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计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精品课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
+VCC
RC
C2
C1
Rf
ui
uo
+
例3: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
-
-
-
交直流负反馈
例4:判断如图电路中RE1、RE2的负反馈作用。
开环放大倍数
闭环放大倍数
反馈系数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
6.3.1方块图
环路放大倍数
6.3.2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
引交流负反馈
要稳定输出电压——
引电压负反馈
要稳定输出电流——
引电流负反馈
要增大输入电阻——
引串联负反馈
要减小输入电阻——
引并联负反馈
【练习】
6.5.6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一般原则
要抑制温漂——
引直流负反馈
6.6.1 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就能输出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的现象。
6.4.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例: 电压串联负反馈
6.4.2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5.1 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负反馈

在同样的 ib下,ui= ube + uf > ube,所以 Rif 提高。
1) 串联负反馈
--稳定Q点
直流反馈:仅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3.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直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
--改善电路的性能
本级反馈——反馈只存在于某一级放大器中
级间反馈——反馈存在于两级以上的放大器之间

负反馈放大电路幻灯片PPT

负反馈放大电路幻灯片PPT

模拟电子线路
2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性
AF 1 A x o x id
F xf xo
即: AFxo xf xf 1
xid xo xid
xf
xid
对负反馈,有
xi xf xid
xi xf xid 0
模拟电子线路
对串联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有
ui u f uid 0
对并联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有
• 输入端: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为电流叠加的
反馈
即:iid=ii±if
结论:反馈信号直接引回输入端的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为电压叠加
的反馈
即:uid=ui±uf
结论:反馈信号没有直接引回输入端的反馈
模拟电子线路
例1 判断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ube=ui-uf 即: uid=ui-uf
正反馈—反馈信号于输入信号相加,使净输入信号
增大的反馈。即:xid xi xf
负反馈—反馈信号于输入信号相减,使净输入信号
减小的反馈。即:xid xi xf
模拟电子线路
例:判断反馈的极性
模拟电子线路
ube=ui-uf 即:uid=ui-uf
V CC
RB
RC
C2
ui
C1
uf
RE
RL uo
RE所引的反馈为负反馈:
组态的判断
模拟电子线路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没有直接引回输入端
• 输入端
的反馈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直接引回输入端的反馈
电压反馈:输出短路(uo=0)反馈元件上无 • 输出端 反馈信号的反馈
电流反馈:输出短路(uo=0)反馈元件上仍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放大 电路 反馈 网络

iO iO RL
+ + ud ui + uf -
+ uO
-
RO 0 1 AB
R’if
R’of
(1 AB)RO
※注意:此处的ROf 是指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若环路 外还并联有其他电阻,则应予以考虑。
讨论(四) 试估算电路的Rif 和ROf 。
Rb1 RC1 CF RL RC2 +VCC RC1 R1 iC i1 + RF
+EC
Re2
if iO C i R1 i 1 C2 虚 + id 短 + ui Re1 路 RC2 iO uO
-
RC 2 iO uO Auf Re 2 ui R1
RF Re 2
iO
RC 2 ( RF Re 2 ) R1 Re 2
讨论(二) 图示电路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试估算闭环电压增益。
+
uO
iO RL
-
Br u f / iO uO 1 iO RL Auf RL ui Br uf
Bi i f / iO
4、电流并联负反馈
RS ii + id if 放大 电路
( ii i f )
iO + uO
-
uS
iO RL 反馈 网络
Ausf
Ausf
uO iO RL uS i S RS
Rb1
RC1
T2
RC2 C2
RC3 C3
+VCC
+
ui
C1
+u
虚断路 R F d -
T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只有放大电路满足了深度负反馈这个条件,我们才可以用近似计算法来估算电路的放大倍数。

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即:(1+AF)1 时,可以对放大倍数进行估算。

当(1+AF)1 时,则
Af=A/(1+AF)≈A/AF=1/F由此可见,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仅
取决于反馈系数F,与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基本无关。

