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数据泄密事件盘点

合集下载

2014年七大网络入侵事件

2014年七大网络入侵事件

如果说我们能够从发生在2014年的种种黑客入侵事件中学到什么道理的话,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如今的黑客入侵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和致命。

在日前发生的索尼影业被黑事件中我们看到,如今黑客入侵系统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搞破坏这么简单了,而是希望彻底毁灭自己的入侵目标。

不久前,美国《星条旗报》网站发表的《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仅仅几天前,神秘的石油管道爆炸开启了新的网络战时代》的文章更是首次揭露出了网络黑客袭击的最危险案例。

对此,美国媒体《彭博社》日前就为我们整理出了“2014年最具代表性的七大网络入侵事件”,具体内容如下:1、土耳其石油管道事件就网络黑客而言,入侵某一跨国企业的电脑系统是一回事,而通过入侵某一国家的民用基础设施并引起爆炸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而最早发生于2008年的土耳其石油管道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土耳其境内的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Baku-Tbilisi-Erzurum)石油管道从打造之初就将安全性放在了首要位置,但这一管道的建设却依旧没能抵挡住来自黑客的数字战争。

据悉,当时黑客首先入侵了该石油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然后安装了一个恶意软件,并关闭了警报、切断了通信联系、给管道内的原油大幅增压。

由于管道内压力的不断增大,该石油管道最终发生了爆炸,爆炸的火焰高度甚至高达150英尺。

对此,专门研究美国安全政策的雷维隆(Derek Reveron)博士就认为,土耳其这一事件的披露让美国政府深感忧心,因为全美境内有着长达数千英里的原油、天然气管道线。

2、伊朗黑客瞄准航空公司系统国外知名安全机构Cylance日前指出,虽然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动态一直都占据着科技媒体的头条位置,但近年来来自伊朗的黑客们甚至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Cylance透露称,自己已经展开了两年时间的一项调查发现来自伊朗的黑客曾成功入侵了包括韩国、阿联酋、巴基斯坦在内多个商业航空公司的安全系统。

根据Cylance公布的这份长达86页的报告显示,在过去2年时间里,伊朗黑客已经直接攻击、渗透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机关、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受害国家包括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以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16个国家。

全球2014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

全球2014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

全球2014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点话题,网络安全日益重要,我们也要关注发生过的重大的的网络安全事件,了解其动态发展。

以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2014年全球14大网络安全事件,希望能帮到你!2014年全球14大网络安全事件:事件一、1.21中国互联网DNS大劫难2014年1月21日下午3点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忽然出现异常,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DNS解析故障,用户无法正常访问。

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但由于DNS缓存问题,部分地区用户“断网”现象仍持续了数个小时,至少有2/3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

微博调查显示,“1 21全国DNS大劫难”影响空前。

事故发生期间,超过85%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引发网速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

事件二、比特币交易站受攻击破产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漏洞,75万个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账号中约10万个比特币被窃,损失估计达到4.67亿美元,被迫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在网络安全威胁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携程漏洞事件2014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员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报了一个题目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卡CVV码、6位卡Bin)”的漏洞。

上报材料指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并称已将细节通知厂商并且等待厂商处理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漏洞立即引发了关于“电商网站存储用户信用卡等敏感信息,并存在泄漏风险”等问题的热议。

事件四、XP系统停止服务微软公司在2014年4月8日后对XP系统停止更新维护的服务。

但XP仍然是当今世界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仍有63.7%的用户,也就是大约3亿左右的用户还在使用XP系统。

因此“后XP时代”的信息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但国内安全厂商推出的防护软件究竟效果如何,面对市场上如此多的安全防护软件,选哪个又是一个疑问,所以xp挑战赛应运而生。

互联网上的数据隐私泄露案例分析

互联网上的数据隐私泄露案例分析

互联网上的数据隐私泄露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隐私泄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存储、传输和利用。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或者企业却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给用户的隐私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数据隐私泄露案例,探讨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看2018年发生在Facebook的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

这个事件曝光了Facebook用户数据被滥用的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愤怒。

Cambridge Analytica是一家政治咨询公司,他们通过一个名为"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的应用程序,获取了8700万Facebook用户的个人数据。

