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3、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自然
科学家掌握辩证思维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理沦自然科学的发展。】
5、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深刻批判的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
【答:在《反杜林论》第二编第五章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刻批判了杜林关于价值的五种谬论,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五种谬论分别是:
1)杜林的生产价值论。
2)杜林的“分配价值”论。
3)杜林关于人力的花费计量一切价值的谬论。
4)杜林关于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谬论。
5)杜林关于工资决定价值的谬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内在地统一起来的?
【答: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首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在于它们目的的一致性,即都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斗争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无产阶级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使无产阶级认识到了自身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意识到了自身的地位和伟大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其次,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还在于它们在逻辑上形成前提、论据和结论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使无产阶级有了完备的斗争武器。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深刻认识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弄懂并掌握整个马克思主义。】
2、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首先应当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大量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否认或回避矛盾的想法及态度是不正确、不可取的。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并妥善解决矛盾。我们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