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合集下载

学校科研处工作总结7篇

学校科研处工作总结7篇

学校科研处工作总结7篇篇1本学期,我校科研处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紧紧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全面提升教师科研素养”为核心,以“常规管理、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为目的,强化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认真组织实施课题研究,积极引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有效提升了我校的办学效益。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常规管理我校科研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科研制度,如《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等,使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定期对课题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每个课题组定期上交课题研究记录、资料等,及时掌握各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最新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本学期,我校科研处继续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定期组织课题组进行交流和研讨,及时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我校共有多个课题正在研究中,这些课题涉及教育教学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研究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定期上交研究进展报告和阶段性成果,及时了解各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三、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是提高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学期,我校科研处积极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我们组织了多次论文撰写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向各级教育期刊投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成果展示与推广为了更好地展示我校的教育科研成果,本学期我校科研处积极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成果展示活动。

研究生科研领域前沿知识

研究生科研领域前沿知识

研究生科研领域前沿知识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研究与科学创新的关键时期,为了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掌握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研究生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前沿知识的意义与特点前沿知识指的是科研领域中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掌握前沿知识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升学术水平:研究生时期,要求学生在某个具体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掌握前沿知识能够帮助研究生更好地理解领域内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只有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才能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3. 增强创新能力:科研工作是不断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了解前沿知识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前沿知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新颖性:前沿知识往往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

2. 学科交叉性: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

3. 不稳定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前沿知识不断更新,需要持续学习和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

二、了解前沿知识的途径掌握前沿知识需要积极主动的学习与获取。

以下是几种了解前沿知识的途径:1.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可以及时了解到前沿研究。

2. 会议与研讨会:学术会议与研讨会是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这里汇聚了大量的研究者和专家,可以听取报告、参加讨论,了解领域内最新的研究动态。

3. 学术导师和同侪讨论:与导师和同侪密切沟通,交流研究进展,分享经验和发现,可以获得更多的前沿知识。

4. 学术网站和数据库:通过浏览学术网站和数据库,如Google Scholar、PubMed等,可以查找相关研究论文和最新的科研进展。

三、有效学习前沿知识的方法要有效学习前沿知识,需要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研究生科研个人总结

研究生科研个人总结

研究生科研个人总结导读:研究生科研个人总结(共9篇)研究生个人总结范例研究生个人总结回首过去一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觉得自己过得是比较充实而有意义的,有很多收获,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总的来说自己成熟了很多。

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科研及社会工作等方面做一个小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思想方面:我一直对自...研究生个人总结范例研究生科研个人总结第一篇研究生个人总结回首过去一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觉得自己过得是比较充实而有意义的,有很多收获,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总的来说自己成熟了很多。

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科研及社会工作等方面做一个小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思想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大学时期我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

我注意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同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这一年里,我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多次党员活动,配合当前的理论前沿,为自己补充新鲜血液。

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专业课程,并阅读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这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不是很重,但是老师的宽松对我来说就像是无形的压力。

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好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我不敢放松学习,希望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更多地学到点东西。

生活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我平时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尊敬师长;我也是学院研究生会的一名副主席,主要负责学术部,平常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一些对同学的科研工作有帮助的活动,如研究生经验交流会等,拉近学院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教研室科研会议记录(3篇)

教研室科研会议记录(3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4月15日会议地点:学校科研楼3楼会议室参会人员:张教授、李博士、王副教授、赵讲师、刘工程师、陈博士、赵硕士等记录人:李助理一、会议主题本次科研会议的主题为“探讨新学期科研计划及项目进展情况”。

二、会议议程1. 新学期科研计划汇报2. 项目进展情况汇报3. 学术交流与讨论4. 下一阶段科研工作安排5. 会议总结三、会议内容(一)新学期科研计划汇报1. 张教授首先对新学期的科研计划进行了全面汇报。

他强调,本学期科研工作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优势,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1)新型纳米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2)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3)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4)新能源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的应用研究。

2. 李博士就其负责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

他表示,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提高材料性能。

(二)项目进展情况汇报1. 王副教授汇报了其负责的“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进展。

他表示,项目组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识别系统,并已在多家医院进行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赵讲师汇报了其负责的“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进展。

