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设计分析毕业设计
压床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床机构综合与传动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8年6月12日目录............................................................................................................................................................................................................................................................................................................................................................................................................................................................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page8............................................................................................................... .............................................................................................................................................................................................................................................................................................................................................. ............................................................................................................................................................................................................................. .................................................................................................................. ..................................................................................................................1.压床机构综合与传动系统设计压床是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用于钢板矫直、压制零件等。
间隙运动机构运动分析及创新毕业设计试验平台研制

摘要在许多机械设备中,尤其是自动和半自动机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求,往往需要机构实现周期性的转位、分度以及作带有瞬间停歇或有停歇区的断续性运动。
总的来说,间歇运动机构根据其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运动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现步进运动的间歇运动机构,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等;另一类是实现瞬间停歇或停歇区的间歇运动机构,如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以及差动链轮机构。
由于间歇机构传动的间歇特性以及设计难度较大,所以现实生活中,对于间歇机构运动分析的试验平台还是比较少见的,本文着重对常见的几种可以实现步进运动的间歇机构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初设计时确定机构的动停比,在试验台上安装相应传感器,对运动的间歇机构进行数据的采集,绘制出间歇机构的运动曲线,对机构进行运动的分析,确定机构在理想工况下的传动特性,从而对后期机构的矫正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间歇运动机构;传感器;步进运动;试验台AbstractIn man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Especially in automatic and semi-automatic machines , Due to the demand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ten requires agencies to achieve a cyclical translocation, indexing and with instantaneous stop or stop intermittent motion.Overall, Intermittent mechanis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vement principle, One is stepping movement intermittent motion mechanism, such as Ratchet mechanism, Geneva mechanism, incomplete gear mechanism, conjugated disc-shaped indexing cam mechanism and so on; The other is instantly stop or rest area intermittent motion mechanism, such as Cam - connecting rod combination mechanism and differential sprocket mechanism.Due to the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mittent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design more difficult,, in real life, the test platform for intermittent motion analysis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everal common stepper motion can be achieved intermittent do a parametric design. Determined by the theory of the early design agency of the Proportion of movement and rest. Sensor installed on the test stand, collect the data of the Intermittent