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合集下载

控制工程基础课件第一章绪论

控制工程基础课件第一章绪论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19世纪50年代末,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重点从设计许多可行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转到设计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系统。19世纪6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可能。从1960年到1980,确定线性系统、随机系统的最佳控制及复杂系统的自适应和智能控制,都得到充分的研究。从1980年到现在,现代控制理论进展集中于鲁棒控制、H∞控制及其相关课题。
按给定量的特点来分:
(1)连续控制系统:系统的各环节输入量与输出量是信号连续的系统称为~
按系统反应特性来分
(2)离散控制系统:系统的各环节输入量、输出量信号是离散的系统称为~(如采样信号)
三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 组成:给定元件、比较元件、反馈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对象及校正元件。
②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其作用应用反馈来减少偏差,但不能消除偏差。
(1)开环控制系统特点 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但结构简单,调整方便,成本低,无自动纠偏能力。
(2)闭环控制系统特点 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结构复杂,能自动纠偏。 缺点:由于引入反馈,存在稳定、振荡和超调等问题,设计分析比较复杂。
人工控制恒温箱系统功能框图
总结: 人工控制过程的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2)自动控制系统
恒温箱的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恒温箱实际温度由热电偶转换为对应的电压 U2(2)恒温箱期望温度由U1给定,并与实际温度U2 比较得到温度偏差信号△U=U1 - U2(3)温度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用以驱动执行电动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器动触头。当温度偏高时,动触头向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流,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止,此时,偏差△U=0,电机停止转动。

第一章绪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第一章绪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Chp.1绪论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含义和研究对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广义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含义。

(2)了解系统、广义系统的概念,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了解系统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之间的关系。

(3)掌握反馈的含义,学会分析动态系统内信息流动的过程,掌握系统或过程中存在的反馈。

(4)了解广义系统的几种分类方法;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学会绘制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5)了解控制系统中基本名词和基本变量。

(6)了解正反馈、负反馈、内反馈、外反馈的概念。

(7)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1)学会用系统论、信息论的观点分析广义系统的动态特性、信息流,理解信息反馈的含义及其作用。

(2)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变量、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本章难点广义系统的信息反馈及控制系统方框图的绘制。

一、课程简介性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学时:32h先修课程:复变函数、机械动力学、交流电路理论后续课程: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打下一定基础。

如: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机床等。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数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物理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时间响应分析、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系统辩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教材:杨叔子主编,《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Katsuhiko Ogata.卢伯英等译,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李友善主编:《自动控制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教材结构:1)对研究对象(机械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chp.22) 在一定输入下分析系统的输出:时间响应(时域分析)chp.3频率响应(频率分析)chp.43)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判据chp.54)系统校正:使系统全面满足性能指标要求chp.6二、对象与任务控制论+工程技术→工程控制论控制论+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研究对象:研究广义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系统初始条件出发的整个动态过程,以及在这个历程中和历程结束后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

