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针灸问对》是中国古代针灸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针灸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汪机的《针灸问对》主要包括了对针灸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论述,深入研究了针灸学的内涵和外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和思考。

本文将对《针灸问对》的学术思想进行评析,并探讨其对现代针灸学的启示。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强调了针灸学的实践性。

他认为,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领悟针灸的奥秘。

他提出了“针灸寓于艺术而非学术”的观点,强调了针灸医学的技艺性和个体化。

这一观点在现代针灸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针对不同病情和患者,注重针灸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技艺水平的提升。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提出了针灸学的脑神经调控理论。

他认为,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他将针灸的作用机制归纳为“种疗,则苗长;伐至,则根断”的观点,强调了针灸的调节和治疗作用。

这一理论对现代针灸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的机理和作用方式。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还提出了针灸学的整体观念。

他认为,针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针灸的诊断和治疗。

他强调了针灸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认为针灸医师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针灸的正确应用。

这一观点对现代针灸学的发展非常重要,提醒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针灸学本身,还要注重整合其他医学科目的知识,丰富和完善针灸的理论体系。

《针灸问对》是一部对针灸学进行全面研究和论述的重要著作,对现代针灸学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汪机的学术思想在现代针灸学中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汪机对针灸学的关注和理解也为我们对传统针灸学进行重新认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汪机是中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其著作《针灸问对》是其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汪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对针灸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以及针灸治疗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针灸问对》的学术思想进行评析,旨在探讨汪机的学术思想对于现代针灸学的意义和价值。

1. 汪机的学术思想植根于传统中医学在《针灸问对》中,汪机强调针灸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针灸学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

他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如“针灸三大原则”、“经气作用学说”、“寻经论穴”等。

这些观点都充分体现了汪机的学术思想植根于传统中医学的特点,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针灸学具有积极意义。

2. 汪机强调针灸学的临床实践在《针灸问对》中,汪机反复强调了临床实践在针灸学习中的重要性。

他不仅结合了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还深入挖掘了古代名医的实践经验,使其学术思想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他还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十八要点”、“灸法六要”等实用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 汪机提倡继承和创新在《针灸问对》中,汪机不仅重视传统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继承,更加强调了对于针灸学的创新和发展。

他提出了“发展是对传统的继承,继承是对发展的基础”的理念,鼓励年轻一代针灸医师不仅要重视对传统医学的学习和继承,更要不断地开拓创新,让针灸学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壮大。

4. 汪机强调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在《针灸问对》中,汪机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强调了针灸治疗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特点,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他认为针灸治疗是以治疗标本、调整气血为主,兼顾治疗症状和改善体质。

这一治疗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认可,为临床医师指明了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在《针灸问对》中,汪机不断强调了针灸学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他认为临床实践经验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要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不断提高针灸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汪机《针灸问对》针灸学术思想研究

汪机《针灸问对》针灸学术思想研究

汪机《针灸问对》针灸学术思想研究张蕊;周美启;万四妹【摘要】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

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

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汪机;针灸问对;针灸学术思想【作者】张蕊;周美启;万四妹【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安徽合肥230012;;[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汪机,生于明代中期(1463-1539年),字省之,号“石山居士”,徽州(新安)祁门朴墅(今属安徽省祁门县)人。

汪机家族世代行医,其祖父汪轮及其父亲汪渭均为名医。

汪机年少时勤攻经史,屡试不利,受范文公“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启示后援儒入医,随父学医,苦心钻研,博采众长,终以医闻名于世。

《明史》记载,汪机与常熟缪希雍、杞县李可大、吴县张颐并称为明代四大名医。

汪机行医一生临证不辍,著作不止。

据考证,汪机一生著述活动涉及的医籍有13种78卷,其中包括编纂医籍《医学原理》13卷,《外科理例》8卷,《运气易览》3卷,《重集读素问钞》3卷,《针灸问对》3卷,《脉诀刊误集解》附录2卷,《痘治理例》1卷及附方1卷,《医读》7卷,《伤寒选录》8卷(国内已佚),《素问补注》1卷(已佚),《本草汇编》20卷(已佚),共11种70卷;传抄医籍《推求师意》2卷,《脉诀刊误集解》2卷,共2种4卷;由门人纂成医籍《石山医案》3卷及附录1卷[1-2]。

其中《针灸问对》主要体现了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

《针灸问对》,又名《针灸问答》,成书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0年)。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针灸问对》是古代著名医学家汪机所著的一部关于针灸理论的经典著作。

汪机在这
部书中提出了许多深刻的学术思想,对于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强调了针灸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他认为针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不适。

