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给煤装置在链条燃煤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妓l l 9 煤层深

妓l l 9 煤层深

布置方式 , 合理优 化 了采场设 计 ,安全 顺 利地采 出煤炭 9 o
l0 2
础 蟪j i ; 舛技
27 增 0年 刊 0
多万 t , 万吨掘进率 由20 8m降到 20 0m,仅此一项可 节约资金
35 5 7万 元 。
好, 因而该 区域 内的物 探资料 可作 为生 产设计 的主要 地 质
有较好 的效果。用 地震勘 探方 法可在短 时 间内查 明区域 内
的构造分布情况 , 在巷道施工过 程中 , 有针对性地施工探巷
验证 物探断层的存在 与否 ,对 判断落 差有 困难 的则用 井下 钻探探 明,因而采用多种勘探手段相结合 , 以弥补单一勘 可 探 手段 的缺陷 , 避免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回采率 的降低。 () 3 通过对 19k 2内物探资料 的综 合勘探 ,发现远离 .6i n F一北部边界断层煤层正常 北倾赋存 的 中、 I, 南部 区域 内其 中 的物探断层准确性较高 , 平面摆动幅度小 , 落差也吻合 的较 ( 上接第 18页) 1 改变引风量使之与送 风量相 平衡 , 炉膛负 将
() 1燃煤的含水率应适 当。含水率偏低 有利于燃 煤 的分 层, 但不利于燃烧 , 含水 率偏 高不利 于燃煤 的分层 。燃 煤水 分控制在 8 ~1 %X分层 及燃 烧最适 宜。 % 0  ̄ () 2 给煤粒度不 能过大 。给煤 粒度过大会导致燃 烧不完 全; 会将 给煤 机卡 死 , 引起机 械 故 障 , 煤 粒度最 好 控 制在 给
通过探 采对 比,发现 物探 区域 内在 远离北部 边界 的中
部和南 部区域其物探资料可靠性较 高 ,无论 是位置 、 产状及 落差均吻合得较好 ,为该 区准备 巷道 和 回采工作 面 的布置 提供 了可靠的地 质依据 。为什 么近北 部 边界的 F 断 层附

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的影响

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的影响

文章编号:C N23-1249(2002)03-0057-02 收稿日期:2002-03-14 作者简介:鞠占英(1966-),女,黑龙江人,1988年毕业于哈锅职工大学,助理工程师,从事锅炉工艺编制及锅炉设计服务工作。

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的影响鞠占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46)摘 要:分析了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和提高锅炉效率的影响。

通过采用相应措施:如分风室送风;调节好各风室的风挡板;各风室的开度等措施,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从而解决了链条炉热效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分段送风;风室的数量;风室档板;煤种;热效率中图分类号:TK 227.1 文献标识码:BI nflunce of Staging Air to Chain Boiler CombustionJU Zhang -ying(Harbin Boiler C o.,Ltd.,Harbin 150046,China )Abstract :The influnce of staging air to chain boiler combustion is researched ,and s ome methods are taken to im prove the boiler heat efficiency.K eyw ords :staging air ;com partment am ount ;com partment flap ;coal s ort ;heat efficiency0 引 言链条锅炉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火床炉。

目前我国生产的工业锅炉如10t/h ,20t/h ,35t/h 锅炉的燃烧设备绝大多数是采用链条炉排。

链条锅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热效率很低,很大一部分链条锅炉的燃烧效率只有60%左右,除了煤质差等客观因素外,在设计和运行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仅就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和热效率的变化问题加以讨论。

锅炉原理备考资料1讲解

锅炉原理备考资料1讲解

第1章绪论1、什么是锅炉的额定蒸发量、最大长期连续蒸发量、容量、额定压力、额定汽温?额定蒸发量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保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单位t/h最大连续蒸发量(MCR)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单位为t/h(或kg/s )锅炉额定蒸汽参数在规定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应能保证的出口蒸汽参数额定蒸汽压力(对应规定的给水压力),单位Mpa ;额定蒸汽温度(对应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单位C。