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绪论

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绪论

第 15 页
第一章 结 束
返回节目录 返回章目录
牛头刨床
返回
焊接机器人
返回
内燃机
返回
连杆机构
齿轮机构
返回
凸轮机构
螺旋机构
返回
平面机构
空间机构
返回
机械设计基础 ——
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是研究机械的组成原理、运动学 和动力学以及组成机械的通用零 件设计的学科。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绪论 平面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的调速和平衡 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联接 带传动和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轮系、减速器和无级变速传动 轴 轴承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学习目的:能选用、分析基本机构, 能分析、使用和维护简单的机械装置, 为学习专业课程中的机械部分打下基础。
第 12 页
返回节目录
§1-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一、设计机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
成本低,造型美观。 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维修简单。
第8页
构件:运动单元 零件:加工制造单元
● 机构由若干构件组成 ● 构件由零件组成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第9页
机械
通用零件:在各类机械中经常可以遇到的,具有同 一功用及性能的零件。 联接零件:铆钉、焊接、螺纹、键 传动零件: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 轴系零件:轴、轴承、联轴器 其它零件:弹簧等
专用零件:只适于特定型式的机械上的零件。 如:内燃机的活塞,汽轮机的叶片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
1 2 3 4
3.伺服系统又称随动系统 系统输入量随时间任意变化。 系统输出量常是机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力矩等机械量。 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使系统输出量能快速、准确地 跟随输入量变化。 机械加工中的仿形机床。 武器装备中的火炮自动瞄准系统、雷达跟踪系 统、导弹目标自动跟踪系统
1
2 3 4
发送电位器 接收电位器
1
2 3 4
动态过程(过渡过程)—— 系统受到外加信号作 用后,输出量随时间 t 变化的 全过程。
r(t)
c(t)
t
t
一种过渡过程是收敛的,即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 又趋于平衡状态,这类系统称为稳定的; 另一种过渡过程是发散的,这类系统称为不稳定的; 等幅振荡也被认为是不稳定的。 显然,系统稳定是保证系统能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1
2 3 4
比较
u1
+
电压 放大
执行电动机
功放
减速器
u2
+
热电偶
调压器
加热电阻丝
220V
~
图1-2恒温箱的自动控制系统
1
2 3 4
给定值(要求的温度)—— 由给定信号电压 u1控制 测量元件 —— 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对应的电压 信号 u 2 放大元件 —— 电压、功率放大器 执行元件 —— 执行电动机 受控对象 —— 恒温箱 被控量 —— 恒温箱的温度 干扰 —— 工件、环境温度等 偏差信号 —— ∆u = u − u
常用术语 1. 受控对象 —— 被操纵的机器、设备 2. 控制装置 —— 对受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 3. 被控量(输出量)——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 的物理量 4. 输入量(给定值)—— 控制输出量变化规律的信号 5. 扰动 —— 除控制信号外,一切对系统输出量产生 影响的因素 6. 自动控制 ——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 控制装置操纵受 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希望值。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__第一章绪论概论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__第一章绪论概论
①对机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以控制论 的观点和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问题 的本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②如何控制一个机电系统,使之按预定的 规律运动,以达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实 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
2020年11月19日2时6分
主要内容介绍
(一) 绪论 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几种分 类,控制理论的发展史,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 求。
(二)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 LAPLACE变换,系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系统的方框图及其联接, 系统的信号流程图。
(三)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典型输入信号,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一 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系 统的稳态误差。
2020年11月19日2时6分
本课程所分析的系统,涉及机械、电气, 所以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运用到理论 力学、电工、机械原理等多门课程的知 识。
2020年11月19日2时6分
第一章 绪论
基本内容
1.1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系统及其模型 1.3 反馈 1.4 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本章难点
主要内容介绍(续)
(四) 频率特性分析法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系统的闭环频率 特性。
(五)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代数稳定性判据,频域稳 定性判据,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六) 系统的校正方法
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2020年11月19日2时6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20年11月19日2时6分
讲授人:龚中良 教 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版)

第1章 绪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第1章 绪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第1章绪论1.1 概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和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自动控制技术及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力、航空、航海、航天、核反应堆等各个学科领域。

近年来,控制学科的应用范围还扩展到交通管理、生物医学、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社会科学和其它许多社会生活领域,并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起了促进作用。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单调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在人类征服大自然、探索新能源、发展空间技术和创造人类社会文明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性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学习和研究自动控制理论是为了探索自动控制系统中变量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途径,为建立高性能的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作为现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

在机械工程问题上,机械、电气、液压和计算机被广泛采用,而且常常互相渗透、相互配合,这就需要结合机电液系统阐述工程上共同遵循的基本控制规律,即“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例如,电梯可以不受乘员多少的影响按照人的要求准确地停在任一楼层,机床的数字控制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加工,导弹能够击中正在运动的目标,这些都离不开自动控制。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等)的某些物理量(或工作状态)(如温度、压力、位置、速度等)准确地按照预期规律变化(或运行)。

