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15975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通用)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寓意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寓意
哎呀呀,咱来说说古诗词中那些常见的意象及寓意吧!就好比月亮,你看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亮在这里就代表着思
乡之情呀!例子就是,当你一个人在外地,晚上看到那轮明月,是不
是也会突然想起家乡呢?还有柳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柳树常常象征着离别呀!就好像和好朋友分别时,看着路边的
柳树,心里那股不舍劲儿就上来了。
再说说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它代表着坚韧不拔的品
质呢!就如同在困难中依然努力坚持的人,不畏惧严寒,努力绽放自己。
桃花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在这里是不
是有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觉呀?这就好像你回到小时候玩耍
的地方,发现一切都变了,只有那棵桃花树还在。
古诗词里的这些意象,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密码,能让我们感受到
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情感。
鸿雁,那可是常常代表着书信和思念呢,“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哎呀,这多有意境呀!想想看,在等待远方亲人消息的时候,看到天上飞过的鸿雁,心里该有多期盼呀!
而流水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常常寓意着时光的流逝,
就好像我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怎么也留不住。
这不就像我们小时候
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长大后却发现时间飞逝得让人措手不及嘛!
我觉得呀,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真的太有意思啦!它们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情感和心境,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我们要好好去品味这些意象,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呀!。
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意象和隐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和审美的享受。
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是其独特魅力所在,它们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绚烂多彩的文化世界。
一、春天的意象和象征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在古人的诗词中,春天常常被描绘成祥和而美好的景象,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月亮的意象和象征月亮作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与思念、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比如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里的月亮是离别的象征,而流萤则代表思念之情。
通过月亮和流萤的描绘,诗人以感人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花朵的意象和象征花朵在诗词中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一》:“桃红萼绿何辉煌,橘绿梅红雨露香。
”其中的桃花、橘子和梅花都是代表春天的花朵,它们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还代表了欢乐、希望和幸福。
四、雨水的意象和象征雨水常常与情感和人生的变迁相联系。
比如杨洪基的《那一场雨》:“那一场雨我站在阁楼看着回忆飞逝。
”这里的雨是过去的记忆的象征,而诗人站在阁楼观望,形成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考。
五、山水的意象和象征山水作为大自然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意象,广泛出现在诗词中。
它只是自然景观,也是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里的天门山和碧水都是独特的山水景观,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诗人抒发了对家园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六、鸟儿的意象和象征鸟儿是自由自在的存在,常常在诗词中作为自由、欢乐、美好的象征。
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里的鸭子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并与温暖的江水、美丽的桃花相互映衬,营造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景。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九大类古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九大类古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气氛。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二)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象征离散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1、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 顺利 2.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4.竹:气节、积极向上 5.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 美好
6.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 惜别怀远之意。
7.“杨柳”:伤别情怀 8.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 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 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 《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 营。”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 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 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 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 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 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苌 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 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 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 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 ‘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14.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 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 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 凉的同义词。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月:望月思乡、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水:①引发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指时光流逝。
例如,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柳"多表示惜别、思乡之情。
例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梅花:象征高洁人格。
例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菊花:象征坚强品格、清高气质、高洁志向。
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影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甫∶"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中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更令人觉得凄恻。
(9)杜鹃: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是指在古代诗人的创作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景物或符号,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思想或主题。
这些意象常常与自然界的景色、动物、植物等相关,也有一些与人类的生活、社会、历史等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意象及其含义:1. 春天:春天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常常与花朵、鸟儿、绿草等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2. 秋天:秋天是古诗词中另一个常见的意象,代表着丰收、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秋天常常与金黄的稻谷、丰盛的果实、飞翔的鸟群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丰收和生活的喜悦。
3. 月亮:月亮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纯洁、明亮、温柔和寂静。
月亮常常与夜晚、湖泊、山川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思乡、思念、离别的情感。
4. 山水:山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壮丽、宏伟和恢弘的自然景色。
山水常常与高山、流水、云雾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5. 风: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自由、轻盈和变幻无常。
风常常与吹拂的花朵、摇曳的树枝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由和变化的追求。
6. 雨: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清洗、滋润和净化。
雨常常与河流、田野、花草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生命的滋养和对心灵的洗涤。
7. 鸟儿:鸟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自由、温柔和欢乐。
鸟儿常常与飞翔、歌唱、栖息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8. 花朵:花朵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美丽、绚烂和短暂的生命。
花朵常常与盛开、凋谢、香气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惜。
这些常见的意象在古诗词中被广泛运用,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和比喻,诗人们表达了对生活、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每个意象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使得古诗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如《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花卉类:8、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9、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者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0、兰(高洁,耿耿劲节、高贵)如《咏幽兰》(陈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11、莲花高洁、爱情的象征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2、丁香(忧愁、高贵、高洁、脆弱、纯洁)如《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三、动物类13、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古代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猿猴(哀伤,凄厉)如《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思亲、音信,消息)如《思乡》(岑参)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哀鸿象征流离失所的百姓,孤鸿是孤独、孤傲的象征。
16、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17、马( 漂泊思乡,奔腾,追求)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燕子(春光的美好,惜春、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漂泊流浪)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的讽刺。
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破阵子》)的孤苦凄冷和思念。
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19、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诗中借“烟雾”写友人一去前途的茫茫,“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
20、雨(惆怅、春景、希望、生机、残酷的环境(风雨,人生的挫折)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秋、西风(秋风)(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成了愁的词。
无论是秋瑾诗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都赋予秋独特的涵义。
2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坎坷挫折。
)《秋菊》(陈毅)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24、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答齐高帝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5、冰雪(心志高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6、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月夜忆舍弟》(杜甫)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27、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中的唐军战士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
他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
通过“夕阳”与“笛声”,表达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8、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纵观广阔宇宙,浩浩苍空,茫茫旷野,不由产生人生渺小、前途无望的悲伤,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