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果蔬制品工艺

合集下载

第二章-果蔬加工技术-蔬菜腌制

第二章-果蔬加工技术-蔬菜腌制

表 2 水分活度与食盐含量之间关系
食盐(%) 0.87 1.72 3.43 9.38 14.2 19.1 23.1
Aw
0.995 0.990 0.980 0.940 0.900 0.850 0.800
4、抗氧化作用
食盐溶液中氧气浓度下降,抑制好 氧微生物的活动,对防止腌制品的氧 化具有一定作用。
(二)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韩国泡菜:奥运造就的灰姑娘童话
韩国泡菜:奥运造就的灰姑娘童话 “泡菜妈妈”韩晶慧被政府推为文化名人之一。
韩国泡菜的年出口额已经达到1亿美元。海外分厂 的销售额不计算在内。
韩国泡菜迈出国门的第一步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泡菜妈妈”韩晶惠当年专门走进奥运村做宣传,借 助奥运盛会的契机,将韩国泡菜卖到全世界111个国家 和地区,实现了泡菜的“奥运营销”。
对其进行全植株的高效利用。使原料各部分 所含有的有用成分都能被充分合理地利用。
绿素(绿色褪去);可暂时保持绿色。
☞ 井水或澄清的石灰水浸泡 能保持绿色,并使制品具有较好
的脆性。原因:硬水或石灰水中的钙离子不仅能置换叶绿素中 的镁离子,使其变成叶绿素钙,而且还能中和蔬菜中的酸分, 使腌制时介质的pH由酸性变成中性或微碱性,绿色保持不变。
(4)保持脆性: ★ 不选用过熟的原料; ★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 ★井水或加钙水浸泡,也可直接加入腌渍

蔬 ☞食盐浓度高,间或加用香料,乳酸发酵
食 品
轻微。由于盐分高,通常感觉不出酸味。
工 (1)咸菜类 艺
学 (2)酱菜类
(1)咸菜类:
只进行腌渍,根据菜体与菜卤是否分开的情况分 为: ★湿 态:制成后,菜与菜卤不分开,如腌雪里蕻、 盐渍黄瓜、盐渍白菜等。 ★半干态:蔬菜以不同的方式脱水后,再经腌制 成不含菜卤的制品,如榨菜、冬菜、萝卜干等。 ★干 态:蔬菜以反复晾晒和盐渍的方式脱水加工 而成的含水量较低的蔬菜制品,如梅干菜、干 菜笋等。

果蔬食品工艺学-蔬菜腌制

果蔬食品工艺学-蔬菜腌制

第五章蔬菜腌制严格按照HACCP操作规程作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专业生产泡菜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和分类一、腌渍食品的概念:是将新鲜的蔬菜经过适当处理后用食盐和香料等进行腌制,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制成鲜香嫩脆、咸淡(或甜酸)适口且耐保存的制品。

二、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增加了保藏性携带运输方便增加风味,丰富产品种类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方法简单1、发酵性腌制品:利用低浓度的盐分,在腌制过程中经过乳酸发酵,一般还有轻微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及香辛料等的防腐作用,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如泡菜和酸菜。

2、非发酵性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不经过发酵或经微弱的发酵,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糖及其它调味品来保藏和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依其所含配料及味道不同,分咸菜、酱菜、糖醋菜三大类。

三、蔬菜腌制品的分类第二节、蔬菜腌制原理一、食盐的防腐作用1.高渗透压作用2.抗氧化作用3.降低制品的水分活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1.乳酸发酵2.酒精发酵3.醋酸发酵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1.鲜味的形成2.香气的形成3.色素的形成一、食盐的防腐作用(一)食盐保藏的原理1、高渗透压作用:1%的食盐溶液可产生618.082kPa的渗透压,通常腌菜用盐浓度为4%~15%。

2、抗氧化作用3、降低水分活性作用(二)影响食盐防腐效果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霉菌>细菌2、pH值:pH值降低,食盐防腐效果增强。

在中性溶液中,抑制酵母菌活动的食盐浓度必须达到25%,而当pH值为2.5时,浓度14%的食盐溶液就足以抑制其活动;对高度发酵的腌制品,如酸白菜不需加盐就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3、温度:低温对微生物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冬季盐浓度可低些,夏季盐浓度应提高。

4、氧气:有氧条件可促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密封可提高盐溶液的保藏效果。

在中性溶液中能忍受的最高食盐浓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主要是乳酸发酵、还有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作用。