他表示,项目组已成功培育出一种高产、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水稻品种,目前正在进行田间试验。

3. 刘工程师汇报了其负责的“新能源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的应用研究”项目进展。

他表示,项目组已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特点。

(三)学术交流与讨论1. 陈博士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建议。

他认为,各项目组应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项目整体水平。

2. 赵硕士就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认为,我国在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知识文库 第08期163网络教研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杨 维网络教研科研活动是指利用互联网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和优质资源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相对传统教研方法而言,网络教科研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加方便开展区域性教学研究,更有利于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所以在当前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下,各个学校和教研组以及教师本人,在结合新课改的课程同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纷纷搭建和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一、网络教研科研的主要形式方式多样化是网络教科研的重要特色,对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水平有重要意义.网络教科研的形式主要包括: 1 专家引领.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在对教师的专业问题收集,研究问题的方法确定,研究过程的介绍以及研究结果的陈述等方面,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成功过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和学科带头人.2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课程,通过信息技术将专家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在线课程可以使教师更广泛地接触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教学方式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教师正确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树立;3课题在线研究.互动交流是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学校教师,年级组科研计划根据教学开展的需要立项课题,然后由全校教师围绕课题开展交流互动,或者围绕课题选择课题研究下的分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在线方式实现思想交流和研究方法的互动;4学术研讨.学术研讨是一种更为自由的交流方式,交流互动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借助网络进行交流,通过教师间的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产生学术思想的碰撞,增加教师间的凝聚力,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双向发展。

二、网络教研科研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来促进网络教科研的发展: 1.新闻资讯发布利用网络传播的及时高效性,在教科研网络化平台中为教师用户及管理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新闻资讯。

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动态

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动态

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动态2012年第3期(总第22期)2013年04月02日出版本 期 摘 要◇乔松楼少将走进“大师进校园”讲堂◇金涌院士走进南理工讲述大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的培养◇崔向群院士与我校青年师生代表座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走进南理工”系列讲座首度开讲◇中国兵工学会第三十二次工作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中英能源研讨会在我校开幕主办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中心距六十周年校庆还有:171 天☆周年校庆之“大师进校园”60乔松楼少将走进“大师进校园”讲堂3月13日下午,全国知名军事科普专家、国防大学著名教授乔松楼少将专程来我校,为广大师生做题为“高技术战争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专题报告。

本次报告会是我校6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大师进校园”的首场。

报告会由学术中心刘爱华副主任主持。

讲座中,乔教授精深的专业知识启发着每一个人,他强烈深沉的爱国热情更感染着我校师生。

讲座结束后,大家用长久不息的掌声向乔教授表示敬意。

同学们纷纷来到讲台与乔教授热烈交流,并同乔教授合影。

(学术中心史妍)金涌院士走进南理工讲述大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的培养3月18日下午,我国化学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化学系金涌院士登上我校“大师进校园”讲堂,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三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大学生科技创造能力的培养”的精彩讲座。

该讲座是我校六十周年校庆之“大师进校园”学术系列活动之一。

讲座由学术中心刘爱华副主任主持,我校各院系百余名学生及外校学生慕名前来聆听了此次精彩演讲。

金涌院士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对创造力的独到见解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学术中心史妍)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副校长步入“大师进校园”讲堂3月23日下午,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王利明教授应人文学院邀请步入“大师进校园”的讲堂,为我校师生作题为“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由副校长廖文和教授主持,知识产权学院的广大教师和学生聆听了报告。

通过此次讲座,参会师生对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及网络安全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聚醚醚酮简介介绍

聚醚醚酮简介介绍
研究聚醚醚酮在新能源、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可 能性。
功能化应用研究
针对特定应用需求,对聚醚醚酮进行功能化改性,拓展其在不同领 域的应用范围。
跨学科应用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展聚醚醚酮的应用研究,推动其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PEEK的高性能和独特性使其在高温、高压、腐 蚀等极端环境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在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PEEK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有望 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生产。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 新,PEEK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态势。
PEEK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保性将为其 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未来市场 的重要发展方向。
循环利用
聚醚醚酮的回收和循环利 用技术尚不成熟,限制了 其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市场挑战
价格竞争力
聚醚醚酮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价格相对较高,缺乏市场竞争 力。
替代品的竞争
市场上存在许多价格较低的替代品,对聚醚醚酮的市场份额构成 威胁。
市场需求波动
聚醚醚酮的应用领域相对较窄,市场需求波动较大,不利于市场 的稳定发展。
04
聚醚醚酮的市场前景
市场现状
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高性能聚合物,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PEEK市 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PEEK展 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潜力。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PEEK的生物可降解性成 为研究重点,未来有望实现环保型的生产与应 用。
原料准备包括将单体、催 化剂、引发剂等按照配方 比例混合,确保原料的质 量和纯度。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动态跟踪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案例验证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动态跟踪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案例验证