2、以一台电厂锅炉为例,简单画出并简述锅炉中汽水、燃料、空气、灰渣的基本工作流程。

◆外部冷空气由送风机提高压头后,送到空气预热器,成为热空气;送入磨煤机的是干燥剂;直接送到燃烧器喷口的助燃空气,叫二次风。

◆外部冷空气由一次风机提高压头后,送到空气预热器,成为热空气;送到一次风母管,分配到各一次风支管;与煤粉混合器中的煤粉混合,输送煤粉到燃烧器,进入炉膛。

◆给水进入省煤器,吸收烟气的热量,进入汽包;◆与分离器出水混合,进下降管,分配到每根水冷壁管;◆在水冷壁管中吸收火焰辐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由汽水导管引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

◆分离出的饱和水与给水混合进入下降管。

◆分离出的饱和蒸汽从汽包顶部引出,进入各级过热器主要有包覆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等。

◆形成过热蒸汽,被送到汽机高压缸。

◆高压缸排汽被送到再热器,提高温度,再送到汽轮机的中低压缸◆在炉膛中,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产生高温烟气。

◆从炉膛流出、再进入水平烟道、垂直烟道、尾部烟道,并将热量传递给炉膛与烟道中布置的各种受热面,烟气的温度逐渐下降。

◆最后经过除尘设备、脱硫设备、引风机,由烟囱排出到大气3、按水循环方式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自然循环:有汽包,利用下降管和上升管中工质密度差产生工质循环。

◆强制循环:有汽包和循环泵,利用循环泵压头循环。

《锅炉原理》讲稿PPT

《锅炉原理》讲稿PPT
德国鲁齐循环流化床锅炉
1、炉膛
其特点是采用高循环倍率,高温旋风分离器和外置流化床热交换器。虽然外置流化床热交换器的采用使这种锅炉略显复杂,但也使这种锅炉的床温调节更加简便,过热器/再热器的布置更为灵活。目前这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大容量的锅炉是法国阿尔斯通斯登工业公司制造的,装在普罗旺斯电厂配250MW机组的700t/h亚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
35吨链条炉
35吨煤粉炉
锅炉三大系统:
1)燃烧供给系统 2)汽水系统 3)空气、烟气系统
1-2锅炉的参数
一、锅炉容量(额定蒸发量) 锅炉在设计蒸汽参数和保证效率下最大连续蒸发量。Kg/s t/h 二、蒸汽参数 锅炉出口处蒸汽压力(MP)和温度(℃) 三、给水温度 进省煤器的给水温度。 动力中压锅炉给水温度:150 ℃或170 ℃ 动力高压锅炉给水温度:215℃ 动力亚临界锅炉给水温度:260 ℃ (表1-1参数)
二.经济性指标
1.锅炉效率: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与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ηgl=Q1/Qr×100% (30万机组,设计效率92%,保证效率89%,一般为90%) 2.钢材使用率 锅炉每小时产生一吨蒸汽所用钢材吨数. 2.5-5t/t/h
§1-5 锅炉发展的趋势
发展趋势: 1、大容量:容量增大一倍,每t/h的金属用量减少5~20%。 2、高参数:参数提高一档,经济性提高2%. 3、再热机组:一次再热,提高经济性4~5%. 目前我国多采用亚临界压力,温度多采用540℃,主要是考虑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1-6工业锅炉型号表示方法
按照标准规定方法编制: △△ △ ××-××/××-× (1)(2)(3) (4) (5) (6) (1):总体型式代号 (2):燃烧设备代号 (3):额定热功率或额定蒸发量 (4):额定争气压力或允许工作压力 (5):过热蒸汽温度或出/进水温度 (6):燃料种类代号

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

第一章热能、电能利用节能技术第一节锅炉节能技术一、单选题1.锅炉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C)不同,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

A.主蒸汽压力高低B.燃烧方式C.燃料种类D.介质流动方式2-通常情况下,空气系数越大,锅炉热效率(D)。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3.燃煤锅炉烟气残留的可燃气体,主要是(B)。