movement mechanism, Measuring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its movement, the angular velocity, Analysis of the mo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Determining mechanism i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conditions, Corr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ate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some help.Key words:Intermittent mechanism;Sensor;stepper motion;Test bench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绪论 (1)1.1 间歇机构的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1 国内外间歇机构研究现状 (1)1.2.2 国内外间歇机构研究趋势 (3)1.3 本次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3)第2章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 (4)2.1 棘轮机构的设计 (4)2.2 槽轮机构的设计 (7)2.3 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设计 (10)2.4 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 (15)第3章间歇运动机构试验平台 (25)3.1试验台的简介 (25)3.2电机的选择 (28)3.3减速器的选择 (28)3.4旋转编码器的选择 (29)3.5 带的设计 (30)3.6 轴的强度校核 (31)第4章间歇机构的运动分析 (32)4.1 槽轮机构运动分析 (32)4.2 共轭凸轮运动分析 (35)第5章总结与展望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第1章绪论1.1 间歇机构的背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各种生产机械的性能日益完善和复杂,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日益提高。
六足机器人的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探索自然界步伐的不断加速,各应用领域对具有复杂环境自主移动能力机器人的需求,日趋广泛而深入。
理论上,足式机器人具有比轮式机器人更加卓越的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力,因而被给予了巨大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由于自适应步行控制算法匮乏等原因,足式移动方式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还无法付诸实践。
另一方面,作为地球上最成功的运动生物,多足昆虫则以其复杂精妙的肢体结构和简易灵巧的运动控制策略,轻易地穿越了各种复杂的自然地形,甚至能在光滑的表面上倒立行走。
因此,将多足昆虫的行为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步行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中,开发具有卓越移动能力的六足仿生机器人,对于足式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六足仿生机器人地形适应能力强,具有冗余肢体,可以在失去若干肢体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一定的工作,适合担当野外侦查、水下搜寻以及太空探测等对自主性、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关键词:六足机器人,适应能力强,结构设计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rapid step of human exploration of nature, the demand for robots with autonomous mobility under complex environment has been getting broader and deeper in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 areas. Theoretically, legged robot offers mor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dealing with complicated terrain conditions than that provided by wheeled robot and therefore has been given great concern, however up to now,for the reason of absence of adaptive walk control algorithm,legged locomotion means still could not be put into practice in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yet。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论文

1前言1.1数控加工中心简介加工中心是一种可以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字控制机床,它装备有刀库,并可以自动更换里面的刀具。
工件经过一次装夹之后,数字控制系统能控制机床按照不同的工序,自动选择刀具或者更换刀具,自动地改变机床主轴的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并且可以完成很多其他辅助机能,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
减少了工同时也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的时间,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周期,具有显明经济效益。
一种功能较全的数控加工机床就是数控加工中心。
目前数控加工中心是世界上生产产出的数量最高、最广的应用数控类机床之一。
它综合加工的能力特别强,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够完成很多的加工内容,加工工件质量比较高,就要求中等加工难度和批量生产的工件,其加工效率是普通类机床的6~10倍,特别的是:它还能够完成许多普通机床所不能完成的加工,对要求精度高,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形状较复杂的尤为适和。
它把削铣、钻、攻等功能加在一个装置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
加工中心设置有储存刀具的刀库,刀库中存放着各种不同数量和规格的刀具或量具,在加工过程中利用程序来实现自动地更换和选用。
这就是加工中心与数控铣、镗的差异。