如空调能保持恒温;数控机床能加工出预期的几何形状;火炮控制系统能准确击中目标等。

一般地说,如何使被控制量按照给定量的变化规律而变化,这就是控制系统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1.2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1.3 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1.4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2.1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时域响应2.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4 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2.5 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第三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3.2 频率响应的性质3.3 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3.4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5 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4.1 系统的校正概述4.2 串联校正设计方法4.3 并联校正设计方法4.4 反馈校正设计方法4.5 系统的动态性能改善第五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5.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5.2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5.3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4 非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5.5 非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第六章: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1 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6.2 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6.3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6.4 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6.5 控制系统的设计案例分析第七章:PLC控制系统设计7.1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7.2 PLC的硬件组成与功能7.3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7.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7.5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第八章:控制系统8.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8.2 的运动学与动力学8.3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原理8.4 控制算法与应用8.5 控制系统的案例分析第九章:现代控制理论简介9.1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9.2 状态空间分析法9.3 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9.4 系统镇定与最优控制9.5 现代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10.1 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10.2 控制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10.3 控制系统在中的应用10.4 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0.5 控制系统在其他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系统的数学模型难点解析:对复杂机械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及求解,状态变量的选取原则,以及如何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第1章绪论201409peng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第1章绪论201409peng
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
机电工程学院 2014年9月
课程简介
➢该课程有何用?(WHY) ➢该课程的内容? (WHAT) ➢如何教与学?如何考核?(HOW)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一、该课程有何用?(WHY)
电工技术 电子技术
工科数学
复变函数 拉氏变换
代数与几何
机械原理
机电系统控制基础
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与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 • 掌握经典控制的基本理论(贯穿始终) • 掌握分析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第2、3、4、5、6章) • 掌握设计、调试、评价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手段(第7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三、教学与考核方法?(HOW)
• 总学时:58 讲课学时:46 实验学时:12
经典控制理论 ❖ 形成时间:二十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 研究对象:以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以传递函数作为系统的基本数学描述,以频率法
和根轨迹法作为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两种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1.1.1 控制的概念
现代控制理论
❖ 形成时间: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 研究对象:适于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是 线性的、非线性的、定常的或时变的。
1.1.1 控制的概念
例2 数控机床工作台的传动系统。
伺服电机
比较器 控制指令
(输入)
放大器
工作台
检测装置
移动量 (输出)
➢ 如果考虑传动系统的制造误差,为了使工作台均匀移动, 试确定其输入,此即最优控制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正环节
串联校正 并联校正
比较
环节
给定环节 r(t)
e(t) 控制器 u(t)
✓ 输入信号 ✓ 输出信号 ✓ 反馈信号 ✓ 偏差信号 ✓ 误差信号 ✓ 扰动信号
扰动
被控对象 c(t)
b(t)
反馈环节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 输入信号: (输入量、控制量、给定量)是指控制输出量 变化规律的信号;
✓ 输出信号:(输出量、被控制量、被调节量)输出是输入 的结果,它的变化规律通过控制应与输入信号 之间保持有确定的关系;
1、系统——按一定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
系统的要素
元素 元素之间的联系
外界对系统的作用 系统与外界的交互作用
系统对外界的作用
输入(激励)、 干扰(扰动)
输出(响应)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机械工程中的广义系统:元件、部件、仪器、设备;加工过 程、操作设备、测量;车间、部门、工厂、企业、企业集团、 全球制造行业等
2. 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分 ➢ 恒值控制系统 系统输入量为恒定值。控制任务是保证在任何扰动作用下系 统的输出量为恒值。 如:恒温箱控制、电网电压、频率控制等。
➢ 程序控制系统 输入量的变化规律预先确知,输入装置根据输入的变化规律, 发出控制指令,使被控对象按照指令程序的要求而运动。 如:数控加工系统。 ➢ 随动系统(伺服系统) 输入量的变化规律不能预先确知,其控制要求是输出量迅速、 平稳地跟随输入量的变化,并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准确地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 自动灌溉;农产品质量检测等。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 生物:人口控制,药物动力学
金融:货币控制 家庭:电饭煲,洗衣机,空调,冰箱
例.[钢铁轧制]:轧出厚度一致的高精度铁板存在温度控制,生铁 成分控制,厚度控制,张力控制,等等。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举例:智能楼宇的控制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例 手动控制:
➢ 观测实际水位,将
实际水位与要求的水位 值相比较,得出两者偏 差。
➢ 根据偏差的大小和
方向调节进水阀门的开 度,即当实际水位高于 要求值时,关小进水阀 门开度,否则加大阀门 开度以改变进水量,从 而改变水箱水位,使之 与要求值保持一致。
被控对象? 被控量?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
控制系统结构体系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时域分析
控 分析方法 频域分析