A.氢B.一氧化碳C.烃类可燃物D.氮气4.下面属于锅炉受热面结垢对锅炉产生的危害的是(C)。

A.受热面热阻降低B.锅炉排污热损失降低C.受热面传热性能变差D.锅炉能耗降低5.A列不属于减少锅炉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途径的是(B)。

A.减少排烟热损失B.减少燃煤物理热损失C.减少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D.减少灰渣物理热损失6.下列能够减少锅炉排污热损失的途径是(C)。

A.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炉膛温度B改善燃煤质量C减少锅炉排污量D.进行炉拱改造7.下面不属于燃煤锅炉分层燃烧特点的是(B)。

A.可以减少锅炉漏煤量B.可以降低煤的着火温度C-可以使煤层厚度平整均匀D.可以提高燃烧效率8.工业锅炉排烟温度合格指标是(150℃~230℃)。

9.将链条炉排锅炉斗式给煤装置改造成分层给煤装置,锅炉热效率(A)。

A.提高B-不变C.降低5%-10%D.降低4%-5%10.煤的分层燃烧技术适用于(B)。

A.手烧炉B.链条炉排炉C.煤粉炉D.循环流化床炉1 1.用于工业锅炉较为合适的配煤比例是烟煤:无烟煤:贫煤(0.33: 0.33:0.33)。

12.关于分层燃烧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减少锅炉漏煤量B.煤层厚度平整均匀C.降低燃料的着火温度D.提高燃烧效率13.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燃料以(A)为主。

A.煤炭B.油C.天然气D.生物质14.锅炉的排烟损失可由排烟焓与(D)的焓差求出。

A.CO2B.S02C.水D.冷空气15.在链条锅炉的运行调整中各煤种采用的煤层厚度不一样,烟煤的煤层厚度一般为(A)。

基于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措施论文

基于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措施论文

基于工业锅炉的节能环保措施的探讨【摘要】煤炭资源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其一直是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消耗最大的能源,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

煤炭能源作为非可再生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其将一直是主要能源。

然而工业锅炉对其消耗量之大,加之燃煤设备和技术的落后,使其燃煤效率不高,甚至容易造成污染环境,无法满足节能环保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其设备进行改造、对其技术进行改进。

本文主要从工业锅炉现状及原因、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措施两方面出发,对锅炉节能环保措施进行相应探讨。

【关键词】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措施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人们对节能环保有了新的认识。

一些工业为了达到节能环保需求,纷纷对原有的锅炉进行改进,毕竟工业锅炉煤消耗量在全国煤炭产量中的比重比较大,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灰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现在锅炉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能耗、节能环保需求。

如何降低锅炉能耗问题,已经成为相关工业值得思索的事情。

1 工业锅炉现状及原因就目前来,我国工业锅炉消耗的煤量占全国煤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其平均锅炉效率仅为60%。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1.1 未进行水质处理或水处理设备不合格,使受热面结水垢,不仅浪费大量燃料,还会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1.2 配套设备差,跑、冒、漏现象严重,例如炉墙漏风、风量配备不足,炉膛内温度偏低,有的炉膛内温度过高,引起结渣。

1.3 淘汰型锅炉存在多,许多中小型在用的锅炉仍然是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型锅炉,炉体不但老化陈旧,而且锅炉容量小,设计燃烧效率都比较低。

1.4 锅炉与煤种的不相适应,工业一般采用的的是正转链条炉排锅炉,这种锅炉本身的热效率就比较低,其层燃炉在燃烧过程中,对煤种和颗粒是有一定要求的,然而现实中工业用煤不能很好满足链条炉这种特殊设计需求,进而影响锅炉效率。

1.5 工业锅炉的管理水平及实际运行水平也相对较低,司炉工缺少基本文化素质,操作水平偏低,且频繁更换,锅炉房的管理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业锅炉效率不稳定。