这些数据被用于精确定位和针对性的政治广告,影响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这个事件揭示了数据隐私泄露的巨大危害,引发了对于数据保护和隐私权的讨论。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是2014年发生在云存储服务商iCloud的事件。

在这个案例中,一些明星的私人照片被黑客盗取并公开发布,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次事件暴露了云存储服务的安全漏洞,以及用户对于数据隐私的不可控制性。

许多用户选择将自己的照片、文件等个人信息存储在云端,以便随时随地访问。

然而,一旦云存储服务商的安全性受到破坏,用户的个人隐私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因为数据隐私泄露而受到严重处罚。

例如,201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Facebook处以50亿美元的罚款,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科技公司罚款。

这起案件是因为Facebook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个人数据提供给了Cambridge Analytica。

这一惩罚向全球科技巨头发出了警示,要求它们加强对于数据隐私的保护,维护用户的权益。

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数据隐私泄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于数据隐私的立法和监管。

盘点2014网络安全热点问题

盘点2014网络安全热点问题

盘点2014网络安全热点问题1.威胁由网络层转向应用层如今,许多行业用户将大量有价值的客户数据存储于在线数据库,通过网络应用与外界交互。

不论是电子政务、通信、金融、电子商务抑或是小小的个人博客,基于Web和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在我们享受这些信息系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带来的安全和威胁:(1)随着Web应用系统不断地建设及陆续投入运行,这些Web应用程序所带来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多;(2)使用者安全意识的培养跟不上Web应用的普及速度,加上Web应用本身的粗放式特点,使攻击成为了简单的事情;(3)目前基于Web的各种应用直接承载有各类虚拟资产,而这类虚拟资产可以方便的转换为现实经济价值。

很显然,此类应用系统将会成为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攻击首选;(4)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攻击工具日益专业化、易用化、攻击方法也越来越复杂、隐蔽,防护难度较大、导致各类攻击者活动越来越猖獗;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原有安全解决方案无一例外的把重点放在网络层,致使当应用层攻击(如: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恶意代码等等)发生时,传统的网络层安全设备,如防火墙、IDS/IPS等形同虚设,根本无能为力。

根据Gartner的报告,目前网络中常见的攻击已经由传统的系统漏洞攻击逐渐发展演变为对应用自身弱点的攻击,其中最常见的攻击技术就是针对Web应用的SQL注入和钓鱼攻击。

据安恒信息风暴中心的统计显示,国内网站安全性令人担忧:65.5%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其中,29.2%的网站存在高危安全漏洞;8.7%的网站遭到篡改,33.7%的网站被植入了后门。

平均每天有3500 多家网站遭到35 万次的各类漏洞攻击;每天有超过600 余家网站遭到1180 多万次的流量攻击。

政府网站是漏洞攻击的首要目标,而企业网站则是流量攻击的首要目标。

跨站脚本漏洞和SQL 注入漏洞这两类高危安全漏洞仍然是占比最高的网站安全漏洞, 二者之和超过网站所有漏洞检出总次数的一半。

2014上半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五——携程泄密门风波

2014上半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五——携程泄密门风波

2014上半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五——携程泄密门风波近日,关键点传媒危机公关研究小组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度危机公关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参考媒体报道程度、公众关注度、危机冲击力、危机破坏力、危机持续性等维度,评选出2014年上半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入选的十大危机公关案例分别是:取缔余额宝风波、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西安幼儿园喂食儿童处方药病毒灵事件、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携程泄密门风波、平度征地血案、尼康相机黑斑门、演员文章出轨门、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事件、麦当劳山东招远血案。

研究小组以关键点传媒董事长游昌乔首创的“危机公关5S原则”为分析框架,采取“案例主角+案例回放+案例点评”的体例,对十大危机公关案例逐一进行总结,对各危机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深度点评,集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

携程“泄密门”风波案例主角携程网案例回放:3月22日晚间,国内漏洞研究机构乌云平台曝光称,携程系统开启了用户支付服务接口的调试功能,使所有向银行验证持卡所有者接口传输的数据包均直接保存在本地服务器,包括信用卡用户的身份证、卡号、CVV码等信息均可能被黑客任意窃取。