加工中心是一种综合的加工能力比较强的设备,工件一次装夹之后就能完成很多的工步,加工精度很高,就批量的中等的工件而言,其加工效率是普通制造机器和设备的7~12倍多,尤其是它能够实现很多普通机床所不能完成的加工,就像一些特别的行面等。
这将会使新产品的研制和更新换代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使得企业具有特别强的竞争力。
1.2数控加工中心刀库系统简介刀库系统是一种可以提供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换刀及储刀需求的装置。
藉由电脑程式(PLC)的控制,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加工的需求,如攻、削、铣、搪、钻洞等。
储存刀具的位置主要是刀库来提供,并依电脑的控制,正确选择刀具,并且定好位置,以便进行刀具的交换;如果没有机构用来自动换刀,则无法自刀库依序更换加工所需刀具,从而达不到减少时间的目的。
机械方面的毕业设计

机械方面的毕业设计【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大全】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大全1. 组合镗床设计2. 三面铣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设计3. 铣削组合机床及主轴组件设计4. 螺旋蜗杆式空气压缩机5. 铣边机组合机床设计6. 铣削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组件设计7. 机械手腕部设计8. ck6132数控车床总体及进给驱动部件设计9.普通钻床改为自动化钻床设计10. ca6140普通车床床头1轴轴承座夹具设计11. sx-zy-250型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12. 龙门式起重机总体设计及金属结构设计13. 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设计 14. 堆取料机皮带机设计 15. 电机车的气制动设计16. q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17. zq--100型转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18. 花生去壳机设计19. 带位移电反馈的二级电液比例节流阀设计20. 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21. 齿轮滚刀的齿形误差检测设计 22. 齿轮类零件参数化数控编程原型系统开发23. 青饲料切割机的设计 24. 立轴式破碎机的设计 25. 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设计 26. 1.0t普通座式焊接变位机工装设计 27. 巷道式自动化立体车库升降部分设计 28. 巷道堆垛类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 29. 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30. 板材送进夹钳装置设计 31. 外圆磨床设计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总体及大臂与腰部设计37. 薄板定尺机构的设计 38. 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 39. 液压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设计 40. jz—i型校直机设计 41. 龙门起重机设计42. 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43. dx型钢丝绳芯式带式输送机设计 44. 小汽车维修用液压升举装置 45. 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 46. 稀油润滑液压系统设计 47. 2110型柴油机气缸盖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48. d180柴油机12孔攻丝机床及夹具设计49. 乳化液泵的设计 50. 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51. 75米钻机的总体设计 52. 200米液压钻机变速箱的设计 53. 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54. ca6110型铝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55. dz60振动打桩锤的设计 56. 露天选采机液压系统设计 57. r175型柴油机机体加工自动线上用多功能液压机械手58. t611镗床主轴箱传动设计及尾柱设计 59.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60. eqy-112-90 汽车变速箱后面孔系钻削组合机床设计61. 双活塞液压浆体泵液力缸设计 62. tmj200型水果糖糖料拉白机设计 63. 回旋冲击钻具轴承结构及润滑方式设计64. 螺杆压缩机系统装置设计65. 小型钢坯步进式加热炉液压传动系统设计66. 大直径桩基础工程成孔钻具i型钻具总体设计67. 大流量安全阀的设计68. 四杆中频数控淬火机床总体及上料机构设计69. 回旋冲击钻具星形运动结构设计 70.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71. 大排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设计 72. xqb小型泥浆泵的结构设计 73. 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 74. ytp26气腿式凿岩机机体工艺、夹具设计75. 汽车变速器上盖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76. 数控铣床的主轴箱结构设计 77. 宠物垫生产线的部件机械设计 78. 大功率减速器液压加载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79. 打印机压轮设计80. 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 81. 电站水轮机进水阀门液压系统控制设计82. 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 83. ex1000高效二次风选粉机(传动及壳体部件)设计84. 内充种气吸玉米免耕播种机的设计—镇压部分的设计85. 立木地板加工机床成型机分度机构设计86. 小型三辊卷板机设计 87. 叶型加工工装设计 88. z3050摇臂钻床预选阀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镗孔工装夹具设计89. 液压泵上体阶梯孔的机床专用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含pro/e)90. 凸轮机构的模糊优化设计 91. 滚动轴承设计与自动计算程序设计92. 机械式四档变速器设计 93. 曲轴润滑油孔加工机床的设计 94. 钩尾框夹具设计 95. 绞肉机的设计96. 移动式x光机总体及移转组件设计 97. xtk7140数控立式铣镗床及控制系统设计98.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99. xk100立式数控铣床主轴部件设计 100. zxk-7532数控立式钻铣床主运动、进给系统及控制系统设计101. xk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102.x6232c齿轮加工工艺及其齿轮夹具和刀具设计103. ck6132数控车床总体及进给驱动部件设计104. 