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动态跟踪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案例验证吴定会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利用Fuzzy Delphi和Fuzzy DEMATEL的结合方法,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着重于提高项目过程能力,构建动态跟踪评价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指标体系。

2012—2013年对我国A高校10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项目负责人的动态跟踪评价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动态跟踪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为有效提升我国高校科研效率提供借鉴。

【总页数】8页(P130-137)
【作者】吴定会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1
【相关文献】
1.地方高校院系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常州大学学院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为例 [J], 龚婧
2.基于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我国高校内部治理r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J], 周坤顺
3.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以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业绩评价体系构建为例[J], 安宁;邓开喜;莫雷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可行性验证 [J], 刘蕊;潘莹;石
建伟;于德华;王朝昕;陆媛;薄小杰;王春旭;陈宁;刘娜娜;巩昕;徐康捷
5.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动态跟踪模式的构建 [J], 吴定会;翟艳杰;纪志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动态2009年第3期 (总第31期)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主办2009年7月30日出版目录学术交流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成功举办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专家论坛马良生副校长应邀出席第23届ICDE开放远程学习世界大会科研管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评审立项工作圆满结束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一览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情况通报我校上半年科研项目结项情况通报全省电大7项成果喜获江苏省第九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信息武进学院3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顺利开题《视听之友》赴武进学院调研常州电大举行开题论证会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圆满完成2008年度科普工作统计科研专题——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一)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概念和类型(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体例和结构(三)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新著推介开放与远程教育研修丛书(主编葛道凯副主编陈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成功举办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专家论坛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专家论坛”,于2009年5月21日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隆重举办。

此次论坛是继2005年5月,《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成功联办“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国‘三农’问题”学术圆桌会议后的再度合作。

此次专家论坛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远程教育的社会学问题研究”为主题,从社会学问题研究的视角,围绕远程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问题进行学术交流,以期推进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深化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远程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普通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专家,《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相关负责人,江苏12所市级电大的校长,江苏电大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严冰教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马良生研究员主持会议。

此次专家论坛受到江苏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到会并做重要讲话,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唐金土作为东道主致辞。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胡建华教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袁昱明研究员,无锡市教育管理中心许立新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马红亮博士等5位专家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来自常州、扬州、南通等市电大的校长做了大会交流。

与会专家和嘉宾对远程教育的社会学问题进行了宽视野、多学科、多视角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在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开展1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专家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诚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马良生研究员在总结专家发言时指出的那样,关注远程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学问题,研究中国社会进程中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探讨如何增加远程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远程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远程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可以说,远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是一项创新工程,是远程教育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标志,是远程教育社会学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将对远程教育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起引领作用,对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倪晓燕)马良生副校长应邀出席第23届ICDE开放远程学习世界大会应ICDE开放远程学习世界大会主席、荷兰开放大学校长费莱德·穆尔德教授的邀请,马良生副校长率团于6月7日-10日出席了在荷兰马斯特利赫特市召开的第23届ICDE开放远程学习世界大会暨2009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年会。

本次大会由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副主席阿莎·坎沃女士主持,荷兰教育和文化科技部部长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阿布杜拉·罕,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主席弗雷茨·帕尼库克,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EADTU)主席、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戴维·文森特,荷兰开放大学校长费莱德·穆尔德在主席台就座。

参加大会的50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全球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灵活教育:开放—全球化—创新”,旨在提供一个远程开放灵活学习的世界舞台,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实践,并且以互动形式提供出色的主题演讲,探讨解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总目标中的关键议题。

8号下午,在主题演讲会上,我校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的论文《基于平民学习的中国远程教育文化探源》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

