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大型H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大型H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大型H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摘要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现场组焊大型异形H钢结构件,配以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 减少焊接变形,并采用反变形施焊的方法;以及对焊接H型钢的矫正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异形焊接H型钢控制矫正1前言2010年,我单位承接克拉玛依石化总厂物料大棚施工工程,现场自制物料大棚柱梁, 异形柱结构形式如图 1 所示, 截面尺寸单根长度为8200mm,腹板宽度250-490mm,翼缘板宽度250mm。

对于物料大棚立柱的制造质量要求, 焊缝为一级焊缝, 构件长度制造允许偏差为±10mm, 高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 宽度的允许偏差为±3.0mm 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1/1000, 且不大于10mm, 扭曲偏差不大于h/250且不大于5mm, 翼缘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 2.5mm, 腹板局部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 3.0mm。

H 型钢因具有优越的结构型式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而成为钢结构的主要结构模式。

下面以焊接物料大棚立柱为例, 探讨焊接H 型钢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方法。

图1 物料大棚立柱2 焊接变形分析2.1变形产生的原因该结构按整体组装焊接的方式, 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变形:一是腹板的拼接焊缝焊后收缩, 有可能使腹板产生波浪变形;二是上、下翼缘板与腹板的连接焊缝截面尺寸较大, 焊接过程中输入的热能量大, 上、下翼缘板必然会产生角变形并引起较大的纵向收缩变形, 使立柱在长度方向形成弯曲变形和扭曲变形;三是如果焊接顺序不合理, 还会造成扭曲变形。

2.2变形的控制方法影响焊接变形的主要因素与焊缝在结构构件中的位置、焊接结构的刚性的大小、装配顺序、焊接顺序、焊接规范的选择与应用等有关。

一旦焊接变形超过标准要求, 矫正将会非常困难,以至于不得不用气割割开重焊或不得已而使整根立柱报废。

因此, 必须采取合理的组装焊接顺序和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 控制立柱的焊接变形, 确保制造质量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塔机焊接防焊接变形措施

塔机焊接防焊接变形措施

塔机焊接防焊接变形措施有以下几种:
-减小焊缝截面积:在得到完整、无超标缺陷焊缝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用较小的坡口尺寸。

-采用热输入较小的焊接方法:如CO₂气体保护焊。

-厚板焊接尽可能采用多层焊代替单层焊。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纵向加强肋和横向加强肋的焊接可采用间断焊接法。

-双面均可焊接操作时,要采用双面对称坡口,并在多层焊时采用与构件中和轴对称的焊接顺序。

- T形接头板厚较大时采用开坡口角对接焊缝。

-采用焊前反变形方法控制焊后的角变形。

-采用刚性夹具固定法控制焊后变形。

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以达到最好的防变形效果。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焊接工程师或技术人员。

消除焊接变形的方法

消除焊接变形的方法

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对焊接结构的形状、尺寸、精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反变形法: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人为地使焊件产生与焊接变形相反的变形,以抵消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精确计算和控制反变形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刚性固定法:将焊件固定在具有足够刚性的夹具或支撑物上,以防止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简单的焊件,但对于大型、复杂的焊件,由于刚性固定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消除应力。

锤击法:在焊接过程中,使用锤击或振动焊件的方法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焊接过程中精确控制锤击或振动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加热法: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局部或整体加热,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加热过程中精确控制加热的温度和范围,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机械校正法:在焊接后,使用机械工具对焊件进行校正,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机械校正过程中精确控制校正的力度和方向,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化学校正法:在焊接后,使用化学剂对焊件进行校正,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化学校正过程中精确控制化学剂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以上是消除焊接变形的几种常见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焊接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避免产生过大的焊接变形。

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方法。

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方法。

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方法。

焊接是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但在焊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应力和变形。

这些问题会影响焊接件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一、合理设计焊接结构在焊接结构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

首先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

同时,还应合理设置焊缝形状和尺寸,以减少焊接应力的集中。

二、控制焊接参数焊接参数的选择对于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非常重要。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以控制焊接热输入。

同时,还应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增加。

三、采用适当的焊接顺序焊接顺序的选择也可以影响焊接应力和变形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应从中心向两端均匀焊接,避免集中焊接导致的应力集中。