三面铣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设计105. 铣边机组合机床设计106. 铣削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组件设计 107. 组合镗床设计108. 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109. 托森差速器的设计 110. 制冷系统综合试验台设计 111. 挠性转子固有不平衡、永久性弯曲研究和故障诊断知识库设计112. 刨煤机截割部设计及滑靴设计 113. 刨煤机输送系统与滑架设计 114. 普通式双柱汽车举升机设计 115. 2bjm-2型免耕精播机设计116. 气动通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 117.无模压力成形机设计 118.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 119. 压缩机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20. 机械手结构的总体方案设计 121.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122.台式数控龙门雕刻机工作台及y轴传动部件设计123. 单拐曲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设计124. 驱动式滚筒运输机设计2-m8 孔夹具设计127. 定尺机装置设计 128. 铁水浇包倾转机构的设计129. 挖掘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130. 半轴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131. 小区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 132. ml280螺旋钻采煤机推进机构的设计133.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设计134. gkz高空作业车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35. 高空作业车工作臂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136.高空作业车转台的结构设计及分析137. 液压钻机本体组合机床设计 138. 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139.中型四柱式液压机及液压系统设计140. 轴向柱塞泵设计 141. ca6150车床主轴箱设计 142.205t桥式起重机控制线路设计143. 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144. c6136型车床经济型数控改造(横向)设计145. 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的进给控制设计146.cnc3136a数控车床电气系统设计147. 轮式装载机行走系统及装置设计 148.基于工控机和plc设计喷油泵实验台监控系统149. 凸轮机构cad系统开发 150. 闭风器的设计(机械毕业论文) pro/e图纸151. 啤酒桶清洗机设计 152. gbw92外圆滚压装置设计 153.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的结构设计154. 铰链座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 155.液压静力压桩机夹桩压桩机构设计156.yzy全液压静压桩机的电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157. 梳棉机箱体加工工艺及组合机床设计158. 基于电片机的家庭防盗报警器 159.络筒机槽筒专用加工机床及夹具设计160. 基于单片机一氧化碳报警器设计 161.保持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62. 矿用提升机的设计163. 隧道掘进机概况及管片受力的有限元分析164. 板材弯曲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有限元毕业论文)165.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自动控制器设计166.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机械设计毕业论文)167. 基于单片机实现红外测温仪设计 168. mg132/320-w型采煤机左牵引部机壳的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编程169. mg250/591-wd型采煤机右摇臂壳体的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编程+170.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171. 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172. 电机轴的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 173. 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设计174. 现场典型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175.数控机床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设计176. plc自动换刀电气控制的设计177. 原棉水分测定仪的工作原理及硬件电路设计178. 消防智能电动车设计与制作 179. 空调压缩机用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设计及相应控制系统的设计180.汽车雨刷器的设计及硬件控制181. 水果套袋机设计 182. 水位检测仪系统设计183.远程多路智能家用电器控制器设计184. 智能导热系数测试仪测控系统的设计185.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86. 智能型配电控制柜设计 187. 基于射频技术的ic卡的研究 188. 基于mastercam造出洗洁精瓶的零件模型设计189. tda2003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90. 基于dds芯片ad9850的正弦发生器设计191. 火车摇枕磨耗板自动焊接机的电器控制系统设计192. ca6150数控车床主轴箱及传动系统系统的设计193.yzy400静力压桩机设计开发-大身结构有限元应力、强度分析194. 行星减速器设计三维造型虚拟设计分析195.带轮的参数化设计196.龙门刨床的可控硅调速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197. 铝合金仪表上盖与底座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198. 易拉式罐盖垫的自动上料机构的设计199.旋转罐装机的设计【篇二: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毕业设计总结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
