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乙醇新方法

合集下载

DDGS的生产工艺

DDGS的生产工艺

DDGS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DDGS是玉米等谷物生产酒精时的副产品,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制取乙醇过程中,其中的淀粉被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他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均留在酒糟中。

同时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酒糟中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氨基酸含量均比玉米有所增加,并含有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

DDGS由DDG (Distillers Dried Grains,干酒精糟)及DDS(Distillers Dried Soluble,可溶性酒精糟滤液)组成,DDGS中含有约30%的DDS和70%的DDG。

DDG 是玉米发酵提取酒精后的谷物碎片物,主要浓缩了除淀粉和糖的其它成分,包括蛋白、纤维、脂肪等;DDS是可溶性酒精糟滤液,包括玉米中的一些可溶性营养物质,发酵中产生的酵母、糖化物和未知生长因子。

玉米生产酒精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工艺方法:1、全粒法即玉米不经处理,直接经除杂、粉碎就投料,称之为全粒法玉米制酒,其副产品为DDG、DDS、DDGS。

2、湿法玉米先经浸泡,像玉米生产淀粉一样,先破碎除皮,分离胚芽、蛋白获得粗淀粉浆,再生产酒精,则可获得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蛋白饲料以及DDG、DDS、DDGS。

3、干法即玉米预先湿润一下,不用大量温水浸泡,然后破碎筛分,分去部分玉米皮和玉米胚,获得低脂肪的玉米淀粉,生产酒精,获得副产品是玉米油、玉米胚芽饼、纤维饲料以及DDG、DDS、DDGS。

这3种方法各有利弊,湿法生产综合效益高,但投资过大,干法生产综合效益不及湿法,但投资相对不高。

全粒法不能将玉米中脂肪、蛋白分离出来,全部成为酒精废液,如不加利用,将造成污染。

如果忽略其它因素,单考虑获得最优的DDGS,就不难发现:用全粒法生产酒精获得的DDGS大大优于用湿法和干法生产酒精而获得的DDGS。

因为它除含淀粉、糖外,还含玉米中所有的脂肪(一般为9%~13%)、蛋白、微量元素等。

1)湿法生产DDG和DDGS生产工艺:谷物(玉米、小麦等)→预处理→混合罐水和热↓酵母发酵↓酒精←蒸馏↓固体分离↓加热↓加热DDG 浓缩液(CDS)↓↓加热DDGS ← DDS2)玉米全粒法生产DDGS工艺:α-淀粉酶玉米→去杂→磨碎和泥→液化加酵母和糖化酶蒸煮↓固液分离↓旋转蒸发↓↓加热DDGS ← DDSDDGS由DDG和DDS组成,DDG的蛋白一般较高,而DDS蛋白相对偏低,脂肪含量比DDG高,水分较高。

乙醇蒸馏工艺流程

乙醇蒸馏工艺流程

乙醇蒸馏工艺流程
《乙醇蒸馏工艺流程》
乙醇蒸馏是一种将乙醇(酒精)从发酵液中提取的工艺。

这种工艺流程在酿酒和生物燃料生产中非常常见。

下面是乙醇蒸馏的一般工艺流程:
1. 发酵: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发酵。

通常使用的原料是含有大量淀粉或糖分的植物材料,比如玉米、小麦或甘蔗。

这些原料被混合并添加酵母菌,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将糖分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2. 初级提取:发酵结束后,获得的混合液称为发酵液。