对于大型结构件,还可以采用分段焊接的方法,先焊接一部分,然后再焊接其他部分,以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四、采用预热和后热措施预热和后热是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常用方法之一。

预热可以提高焊接件的热导性和延展性,减少焊接应力的集中。

后热可以使焊接件均匀冷却,减少应力和变形的产生。

预热和后热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焊接材料和结构的要求进行控制。

五、采用冷却措施在焊接完成后,可以采用冷却措施来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常用的冷却方法有自然冷却、水冷却和气体冷却等。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可以使焊接件均匀冷却,减少应力和变形的产生。

六、使用焊接变形补偿措施在焊接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产生。

此时,可以采用焊接变形补偿措施来修复焊接件的形状。

常用的方法有机械修复、热修复和焊接补偿等。

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可以恢复焊接件的形状和尺寸,提高焊接件的质量。

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焊接参数、选择适当的焊接顺序、采用预热和后热措施、使用冷却措施以及采用焊接变形补偿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产生。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焊接件的质量和性能,保证焊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超厚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

超厚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

8 2 I 石 油 化 工 建 设 2 0 1 3 . 0 5
构 件下挠 8 3 am。 焊 缝 A r 3 相对 于 I X距离 为 D u 3 =1 3 9 mm ,
( 1 ) 先装 配腹板与下翼板 ( 叠合板) 成 T 字形结构 , 焊接完
成腹 板 与 下 翼 板纵 缝 。 ( 2 )焊接 完成 的倒 T 字形件 , 存 在两种变 形 : 翼 板 角变 形
1 . 4 3 7 6 × 1 0 9 m m 。 , 焊缝 A 面积为 9 1 5 . 8 a r m , 焊缝 A 的截
面积为 1 0 4 6 . 7 am r ,焊缝 A- 、 A 对 I X距 离 为 D u 。 、 D u = 1 0 9 am, r 按 公式 ( 1 ) 计算 , A l 、 A 焊 接 完成 后将 引 起三 角 形




1 / /
形的实例 , 结合三种焊接变 形计 算经验公 式, 浅析焊接变 形控制
技术在大型钢结构焊接 中的应用 。
图 1 三角形钢柱截面 示意
该 三 角柱 构 件 长度 为 1 0 5 0 0 mI n, 截 面 惯 性 矩 I X=
1不对称构件挠 曲变形控制
对于大型不对称构件 ,焊 接后构件 的挠度 变形控制极为 关
E& C T e c h n o l o g y I 工 程技 术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5

要 大型钢结构由于结构跨度 长、 截面大及钢板厚等特点 , 构件焊接后的焊接变形复杂且矫正 困难 定量地对焊接变形进 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技术 , 有效地控制大型构件的焊接变形 , 是大型构件焊接加工成败的关键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钢结构工程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焊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是连接各个构件的主要方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焊接质量。

本文将就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一、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1. 焊接变形控制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完成后会产生热变形,尤其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焊接变形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焊接变形控制是焊接技术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对于焊接变形的控制,首先需要合理设计焊接件的结构,以降低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减小热变形的程度;可以采取预应力焊接或者多次小段焊接的方法,来减少焊接产生的变形;还可以使用专门的变形补偿技术,对焊接变形进行补偿,保证结构的整体精度。

2. 焊缝质量控制焊缝质量是决定焊接接头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而焊缝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材料等。

对焊缝的质量控制是焊接技术中的又一个重点难点。

在焊缝质量控制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艺操作,确保焊接电流和速度的准确控制;要对焊接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质量检验,确保焊缝的材料质量达标;要加强对焊工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提高焊接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焊接接头的检测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接头通常都需要进行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检测,以保证焊接质量。

但由于焊接接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焊接接头的检测也是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之一。

在焊接接头的检测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对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检测;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还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焊接技术的控制措施1. 工艺控制在焊接工艺的控制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要对焊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加强对焊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为焊接工艺的控制提供保障。

