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2013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____鲁迅与当代中国_______

课程号:____ 0200R003______

授课教师:____孙晓忠___

学号:_ 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在我还没有阅读过您的任何作品之前,您的名字便已经早早的印入我的脑海——鲁迅,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者!在我第一次品读您的文章时,我又获得了对您进一步的了解——呦!在读鲁迅的文章啊!他的文章可是不好懂,要好好的读啊!可能是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我对于您的作品总是敬仰又害怕,期盼又疏懒。每次阅读您的作品之前,我总是要做很长时间的思想准备,然而读到一半又半知半解,迷茫与彷徨,不能再坚持下去;好不容易获得一些灵感与想法,又不敢大声说出,害怕亵渎您的灵魂。您的形象一直是那么的威严和高大,神圣和严肃。好在这只是幼年的无知与懵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作品的增加,尤其是听了老师上课对您的分析,我发现您仿佛就是我们生活周围的一个普通人,既率性纯朴(遇到快乐的事情像我们一样弯腰大笑)又和蔼近人(待学生如朋友),正如您说的那句话一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然而您又不是一个普通人,您对国家、民族的深深热爱,您对黑暗腐朽势力的万分痛恨,您对事情的细微观察与深刻思考,您唤醒了熟睡中的中国人,打碎了“奴隶们”的幻想!我渐渐明白了那句话:“鲁迅,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者!”这三个“伟大”您当之无愧!而在我心中我认为您更是一名“伟大的导师”!一名“伟大的战士”!您唤醒熟睡中的青年们,引领他们向光明前进;您不畏黑暗,顽强地战斗!

中国人总是喜欢做梦,喜欢幻想。清朝的皇帝幻想着自己是天朝,四周众邦皆蛮夷,沉浸在天朝的尽善尽美中,然而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朝的美梦,中国从一个“泱泱上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爱姑幻想着七大人会为自己主持公道,最后却黯然离去(《离婚》);魏连殳心怀着侠客梦想却仅有一把纸糊的剑陪他入葬(《孤独者》);涓生和子君梦想着新式幸福美满的婚姻却被世俗所击败(《伤逝》);奴隶幻想着美好生活却不敢反抗压迫,只是一味诉苦(《聪明人、傻子和奴隶》);鲁迅对闰土哥的盼望却换来一声“老爷”(《故乡》)。太多太多的人沉睡在自己的美梦中,沉浸在腐朽的美梦中,麻木与屈服,幻想与奢望,任凭黑暗吞噬他们的生命。

然而您,鲁迅先生,您从梦中惊醒(弃医从文,从医治国人的肉体到拯救国人的精神),您大声呼喊,唤醒那间铁屋子中即将闷死的人们,即使仅有几个人,但是“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人不能幻想着美梦,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水生和宏儿的约定承载着鲁迅的希望;过客明知道前方是一片坟地却依然坚定的前行,小女孩前方的“野百合和野蔷薇”;“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然而在那个压迫与反抗的时代,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太多的青年,太多的人,从满怀希望、热血沸腾到绝望失落、屈服命运。吕纬甫如苍蝇般飞了一圈又落回到原来的地点,从敢拔掉神像的胡子到沉溺于生活的杂事中。当年的“议论改革中国甚至打起来”青年渐渐屈服于生活与命运,“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从希望、反抗到绝望、屈服。然而吕纬甫只是众多中国青年们的一个缩影。是黑暗太浓厚?还是光明太渺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先生没有放弃希望,没有放弃斗争,他号召着青年们,鼓舞着青年们,照亮黑暗,把希望之火传递给青年们!青年们是中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希望!“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您是多么的无私与真诚,无私奉献自己的生命为青年们指明道路然而却不奢求一丝的回报,正如您的那就话:“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您热心关心着青年们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几千年的“吃人”历史被一个狂人而揭发。“大小无数的人肉的宴席,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封建礼教残忍地摧残着孩子们的童真:作为哥哥的“我”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然而弟弟却对风筝充满了好奇和喜爱。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我”当着他的面折断他的风筝,踩碎风轮,傲然的离开,然而“我”却没有想到“我”也在“傲然”中摧毁一个孩子的童心!在“傲然中”成为另一个吃人的孩子!孩子们是那么的弱小,不知该如何反抗,只能默

默的忍受,屈服,最后一个个变成“吃人”的“人”。一声救救孩子喊出了您心中的焦虑和悲愤!“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是您最后的希望!

您对青年们满怀着期望!“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的进行,忘掉了一切厉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无声的中国》)。您希望青年们能够摆脱冷气,向着光明前进,不要总是依赖他人,要独立的战斗,独立的奋斗。“能做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的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当你发现青年们迷失方向时,您是多么的着急和伤心。因为惊异于青年们的消沉而作的《希望》——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这人肉的宴席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灯下漫笔》)这就是您对青年们的要求和期望!

您不仅是一名“伟大的导师”,也是一名“伟大的战士”!您“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样的战士”是您一生战斗的宣言!您揭露伪学者的献媚,揭露伪慈善家的虚伪,揭露伪政府官员的贪欲,揭露黑暗的血腥!中国人的看客心理在您的笔下深深的刺痛了广大国人的心,也刺痛了我!如果不是您,我可能依然是人群中那个说笑的看客,看着“小悦悦”的死去,嘲笑着“过客”的执着,却不以为耻。您锋利的笔尖刺破了蒙在我眼前的那层灰幕,让我认清了自己,认清了我的黑暗!“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论睁了眼看》)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傻子为了给奴才开一扇窗而砸碎墙面,然而奴才为了主人的褒奖而出卖了傻子。奴才终于实现了聪明人的预言——我想,你总会好起来……三个人的一场闹剧更是对中国人奴性思想的极大讽刺!从奴隶的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中国人只知道屈服于强权,忍受着强权的压迫,虽然心中愤愤不平,却甘于顺从。不敢大喝一声,砸碎手脚上的锁链,站起身来反抗!“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糊涂”(《隔膜》)人以没有人性,只剩下奴性,然而却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可悲!可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