法也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时注意物体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并且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小,并且能放入量筒中,就可以只利用量筒求出它的质量(示意图见D )此时物体质量=____________。

(4)如果天平的砝码丢失或不能使用,可以先在天平两端放两个质量相同的烧杯,然后像图E 一样测量质量但缺点是测量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偏 。

(5)在实验室,也可以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然后根据_________求出物体的质量。

8.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单位:1g/cm 3=_________kg/m 39.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______,(填有关、无关)但与______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_______,(填改变、不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0.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器材:_____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步骤:①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② 将被测液体用细线系好,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表达式:V =____________ 11.测量不规则的,且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在测量时,用细针之类的东西将被测物体压入水中,使其浸没。

②(“悬垂法”):器材:量筒、细线、适量的水、被测物体、石块步骤:①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② 用细线系住石块和被测物体,把石块放入水中,使其浸没,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1;③ 将被测液体和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表达式:V =_________12.只用天平测量石块的密度-----器材:调节好的天平、烧杯、水、石块步骤:①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 ;② 在烧杯中加满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1;③ 将石块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浸没,将烧杯外壁的水擦干,用天平测出石头、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2。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13.只用量筒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将橡皮泥捏成空心,可以利用飘浮条件求出橡皮泥______。

将橡皮泥捏成实心,可以测量橡皮泥的______。

14.实验误差:对量筒读数时如果视线低于凹液面的底部(仰视),那么体积的测量值______实际值;测量液体密度时,如果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再把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其体积,那么测量的密度______实际密度。

测量固体密度时,如果系固体的线太粗(固体吸水而未做防吸水处理),那么测量的密度______实际密度。

15. __℃时水的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___℃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___℃~___℃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16.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_________,密度变_________。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_________。

17.密度的应用:判断实心和空心:可使用相同体积比质量、相同质量比体积、比密度三种方法来判断。

空心部分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

两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_____、_____ 19.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 后退去,乙汽车有三种运动情况:①乙汽车__________________;②乙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

20.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的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1m/s =______km/h 21._____km =1m =____dm =_____cm =_____mm =____μm =_______nm22._________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_________.2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谈到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_____产生的,_____(有、没有)先后之分。

24.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__的变化,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

25.力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6.运动和力的关系:维持物体运动_______(需要、不需要)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7.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或_______运动状态。

28.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会做_________运动。

29.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惯性不是力,“惯性力”、“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是错误的。

30.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3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 大小相等;② 方向相反;③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______(同一、不同)物体上,可以是______(相同、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______物体上,是______性质的力。

二、拓展练习33.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D .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34.如图所示,物体m 重5牛,物体M 重8牛,分别为[ ]A. 3牛、8牛 B . 5牛、3牛 C. 8牛、3牛 D. 13牛、5牛35..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 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 受到重力的作用C 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36.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37.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着的排球B.在圆形跑道上快慢不变行驶着的摩托车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 D .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38.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100牛 B 、200牛 C 、0牛 D 、400牛39.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40.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 、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41.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42.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杆和绳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都是匀速上爬,所以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C 、因为爬绳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故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 、若两次上爬的速度不同,则速度大的摩擦力更大43.一块体积是100厘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A.仍是100厘米3B.大于100厘米 3 C .小于100厘米3 D.无法确定44.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取它们相等的质量制成合金,则此合金的密度为( ) C.21ρρ D. 2121ρ+ρρρ,钢索的拉力是4×105牛,若起重机以0.2米/秒速度把重物匀B .等于4×105 C.小于4×105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一定相反 C .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D.没有关系6kg/m 3, 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3, C .4 kg/m 3, D 无法确定 ,它一定能装下1kg 的( )A 水银B 水C 煤油D 酒精49.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去精确测量玻璃窗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 A. 0.420米 B. 420毫米 C. 0.0420米 D . 4.202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