正处于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表示质疑的关口,加上安全漏洞关乎携程数以亿计的用户财产安全,舆论对于这一消息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用户由此引发的恐慌和担忧亦如野火一般蔓延开来。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泄密门”事发至截稿时止,以“携程+安全漏洞”为关键词的新闻及转载量高达120万篇之多,按照危机事件衡量维度,达到“橙色”高度预警级别。

3月22日晚23时22分,携程官方微博对此予以回应,称漏洞系该公司技术调试中的短时漏洞,并已在两小时内修复,仅对3月21日、22日的部分客户存在危险,“目前没有用户受到该漏洞的影响造成相应财产损失的情况发现”,并表示将持续对此事件进行通报。

这一说法引发了用户的重重回击。

认证为“广西北部湾在线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的严茂军声称,携程“官方信息完全在瞎扯”,并附上信用卡记录为证。

2014 网络安全 事件

2014 网络安全 事件

2014 网络安全事件2014年是网络安全领域发展迅猛的一年,涌现了众多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

以下是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首先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相关的事件。

2014年中旬,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员工爱德华·斯诺登公开揭露了NSA的大规模监控计划。

他发布了大量机密文件,揭示了NSA通过合作伙伴或直接获取用户数据,窃取了海量的网络数据和电话隐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的轩然大波,引发了对个人隐私权的广泛讨论和重视。

其次是心脏出血漏洞事件。

这个安全漏洞又被称为“心脏出血”,是由于软件库OpenSSL中的一个代码错误导致的。

该漏洞使得攻击者可以在加密通信过程中窃取关键信息,例如密码和私人密钥。

该漏洞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十万个网站,包括一些知名的网站如雅虎、谷歌、苹果等。

这一事件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软件库的安全性,提高了对网络通信的保护意识。

第三个重要事件是“裸照门”事件。

这个事件爆发于2014年9月,一批明星的裸照被泄露到互联网上。

这些照片是通过黑客入侵所得,引发了关于个人隐私保护和云存储安全的讨论。

此事件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用户开始审视他们在互联网上的隐私保护措施。

最后是Shellshock漏洞。

这个安全漏洞存在于许多类Unix操作系统的命令壳环境(shell)中,使得黑客可以通过远程执行代码来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系统。

该漏洞可能会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许多服务器产生严重影响。

这一事件让人们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促使各个组织和个人加强他们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2014年是网络安全领域关注度高、事件频发的一年。

这些事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也提醒了各个组织和个人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相信这些事件的发生将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加强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普及和重视。

2010-2014年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2010-2014年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企业泄密事件盘点前言根据开放安全基金会表示,迄今为止最严重的10起安全泄露事故中,3起事故发生在今年。

这包括NYC Taxi&Limousine Commission的 1.73亿条记录泄露事故,易趣的1.45亿条记录泄露事故以及韩国信用局的1.04亿条记录泄露事故。

而这还没有算上据称俄罗斯黑客窃取的12亿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最近从韩国游戏网站发现被盗的2.2亿条记录。

根据开放安全基金会和Risk Based Security公司表示,2014年正在取代2013年成为泄露数据量最高的一年。

2010-2013企业泄密事件盘点中国企业关注商业机密从2010年轰动全国的“力拓案”开始。

胡士泰等四名被告为了掌握中国钢铁企业对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策略,采取利诱及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中国钢铁企业2009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多项商业机密,给中国有关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较大的商业泄密事件达30余起。

其中,东软集团因商业机密外泄,给公司造成4000余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此外,亚马逊、江苏银行、苹果、三星、1号店等泄密案,都让当事企业如芒在背。

1、富士康“内鬼”泄密2010年富士康公司内部员工林某将iPAD2平板电脑后壳的3D数据图泄露,给富士康造成重大损失。

2、中国考研泄题案犯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获刑周文胜、欧阳泽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技师)、段宏博(中南大学人事处聘用人员)、陈龙(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研究生)等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了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

3、三星电子泄露机密2011年三星电子生活家电部的A某在面临合同届满并难再续约的情况下,将公司的技术开发战略等机密下载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企图向中国某家电企业泄密。

4、台企前高管被控向大陆企业“泄密”台湾友达光电前高阶主管连水池、王宜凡,涉嫌受大陆TCL集团面板大厂华星光电年薪百万美金利诱,相继“带枪”投靠,并移转友达光电AMOLED等“敏感科技”。