减少大型焊接结构件变形的措施

减少大型焊接结构件变形的措施
( )焊接热应力变形 1 工件在 焊接过程 中,对金 属
( )合理选择焊缝尺寸和 布局 焊缝 尺寸过大 ,不 2 但增加焊接工作量 和对焊件输 入较多 的热量 ,而且 增加 焊接变形。所 以 ,在满 足强度 和工艺要 求的前提 下 ,尽 可能减少焊缝 长度 和焊缝数量 。对 连接焊缝 在保证工 件
淬火钢要 防止 因焊缝 尺寸过小产生 淬硬组 织等。设计 焊
缝 时,尽量设计在构件截面 中心轴 的附近和对称 于 中性
( )残余 应力变形 2
残余应力 主要为焊接残余应 力
轴 的位置上 ,使产生的焊接变 形相互抵 消 ,如工 字梁 的 制作 ,在焊接时只要焊接顺序 选用合理 ,焊接变 形就可
辩证统一。
( )合理选择构件结构 认真 分析构件 的特点 、材 1 料 、生产规模 、技术要求 和前后加 工工序 的联系 ,尽量 做到构件稳定 、截面对称 ,对 于薄壁箱 形的构 件除 内隔 板 布置合理外 ,两端 的腹板应 尽量 向端部 布置 ;对于有 悬 出的构件 ,悬出部分不 宜过 长,在放置或 吊起时 ,支 承部位应具有足够的 刚度 等。较容易变 形和不 易矫正 的 结构形式要避免采用 ,可采用 各种 型钢 、弯 曲件 和冲压
董 型呈!芏 _ 笙塑
W W W. et wor ng7 50. om m a1 ki 9 c


焊抵消焊接变形的方法 ,如采用两名焊 工按合理 的焊 接 顺序对称进行焊接 ;为防止扭 曲变形 可 由4名焊工对 称
地从 中间开始 向两侧同时进行焊接。
厚>m 6 m的钢板 ,为保证焊透 ,焊 前必须开 坡 1 ,坡 口 : 1 的形式 主要有 V形坡 1 、X形坡 E和 u形坡 口。V形坡 2 1 l

焊接变形改善措施方案

焊接变形改善措施方案

焊接变形改善措施方案
焊接变形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量的影响而引起的金属结构形状发生偏离的现象。

焊接变形不仅会降低焊接件的精度和质量,还可能对焊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焊接变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方案:
1. 选用合适的焊接参数:在进行焊接前,应根据焊接材料的性质和焊接结构的要求,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

通过调整焊接参数,可以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从而减小变形的发生。

2. 使用预留间隙:在焊接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设计预留间隙。

预留间隙可以提供材料热膨胀的余地,从而降低焊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减小变形的程度。

3. 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通过对焊接件进行预热,可以使焊接材料的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从而减小变形的发生。

在焊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后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焊接结构的性能和形状稳定性。

4. 使用临时支撑和夹具: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利用临时支撑和夹具来固定和支撑焊接件,从而减小焊接过程中的变形。

5. 采用分段焊接:在焊接大型结构时,可以采用分段焊接的方式。

分段焊接可以减小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和热冲击,从而降低变形的程度。

6. 优化焊接顺序:根据焊接结构的特点和要求,优化焊接顺序可以有效减小焊接变形。

在焊接过程中,应先焊接承载结构的重要部位,然后再进行其他部分的焊接。

综上所述,通过合适的焊接参数选择、预留间隙设计、预热和后热处理、临时支撑和夹具、分段焊接以及优化焊接顺序等措施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焊接变形问题,提高焊接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大型结构件在实际生产中是指体积庞大、自身质量大、由结构钢焊接而成的零部件,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大型结构件不仅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对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焊接变形产生的机理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并对焊后减少焊接应力、焊接变形矫正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图1:大型结构件
一、焊接变形产生的机理
众所周知,焊接过程是利用电弧热、物理热、化学热等热能将母材金属及焊材融化形成焊接熔池,熔池凝固从液相转变成固相的结晶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冶金过程。

焊接凝固和铸造凝固虽然都经历结晶成核、长大的过程。

但前者是非平衡凝固,后者是平衡凝固,二者有很大区别。

1、焊接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快。

其平均冷却速度高达100ºC/S,约为铸造的104倍。

所以焊缝金属中极易形成气孔、裂纹、夹杂、偏析等缺陷。

2、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熔池中心与边缘的液态金属温度梯度比铸造高103-104倍。