食品工艺学(果蔬加工部分)

食品工艺学(果蔬加工部分)

食品工艺学(果蔬加工部分)教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系二00七年三月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果蔬加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内容,以及国内外果蔬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果蔬加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内容(1学时)第二节国内外果蔬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第二章果蔬原料(6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果蔬原料的特点、果蔬食品的营养特点,果蔬原料中的化学成分与果蔬食品品质的关系,以及了解不同的果蔬食品加工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重点难点】果蔬的化学成分与贮藏加工及果蔬食品品质的关系。

第一节果蔬原料的特点(1学时)第二节果蔬食品的营养特点(1学时)第三节果蔬原料中的化学成分与品质(3学时)第四节果蔬食品加工对原料的要求(1学时)第三章果蔬加工原料的采后处理与贮藏(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果蔬原料采后处理的方法;冷藏、气调贮藏的概念、原理、贮藏技术和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日常管理要点;以及了解其它几种常见的贮藏技术。

【重点难点】果蔬冷藏和气调贮藏的原理。

第一节采后处理第二节预冷及冷藏(2学时)第三节调节气体成分贮藏(气调贮藏)(2学时)第四节其它贮藏(2学时)第四章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6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果蔬加工原料的主要预处理方法。

【重点难点】果蔬原料碱液去皮、烫漂及护色等主要原料预处理的原理、条件及方法。

第一节果蔬原料的选别、分级与清洗(1学时)第二节果蔬的去皮(1.5学时)第三节果蔬的切分、破碎、去心与修整(0.5学时)第四节果蔬的烫漂(1.5学时)第五节果蔬的护色(1.5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果蔬加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内容(1学时)一果蔬加工的概念:以各种果蔬为原料,采用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对原料进行不同深度的加工处理,改变其原料的形态、性质,制成多种各具特色,安全卫生、耐保存的果蔬加工制品,这处过程就叫果蔬加工。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概念食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吸收后,为身体提供能量、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

食品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主食、菜肴、水果等,还包括各种饮料、调味品等。

食品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包括植物、动物等。

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对食品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安全卫生和方便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洗、切割、烹调、冷却、包装等环节。

不同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同一种食品原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三、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指以食品原料为基础,通过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食品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食品工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功能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个性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特色化食品的需求。

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工业的科学。

它以食品原料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包装、食品贮藏、食品品质检测等。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一、食品干藏原理食品干藏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脱水和干藏是有效的食品保藏手段。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编2012年5月1. 课程简介1.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1.2.学时/学分:16/11.3.开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1.4.选用教材:《食品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校编2. 课程任务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过程。

学会熟练地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

掌握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生产的工艺与设备。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饼干、面包和糕点的制作,掌握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及工艺过程,学会使用有关的食品机械设备。

4. 安全注意事项4.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4.2.卫生。

地面、桌面干净无水,防止滑倒。

4.3.电源插座周围无水,不能用潮湿的手插电源。

4.4.带帽子,特别是女同学。

4.5.注意运动部件的安全。

4.6.使用刀具注意安全。

4.7.防止烫伤。

4.8.添加剂的使用量要准确,混合方法要正确。

5. 实验内容5.1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5.2乳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5.3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5.4焙烤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果蔬制品的加工工艺实验实验一苹果酱的制作1. 实验目的:通过苹果酱的制作,加深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和工艺过程理解;了解苹果酱的配方;掌握主料、辅料的作用;理解加工原理和生产工艺;掌握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生产设备。

2. 实验内容:原理:原果胶在原果胶酶或酸作用下分解成果胶,果胶加适量的糖和酸形成凝胶。

配方:3kg苹果肉; 3kg白砂糖; 1kg水;柠檬酸8g。

3. 实验材料、仪器和设备:3.1.原料(原料):苹果;(辅料):白砂糖;柠檬酸;盐3.2.仪器:天平;不锈钢盆;削皮刀;3.3.设备:常压浓缩设备(不锈钢锅;电热炉);绞碎机;压膜机;4. 工艺流程:原料处理(1-2%盐水护色)--加热软化(100度)--绞碎 --加热,配方,浓缩(100度)--装罐密封(85度)——杀菌和冷却5. 制作过程:挑选优质苹果,洗净,去皮,切半去核,然后放置在1-2%的食盐水中护色;然后连同用纱布包好的果皮一起放入沸水中软化至果肉变软;再用绞碎机把软化后的果肉绞碎;放入锅中同时加入辅料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左右;迅速装罐,在温度降到85度时候密封;杀菌和冷却至38度。