2014年数据泄密事件大盘点

2014年数据泄密事件大盘点

2014年数据泄密事件大盘点Verizon发布了《2014年度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报告中回顾了63737起赛博安全事件和1367起已经确认的数据泄漏事件。

报告数据显示:由于数据库原因产生的信息泄漏高达25%。

盘点2014年发生在国内外的数据泄密事件,探寻其背后的深层技术原因。

实际上还有许多泄密事件,或正在调查,或无从确认,或无法公开。

可以预见,2015年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泄露事件。

科普:什么是赛博赛博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指在掌控或管治方面是很有技能的人、动物和任何东西。

美国东西方研究所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情报安全学院成立的联合工作小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赛博是“信息”超集的一个子集,人们可以从这一“信息子集”中获得“利益”和“好处”。

2014信息泄露事件盘点2014年国内外都发生了哪些信息泄漏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的深层技术原因是什么?且听且分析:春运第一天12306爆用户信息泄露漏洞2014年铁路春运售票第一天,在经历了早上宕机1小时之后,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再次爆发用户账号串号的问题,大量用户身份证等信息遭泄露。

下午15时左右,开始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登陆自己帐号后可以看到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

下午17时34分,新版12306网站出现用户资料大量泄露的漏洞,并表明危害等级为高。

支付宝前员工贩卖20G用户资料一条可卖数十元此则消息引发了用户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也令网络信息贩卖产业链浮现。

一条价值较高的用户信息甚至可以被卖至数十元。

此次支付宝信息泄露中,超过20G的海量用户信息,被支付宝员工在后台下载并有偿出售给电商公司、数据公司。

一二线电商企业本身有完善的用户数据库,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监控,防止数据泄露至黑色交易链。

此类信息贩卖产业,有的甚至采取公司的运作方式,从互联网上购买个人或单位信息,转卖他人获利;通过网上购买公民户籍、住房、车辆等个人信息为他人提供婚恋、追债、手机定位等服务项目从中获利;通过网上购买信息推销产品;利用自身特殊身份盗窃、骗取公民、企业信息转卖获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数据泄密事件盘点
在网络安全攻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把技术放在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位,而忘记了用户本身才是最大的安全漏洞。

人们热衷于讨论NSA的黑客部队的高精尖攻击技术,但是忘记了NSA的合同工斯诺登只用一行最普通的wget下载命令就把NSA机密文档翻了个底朝天。

据开放安全基金会调查,迄今为止最严重的10起安全泄露事故中,3起事故发生在2014年。

这包括NYC Taxi & Limousine Commission的 1.73亿条记录泄露事故,易趣的1.45亿条记录泄露事故以及韩国信用局的1.04亿条记录泄露事故。

其中韩国的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就是由于内鬼泄密,负责信用评分系统的计算机承包商利用职务之便将数据拷贝外卖,从而引发了波及几乎整个韩国的信用危机。

困扰企业的内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2014年都有哪些内部威胁导致的数据泄密事件,和天锐科技一起回顾下。

事件盘点
韩国1500万信用卡客户信息泄露
2014年,1月14日,韩国检方披露:1500万韩国信用卡客户的1.04亿条个人信息遭泄露,其中一半以上为敏感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可以了解顾客的消费模式及习惯,很容易被金融欺诈电话或强制贷款所利用。

据悉,事件源起于一名信用评级公司朴姓职员,在受三家信用卡公司(国民卡、乐天卡、农协卡)委托开发电脑程序过程中,非法利用U盘收集了个人信息,并随后出售给广告公司。

这次事件的恶劣程度,几乎可以“毁掉韩国人对数码经济的信赖”。

支付宝被曝出内鬼前员工贩卖20G用户资料
2014新年伊始,阿里巴巴就被曝闹内鬼。

支付宝技术员工李某,利用工作之便,在2010年分多次在公司后台下载了支付宝用户资料,资料内容超过20G。

该用户资料被多次出售给电商公司、数据公司用以牟利。

据李某供述,该数据的最大买家为凡客诚品,花重金购得支付宝用户资料1000万条。

巴克莱银行涉嫌泄露客户信息接受调查
2014年2月,世界十大银行之一的英国巴克莱银行,遗失了27000份客户文件,内容包含从护照和国家保险号码到收入、储蓄、抵押贷款、健康问题和保险政策的所有信息。