他通过自身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总结了许多有
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并指导针灸师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方法来治疗疾病。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提出了针灸治病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
能量传输的通道,针灸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强调了将针灸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研究,解释了针灸
治疗的机理和原理。

他还讲述了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他强调了针灸师必须具备扎针的技巧和经验,同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汪机的《针灸问对》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他在这部书中提出了许多针灸治疗
的理论和实践,对于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通过自身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许多
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强调了针灸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他还探讨了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
治疗规律和操作技巧,为针灸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对针灸学有
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作者:祝金豹李梦储浩然刘雪珂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浅要评析了明代汪机所撰《针灸问对》的学术思想,既有针灸学习的方式方法,又有临床诊治思想。

一反面遵从现有的汪机《针灸问对》的学术总结成果,包括崇经重典、穷搜博览、辨证论治、识脉察形、敢于批判针法、主张针有泻无补、重视辨证主张病无定穴等诸多方面。

另一方面补充了批判针刺男女不同、批判针不守神、针刺前后均当有忌、知穴善用、取象比类精准巧妙等学术思想特点。

【关键词】针灸问对; 汪机; 学术思想doi:10.14033/ki.cfmr.2019.06.0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3Evaluate and Analysis on the Academic Thoughts about WANG Ji’s Questions&Answers about Acupuncture/ZHU Jinbao,LI Meng,CHU Haoran,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6):-176【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Zhenjiu Wendui)”written by WANG Ji in the Ming Dynasty.It has both the methods of acupuncture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n the one hand,the existing academic summary achievements include emphasis on the spirit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of classical theory and learn from others,the diagnostic think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bravely criticizing acupuncture manipulatio,point selection and moxibustion are flexible and changeable,and so on.On the other hand,it supplements the academic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i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acupuncture,criticizing the lack of focu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non,having taboos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making good use of knowledgeable acupoints,taking image comparison class,accurate and ingenious summary methodrecise and ingenious analogy of images.【Key words】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Zhenjiu Wendui); WANG Ji; Academic thoughtFirst-author’s address: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针灸问对》为明代医家汪机(1463-1539年,字省之,别号石山,安徽祁门人)所撰。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针灸问对》是明代针灸学大师汪机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于针灸学的发展和传承
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针灸问对》的学术思想进行评析。

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提出了“刺而无央”的思想。

他认为针灸应遵循刺而不逾
病所及的原则,即只刺疾病所在的穴位,不能过多地刺入。

这一思想体现了针灸要精准、
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的原则,避免了过度治疗的危险。

汪机强调了针灸治疗的“治本”思想。

他认为通过合理运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
和气血,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进而治愈疾病。

他强调了针灸治疗要从根本
上治疗疾病,而不是仅仅控制病症。

汪机还提出了“因人体异同,治疗也需有异同”的思想。

他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
都有所不同,因此针灸的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他主张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因病制针,因人而异,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汪机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对针灸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强调了针灸要精准、有针对性地治疗疾病,避免过度治疗的危险,这为针灸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

他的“治本”思想则为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
指导。

汪机对个体化治疗的主张也呼应了现代医学注重个体差异和个体化治疗的观点,体现
了他在针灸治疗中的智慧和前瞻性。

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提出的“刺而无央”、“治本”和个体化治疗等思想,为针灸学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指导,并且与现代医学的理念相
契合,对于现代针灸学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针灸问对》灸法特点浅析

《针灸问对》灸法特点浅析

《针灸问对》灸法特点浅析齐丽珍;马晓芃【摘要】《针灸问对》[1]成书于嘉靖庚寅(1530年),是汪机针灸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共分3卷,上、中卷论述了针灸基本理论和针法,下卷涉及灸法和经络腧穴.全书用问对的形式阐明了针灸的学术观点,有独到的见解,是一部难得的针灸专著,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兹就汪机的灸法特色与学术见解探讨如下.【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27)012【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针灸问对;灸法;古籍;针灸学【作者】齐丽珍;马晓芃【作者单位】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针灸问对》[1]成书于嘉靖庚寅 (1530年),是汪机针灸学术思想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3卷,上、中卷论述了针灸基本理论和针法,下卷涉及灸法和经络腧穴。

全书用问对的形式阐明了针灸的学术观点,有独到的见解,是一部难得的针灸专著,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兹就汪机的灸法特色与学术见解探讨如下。

1 注重辨证察形汪机非常重视辨证察形,认为它是针灸治疗的依据,提出“切脉观色,医之大要”。

书中有“奈何世之专针科者,既不识脉,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以致误针成痼疾者有矣。