《果蔬制品工艺》课件

《果蔬制品工艺》课件
沙丁鱼罐头
沙丁鱼罐头是一种以沙丁鱼为主要原料的罐头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特点。同时,沙丁鱼罐头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 心血管疾病。
番茄罐头
番茄罐头是将新鲜番茄经过加工处理后密封在罐头容器中制成的食品,具有浓郁的番茄味 和营养价值。番茄罐头可以作为烹饪食材或直接食用,可用于制作汤、炖菜等。
保鲜期。
储存方式与管理
常温储存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储 存果蔬,适用于短期储
存。
冷藏储存
将果蔬储存在低温环境 中,适用于长期储存和
保鲜。
冷冻储存
通过快速冷冻将果蔬的 水分变为境中的 气体比例来延长果蔬的
保鲜期。
保鲜与储存中的问题与对策
失水
果蔬在储存过程中会失去水分,导致品质下降。对策:保 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使用保鲜膜或气调包装。
感谢观看
多样化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营养的需求 ,果蔬制品的种类和风味也在不断丰 富和创新,如混合果蔬制品、果蔬饮 品等。
02
果蔬制品加工工艺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01
02
03
原料选择
根据果蔬的品种、成熟度 、新鲜度等选择适合加工 的原料,确保产品质量和 安全。
清洗与整理
去除果蔬表面的污垢、农 药残留和杂质,根据需要 进行去皮、去核、切块等 整理。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果蔬制 品的卫生安全和保鲜效果,并合理安排储 存和运输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03
常见果蔬制品介绍
果汁类制品
01
苹果汁
苹果汁是最常见的果汁之一,具有清新的口感和微酸的口味,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02

《果蔬食品工艺学》PPT课件


果蔬生产的特点
1. 季节性强 2. 区域性强
1. 季节性强
果蔬产品的生产与收获明显地受季节的制约。水 果比蔬菜受的影响更大,一般每种水果都只有一定 的收获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大量上市,季节过后便 进入淡季。 对蔬菜、葡萄、草莓等,若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 可提早或延迟其收获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反季 节生产”,其销售价格往往比正常收获季节高得多。 生产的季节性强,常常是旺季上市数量大,供大 于求,淡季品种单纯,上市数量少,供不应求,周 年价格波动较大。
果蔬人均占有量
世界人均水果占有量1996年为69.6kg,亚洲为40kg,
中国为38.4kg。 1997年全国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43.3kg,比1978年的 6.8公斤增长5.4倍。 世界人均苹果占有量为9.1kg,中国为14.1kg,山东为 69.6kg。 1980年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不足80kg,1990年增加到 140kg以上,1997年达到260kg以上。
果品进出口情况
果蔬产品的特点
(4). 用途的两面性
果蔬采收后,有些作为新鲜产品直接 进入流通,而有些则以加工品的形式 进入流通,两者的生产要求和采后处 理是不同的。
采后处理方式
果蔬的采后处理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是贮藏保鲜,所处理的果蔬产品仍然 是活体,最后仍以鲜品形式供应消费; 二是加工,它是以新鲜果蔬产品为原料, 经过各种处理,制成加工品后供应消费。 但两者的目的相同,均延长了果蔬产品 的供应期,提高其附加值
7. 蔬菜的处理、运输与贮藏,王圻译,台湾徐氏基金会,1980
内容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学习有什么意义? 课程特点,如何学习
市场
市场
国外市场