我们根据Af 和F 的定义:Af=XO/Xi F=Xf/XO 可得到如下近似关系:Xi≈Xf即:在深度负反
馈时,输入量等于反馈量,净输入量为零。

(1)对于串联负反馈Uf≈Ui Ui’≈0 从此式找出输出电压输出电压Uo 与输入电压Ui 的关系,从而估算出电压的放
大倍数Auf(2)对于并联负反馈If≈Ii Ii’≈0从此式找出Uo 和Ui 的关系,估算出Auf 二:负反馈估算方法我们以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如图(1)所示电
路为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试分析其电压放大倍数
由于是串联电压负反馈,故Ui≈Uf。

由上图可知,输出电压Uo 经Rf 和Re1 分压后反馈到输入回路。

即:
则:由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一致,故电压的放大倍数为正值。

注:当放大电路不满足深反馈时,不能用此方法求解电压的放大倍数。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计算机电路基础
把电子系统输出信号(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经过一定的电路 (称为反馈网络),回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入信号叠加的连接方式称 为反馈。若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而使放大倍数降低,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 号增强输入信号,则为正反馈。
负反馈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正反馈主要应用于振荡电路、电压 比较器等方面。不含反馈支路的放大电路称为开环电路,引入反馈支路的放大 电路称为闭环电路。
AF
|
1,则有
Af

1 F

说明:深度负反馈时,闭环放大倍数与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无关,只与反
馈电路的参数有关,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反馈深度越深,放大电路越稳定。
5)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
dAf dA 1
Af A 1 AF
dAf
dA
式中: Af 为有反馈时的放大倍数相对变化量; A 为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相对
1)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 作用: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 2)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 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 、Ri 、 Ro 有影响。 3)交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样物理量看,判断反馈量是取自电压还是电流。 1)电压反馈:反馈信号采样输出电压,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 作用: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减小电路的输出电阻。 2)电流反馈:反馈信号采样输出电流,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 作用: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增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1)开环放大倍数——未引入反馈的放大倍数。
A Xo Xo Xo Xi Xi Xf Xi F X o
2)反馈系数——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F Xf Xo
3)闭环放大倍数——包括反馈在内的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
(4.2.3)
xo xid
xf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F
o (4.2.4)
x
xo Af xi
第4章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将式(4.2.1)、(4.2.2)、(4.2.3)代入式 (4.2.4),可得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为
Af x0 x0 x0 A (4.2.5) x0 xi 1 AF xid x f Fx0 A
第4章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4.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由图4.2.1所示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组成框图可写出下 列关系式:
图4.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第4章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
xid xi x f
(4.2.1)ຫໍສະໝຸດ A (4.2.2)第4章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② 当 1 AF <1时, A> f 变成了正反馈。
A ,这说明已从原来的负反馈
③ 当 1 AF =0时,则 A f →∞,这就是说,放大电路在没 有输入信号时,也会有输出信号,产生自激振荡,使 放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自激 振荡现象是要设法消除的。
第4章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vf 对于串联负反馈有 vi , vid,因而在基本放大 0 iid 电路输入电阻上产生的输入电流 也必趋于零。对于 iid 0 ii 并联负反馈有 , i f ,因而在基本放大电路输入 vid 0 电阻上产生的输入电压 ,总之,不论是串联还是 并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均有
Av 104 Avf 99.01 1 Av Fv 1 104 0.01