锅炉的节能技术

锅炉的节能技术

锅炉的节能工业锅炉的节能技术涉及多方面 , 最主要是提高工业锅 炉的热能利用率 , 即提高工业锅炉的热效率。

本节从燃烧、运 行维护、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工业锅炉辅机的节能、锅 炉水处理等方面 , 对工业锅炉房的节能途径进行探讨。

一、燃烧节能1. 炉拱 工业锅炉的炉拱是十分重要的。

炉拱的作用在于促使炉膛中气体的混合以及组织辐射和炽热烟气的流动 , 使燃料及 时着火燃烧。

s_a 而目前工业锅炉的实际用汽量与其额定负荷往往不匹 配 , 使用的煤种变化较大 , 而且与设计煤种往往有较大的差 异 ,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 , 往往要对炉拱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适 应煤种的需要。

*F L'\qqEm`[)?,r$Z如图 6-1 为改造前炉拱情况 ,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因使用的燃煤比设计煤种差而杂 , 锅炉出现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低( 约 700 。

C), 比设计低 200 。

C 。

新煤着火迟 , 时常出现火床断火 , 着火距煤闸板约 0.6~1.O m, 炉膛燃烧不强烈 , 灰渣含碳量 高。

针对炉拱结构存在的问题 , 从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 , 提高炉膛温度着手对锅炉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炉拱情况如图6-2 所示。

*O d$kZ:v)Kyh X经过改造后的炉拱 , 在实际运衍中观测发现 , 改造效果良好 ,燃料人炉后距煤闸板0·3mRP着火 ,火床燃烧强烈 ,火焰充满度好 , 旋转强烈。