会议期间,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主席、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校长弗雷茨·帕尼库克教授亲切地会见了马良生副校长一行,双方就全民教育、开放学习及中国的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校外办供稿)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评审立项工作圆满结束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研究,迎接2010年的高职教育评估,我校于2008年11月中旬下发了《关于组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的通知》(苏城院[2008]172号文),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

在科研处精心组织和动员下,截止2009年2月20日,共接收申报课题119项,其中,校本部38项,各办学点81项,涉及18个办学点。

通过对申报者及申报内容的严格初审,剔除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课题6项。

在此基础上,科研处对初审符合要求的113项申报课题进行了分类、登记和编号,制定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评审方案》,为立项评审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

按照评审方案的要求,我校于2009年2月27日召开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评审会。

评审专家组由校内、校外及系统内的10位专家组成,包括副院长马良生研究员、副院长崔新有教授、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室主任顾坤华副研究员、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所长朱方鸣研究员、南通办学点校长从卫兵研究员、常州办学点副校长钟敏教授、校科研处处长金丽霞研究员、教务处处长尤佳春副研究员、城市科学系主任钱旭初教授、信息工程系陈为教授等。

评审共分两个组,马良生、崔新有分别担任组长。

在评审会上,金丽霞处长首先向课题评审专家组介绍了此次课题申报的基本情况,强调了课题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评审标准,明确了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评审要求。

马良生副院长也作了发言。

他指出,远程教育研究是江苏电大的科研特色和优势,但随着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挂牌成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启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随后,10名专家按照“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两大类分成两个小组,对113项课题进行了评审,评审按照小组匿名评审和大组实名评审两个步骤。

按照公平、公正、规范的评审原则,最终依据各专家小组的评审推荐和全体专家组的集体评议,确定立项的课题共计61项,约占总课题申报数的54%。

其中,重点课题5项,立项课题29项,青年专项课题15项,同时还包括自筹经费课题12项。

本次立项课题的资助额度是:重点课题6000元,立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3000元,共计16.2万元。

依照专家组评审意见,并报请校领导批准,科研处于2009年3月12日正式下发《关于公布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结果的通知》。

至此,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实施、规范管理、高效工作,此次课题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小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一览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情况通报为切实掌握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督促课题研究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质量,根据《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苏电大[2007]61号、苏城职院[2007]40号)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做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苏电大科研[2008]4号、苏城职院[2008]1号)的要求,省校科研处通过组织课题负责人填写年度检查表的形式,对学校2007年度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研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阶段性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情况、重要事项变更情况等。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项目总体情况学校2007年度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共计39项,其中重点课题9项,立项课题20项,青年专项10项。

因有1项课题提前结题并通过专家组验收,此次检查共发放检查表38份,回收37份,回收率97%。

从年度检查表填写内容看,大部分课题实施进展情况良好,经费使用正常,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共公开发表论文52篇,待发表论文44篇,调查(研究)报告8篇,会议论文3篇。

经科研处的认真审查和严格评定,优秀4项,良好8项,合格14项,基本合格8项,不合格3项。

二、主要成绩1.大部分课题组负责人基本上按照课题评审书的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大多数课题按计划完成了研究任务。

2.部分课题负责人治学严谨,诚实守信,潜心研究,富于创新,取得了一批有影响、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如:由常州电大罗健同志主持的重点课题《基于和谐教育理念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定位准确,研究内容完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都相当丰富,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撰写调查报告1篇,建立了校园网站。

由武进学院唐英同志主持的青年专项课题《以“项目教学法”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课题组成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集体攻关优势,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共发表论文7篇,部分研究成果能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并进行了大量扎实的实践研究,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部分市校的领导对教育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思想认识较高,经费配套落实到位,支持和保障有力,为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课题所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措施更加有效,课题研究组织程度高,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课题研究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如常州电大、南通电大,武进学院等。

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1.个别课题立项以后,至今没有开题,研究过程严重停滞。

2.部分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立项后不能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对课题检查工作不够重视,年度检查表填写得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3.部分市电大在课题管理方面有待完善,如课题管理力度不够,课题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

四、要求与建议希望各市电大通过这次课题检查,认真总结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课题管理制度。

按照通报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按时结题,课题负责人如发生变化,须及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