大专毕业论文5000汽修(优秀5篇)

大专毕业论文5000汽修(优秀5篇)一、汽修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理念陈旧,对汽修专业实习教学缺乏重视中专院校主要以学生技术的掌握为主,在教学的同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在此基础上,一些中专院校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对于理论教学过于重视,反而忽视教学实践,导致学生在汽修专业技术掌握方面缺乏实践,由此造成中专院校中对汽修专业教学的不够重视。
(二)实习内容和实践方向缺乏关联性就现阶段学校对于汽修人才的培养方向,可以发现中专院校在汽修专业课程设置上一直是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没有对汽修专业实习内容进行明确,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具体实践方向,导致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内容与实践方向缺乏关联性,对于学生的发展及未来就业都存在一定限制。
(三)汽修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设施缺乏完善因为社会等方面原因,一此中专院校的汽修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比较陈旧,相关实习设施比较破旧,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相关投资、因为中专院校中对于实习基地长时间缺乏昔理,造成实习基地中的相关设施建设缺乏完善,严重制约学生汽修技术的提高。
二、完善中专汽修专业实习教学策略(一)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习教学目前,中专院校的实践教学正在向工程训练转变,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应在切实做好“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逐渐向“增强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转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实习教学,逐步适应整体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像汽修专业金工实习这一类课程,在实现这一转变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更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在明确“实习教学是中专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按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对汽修实习课程本身、实习课程与理论课程、在修课与先行课、并行课和后续课进行课程调整和整体优化例如,将金工实习课程中的钳工内容提到首要的教学地位,把“测量、划线、暂削、锯削、锉削……”等作为首要的、核心的教学内容,辅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教学内容。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雨刮器论文

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雨刮器论文题目:汽车雨刮器的机构设计目录摘要 ................................................... I 关键词 (I)Abstract ............................................... II Key Words............................................. III 1. 前言 .................................................. 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2. 设计题目:汽车雨刮器 .................................. 3 2.1 设计内容及步骤 ...................................... 3 2.2 机构简介 ............................................ 4 3. 设计方案比较 .......................................... 5 3.1 设计方案一 .......................................... 5 3.2 设计方案二 .......................................... 6 3.3 设计方案三 (7)3.4 设计方案四 .......................................... 84. 设计的数据及运动分析 .................................. 9 4.1 整体工作流程........................................ 9 4.2 工作部分即齿轮组................................... 10 4.3 摇杆滑块机构....................................... 11 4.4 方案最终效果....................................... 125. 设计综述.............................................. 14 结束语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谢 (17)雨刷的发明摘要雨刷是最早发明于1910年.从1900年就有正规生产汽车在道路上,这意味着汽车没有雨刷在道路上遭受各种天气行驶至少10年~雨刷的构想产生于美国特瑞科公司的董事长在下雨天驾车,由于天气模糊,无法看清道路,导致撞倒了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
毕业设计槽轮机构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分析解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槽轮机构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2011年月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槽轮机构是一种步进间歇运动机构,因为构造简单、制造简单、工作靠谱,能正确地控制转角,机械效率高,所以在自动和半自动生产线中获取宽泛的应用但槽轮在销轴出入槽轮槽口时加快度大,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并且跟着转速的增添和槽轮槽数的减少冲击加剧,因此不合用于高速运行的状况。
本设计以槽数6、销轮和槽轮中心距6mm、销轴半径3mm、铣刀半径6mm为例,设计槽槽轮机构,并对槽轮的运动特征进行剖析。
采纳CAM技术对槽轮和拨盘进行数控编程,对零件进行工艺剖析,确立刀具和切削用量,最后形成NC指令。