园产食品工艺学4果蔬糖制


26
★转化条件:
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下转化较快,但条件应适宜。 1)蔗糖长时间处于酸性介质和高温下,易水解产生 少量羟甲基 呋喃甲醛(抑菌和使制品轻度褐变); 2)糖制品在加工和贮藏中存在转化糖与氨基酸的黑 蛋白反应
27
表 5 各种酸的相对转化率 种类 相对转化率 (%) 种 类 盐酸
100.00
物理方:渗透压、结晶和溶解度、吸湿性、热力学性质、 粘度、稠度、晶粒大小、容积和导热性等。
21
①糖的溶解度与晶析
☞晶析(也称返砂)——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糖在某一温
度下浓度达饱和时呈现结晶的现象。
返砂降低了糖的保藏作用,有损制品的品质和外
观。
有时也利用这一性质,适当控制过饱和率,
对部分干态蜜饯上糖衣,如冬瓜条、糖核桃仁等。
糖液浓度/% 8.5 15.4 26.1 Aw值 0.995 0.990 0.980 糖液浓度/% 48.2 58.2 67.2 Aw值 0.940 0.900 0.850
15
3)食糖抗氧化作用
有利于制品色泽、风味和维生素等的保存(糖液 中含氧量小)
例:60%蔗糖液,20℃时氧的溶解度仅为纯水含氧量的 1/6。
同样也有效,但并不应用于果冻生产上。
38
c. 果胶的种类和性质
果胶含量越高越容易胶凝 ( 一般取 1% 左右 ) ;
果胶分子量愈大;果胶甲氧基含量愈高,胶凝
力就愈强。
d. 温度
一般地,胶凝温度在 50℃以下,对胶凝强度无多大影响, 高于50℃则强度下降。
39
表8 果胶凝冻所需糖、酸配合关系(果胶量1.5%
糖制后晾干或烘干,不粘手,外干内湿,半透明, 有些产品裹一层半透明糖衣或结晶糖粉。 3 凉果 用咸果胚为主要原料的低糖甘草制品。 果品经盐腌、脱盐、晒干,加配调料蜜制,再晒干

食品工艺学-果蔬实验指导书

《食品工艺学-果蔬》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果蔬罐头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桔子罐头的制作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所属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试验计划学时:4一、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识和掌握罐头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及其不同类别食品罐头的加工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以新鲜的桔子为原料,采取去皮、碱水浸泡、酸洗等工艺,最后密封杀菌制作罐头。

三、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罐藏是把食品原料经过前处理后,装入能密封的容器内,添加糖液、盐液或水,通过排气、密封和杀菌,杀灭罐内有害微生物并防止二次污染,使产品得以长期保藏的一种加工技术。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及其基本工作原理温州蜜桔、白砂糖、柠檬酸、盐酸、氢氧化钠、四旋玻璃瓶、不锈钢锅、镊子、天平、称、测糖仪、温度计五、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扦一选果分组一清洗—热烫剥皮—去络、分瓣—酸碱处理一漂洗一整理—分选一装罐一真空封罐,杀菌一冷却一擦罐、人库、贴标(二)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肉质致密、色泽鲜艳美观、香味良好、糖分含显高、糖酸比适度、含橙皮苷低的果实。

果实呈扁圆形、原料无、果皮薄.桔大小一致、无损伤果,适于加丁的品种有温州蜜柑、本地早及红桔。

2.原料处理①去皮、分瓣桔子经剔选后在生产罐头前需进行清洗后剥皮、有热剥和冷剥。

热剥是把桔子放在90℃的热水中烫2-3min,烫至易剥皮但果心不热为准。

不热烫者为冷剥,一般这种方法多采用于出口厂家,剥皮稍费功夫,由于预热次数减少对营养、风味保存较好。

皮剥号后即进行分瓣,分瓣要求手轻,以免囊因受挤压而破裂,因此要特别注意,可用小刀帮助分瓣,办要干爽,桔络去净为宜。

另一方面办的大小在分瓣是应分开便于处理。

一般按大、中、小三级分,烂瓣另作处理。

②去囊衣:可分为全去囊衣及半去囊衣两种。

a、全去囊衣:将桔半先行浸酸处理,办与水之比为1:1.5(或2),用0.4%左右的盐酸溶液处理桔办,一般为30min左右,具体使用酸的浓度及桔办的囊衣厚薄,品种等来定浸泡的时间,水温要求在20℃以上随温度上升其作用加速,但要注意温度不易过高,20—25℃为宜,当浸泡到囊衣发软并呈疏松状,水呈乳浊状即可沥干桔瓣,放入流动清水中漂洗至不浑浊止,然后进行碱液处理,使用浓度为0.4%,水温在20-24℃浸泡2-5min,具体软囊衣厚薄而定。