3、熔池在运动状态下结晶,结晶前沿随热源同步移动,结晶主轴逆散热方向并向热源中心生长,到焊缝中心区停止生长。

此区是杂质易聚集区。

4、母材融合线上存在大量现成表面,在半融化晶粒上形核后外生长成联生结晶,表现出焊接熔池非均质形核的特点。

焊接过程的这些特点使得结构件在焊接过程进行当中,当其局部受热时,因受其周围构件约束不能充分伸展,产生压应力;当其冷却时,因焊缝收缩而产生拉应力,使焊件产生弯曲变形。

故当焊接过程结束后,焊件内部既存在着压应力又存在着拉应力,既存在着弹性变形又存在塑性变形,焊缝内部因焊缝收缩产生压应力,焊缝周边的母材金属因受拉而产生拉应力。

可以说这些应力和应变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应利用此机理对焊接结构件从结构设计、焊接工艺因素两个方面控制其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二、结构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在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焊缝数量
焊缝数量少,需要输入的焊接热能就小,焊接变形就会减小。

某厂生产的天车底座其上下平面原来按形状分别由4-6块钢板拼焊而成,焊接变形大且难以矫正,后上下底面改用整板下料制作,减少了十几道焊缝,焊后整体变形很小,节约了工时和焊材,效果十分显著。

用钢板焊接的箱体类,若厚度在10mm以下,可先将钢板弯曲成一定形状然后再进行焊接,这样不但可以减少焊缝数量,使焊缝对称和外形美观,而且可以提高构件刚度,减少构件变形。

某厂生产的各种油箱、水箱,原来用6块钢板在棱边处焊接,刚性差,焊接变形大,需要焊6道焊缝。

后改为前后面折边,两端封板,这样只需下4块板,焊4道焊缝即可,且刚性好,焊接变形小。

2、合理设计焊缝形式及尺寸
对接焊缝的受力状况好于角焊缝,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对接焊缝。

众所周知,焊缝尺寸越大,须填充的焊接材料就越多,焊接时输入焊件中的热量就越大,焊缝收缩时产生的内应力就越大,焊件的焊接变形就越大。

因此,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焊缝尺寸。

3、焊缝位置应尽量对称布置
在焊接过程中,焊件因局部受热和快速冷却内部产生压应力和拉应力而产生应变。

当焊缝位置对称时,焊缝冷却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就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整体上就可以得到较小的变形。

缝位置应尽量布置在构件刚度较大的地方,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焊缝所处位置刚度越大,其焊接变形相对要小,对控制焊件的整体变形有利。

4、焊缝位置避免集中和重叠
当焊缝相对集中和重叠时,热影响区相互影响,不仅使热影响区的母材金属因反复加热
而变得晶粒粗大,机械性能下降,而且使得变形加大,影响焊件尺寸精度。

因此,应将焊缝尽量错开,各条焊缝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00mm以上。

三、焊接工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保证下料尺寸合理准确
下料尺寸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尺寸精度,进而直接影响构件的组焊精度。

下料尺寸偏短,则焊缝组焊间隙就偏大,所需填充的焊接材料就多,焊件所受的热量就越多,焊件的焊接变形就相对要大,通常焊件组对间隙要小于3mm。

对型材,若为热切割方式下料,则要求留少许余量,切割后打磨掉余量。

2、控制组合胎具尺寸精度
组合胎具的精度是保证焊接件组焊尺寸准确与否的关键,若组焊胎具的偏差过大,结构件的组焊尺寸精度的保证就无从谈起。

对大型结构件,不但要控制其纵横轴向的尺寸偏差,而且要控制关键截面的对角线偏差。

通常要求大型组焊件组焊胎具的线性尺寸偏差在千分之二以内。

另外,亦应对组合平台的平面度加以控制,平台的平面度过大,工件压紧后会产生变形,造成工件组焊后的平面度偏差过大。

通常,控制组合平台的平面度在3mm范围之内。

3、选择合理的焊接方法
焊条电弧焊作为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因其简单方便,适应性强而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缺点是效率低。

埋弧自动焊因输入电流大、熔敷效率高而在长焊缝连续焊接的大型工件中得到较多应用,但它不适应井架、钻台等较短焊缝的焊接。

CO2气体保护焊因其电流密度大、焊丝熔率高、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厚板薄板均能焊接、焊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在焊接领域中得到推广应用。