重点词:槽轮机构工艺数控编程NC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序言第一章概括 4第一节、槽轮机构概括 4第二节、槽轮机构简介 4第三节、槽轮机构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4第二章槽轮机构的设计与剖析7第一节、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7第二节、外槽轮机构角速度和角加快度的剖析8第三节、内槽轮机构的角速度和角加快度规律10第四节、主要几何尺寸的设计10第五节、本设计的主要几何尺寸的设计11第三章数控加工技术概括17第一节、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17第二节、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19第三节、数控机床与一般机床对比拥有的优胜性20第四章槽轮和拨盘的工艺规程设计21第一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21第二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订程序21第三节、毛坯的选择22第四节、定位基准的选择22第五节、加工次序的安排23第六节、本零件工艺规程设计23第五章结论33第六章道谢34参照文件 (36)2序言在机械加工工艺教课中,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数控车床操作技术。
让学生认识有关工种的先进技术,同时培育工作岗位的前瞻性;在讲解数控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修业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增强系统意识,理解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之间的联系,真实把学生培育成为适应各样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多面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12机械设计与制造1班 * 名: * * 指导老师: * * *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1 一、绪论 1、1 凸轮机构概述 低副机构一般只能近似地实现给定运动规律,而且设计较为复杂。当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必须严格地按照预定规律变化,尤其当原动件作连续运动而从动件必须作间歇运动时,则以采用凸轮机构最为简便。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或从动件系统和机架组成,是一种高副机构,由具有曲线轮廓和凹槽的构件通过高副接触带动从动件实现预期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准确实现要求的运动规律等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在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械和自动控制装置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形式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之所以能在各种自动机械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兼有传动、导引及控制机构的各种功能。当凸轮机构用于传动机构时,可以产生复杂的运动规律,包括变速范围较大的非等速运动,以及暂时停留或各种步进运动;凸轮机构也适宜于用作导引机构,使工作部件产生复杂的轨迹或平面运动;当凸轮机构用作控制机构时,可以控制执行机构的自动工作循环。因此凸轮机构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对现代制造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凸轮机构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早期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采用作图法绘制凸轮轮廓,这种方法的效率低、精度差、很难精确地得到压力角和曲率半径等设计参数。在CAD二维设计阶段,CAD的作用仅仅是使工程人员得以摆脱烦琐、精度低的手工绘图,可重复利用已有的设计方案。 而如今的CAD三维设计与CAM集成化,使工程人员可以从三维建模开始,进行产品构思设计和制图,实现了设计数据直接传输到生产的过程,大大简化了手工工作环节。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数值计算的发展,使得很多方面的研究得以深入。利用参数化技术三维CAD可以绘制精确的凸轮。参数化设计具有造型精确,造型速度快,避免了手工取点造型的复杂过程,完成三维实体模型可以不断的修改的特点。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某些设备的控制元件可以采用电子元器件,但他们一般只能传递较小的功率,而凸轮机构却能在实现控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2 制功能的同时传递较大的功率。因此,凸轮机构在生产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在高速度、高精度传动与分度机构及引导机构中,更有突出的优点。 可以说,对凸轮机构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高速凸轮机构及其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是长期、持续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现代三维CAD已经辐射到对整个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辅助,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1、2凸轮机构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凸轮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水力天文仅中,至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上业化的进展要求人们设计出高速自动机槭,以提高飞机、汽车运用内燃机配气机构进行工作的性能,凸轮机构的系统研究随之展开。 凸轮的运动学分析首先是研究它的运动规律。几乎所有关于凸轮的专著,都对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介绍。早期设计人员主要研究适台低速机构的等速、简谐、摆线、圆弧等基本运动规律.60 年代后,各种适合于中速与高速的优良运动规律相继提出,基本上满足了中、高速凸轮机构的要求。日本牧野洋等人提出了简谐梯形组合运动规律,韦伯、盖特曼与弗鲁德斯坦等人提出T富氏级数运动规律,斯托达德与福西特等提出了多项式动力运动规律。 近期一些学者又提出一些用样条函数设计中的凸轮机构运动规律,这些运动规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特别适合于进行动力分析,因曲线生成较复杂。还在进一步研究中。确定从动件运动规律后,需选择从动系统类型、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并设计凸轮轮廓,这是凸轮运动学分析比较困难的一个课题,早期的工程技术人员多采用作图法绘制凸轮轮廓。