这时候需要将乙醇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

最常见的方法是蒸馏。

首先将发酵液加入蒸馏锅中,加热至乙醇的沸点,乙醇汽化并上升到蒸馏塔的顶部。

3. 分离:在蒸馏塔中,乙醇汽化上升到顶部,和水汽混合在一起。

但是由于乙醇的沸点较低,乙醇汽化的速度较快,所以在蒸馏塔内乙醇先被提取出来,而水则沉淀在底部。

4. 精馏:蒸馏结束后,获得的乙醇还不够纯净,还需要经过精馏。

精馏是通过再次加热乙醇,重新汽化并冷凝成液体。

这个过程能够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水分,使得乙醇更加纯净。

5. 储存:精馏结束后,就得到了高纯度的乙醇。

这个乙醇可以用来制作酒精饮料,也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料。

但是在使用之
前,还需要将乙醇储存在密封容器中,以防止其和水分再次混合。

这就是乙醇蒸馏的一般工艺流程。

通过这个工艺,我们可以将乙醇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得到高纯度的乙醇产品。

酿酒用玉米标准

酿酒用玉米标准

1. 玉米酿造酒精用量多少2斤左右的玉米酿一斤酒。

一般情况下,玉米含水13—14%,含淀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等。

理论界有个公认的数字,理论上每162.15公斤纯淀粉,可产纯酒精92.14公斤,则淀粉的理论产纯酒精率为56.82% 现代单位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中国大陆1斤等于500克(g)香港澳门1斤约等于605(g)台湾1斤等于600克(g)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604.78982 克(g)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

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2. 酿酒用玉米标准2斤左右的玉米酿一斤酒。

一般情况下,玉米含水13—14%,含淀粉64—65%,含粗蛋白9.4—10.5%等。

理论界有个公认的数字,理论上每162.15公斤纯淀粉,可产纯酒精92.14公斤,则淀粉的理论产纯酒精率为56.82% 现代单位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中国大陆1斤等于500克(g)香港澳门1斤约等于605(g)台湾1斤等于600克(g)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604.78982 克(g)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

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3. 玉米酒酿酒方法玉米酿酒建议还是整粒酿的好,因为粉碎酿虽然可以增加出酒率,但是味道不如整粒酿的香。

其原因就在于整粒酿酒发酵是在玉米粒内完成的,所以发酵液不容易受到杂菌感染,所以酿出的酒好喝纯净。

而粉碎酿酒因为发酵颗粒粘成团块造成不透气,发酵也不够均匀,造成发酵液感染杂菌产生杂醇较多,影响酒液口感和香气。

所以综上所述,玉米酒应该整粒酿最为好。

4. 玉米酿酒酒曲的用量一般来说,100斤粮食使用大概0.7斤左右的酒曲会比较合适,同时需要加入250斤左右的水,当然我们用曲的数量是可以根据季节情况来进行调整的,比如说夏天的时候由于温度升高,所以酒曲用量在0.7斤是比较好的,但是冬天气温相对会比较低,那么酒曲的用量可以调整为0.8斤。

玉米秸秆提取酒精

玉米秸秆提取酒精

高油价催生燃料乙醇秸秆能源化效益巨大面对能源的紧缺,石油的涨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探索解决之道。

2000年,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集团)就着手在高回收、低成本的发酵工艺方面成功探索利用玉米、薯类等生物质进行深加工,以替代石油产品的生产技术。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将玉米生产的燃料乙醇,以10%的比例直接混合到汽油中使用。

丰原集团在燃料乙醇生产中,与大连理工大学一起研制出世界最先进的自絮凝沉降颗粒酵母发酵生产工艺,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用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百万吨试点项目开始后,丰原集团占据40%份额。

去年,丰原集团燃料乙醇的产能已达44万吨。

新技术的重大突破走进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农作物的秸秆经粉碎、发酵,再经分离、提纯后就成了乙醇。

该中心副主任、丰原集团副总工程师宋家林告诉记者,丰原集团以玉米、薯类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乙烯等产品均已进入市场并获得良好效益,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替代石油产品的许多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已经建成产业化项目,效益可观。

据介绍,目前利用秸秆生产乙醇的中试装置已投产,年产乙醇300吨。

石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

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1.2亿吨,比上年增加4.8%。

201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供给能力最大为1.7亿吨。

用玉米、薯类等加工石油产品替代品,即用生物化工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是各国应对能源危机的一条重要思路。

丰原集团经过长期研究和市场跟踪,认为如果原油价格不低于35美元/桶、玉米价格不高于1400元人民币/吨,用玉米加工转化替代石油产品就有利可图。

现在,我国玉米年产量近1.2亿吨,其中8000万吨没有加工转化直接用作饲料,所以,完全可以扩大替代石油的加工转化力度。

用3000万吨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替代1000万吨汽油;用3000万吨玉米可生产550万吨乙烯,相当于目前中石化、中石油两个公司年生产能力的总和。