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焊接飞溅大、当CO2气体纯度低于99.5%时焊缝中易产生大量的气孔,这可以通过采取使用高纯度CO2气体,配以使用药芯焊丝、以及使用混合保护气等措施加以解决。

4、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顺序
通常,大型结构件焊缝尺寸都较大,需填充的焊接材料多,输入焊接热能大,焊件的变形相对要大,且焊缝内部易产生缺陷。

因此,对于焊缝尺寸较大的焊接结构件(通常指角焊缝焊高尺寸6mm以上)可采用适当的小直径焊条(丝)、小电流、大线速度、多层多道焊等焊接工艺来控制焊接变形。

但应注意,过小的焊接电流会导致焊不透等缺陷。

定位焊位置要选在刚性大,焊接变形小的地方,以便定位焊能定位准确;在确定焊接顺序时,对称结构要采取两边同参数同时施焊,以使焊接热变形相互抵消一部分,达到减少焊接变形的目的。

自拼车大梁是焊接工字钢结构,采用专用组焊工装压紧定位,两名焊工在两侧从中间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同时跳焊。

由于焊缝尺寸较大,采用多层多道焊,经过采取以上工艺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十几米长的工件其平面度,上下翼板的平行度均控制在图纸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5、使用专用焊接工装
大型焊接结构件由于工件尺寸较大,整体的焊接变形积累值就越大,因此大型焊接件通常都采用专用焊接工装组焊,工件定位后压紧焊接,避免了在自由状态下组焊,工件在工装内始终处于最佳的焊接位置,可以得到较小的焊接变形。

如在套装井架制造过程中,在组焊单片时使用单片组焊专用工装,在井架大组合时在专用的铸梁平台上组焊,从而合理的控制了井架的变形问题。

四、焊接应力的消除与焊接变形的矫正
焊接变形与焊接残余应力密切相关,正是因为焊缝内部存在焊接残余应力才导致了焊接变形的产生。

若焊缝中存在着较大的残余应力,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焊缝产生裂纹,造成工件的损坏,给设备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随着工件的使用,焊接残余应力不断释放,又会产生新的变形。

因此,在工件组焊完以后,通常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和调矫变形,使其能够满足图纸要求和使用要求。

1、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除应力方法有:自然时效、振动时效和热处理去应力,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

自然时效简单易行,无需任何设备,只需一块适当的空地就行,几乎不发生任何费用。

但自然时效周期较长,且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应力,因此对生产周期短,交货要求急的产品不太适应。

振动时效因其设备简单、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通常不超过30分钟)、减小应力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

但振动时效只能减小残余应力的峰值而不能消除残压应力,故振动时效对减少现存变形的效果不大但对防止以后使用中将会产生的变形能起到较好地预防作用。

热处理整体消除焊接应力的效果最好,在适当的温度下停留适当时间,几乎可将焊接残余应力完全消除。

它对重要的小型焊接件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对大型焊接件,由于受加热炉尺寸的限制通常不能整体加热消除应力。

在焊件变形处局部加热消除焊接应力和应变亦能取得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加热温度要严格按国家有关碳钢、低合金钢的标准规定的热处理温度进行。

实际生产中局部加热温度较难精确控制,通常用测温计监控工件的实际受热温度。

2、焊接变形的矫正
对大型焊接结构件的焊接变形通常采用机械矫正和热处理矫正两种方法。

用机械矫正法矫正焊接变形是目前生产中广为采用的一种矫正方法,它是通过对焊件变形施加反方向的机械作用力来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操做起来亦很简单,效果往往不错。

缺点是对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不明显,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残余应力的释放会产生新的变形。

热矫正是在焊件局部变形处对处于拉伸部分进行局部加热,使其冷却时收缩产生反变形从而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火焰加热和电加热两种。

热矫正的优点是矫正变形彻底,对任何复杂形状的工件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缺点是对矫正温度要求严格,实际操作中矫正温度不易控制。

生产中常把上述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如在机械矫正前先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对局部变形大的地方辅助于热矫正处理。

综上所述,从设计及工艺两方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焊接变形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能有效地控制焊接变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来源:摘自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