由于前拱降低 , 后拱加长 , 拱间形 成的喉口间距由原来的2 · om 左右缩小到 1.om 。

加强了该处 的气流扰动混合 , 重新组织了气流 , 强化了炉内燃烧 , 有效 的提高了前拱区和整个炉膛的温度, 使其达到 1400 。

C 以上 , 改善了燃料的着火条件。

煤着火点的提前 , 炉膛温度的提高 ,使灰渣含碳量明显减少。

烟气的旋流混合又加强了烟气中焦 炭粒子的分离 , 使之落在火床上和新燃料层进一步燃尽。

关于热电厂燃烧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讨论

关于热电厂燃烧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讨论
两 炉 运 行 . 暖期 三 台炉 同 时运 行 . 见此 技 术 的 采 可 应用 带来 的经 济效益 十分 可观 ( ) 二 采用 相 应 的清 灰 措施 清 除灰 垢 提 高 锅 炉 热效 率
出力不 足 . 燃烧 效率和热效率较低 . 炉渣含碳 量偏高 .
炉排 漏煤量 大等 问题 . 同时 由于煤层 分布不 均 . 导致 燃烧工况较差 , 造成燃 料浪费和环境 污染 分层 燃烧 技术 的应 用 . 主要 是 给锅 炉 加装 分层 给煤 装 置 . 粗 细混 合 的燃煤 在 旋转 滚 筒 作用 下 落 使 在筛 网上 .在炉排 运 转 和筛 网筛 分 的共 同作 用 下 .
出 了一 种 专 用 钻具 结 合 水 管 冲洗 法 .取 得 良好 效 果 这 种人 工无 伤 害 的清 除 积灰方 法 . 得效 果 显 取
著. 使锅 炉 维 持 在 高 位 负荷 量 . 强 了 锅炉 的热 交 加 换 能力 . 节省 了能源 ( ) 硫 除 尘 技 术 的应 用 及 系统 配 套 模 式 的 三 脱
3# 9 ■
内表 面 形 成 一 层水 膜 和进 入 装 置 内 气 流 中 的颗 粒 受 惯性 和离心 力 的作 用撞 击 到水 膜 中 . 完成 脱硫 除 尘 过程 。 技术 主要适 用于 蒸发量 ≥1t 该 0/ h的燃煤 锅
解决 这个 问题 . 目前普 遍 使用 的 吹灰 器 为蒸 汽 吹灰 器. 就是将 气 动旋 流蒸 汽 吹灰 器产 生 的气 动 旋 流送
重 则 必须采 取 降负 荷运 行或做 停 炉处理 .甚至 发生
大 块煤 落 在 紧靠 炉 排 的 最下 层 .中颗 粒煤 落 在其 上. 而碎 煤落 在 了最 上 面 , 被 引燃着 火 , 着 火点 易 使 提前 . 长 了着火 时 间 , 延 使燃 烧更 充 分 , 渣含 碳量 炉 降低 . 高燃 烧效 率 : 提 同时 降低 了煤层 密 度 , 煤层 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 新 改造 。
提高锅炉出力很 困难 , 特别是锅炉使用多年之后 , 效率更 低, 往往达不到额定出力 。
1 . 3 分 层给 煤装 置 的作 用
1 分析分层给煤装置在锅炉燃烧装置中的作用
1 . 1 链条 燃 煤锅 炉 的燃 烧 过程 链 条 炉运 行 时 , 链 轮经 电动机 带 动并 通 过减 速 机变 速 后 带 动 链 轮进 行 转 动 , 在链 轮 的带 动 下 , 链 条 炉排 白前 向
受 到 辐射 加热 后 , 燃 料 开始 着 火燃 烧 , 直 至燃 尽 。 在 炉排 尾 部, 燃料形成的灰渣被老鹰铁铲起 , 翻人灰坑。 燃烧所需要
能够促进燃烧的稳定性 ; 连续主要是考虑设备运行的稳定 性, 保证锅炉燃烧不 间断 ; 均匀是为了保证煤燃烧着火 与 灭火 的一 致 性 。 传统单辊分层给煤装置 ,由一个整体 的煤渣调节板 ,
1 . 2 链 条锅 炉 燃烧 过 程 中存在 的问题
1 . 4 3 } } 锅 炉原 给煤 装 置存 在 问题
3 # 锅炉原使用的分层给煤装置是老式单辊筒装置 , 因 煤层的分布是大块煤居底部 ,小颗粒煤及末煤在上部 , 底 不合 理 的 问题 。 由于锅 炉 风 室 的 横 向 配 风不 均 匀 , 导 致 在 达不 到燃烧温度 , 使炉 风室强风 区易出现“ 火 口” , 冷风直接进人炉膛 , 降低炉膛 部块煤在风室低温助燃风作用下 , 温度 ; 而在弱风区 由于煤层 阻力过大 , 会形成一条未燃烧 排底部产生一层不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的块煤层 ; 加上原分 辊筒和其上均匀布置的辐条严重腐 的“ 黑带” , 化 学 和 机 械不 完 全 燃 烧 导 致 锅 炉热 损 失 增 加 ; 层给煤装置使用多年 , 起不到拨煤 、 控制煤层 的作用 , 致使煤层的厚度无法得 纵 向配风的不合理 , 使供风量不能随煤层燃烧所需空气量 蚀 , 只能利用煤闸门和前拱的高度被动的进行 的变化而变化 , 引起锅炉过剩空气系数a 过大 , 在锅炉运行 到精确的控制, 经验控制 , 这样就使煤层厚度过大 , 而且经过煤闸门刮削 中造 成很 大 的能 源浪 费 。 