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6T10:38:14.65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梁耀波1 王娟娟2

[导读] 【摘要】生态城市的基础在于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在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最理性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及扩展所遵循的原则,打造生态城市示范区。

桂林市城市规划研究中心1 桂林市规划局2

【摘要】生态城市的基础在于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在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最理性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及扩展所遵循的原则,打造生态城市示范区。

【关键词】生态城市;用地规划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及空间拓展速度明显加快,一些外围组团和一些城镇发展非常活跃。在编制完成《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完成了旧城改造等一批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三大产业板块”、“四个功能区”,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区不断向外扩展,要求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加明确的功能分区,实现城市部分功能从老城区向新城区转移。因此首先要求在用地方面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科学的规划标准对其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详细规划设计,以指导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

一、城市用地综合评价

(1)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目前城市在用地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不合理。与国家规范相比,城市工业用地比例过大,交通设施用地比例偏小,公用设施用地比例偏小,绿化面积偏小,其中工业用地比例过大的原因在于大企业厂区占据大量用地。

②用地结构模糊。城市现状用地破碎、零散、不能集约利用,对土地的控制管理不足。城镇发展框架尚未拉开,城镇中心不够突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部分单位与企业占地较多而建设量偏少,土地利用效率也较低。

③用地功能布局混杂。上风、上水位存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互相混杂,缺乏绿化隔离,严重影响城镇的环境质量。产城关系中“产优于城”,满足产业用地需求,但城镇环境品质不高。

④城镇景观绿地缺乏系统组织。城市现状绿地占总面积比例偏低,从绿地结构看,公共绿地所占比例较少。区域内有龙马河与汇河等景观资源,但缺乏对滨水绿化景观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缺乏城镇公共生活的场所,尚未形成景观系统。重要城镇道路两侧建筑立面单调,城镇景观缺乏特色。

⑤道路交通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现状道路体系较为薄弱,主次干路的路网密度不够完善,东西向道路较缺乏。主要道路交叉口矛盾严重,存在十字交叉口错位、断头路及丁字路等现象。此外,静态交通设施严重缺乏,社会公共停车场远不能满足需要,沿路停车现象较突出。

⑥交通带动效应尚未很好体现。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商业的布局与带动已经初步体现,但是铁路周边的经济活力尚未得到提升,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效应尚未显现。

(2)用地综合评价

综合地质、水文、防灾及地形等因素,对城市用地进行分析评价,分为三类,分别为:

①一类:适宜建设用地。该类土地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工程地质基础较好,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城镇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适宜建设地区是城镇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

②二类:须采取工程措施的用地。受某种或几种不利条件影响,对城镇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限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建设的地区。对该类地区适度进行开发,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③三类:不适宜开发的用地。工程地质评价中的开发建设不适宜区、湿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河流生态廊道等。该类地区以保护为

主,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划分的标准如表1所示。

二、用地发展方向

城镇用地发展方向是指由城镇各项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在城镇内部动能和外部势能作用下所产生的城镇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合理的城镇发展方向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镇结构和布局形态,有利于城镇功能组织,提高城镇运营效率。结合用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对城市用地发展进行分析:

(1)向北扩展:城镇向北扩展,受到山体等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有限,山体景观资源较丰富,可优化提升发展。(2)向东扩展:城镇向东扩展,受高速、山体、水体等因素影响,土地资源有限,水体山体景观丰富,可控制发展。(3)向西南扩展:城镇向南扩展,受环境影响小,土地资源很充足,与高铁站沟通较好,但有经济开发区的限制,而西南方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适宜发展。

(4)向西扩展:城镇向西扩展,受农田保护等因素影响,土地资源受限,主要占用耕地,可适当发展。

镇区扩展方向的约束条件分析表明,向西南扩展最优,且镇区扩展方向应遵循“东控、西延、北优、西南拓展”的原则。

三、用地布局原则

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遵循以下用地布局原则:

(1)复合生态的原则

生态城市融合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是一个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复合的有机体。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可以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城市仍然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时,必须要将其和整个区域生态统一起来,进而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可适当的向公民灌输和普及一些环保知识。

(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布局应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空间资源上做出合理安排,在对现状条件、自然条件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城镇各项功能进行精心安排。

(3)有利于区域和城镇的长远发展。良好的布局结构可以为区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应注重城北片区与城南片区之间的发展协调,发挥城市在区域的重要作用。

(4)有利于构筑生态框架、理顺交通网络。顺应河流和大交通干线的走向,充分结合现状用地特征,基本形成方格网状的镇区道路系统,结合水系整治建设优美的绿化环境。

(5)有利于高效利用城镇基础设施。过于分散的城镇布局结构和基础设施的不平衡可能会降低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浪费资金,同时带来生活的不便利,良好的城镇布局结构应该使城镇能高效地利用基础设施,同时满足服务半径需求,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促进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6)有利于土地的完整性和土地使用兼容置换的可能性。统筹考虑镇区各类用地布局,合理利用土地,盘活土地存量,发挥土地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7)有利于节能减排。紧凑集约的城镇布局、集中的城镇能源供给、土地的复合利用,有利于提升城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

四、结束语

城市建设中的用地规划不仅维系着一个城市的现在,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城市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每一块土地,可以极大地缓解城市局部用地已日趋紧张的局面,为指导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及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袁亚琦.浅析生态规划与城乡法定规划的衔接[J].山西建筑.2010(04).

[2]张旭,张莉.城市与建筑空间和艺术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罗云皓.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及问题[J].河南林业科技,2012,24,(1).

[4]袁亚琦.浅析生态规划与城乡法定规划的衔接[J].山西建筑.2010(04).

[5]张旭,张莉.城市与建筑空间和艺术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6]罗云皓.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及问题[J].河南林业科技,2012,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