果蔬制品


(2)去皮、去络、分瓣及选瓣、分级
按果实大、中、小分别投入沸水中,热烫0.5~1min, 取出,趁热撕去外果皮及橘络,逐瓣分开。撕下橘的皮络 分别收集加工利用。选出畸形、僵瓣、干瘪、破伤橘片。 合格橘片按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级,分别放置。
4.热力去皮
利用90℃以上的热水或蒸汽去皮。因果皮突然受热, 细胞会膨胀破裂,果胶胶凝性降低,使果皮和果肉分离。 蒸汽去皮主要用在桃上。据美国乔治亚大学一名教授介绍, 他目前已研制出另外一种热力去皮法,利用的是红外线焦的一层,其损失率比常 规的热力去皮大大减少,同时由于作用时间大大缩短,其 对营养物质的损失也降到最低。
生理成熟度:是指果实质地变软,风味变淡,营养价值降 低,一般称这个阶段为过熟。这种果实除了可做果汁 和果酱外(因不需保持形状),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产品。
(三)新鲜度
加工所用果蔬必须新鲜、完整,否则,果蔬一旦发酵变 化就会有许多微生物的侵染,造成果蔬腐烂,这样不但质 量差,而且导致加工品带菌量增加,使杀菌负荷加重,而 按原定的杀菌公式即有可能导致加工品的杀菌不足。若增 加杀菌时间或升高杀菌温度则会导致食用质和营养成分的 下降。
第一节 果蔬原料预处理
一、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 果蔬加工要求有合适的原料种类品种、合适的成熟度和
新鲜、完整、卫生。 (一)原料种类和品种
选择合适的原料,这就要根据各种加工品的制作要求和 原料本身的特性来决定。 1.原料本身的特性 2.各种加工品的制作要求
(二)原料成熟度
在果蔬加工学上,一般将成熟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可采 收成熟度、加工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
洗涤用水应是流动水,循环水大大增加原料的带菌量, 不如流动水好。
(四)去皮
去皮必须要做到适度,去掉不合要求的部分即可。去 皮不足,不合要求,要增加工作量,去皮过度,原料消 耗大,增加成本。只有在加工某些果脯、蜜饯、果汁和 果酒时才因为要打浆或榨汁或其他原因才不用去皮;加 工腌渍制品不用去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糖制使氧在糖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也使微生物 的活动受阻。
2.糖的特性与应用(砂糖)
• 糖的溶解度与晶析(过饱和现象) • 蔗糖的转化 • 糖吸湿性 • 糖的甜度 ——糖液浓度 ——糖液温度 • 糖液的沸点温度
3.果脯蜜饯加工工艺
• 原料预处理 (1)选择、清洗、去皮和切分 (2)硬化处理 (3)硫化处理 (4)染色 (5)果坯腌制
第三章 果蔬制品工艺
• 果蔬的保鲜 • 果蔬的速冻 • 果蔬的干制 • 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 果蔬汁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 果蔬的保鲜
• 涂膜保鲜
1.涂层的作用 ——抑制果实的气体交换,降低呼吸强度,从而减
少了营养物质的损耗,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损失, 保持了果品饱满新鲜的外表和较高的硬度。 ——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侵染而避免腐烂损失。 ——能增加果品表面的光亮度,改善其外观,提高 商品的价值。但是必须注意涂料厚薄的均匀适当。
冻结前原料的处理
• 原料的选择 • 清洗、去皮、去核、切分 • 热烫和冷却、沥干
速冻果蔬加工的后续工序
• 包装 • 贮藏 • 解冻
第三节 果蔬的干制
• 原料处理 ——果品干物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 风味好,核小皮薄; ——蔬菜原料要求肉质厚,组织致密,粗 纤维少,新鲜饱满,色泽好,废弃部分少。
——金属罐、玻璃罐及铝箔真空袋是包装干制品 较为理想的容器。
——也可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惰性气体包装。
• 贮藏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在不损害制品质量的条件下,含水量越 低,保藏效果越好。
——贮藏环境应保持低温而干燥,贮藏温度 最好为0~2℃,不可超过10~14℃
——光线
• 复水