间有获效,亦偶中耳,因而夸其针之神妙,宁不为识者笑耶?”又曰:“……察脉盛衰,以知病在何经,乃可随病以施针刺也。

苟不诊视,则经脉之虚实,补泻之多寡,病症之死生,懵然皆无所知矣。

于此而妄施针灸,宁免粗工之诮哉!故集见于此,俾后之针士,必先以诊视为务也。

”可见十分强调辨证的重要性。

辨证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它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症候,再通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分析,得出病机之所在,抓住疾病的本质。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针灸问对》学术思想评析
汪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针灸学家,他的代表作《针灸问对》是汉代针灸学的重要文献
之一。

该书通过问答的形式,系统阐述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对中国针灸学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对汪机的《针灸问对》进行学术思想的评析。

汪机的《针灸问对》深入研究了针灸的基本理论。

他通过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针
灸的起源、分类、针法、穴位选择等基本概念和技术。

他将针灸学的知识体系划分为针灸
学的基本理论、针灸学的基本技术和针灸学的临床应用三个部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
系统。

在基本技术方面,他还详细介绍了插、转、扣、捻、推、拔、吹等针刺技法和灸法等,丰富了针灸学的技术内容。

汪机的《针灸问对》重视临床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他提到:“故知者务于教,而因知能行之谓也。

”他认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书中,他不仅详细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还结合具体病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他通过问答的
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汪机的《针灸问对》强调个别化治疗原则。