系统稳定性判据

系统性能指标
础 工程应用
系统校正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课堂教学内容
1 绪论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除2.2、2.5)
3 系统的时间响应与快速性分析(除3.5)
4 稳态误差与准确性分析
静态模型——反映系统在恒定载荷或缓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
统平衡状态下的特性;
代数公式描述
动态模型——用于研究系统在迅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统不平
衡状态下的特性;
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
在一定条件下,动态模型可以转换为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是描述系统的动态历程的,机械工程控制论研究的 是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所以往往需要采用 动态数学模型,即需要建立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 动态特性。
给定环节 r(t) e(t) 串联校正
放大元件
扰动
u(t)
执行元件 被控对象
c(t)
b(t)
并联校正
反馈环节
比较 环节
扰动
给定环节 r(t)
e(t) 控制器 u(t) 被控对象
c(t)
b(t)
反馈环节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被控对象
自 给定环节
动 控
比较环节
制 系 统
反馈环节 放大环节 控制器 执行环节
反馈控制是实现自动控制的最基本的方法。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例:发动机离心调速系统
被控对象: 发动机 被控量: 转速ω
控制信息传递与反馈:
转速ω
离心机构 偏差
(检测或感知)
杠杆
油门
液压比例控制器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表示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的物理框图:
控制器
比较
运算放大
执行
控制部分
检测 离心调速系统控制方框图
例 再改进——自动控制: 其 将 水该进制大有位系行精小正重当统调度反的新实在节。映变与际运,了化水水行最实,位位时终际电要低,总水动求于无是位机值要论使与带相求何实水动等水种际位减时位干水要速为时扰位求器止,引等值使。电起于的阀位水期差门器位望值开输的值,度出偏,放增电差大大加压,大器,值系提输直为统高出到正都了信实,要控号际且
例 改进——自动控制:
➢Q2变大 H减小,浮
子下降
杠杆倾斜
阀门开大 Q1变
大 Q1=Q2,液面重新
稳定。
➢Q2变小 H变大,浮
子上升
杠杆倾斜
阀门关小 Q1变
小 Q1=Q2,液面重新
稳定。
缺点:出水量越多,水位就越低, 偏离期望值就越远,误差越大。控 制的结果,总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值。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有反馈回路。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开环系统
优点:构造简单,成本低。
缺点:无抗干扰能力,不能自动纠偏,控制精度 较低。
闭环系统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稳态精度高,动态精度好。 缺点:构造复杂,设计与制造较困难,成本较高。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开环控制系统 如:步进电机驱动的数控机床 、普通洗衣机 、微波炉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4 自动控制简史 1.5 控制工程实践 1.6 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自动控制技术及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 油、化工、电子、电力、航空、航海、航天、核反应 堆等各个领域。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反馈
反馈是机械工程控制论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反馈的定义:系统的输出通过适当的测量装置全部或部分地返 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共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 反馈量与输入量的比较结果叫偏差。 基于反馈基础上的“检测偏差用以纠正偏差”的原理又称为反 馈控制原理。
利用此原理组成的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它具备测量、比较 和执行三个基本功能。
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机床动态分析与测试、电气液压伺服系统
是科学方法论之一,强调用系统的、反馈的、控制的方法来分 析研究工程实际问题。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信号与系统
复变函数、 拉普拉斯变换
大学物理
理论力学
机电工程控制理论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电路理论
模拟电子技术 机械原理 电机与拖动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析和 设计的一般性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 科学。
在机电工程问题上,机械、电气、液压和计算机被广 泛采用,而且常常互相渗透、相互配合,这就需要结 合机电液系统阐述工程上共同遵循的基本控制规律, 即“机电工程控制基础”。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控制论概述 控制论是关于控制原理与控制方法的学科,它研究 事物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控制论”的两个核心是信息论和反馈控制。 首先创立控制论学科的是美国的数学家、信息理论 家(Norbert Wiener)诺伯特·维纳,他于1948年发表了 “控制论”。 1954年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出版专著《工程控制论》 (英文版),首先把控制论推广到工程技术领域。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 绪论
2020/11/18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控制论
经典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是控制论与机电工程技术理论之间的交叉
学科,侧重介绍机械工程的控制原理,同时密切结合工程实际,
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广泛而 深入地引入了控制理论。
被控对象 被控部分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反馈控制方式的优点:可以自动调节由于干扰和内部参数 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
给定值
E
计算比较
执行
干扰 被控量
被控对象

测量
反馈回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减,即根据偏差进行控制,称为 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形式
比较 环节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控制:对对象施加某种操作,使其产生所预期的行为。 自动控制:该操作由控制装置自动完成,无须人直接参与。 即,在人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如 机器设备、生产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工作状态)能自动 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或运行)。 学习机电工程控制基础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分析某个 给定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稳定性、过渡品质;2、如何根 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用机电液光等设备来 实现这一设计系统。
当实际水位高于 要求水位呢?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例:发动机离心调速系统
控制原理: 如果负载变化使ω增大,
离心机构滑套上移 液压滑阀上移,动力活 塞下移,油门关小, ω减小 直到滑阀回复到中位, ω回到设定值 通过离心机构检测系统的实 际输出值,并与设定值进行比 较,反过来作用于系统,形成 反馈,进而调节系统的输出。 发动机离心调速系统结构原理简图
机电工程控制基础01绪论
2、动力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