酶法糖化玉米芯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酶法糖化玉米芯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As r lu i r ZU一 g e ty r du e h ihi tr efc c u e b c l bis pegils nge 07 r al e c d t e n bi y fe t a s d y el o e, a t e y r lss il wa i r v d o o o nd h h d oy i yed s mp o e t 8 9 % wih c lo a e do a e o 5 CBI 3. t elbis s g f6. U/g s b tae.A y r l ssp o e s u ig bac — s e d wa are u oge na u srt h d oy i r c s sn t h wie fe sc ri d o tt taf l i s bsrt o c n rto f2 /L n h y oy i ed r a he 0.1% at r60 h r a to . Fu h r r u tae c n e tain o 00 g a d t e h drl ssyil e c d 8 fe e ci n t r e mo e.e h o e e t — t a lf r n a n m
t n o e ll sc h d oy ae c n a nn 5. / l c s s p ro e t3 C u i g a t e o oe a tsr i a c a o y e i f c l o i y r ls t o ti i g 9 3 g L gu o e wa ef r d a 8 o s h r tl r n tan S c h r m c s o u m n m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4期
20 0 7年 8月
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高浓度酒精废液是可利用的废弃资源。

参照酒精联产饲料的战略思路和国家环保法废水治理资源化及其循环回收利用的治理方针,对酒精废液采用治污变宝零排放的治理技术。

该项高治理技术包括酒精糟液热能利用、多效蒸发浓缩、固液分离、酒精糟干饲料、单细胞蛋白制备及废水循环回用等六个部分。

在节能、节水、固液分离装臵、单细胞蛋白生产菌种及其连续发酵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采用该技术不仅彻底消除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且能有效回收资源,使企业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该校愿忠诚地为国内酒精企业环保治理和资源化作出贡献。

主要工艺路线及特点:以玉米为原料经粉碎细粉通过60-80目,喷射液化,加高温淀粉酶使玉米中淀粉转化为糊精,经箱式板框滤去玉米渣(并洗涤)干燥为蛋白粉(产品)糖化,发酵,分出酒精酵母,发酵清液蒸馏为酒精,蒸馏经真空浓缩为含异麦芽糖浓缩液,热冷凝水返回锅炉。

分出酒精酵母,喷射干燥为酵母粉,分出酵母后蒸馏废液进入厌氧处理装臵(已申请发明专利)。

玉米酒清清洁生产工艺特点:是从开发出来的玉米蛋白粉和酵母以及含异芽糖浓缩液,不使用购买活性干酵母(2万元/吨)等新增经济效益来弥补因渣吸附部分糊精而造成酒精少量损失,酒精损失估计3-4(以玉米细粉粒度来决定,必须通过60-80目,粒度愈细损失业率愈少),加水比1:3.5成熟发酵液酒精7-7.5,发酵糖-酒精转化率达47-50。

玉米精白粉干重约为原料玉米干基24,粗等白24-28(依原料玉米蛋白粉含量来定,含量高9-10玉米,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原料玉米蛋白含量7-8,则较低)。