他认为:“伤寒病,难以同治者,物之生长,各异其类。

”在临床实践中,他认为每个病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
制定个别化的治疗方案。

他明确指出:“医之所治,察于病者也。

”他主张针灸师要充分
了解病人的病情,结合病人的体质、病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病人个体的治疗方
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迎 随不 同者 ,素 问》 《 通各经受 病言 ,难经 》 《 主一经 受 病言 。病 合 于《 问》 , 素 者 宜依 《 问 》 经补 泻 之法 素 各 治之 ; 病合于《 难经 》 , 者 宜从《 难经 》 子母迎 随之法 治 之 。各 适其 宜 , 庶合 经 意 。 并对 时 下流 行之 针 刺 十 ” 四法 、 青龙 摆尾 、 白虎摇 头等 补泻诸法 , 认为“ 合理者 少 , 理者多 , 杂紊乱 , 冗重复” 悖 错 繁 。在 治病 方 法 上 ,针灸 问对 》 出 : 当今 之世 , 《 指 “ 必齐 毒 药 攻其 中 , 针 灸治其外 。而“ 之针 士 , ” 今 决痈 用锋针 、 铍针 , 其它
明之 ” 不仅方便 后 学 , 为针 灸 理论 的传播 和 发 展 , 也
起到 了积极 的作用 。综 观 《 灸 问对 》 书 , 机 的 针 全 汪
针灸学 术思想 主要体 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1 主 张遵从 经 旨, 判诸 家之说 评 汪机 主张针灸 必 本《 内经 》 《 、 难经 》 认为 “ , 针之
姚 玉 芳
( 徽 中医学 院针灸 骨伤 临床学 院 , 安 安徽 合 肥 2 0 3 ) 3 08 ) [ 要] 摘 明代新安 医家汪机主 张针 灸必 以《 内经 》 《 经 》 本 , 、难 为 并对 后世 诸 家针 灸之 书 中违背 经 旨、 错 杂紊 “
乱 , 冗重复” 处 , 出了批评 。其针 灸 学术思想 主要体 现在《 灸 问对 》 书 中。认 为金 元 医 家朱丹 溪提 繁 之 提 针 一
明代 医家 汪 机 ( 4 3 5 9年 ) 字 省之 , 石 1 6 —1 3 , 号 山居士 , 安徽祁 门人 , 新安 医家 中最具 代表 性 的人 乃 物之一 。汪 机 自幼 业儒 , 随父 习医 , 后 继承 家学 , 以 医鸣世 。他遵 从《 内经 》 《 经 》 搜 罗 诸 家 , 研 针 、难 , 精 药, 著述颇 丰 , 其针 灸 学术 思 想 主要 体 现在 《 灸 问 针
认 为“ 法浑是泻而无补” 针 。他 指 出 : 经 日 : “ 阳不
足 者 , 之 以气 ; 不 足 者 , 之 以 味 。针 乃 砭 石 温 阴 补
所 制 , 无气 , 既 又无 味 , 皮 损 肉 , 窍 于 身 , 皆 破 发 气 从 窍出矣 , 得 为补 ? 何 ”并 举 例 说 明 : 假 如 痨 瘵 “
不可 守经无权” 。汪机 的针 灸学术思 想对后世 影响很 大 , 为针 灸 医学 的正本 清 源 、 乱 纠偏 、 拨 传承 光 大 , 出 做
了积 极 的 贡 献 。
[ 关键 词] 汪机 ; 灸 问对 ; 针 学术思 想 [ 中图分类号] 2 9 [ R4 文献标 志码 ] [ A 文章 编号3 0 02 1 ( 0 0 0 0 20 1 0 —2 9 2 1 ) l0 1 —3
出“ 法浑是 泻而无补” 针 的观 点不无道 理 , 出经 中所言补 法 , 指 即张子和 所谓祛 邪扶 正 、 旧生新之意 。此外 , 去 汪机 重视 灸法的应 用 , 对无病 滥 灸; 反 强调施针 疗疾 , 必先 以诊视 为务 ; 求 医家 临床 施 治 , 当知 圆机 活法 , 要 “
大经大法 , 可 不 读 也” 不 。其 在《 灸 问 对 》 列 8 针 所 4 问 中, 全引 录《 完 内经 》 《 经 》 、难 及其 注 文 的就有 4 6 问, 而在其他 各 问 中也 无 不 以经 文 进行 阐发 。他 ] 在《 针灸 问对 》 言 中说 : 余 因 有 感 , 取 《 枢 》 序 “ 乃 灵 、 《 、难 》 诸家 针 灸 之 书 , 搜 博览 , 有 论及 针 素》 《 及 穷 遇
对 》 书 中。《 一 针灸 问对 》 为上 中下 3 分 卷 , 』 将脏 腑
诸病 , 分皮肤 、 肉 、 无 肌 血脉 、 筋骨 , 皆用毫针 , 者置 余 而不用 , 甚有背 于经 旨矣 。 汪机指 出针家不擅 诸法 、 ”
不 能择法 而用 的弊 病 , 调针 、 、 皆当 因病 而施 强 灸 药 治 。他 的这种不 拘一格 的 医学 理念 , 直到今 天 , 然 仍 对 中医I 临床有着 重要 的指导意 义 。
2 继 承丹 溪观点 , 认为针 法有 泻无补
经络 、 营Βιβλιοθήκη 气 血 、 针法 灸法 等理论 , 设 为问难 以著 皆“
补法 与 泻 法 是 针 刺 治 病 的 重 要 原 则 。 一 般
认 为 , 补 ” 主要 用 于 治 疗 虚 证 ; 泻 ” 主 要 用 于 “ , “ , 治 疗 实证 。 汪 机继 承 了 金 元 医 家 朱 丹 溪 的 观 点 ,
得 以恢 复旺盛 的 方法 , 为 补法 ; 能 疏 调经 气 , 称 凡 泻
学术 思想 , 于《 本 内经 》《 经 》 汇集诸 家 ; 、难 , 并在 阐释 经义 的基础 上 , 评议 后说 。如在 针刺手法 上 , 机认 汪
为“ 素》 《 》 《 、难 所论 , 刺法之 正也 ……《 》《 》 论 素 、难 所
以扶 正 , 旧 实 所 以生 新 之 意 也 … …疾 出 以 去 盛 去
血 , 复其 真 气 , 云 补 也 。 即 所 谓 补 法 , 祛邪 而 故 ” 乃 扶 正 、 旧 生 新 之 意 。 以 针 刺 病 能 祛 有 余 之 邪 去 实 , 不能 补 阴 阳之 不 足 。 而 现 代 医学认 为 , 刺 补泻 主 要是 通过 不 同手 法 针 以产生 不 同的刺激 强度 , 而使 机体 阴阳得 以调 整 。 从 凡 能激 发经气 , 鼓舞 正气 , 促使 体 内各种低 下 的功 能
1 2
安徽 中医学 院学报 第 2 卷 第 1 21 2 J UR N FA HU C C ̄ L G o 2 o1 e.00 9 期 00年 月 O N O N I M L E E V 1 9 . Fb21 T A . N

新 安 医 学研 究 ・
汪机《 针灸 问对 》 术思 想 探 析 学
灸者, 日逐 笔 录 , 之盈 箧 。 由此 可 知 , 积 ” 汪机 的 针灸
阴虚 火 动 , 当 滋 阴 降 火 , 能 滋 阴 否 乎 ? 痿 症 法 针
肺 热 叶 焦 , 当 清 金 补 水 , 能 补 水 否 乎 ? 汪 机 法 针 ” 认为《 内经 》 言 补 法 , 即 张 子 和 所 谓 祛 邪 实 所 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