——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收水分的程度, 一般常用于制品的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衡量。
2.涂料的种类
阻湿性涂料 阻气性涂料
——按作用分类 乙烯生成抑制涂料
——按性能分类:疏水性涂料和水溶性涂料
3.涂膜的方法
(1)浸涂法
(2)刷涂法
(3)喷涂法
• 气调保鲜
1.温度
2.湿度
3.气体成分
——改变空气的组成、适当降低O2的分压或适 当增高CO2的分压,都有抑制植物体呼吸强度、 延缓后熟老化过程、阻止水分蒸发、抑制微 生物活动等作用。同时,控制氧和二氧化碳 两者的含量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均质和脱气
• 均质 高压均质机操作原理 回转式均质机(胶体磨)均质原理 超声波均质操作原理 • 脱气(去氧):真空脱气法、氮气交换法、
酶法脱气及抗氧化剂法
五、果汁的糖酸调整与混合
• 在鲜果汁中加入适量的砂糖和食用酸(柠檬酸 或苹果酸)
• 整理与包装 蜜饯包装以防潮防霉为主。
• 果脯蜜饯加工中的品质控制 ——返砂和流汤 ——煮烂与皱缩 ——成品褐变
• 腌制
1.原理(朊解、脂解和发酵) (1)蔬菜腌制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食盐的渗透作用 ——微生物与酶的作用(微生物发酵) ——有害的发酵及腐败作用 ——蛋白质分解作用 ——脆度的变化
• 酱制 ——咸菜加工 ——酱菜加工
第五节 果汁和蔬菜汁饮料
• 果汁饮料生产的一般工艺
一、原料的选择和洗涤 1. 应有良好的风味和芳香、色泽稳定、酸度适中,
并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仍然保持这些优良品质, 无明显的不良变化。 2. 汁液丰富,取汁容易,出汁率较高。 3. 原料新鲜,无烂果。采用干果原料时,干果应该 无霉烂果或虫蛀果。
2.影响因素 (1)食盐和pH (2)原料组成 (3)空气或氧气 (4)温度
3.泡菜加工工艺
• 原料处理:如原料体积过大,要进行切分。 • 盐水配制:取硬度较高之水使用可更好地保持脆度。
也可适度加入保脆剂。盐水含盐6%~8%,另可 加入2.5%白酒、2.5%黄酒、1%甜醪糟、2%红糖 及3%干红辣椒。亦可加入其他香料,以使制品具 备更诱人的风味。 • 入坛泡制:原料入坛泡制后,应注意坛口的密封性。 • 泡菜成熟:20~25℃下2~3d即可完成,冬天需较 长的时间。
——脱水蔬菜的复水方法是把干菜浸泡在 12~16倍重量的冷水里经30min,再迅速煮 沸并保持沸腾5~7min,复水后,按常法烹 调。
第四节 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 糖制(以蜜饯为例) 1.原理
(1)高浓度的糖液会形成较高的渗透压,微生物由 于在高渗环境下会发生生理干燥直至质壁分离。
(2)高浓度的糖液使水分活度大大降低,可被微生 物利用的水分大为减少。
• 加糖煮制 (1)蜜饯生产中常用糖的种类
白砂糖、饴糖、淀粉糖浆、果葡糖浆及蜂蜜 (2)煮制方法 一次煮成法 ——常压煮制 多次煮成法 ——真空煮制
• 烘烤与上糖衣
(1)将果实从浸渍的糖液中捞出,沥干糖液, 铺散在竹箅或烘盘中,送入50~60℃的烘 房内烘干。
(2)上糖衣用的过饱和溶液常以三份砂糖、一 份淀粉糖浆和二份水配合而成。
二、榨汁和浸提
• 破碎和打浆 • 榨汁前的预处理 • 加热处理(60~70℃,15~30min) • 加果胶酶制剂处理 • 榨汁:压榨法和加水浸提法 • 粗滤(筛滤)
三、澄清和过滤
电荷中和,脱水和加热都足以引起胶粒 的聚集沉淀,一种能使之共同沉淀。这些特性 就是澄清时使用澄清剂的理论根据。常用的 澄清剂有明胶、皂土、单宁和硅溶胶等。
• 干制方法 ——自然干制:晒干或阴干 ——人工干制 • 空气对流干燥 • 滚筒干燥 • 真空干燥 • 冷冻升华干燥
干制品的包装、贮藏和复水
• 包装前处理 (1)回软 (2)防虫 (3)速化复水 (4)压块
• 包装
——宜在低温、干燥、清洁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进行,最好能进行气调并控制相对湿度在30% 以下,避免受灰尘污染、吸潮和害虫侵入。
• 氧分压的影响 • 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 氧与二氧化碳的综合影响 • 果蔬自身释放挥发物的影响
第二节 果蔬的速冻
• 冷冻中的物理变化对果蔬的影响 ——导致细胞膜发生变化,使增大透性,降
低膨压,由此增加了细胞膜和细胞壁对水 分和离子的通透性。 ——果蔬组织的冰点及冻结过程由其细胞内 的可溶性固型物决定。 • 冷冻中的化学变化对果蔬的影响 ——在冻结和贮藏期间,果蔬组织中会积累 羰基化合物和乙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