酒精酵母蛋白含坦40-50,由于将玉米蛋白粉、酵母等高附加值产品回收,相应地沼气量则减少。

酒精质量有所提高,甲醇、杂醇油降低,有利于氧化为醋酸。

经济技术指标:年产30000吨酒精厂,采用该技术治理,可达到如下预期技术指标:1、年产酵母单细胞蛋白3600-4000吨,粗蛋白≥40:2、年产于饲料15000吨;3、废水零排放,年回收水310000立方米;4、年销售额1200万元,年利润近300万元。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22 物理化学预处理法 . 蒸汽爆破是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较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
伯聚糖 、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 乙酰取代基 ) n 带 a 上糖 醛酸组成 , 是易于水解的带分支的不均一短链多糖 , D一木糖和 L 一阿拉伯
糖是主要的戊糖 ( 聚木糖 )D , 一葡 萄糖 、 一半乳糖和 D一甘露 D 糖是主要的 己糖 ( 甘露聚糖 ) 木质素是 以苯丙烷及其衍生物为 。
21 物理 预 处 理 法 .
注 : 自 美 国再 生 能 源 实验 室 来
机械 粉碎 是纤维原料预处理 的常用方法 , 通过切 、 和磨 碾 等工艺使纤维原料 的粒度变小 ,增加底物和酶接触 的表面积 , 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 机械粉碎包括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 、 振动 球磨碾磨 以及压缩碾磨粉碎。 预处理的物理方法还包括高温处理、 微波辐射和超 声波预
是 将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用 10 2 O 6 — 6 ℃水 蒸 汽 处 理 适 当 时 间
(0一 0 i) , 3 s2 mn后 突然减压 , 蒸汽从反应釜中迅速喷出 , 使原料
爆破 。蒸汽爆 破预处理 可有效 促进纤维原料 的酶解糖化 , 其不
足之处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 能耗 较大 , 高温条件下部分 木 在 糖会进一步降解生成糠醛等有害物质。
当前全 世 界 正 面 临 日益 严 重 的石 油 能 源 危 机 。 源瓶 颈 一 能
【 文章编号 】 1 327( 1) — 4 0 0 —63 00 2 1 — 2 0 2 1
预处 理 。
直制约着经济发展由于石油等化石燃 料 日趋枯竭 , 酒精 已成为 最具潜力的替代品 , 因此燃料酒精 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 视, 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研究的重要领域 之一 。 我 国是农业大 国, 生物质资 源相当丰 富 , 仅农作 物皮壳一 项, 每年 产量可 达 7亿多 吨 , 中玉 米秸秆 05 、 麦秸 秆 其 %)小 (1 和稻草(9 是我国三大秸秆 【林业副产 品、 市垃圾和 2 %) 1 %) l 1 , 城 工业废物数量也很可观。玉米秸秆是一种丰富可再生的资源 , 目前 , 了少部分被利用外 , 除 大部分以堆积、 荒烧等形式直接倾

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

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

燃料乙醇是以淀粉质或糖质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及脱水等工序后制得的汽油替代产品,将其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制成汽油醇,是当代十分理想的汽车燃料。

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资源,推广使用对节省石油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与促进粮食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糖化醪制备、发酵、差压精馏、分子筛脱水、废醪液处理,并DDGS生产及玉米油生产工艺过程。

1 糖化醪制备糖化醪制备包括液化和糖化两部分。

企业现在采用的酶法液化工艺、糖化工艺,这两种制糖生产工艺是我国现今适用和比较先进的。

采用此类方法可以提高原料淀粉的转化率,改善糖化醪的质量。

但在国内各发酵酒精生产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因工艺参数和关键设备安排不当,能耗、物耗指标均高于国外同行。

该项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两次加酶、一次高温喷射液化、真空闪蒸急冷和低温二次液化技术,发挥优质耐高温淀粉酶的功效,大大降低了液化过程中酶制剂的消耗数量,使原料淀粉的转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并采用精馏系统废蒸汽进行喷射液化,闪蒸凝液返回粉浆罐方法,减少了新鲜蒸汽和水资源的消耗数量。

2 发酵由糖液化工段来的糖化醪和酒母醪,进入发酵罐发酵,在经过几组发酵罐连续发酵。

各发酵罐设置外循环换热器,保持生产标准要求的发酵温度,发酵完成的成熟醪,经过成熟醪泵再送精馏工段。

乙醇发酵过程经由汽、液、固三相。

在发酵后期,因降低了发酵强度,减少了二氧化碳释放量,发酵醪液中的固相物很容易沉积,出现了发酵不正常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天津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计算工作,他们利用特殊设计的分布式低功耗多维侧搅拌装置,彻底解决了乙醇发酵过程超大型生物反应器中固相物容易沉积的难题,避免了大规模连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易染菌、残糖高、收率低及生产不稳定等现象的发生,熟悉并运用了乙醇生产过程中超大型生物反应器放大的核心技术。

3 差压精馏来自发酵工段的成熟醪液经二级换热进入醪塔上部。

脱除酒精后的塔底废醪液经泵送至DDGS工段,塔顶采出的淡酒泵送至脱水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食品科技第15卷2007年第3期 粮食工程 
玉米生产乙醇新方法 
张诚彬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摘要:将玉米生产乙醇的湿法碾磨和干法粉碎两种传统工艺改变并合并,形成“生物精炼” 
新方法。还吸收了湿法碾磨的“酶促碾磨”新进展。从而提高乙醇产量和成本效益,并使副产品 
DDGS产量减少,质量提高。 
关键词:乙醇生产;湿法碾磨;干法粉碎;酶促碾磨,生物精炼;带可溶物的干酒糟(DDGS) 
中图分类号:¥513,TS2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561(2007)03—07—02 