这种方式简易直观,但效率低、精度差,很难精确的得到压力角和曲率、半径等设计参数。 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在研究解析法,就某些简单的运动规律和特定的凸轮从动件系统提出不同的解析公式和专业数表。克鲁莫克等人分析了凸轮压力角;卡弗等对曲律半径进行了探讨。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3 随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传统的图解法和解析法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图解法中参进图形软件的运用,使凸轮廓绘制更精确,主要设计方法为以CAD软件为设计平台,基于图解法(反转法)的设计原理,用交互式作图方法设计凸轮廓线 。目前.解析法研究领域侧重发展便于用计算机求解及便于编制通用程序的各种新算法,其中,瞬心法(Polar method)可同时确定压力角、平面凸轮轮廓和凸轮曲率半径,复变量法。(complex variable method)可同时求得压力角和曲率半径,共轭曲面法和等距曲面法用于设计平面凸轮轮廓,对于圆柱与桶型空间凸轮轮廓,多采用平面凸轮的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已得到局部轮廓的压力角与曲率半径的数据精确的计算则必须运用微分几何及空间曲面啮合原理。 学者们还致力于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处理机构设计问题的统一框架框架,安徽大学张玉华和韩国昌原大学辛重镐等最新提出适用于各种平面凸轮廓设计的通用方法——相对运动法基于反转原理的通用模型.利用坐标系和齐次坐标变换技术.自从动件相对凸轮运动的的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从动件的表面法线导出平面凸轮的轮廓方程、压力角和曲率半径的一般表达式,一般文献中开始探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之间的关联,用高副低代的方法将凸轮和连杆设计问题统一起来。 凸轮机构动力学研究也是当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正不断向纵深发展。考虑构件弹性、间隙和其它实际运行田紊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使所得结果更接近丁真实的运动情况。 X T动力学研究方面的文献在机构学中占有相当多的篇幅,其中克斯特(Koster)的专著中系统地讨论了凸轮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目前,动力学研究己从建立单自由度模型发展到建立涉及许多实际因素的多自自度模型;对凸轮机构进行的有限元分析亦已展开;非线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凸轮机构的材料匹配,以及润滑问题,在凸轮机构中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材料科学、机械加工工艺学、摩擦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得到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4 综上所述,凸轮机构的研究经历从手动计算到系统的理论模型展开计算机辅助计算,从经验设计到优化设计,从单纯运动学到到力学分析的发展过程。 1、3凸轮机构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从五、六十年代起就已有许多人运用数理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有关问题,例如配气机构动力学和凸轮新线形的提出,以及后来进行的凸轮优化设计和动力学响应形态的研究等等。国内起步稍迟,复旦大学数学系在六十年代开始探讨凸轮设计和动力学计算等课题。凸轮机构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对它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对各种机械在速度、效率、寿命等各方面要求的提高,对凸轮机构的研究从最初的外形轮廓和运动设计,以满足对从动件的简单位置要求,发展到考虑动力学、润滑、误差影响、弹性变形等,其研究方向已有数十个。特别是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数值方法的发展,使得很多方面的研究在逐步深入。 我国对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机构学术会议上关于凸轮机构的论文有8篇,1990年第七届会议,共有凸轮机构方面的论文22篇,还有含凸轮的组合机构方面的论文6篇。在汽车、内燃机、机械制造等有关领域,也有很多关于研究凸轮机构的内容。 由此可见,我国对凸轮机构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但是,与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对凸轮机构的研究仍有较大差距。 1、4研究凸轮机构的意义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某些设备的控制元件可以采用电子元器件,但他们一般只能传递较小的功率,而凸轮机构却能在实现控制功能的同时传递较大的功率。因此,凸轮机构在生产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尤其在高速度、高精度传动与分度机构及引导机构中,更有突出的优点。可以说,对凸轮机构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高速凸轮机构及其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是长期、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5 持续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现代三维CAD已经辐射到对整个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辅助,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凸轮机构设计分析 绪论
6 二、平面机构解析法图解法原理介绍 2、1 解析法原理 1)平面矢量的表达方法
l : 杆矢量OA e : 单位矢量
et : 单位矢量的切矢(反时转90º) en : 单位矢量的法矢(反时转180º)
e = i cos + j sin l =l e =l ( i cos + j sin )
2)单位矢量的点积运算 a · b = a b cos (2- 1)
e · i = cos ; e · j = sin 单位矢量在 x 、y 轴上的投影
e · e = 1 单位矢量的自身点积为1(消去角)
e · e n = -1 两反向单位矢量的点积为-1(消去角)
e · e t = 0 两垂直单位矢量的点积为0(消去该矢量)
单位矢量的点积为数量运算,且与次序无关。 3)单位矢量的微分运算 对的微分:
e´= de/d =( i cos + j sin )´ = [ i (-sin) + j cos ] = [ i cos (90º + ) + j sin (90º + )] = e t ( et )´ = e = [ i (-sin) + j cos ] ´ = - i ·cos - j ·sin = e n 单位矢量对 微分一次即转90度: e´= e t ; e = e n 对时间t 的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