负反馈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

Xo
uf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叠加 R1 b. 并联反馈 + ui 放大电路 ii iid – if 反馈网络并联于 输入回路 反馈网络 特 反馈信号为电流 点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电流叠加
Xo
并、串联反馈的两种形式:
i
if ib
ib=i-if ui ube uf
串联反馈
ube=ui-uf
求和点
求和点
+EC
角度: 目的:
+ ui
RB1 C1
RC1 C2
RB21
RC2
C3
+ uo

ui uf C2 R
T1
T2 RB22 RE2 CE
E1

Rf 、RE1组成反馈网络 Rf
C1
减小非线性失真 xi
xid=xi
xid=xi- xf
xo
xi
+
xid xf
A
xo
B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输 入 回 路
反馈网络
简单判断:采样点是输出端的话,一定是电压反馈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取样点 uo RL 取样点
uo
RL
电流反馈采样的形式: io 取样点 RL Rf
取样点
io RL
iE
iE
取样点 io
iE
RL
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a. 串联反馈
特 点 反馈网络串联于 ui 输入回路 反馈信号为电压
uid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c. 判断电压和电流反馈的方法 Xi
+
Xid
A 基本放大电路
B 反馈网络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单管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 路,假设处于深度负反馈, 则有:



U i U f
Ui
而••U源自f I o ReC1R1Rc

Ud
R2

Uf
+Vc
C12c

Io

Re U o
所以



U I R R Auf

o
o •
c
c
Ui
I o Re
Re
7
第四节

Rc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假设处于深度负反馈,


s
i
1
if i
1
又 Rif 很小,所以上式可写为:

R A R A F uf
f
1 1
1
1


R
G

AR

U 'o

If
Rf
20
第四节
6. 相对误差为
1
Auf
Auf
近似 精确
1 1
1
Au F u
1/
AR
FG
R1
-• •

Us

U id
A U od id rid
Rf +
因为
1
Auf
近似
1 1
1
Auf
精确
Au F u
1
Au F u
Au F u
越大,两种计算结果越接近。
15
6. 输入电阻Ri为
第四节
开环输入电阻
R R r 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此处的ROf 是指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若环路外 还连接有其他电阻,则应予以考虑。
xi ∑ xd xf
A(S) Ro
AXd
B(S)
R
xi ∑ xd xf
A(S) AXd
Ro
R
Rof 0
B(S)
RO总 f RROfR
Rof Ri总 f R//ROfR
例:试估算图中电路的Rif 和ROf
Rb1
ud≈0, ie≈0,发射极虚断路
Rb1
RC1
+ C1 ui -
+
ud
T1
+-
RF
u-f Re1
Re2 C2
T2
RC2
RC3
Tei3O3 iO
C3
+VCC
Agf
+
io ui
io uf
uO Br uf /iO
RL
1 Br
Re3
-
Auf=?
uf
Re1Re1R ReF3Re3iO
Br
Re1Re3 Re1RFRe3
RC1
RC2 +VCC
+
+
ui
-
+ud-
Re1
RF
+uf
CF
-
RL uO
Re2
-
R’if
Rof
电压串联负反馈
Rif ;
Rif Rb1//Rif Rb1
ROf 0
RC1
R1 iCi 1 if
+
id
ui
Re1
-
RFRe2
+EC
iO
R’of C2
RR’if 电流并联负反馈
Rif 0; RO f ;
1、电压串联负反馈 (ui uf;ud0)
A uf
uO ui
1
Bu
Rb1
+ +ud
ui
-
-
Re1
RC1
RC2 +VCC
+
RF CF
+uf
-
Re2
RL uO
-
ud≈0, ie≈0,发射极虚断路
Bu
uf uO
Re1 Re1 RF
Au f
1 Bu
Re1 RF Re1
1
RF Re1
2、电流串联负反馈 (ui uf;ud0)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6-3-1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 重点 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二、基于反馈系数的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 三、闭环输入电阻Rif和闭环输出电阻ROf的估算
6-3-2 一般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拆环分析法(方框图法) 一、拆环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二 、拆环分析法的分析步骤
Rif R1Rif R1
R O f R C 2/R /O f R C 2
小结: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1)先判断反馈组态:
串联负反馈-输入回路“虚断路”; (2)估算反馈系数:
并联负反馈-输入回路“虚短路”。
(3)估算闭环电压增益和输入、输出电阻
反馈组态
Auf
电压串联
A uf
uO ui
1 Bu
Bg
if uO
(0uO)/RF uO
A uf
uO ui
uO i f R1
1 RF
RS,若非如此,负反馈所起 的作用很小,测不出Rem效果-。EE
Auf
11
Bg R1
RF R1
外接电阻等效信号源内阻
4、电流并联负反馈 (ii if,id 0)
Aif
iO ii
iO if
1 Bi
id≈0, 基极与地虚短路
6-3-1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
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特点1:
Af
1 B
※注意:不同的反馈组态,Af和 B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量纲。
①电压串联负反馈:A uf
1 Bu
需根据具体电路经适当转换 后方能得到闭环电压增益。
②电压并联负反馈:A rf
1 ;
Bg
A ufu uo i iiu R oSA rfR 1SB 1gR 1S;
Bi if /iO
R1 +
ui
-
RC1 RFRe2
iCi 1 if
id
虚 短
Re1 路 RC2
+EC
iO
if
Re2 Re2 RF
iO;
Bi
Re2 Re2 RF
;
iOC2
RL
+ Auf
u-O
uO ui
R L i O R1i f
RL 1 R1 Bi
AufR RL 1 (Re2Re2RF)
三、闭环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的估算 1A(s)B(s) 1
A uf
uO ui
RC 3 uf
iO
RC 3
1 Br
RC3(Re1RFRe3) Re1Re3
3、电压并联负反馈 (ii if;id 0)
Arf
uo ii
uo if
1 Bg
id≈0, ube≈0,发射结虚短路
并或实路以u+-iR联是验时一1 i负内室,般iif R反阻测因要iCd1馈 比 试 信 外的较并号接RF源大联源一总的负内个RC是电反阻电2 R用 流 馈 很 阻R1C恒源放小去3 流。大,等RRe+3L源在电所效EC+-uO
出电阻。
+ us
Rb1
RC1
ii id T1 C1 if
RC2 C2
T2
RC3 C3
Te3 3
+VCC
+
uO
-
Re1
Ri A(S)
xO
0
B(S)
- u-f
B(S)
Ri总 f RRifR
RifRif总R//RifR
三、闭环输入电阻Rif和输出电阻ROf的估算 1A(s)B(s) 1 2、闭环输出电阻
(1)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ROf 1AR(sO)B(s)0
(2)电流负反馈提高输出电阻,R O f1 A (s)B (s)R O
③电流串联负反馈:A gf
1 ;
Br
A ufu u o i iou R i LA gfR LB 1rR L;
④电流并联负反馈:Aif
1 ;
Bi
A ufu u o i iio iR R S LA ifR R S LB 1iR R S L;
6-3-1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
一、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特点1:
Af
1 B
※注意:不同的反馈组态,Af和 B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量纲。
特点2: Xi Xf; Xd0
净输入量≈0, 可以忽略。
串联负反馈:ud0,ui uf 并联负反馈: id 0,ii if
注意两个问题:(1)反馈系数是怎么得来的? (2)电压增益是怎么得来的?
二、基于反馈系数的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
1、闭环输入电阻
(1)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Rif
Ri
1A(s)B(s)
0
(2)串联负反馈提高输入电阻,R if1A (s)B (s)R i
※注意:此处的Rif 是指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若 环路外还连接有其他电阻,则应予以考虑。
R + ii id
-ui
if
Rif
Ri A(S)
xO
R
ii + u+-d ui +
电压并联
A uf
uO ui
11
Bg RS
电流串联
A uf
uO ui
1 Br
R L
电流并联
A uf
uO ui
1 RL Bi RS
Rif
Rif Rif 0 Rif
Rif 0
Rof
RO f 0 RO f 0
RO f RO f
讨论(一)
电路满足深度负
反馈条件,试估
算闭环源电压增 R
益和闭环输入输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