本刊2006年第6期发表了介绍《世界谷物》 
2006年1O月份有关生物燃料报道的文章后,《世界 
谷物》2007年1月份又在其新闻季报栏目内发表了 
介绍粮食乙醇最新进展的几篇文章。但其中最值得 
注意的是阿尔文·唐利(Arrin Donley)介绍生产乙醇 新方法的文章,特予改编供我国同行参考。 1 缘由 伴随着玉米基乙醇生产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在 2007年予期达到6O亿加仑,燃料替换物的生产者正 在探索更加新的更加有效的加工方法,以满足对这 种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此目的,美国伊里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 研究将左右乙醇生产的两种加工方法,湿法碾磨 (wet milling)和干法粉碎(dry nd),改变(modify)和 合并(combine)成为一种叫做“生物精炼”(biorefin. ery)的制作法。乙醇生产者能减少加工成本,并回 收更多值钱的副产品。 2两种传统方法 2.1湿法碾磨 美国约40%的乙醇用湿法碾磨生产。将玉米 浸泡在具有二氧化硫的水中24h至36h,使籽粒能分 离(Separate)成为四个组成部分:胚、蛋白质、纤维质 和淀粉。 分离反应出现后,淀粉就发酵成乙醇,而剩下的 三种组分则作为诸如玉米面筋粉和玉米面筋饲料等 副产品出售。这些都是被看作比较值钱的副产品。 2.2干法粉碎 干法粉碎总共约占美国乙醇生产的70%。加 工随着玉米被精细碾磨并被烧煮开始,淀粉被发酵 并转化为乙醇,而玉米的三个不能发酵的部分(蛋白 收稿日期:2007—03—23 作者简介:张诚彬(1921一),男,上海人,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 津贴专家. 质、纤维质和脂肪)则被运送经过这个过程,并作为 种称做带可溶物的干酒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的饲料产品,在结束时回收。 采用传统的干法粉碎过程时,产生DDGS的数 量随同乙醇生产量的增加而按比例增长。一蒲式耳 
玉米生产约2,65加仑乙醇和15磅到17磅DDGS, 
后者主要用于饲喂奶牛和肉牛。然而,由于其高的 
纤维质含量。DDGS只能限量饲喂非反刍动物如肉 
猪和家禽。因而担心会生产出比市场需求更多的 
DDGS。 
3 一项新方法 
3.1 简介 
为了处理上面提到的这种利害关系,美国伊里 
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来自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 
务部东部地区研究中心的同行们一道,已发现一项 
新的玉米碾磨方法叫做酶促干法粉碎(enzymatic dry 
nd)。能增大每批生产的乙醇数量和这个方法产 
生的副产品的价值。该方法包括将玉米短时期浸泡 
于水,加以粗略粉碎并用酵母培养,将玉米籽粒分 
解。从而使我们能够在方法的前端、在发酵过程之 
前将胚和纤维质抽出。 
3.2优点 
酶促干法粉碎方法减少DDGS体积65%到 
70%并改善其营养特性,减少纤维质数量,提高其蛋 
白质含量达到与大豆粉类似的水平。 
在实验室试验时,研究人员注意到,同传统的干 
法粉碎比较时,这种改变过的干粉碎法产生较高的 
发酵率,其乙醇浓度高出8%到27%。研究人员还 
发现:依靠改变,DDGS的蛋白质含量从28%提高到 
58%,而酸性洗涤剂纤维含量与传统的干粉碎法比 
较,则从11%降为2%。 
由于开始时的水合作用(hydration process)用掉 
工厂总资本高达21%,湿法碾磨比干法粉碎几乎贵 