后的煤层 比较密实 , 导致煤层透气性差 , 通风阻力大 , 燃烧 ②新煤点燃迟缓 , 煤种适应性差 , 炉温低。 如果煤的挥 不充分 。 为加强燃烧 , 就须增大鼓 引风量 , 使鼓 、 引风机电 发份低 、 热值低时起火更为困难 。 ③燃煤靠 自重从煤仓落下 , 再经煤闸板挤压进入炉膛 耗增加 , 炉排上风量 略有不均匀便容易形成“ 火 口” , 一旦 火 口” , 横 向通 风 则 更 不 均 匀 , 而 且 也 会 引 起 炉 膛 过 后形成密实的煤层 , 通风不畅( 传统单 பைடு நூலகம்辊分层虽然解决 形 成 “ 量空气 系数a 增加 , 而炉排两侧块煤多 , 通风阻力小 , 易漏
通过分析可看出, 分层给煤装置的作用主要就是把锅 炉煤仓 中的燃煤 , 连续 、 均匀 、 分层 次的布在锅炉炉排上
面, 然 后进 入炉 膛参 与燃 烧 。 分层 主要 是 为 了煤 在燃 烧 过程 中有 较 好 的通 风 作用 ,
后缓慢移动。 煤斗中的煤通过给煤装置缓慢的下落到炉排 上, 随炉排一起前进。 经煤闸门时, 受煤 闸门开度 的限制 , 燃 料 被 刮 成一 定 的厚 度 , 然后 进 入 到 炉 膛 。 进 入 炉膛 的煤
的空气从炉排 自下而上引入 , 穿过炉排的通风孔 隙进入燃 调整统一的每层厚度, 但这只是 在理想状况下才能实现 , 例如 : 风室布风不均匀 , 致使 料层 。 煤的燃烧过程在煤闸门和老鹰铁之间完成 , 炉排有 实际运行时会存在很多问题 。 效长度就是指煤闸门到老鹰铁之间的距离。 燃烧 不稳 定 , 出现 燃 烧 中的 “ 火 口” 或“ 黑带 ” , 要 么 造 成热 链条炉排上煤燃烧过程的特点 :首先是煤的预热干 损失加大 , 要么造成锅炉 出力不 够 ; 传统分层给煤装 置均 采用燃煤平铺法 , 致使燃煤进入炉膛后接受辐射热 的面积 燥, 析 出挥 发份 , 然后 煤 开始 着 火燃 烧 直 至燃 尽 。 所 有 的燃 烧过 程在 时间和 空 间上 都是 连 续 进行 的 , 但 又 是 同时 发生 较小 , 不利于燃烧 ; 传统分层均是粒度大的在下 , 向上依次 对煤 种 的适 应性 较小 。 的, 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 , 其燃烧过程是不随时间改变的。 减小,
到 节能 降耗 之 目的 。
关键 词 : 链 条锅 炉 、 给煤 装 置、 分层 燃烧
中图 分 类 号 : T K 2 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4 ) 5 - 0 1 7 4 — 0 2
我公 司运行 的链 条燃煤锅炉均采用单棍筒分层给煤 了通 风不 畅 问题 , 但是 大块 煤在 底 部 , 受 低 温风 影 响 , 再 加 装置 。 使用多在 1 0 年以上 , 棍筒变形 , 腐蚀严重 , 导致漏煤 上有的煤挥发份偏低 , 仍然不好燃烧 ) 。 现象严重 , 起不到较好分层布煤 、 均匀布煤的作用 , 致使运 ④链条锅炉煤是层燃方式 , 炉排上 的煤层燃烧是 自上 行人员在调整运行 中难度很大 , 煤燃烧不充分 , 造成能源 而下 ,煤层燃烧后表面的薄灰覆盖影响下部煤 的继续燃 浪费 。 其中以3 # 锅炉最为突出, 因此我们对锅炉分层给煤 烧 。 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 并对3 # 锅炉给煤装置进行 了 ⑤炉排宽度在设计时就 已确定 , 用户想在原有基础上
(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 集团 ) 有限公司计划发展部 , 陕西 西安 7 1 0 0 2 1 )
摘 要: 文章 结合 工业链 条燃 煤锅 炉 的燃 烧装 置特 点 , 从 传统 链条 燃 煤锅 炉燃烧 装 置技 术特征 和 实践 经验 出发 , 分析 研 究
了该 炉 的燃烧 特性 及燃 烧装 置存 在 的 问题 , 并针 对 性地 提 出选 用分层 分段 变型 的分 层给 煤技 术 , 提 高该 炉 的燃烧 效 率 , 达
第3 3卷第 5期
V0 1 . 3 3 No . 5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OGI 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 SE
2 0 1 4年 2月
Fe b. 2 01 4
研 究 分层 给煤 装 置在链 条燃煤锅 炉 中的应 用
倪 晔, 屈广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