泄露数据在黑市的潜在价值可达数百万,因为不良分子可以使用这些被窃信息对毫无戒心个人进行攻击。

该银行自身员工涉嫌销售和分销被窃信息。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被捕。

美国杜邦配方被其承包商盗卖
2014年3月,美国杜邦公司宣布,其用于纸品和塑料清洁生产的白色颜料专有配方被盗,并在市场上以14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有竞争力的中国公司。

杜邦公司某承包商以2800万美元的合同价售出了该配方。

承包商被判经济间谍罪、窃取商业机密罪、干预证人罪、虚假陈述罪等22项罪名。

美国石油天然气公司EnerVest遭员工报复花大额费用恢复历史数据
2014年5月,某地方检察官确定,因EnerVest某员工得知自己将被公司解雇,于是恢复了所有网络服务器的出厂设置,断开了关键网络设备,禁用了设备冷却系统。

该流氓员工的行为造成该公司大约30天的全面通信与业务操作中断,EnerVest花费数十万美元用于恢复网络服务器历史数据。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内鬼泄露客户账户信息
2014年6月,据透露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某员工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了约1600个客户账户,并可能查看了客户的社会保障号码和驾照号码。

相信该员工窃取这些记录是用于越狱锁定的AT&T手机,让这些手机可以更容易转手。

eBay遭黑客入侵,大量用户数据泄露
据外媒报道,财务500强、著名在线拍卖网站eBay遭黑客入侵,大量用户数据可能被窃,这些数据包含EBAY用户的姓名、登陆账号、密码、邮件地址、联系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出生日期。

据悉,这次数据泄露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国零售商Target的数据泄露事故(4000万信用卡遭泄露,1.1亿用户数据遭泄露)。

快递官网漏洞泄露约1400万用户信息
继酒店业、电商网站等因网站漏洞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快递企业网站再曝漏洞。

昨日,有消息称,多家快递网站因存在漏洞遭黑客入侵,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层层转卖。

因商业泄密,台湾逮捕10名联发科前员工
2014年,8月13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联发科三名前职员涉嫌勾结晨星七名前职员,将“FinFET(鳍式场效电晶体)”等25项手机芯片机密资料交付香港鑫泽数码公司使用,然后跳槽过去领取高薪。

被台湾调查局逮捕审讯。

iCloud艳照门事件掀起满城风雨
2014年9月,黑客利用苹果iCloud漏洞检索不雅照,詹妮弗·劳伦斯等数百名女星裸照接连曝光,苹果iCloud存储服务安全遭质疑。

家得宝5600万信用卡泄漏
美国最大家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Home Depot)承认其支付系统2014年四月(起)遭到黑客入侵,估计有5600万张信用卡数据遭到泄漏,打破了此前Target创下的4000万张信用卡数据泄漏世界记录。

代办签证泄隐私,旅游网站归责“黑客”
2014年10月,在正规旅游网站购买了代办签证业务,却引来假冒客服电话诈骗,百程网被指泄露客户签证资料信息,客户遭受诈骗,重复付款。

百程网表示是因为系统遭遇黑客入侵,导致客户信息泄露。

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遭泄露含身份证等私密信息
2014年12月3日,86万条求职者简历数据疑遭泄露。

乌云漏洞在其网站上提交了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的漏洞,并于3日正式公开,据称可获取包含用户姓名、地址、
身份证、户口等各种信息。

后记:
内鬼作案有三个明显特征:很难发现;不常发生;一旦发生就是毁灭性的。

国外调研机构Ponemon称:接受调研的IT专业人士中有 88%认为自己很难辨识出内鬼作案。

网络监视SpectorSoft也表示:半数以上的公司甚至都没发觉被内鬼出卖了。

几乎没有公司公开披露此类攻击,即使公开,也极少估算损失。

SpectorSoft称:内鬼作案(已承认的那35%)仅2013年一年就造成美国公司400亿美元的损失。

天锐科技专家表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企业在部署高技术水平防范网络攻击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办公环境的数据防泄密建设,从外到内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守护数据资产安全。

(部分资料参照安全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