与世界接轨 用宝尔超纯水系统Tel:021m64040161 www.ba0l r.com 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粮食工程 
三倍。该项费用部分地通过价格较高的副产品的生 
产,以及湿法碾磨的大规摸生产潜力回收,设备每天 
平均处理玉米在200,000蒲式耳和300,000蒲式耳 
之间。 干法粉碎成本较低,每加仑成本约比湿法碾磨 过程低24美分,但连续运行平均每天生产50,000 蒲式耳左右,而且只生产一种价格较低的副产品 DDGS。 4新方法的运行 新的生物精炼法在干粉碎法的前端增加同湿碾 磨法十分相似的工艺,还吸收了湿碾磨工艺最近的 进展,即酶促碾磨。几项同这些工艺相关的专利已 经发布,并在美国农业部由伊利诺斯大学共同拥有。 代替把玉米在带二氧化硫的水中浸泡24h到 36h,研究人员已开发了一个处置方法,用酵母而不 是用亚硫酸盐去分离(fractionate)玉米。酶促工艺仅 仅用6h,还排除了使用亚硫酸盐引起的健康或环境 的担心。 粮油食品科技第l5卷2007年第3期 在这个缩短了的分离阶段之后,果皮纤维(籽粒 的外表皮)和胚能够在发酵之前除去。这一点同干 粉碎法显著不同,干法立意要将玉米籽粒尽可能多 地发酵。 
从生物精炼法回收的胚用于油浸出有十分良好 
的品质。这个阶段的果皮回收,让生产者能从发酵 
桶里收集更多的发酵性物料,从而能每批生产出更 
多的乙醇并增加成本节约。 
胚和果皮的回收还减少并精炼从改变了的干粉 
碎法末端回收到的DDGS。 
美国DDGS的市场是饱和的,通过抽出胚和果 
皮纤维减少DDGS容积45%。现在得到的DDGS是 
能用来饲喂家禽和猪的潜在高蛋白质饲料,因而还 
使DDGS的市场多样化。 

参考文献: 
[1]Alvin Donley.A new way to produce ethanol[J].World Grain,2007 
(2):33—35.0 

科技创新造辉煌 
“安科”牌SS一型数字化色选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2月27日,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 
产的“安科”牌ss一型数字化色选机在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 
奖励大会上被授予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奖,该奖项是目前色选机产品所获的最高奖项,是色选机行 
业的一个里程碑。 
色选机是一种集光、机、电、气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主 
要用于大米、花生、瓜子、芝麻等粮食的黄变、霉变、杂质等异 
色粒的分选,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设备。 
也就是在十多年前,色选机的生产技术还完全由国外厂 
商掌握,产品完全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产量为2T/H的小产 
量色选机价格都要十几万美元,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也无法 
及时到位,造成国内大量粮食加工企业买不起色选机,即使 
少数大型国有企业进口了该产品,使用效率也很低,大部分 
色选机都处于闲置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国粮食加工企业的发 
展。在这严峻形势下,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毅然 
进军色选机领域,着手研发色选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美 
亚人就凭着一股“铁杵磨成针”的干劲,从无到有,成功研发 
出国内第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色选机,改变了国外产品一统 
天下的局面。 
进入2l世纪,美亚人又凭借前瞻的创新思维和雄厚的 
科技实力,从有到精,研发成功了“安科”牌ss一型数字化色 
选机,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多项空白,获得了众多荣誉。 

2005年相继通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数字化色选机研 
制”、国家863计划“大产量数字化色选机”两个项目的验收, 
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安徽名牌产品”,并在2006年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ss一型数字化色选机自研发成功后,已经推广应用到全 
国29个省市自治区数千家粮食加工企业,并出口到东南亚、 
东欧、非洲、南美等地区,深受用户欢迎。由于性价比高、操 
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该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被 
多家省级以上媒体誉为“中国粮机行业的骄傲”。目前,本产 
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o%以上,并迫使国外同类产品 
降价50%一70%,实现了以合理的价格使国内粮食加工企业 
用上性能最好的色选机的目的。“安科”牌色选机已经成为 
中国食品加工企业品牌的保证和身份的象征,给广大用户带 
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的关键设 
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得,不仅仅是美亚人的 
骄傲,更是中国民族产品的骄傲。它标志着中国色选机行业 
有了自己的顶尖产品,彻底改写了中国人不能生产高档色选 
机的历史,扭转了中国色选机行业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的现 
状,它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铸就更多 
的辉煌! 

圄 囊适用手食品 孚 磊i面i■ 二 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