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家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实验,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的时间很短,并且在课堂上能做的实验也是有限的,那么,这时进行家庭物理小实验就是一种很好的弥补方式.家庭物理实验是指学生在家庭中选取实验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在日常中的观察能力.家庭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准备实验要便捷取材,简单操作

物理课应该更贴近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存在着物理现象,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可以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因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与学生活息息相关.家庭物理实验有很多益处,在进行家庭实验时,取材十分方便,并且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实验,这不像课堂实验那样具有限制性,材料简单易得,实验简便易做,并且富有趣味性,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学生在家庭中可以做“放大镜聚光”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取材十分简单,只要一个家庭用的放大镜和一张纸

就可以了.学生找来一张纸然后拿放大镜找好聚光点,在一定强度太阳光的照射下学生可以观察多长时间纸张燃烧起来.学生还可以在家里进行“光的折射”的实验,这个实验也十分简单,学生可以拿一根筷子放入盛有清水的杯子中,然后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到筷子的下端和上端不在一条直线上,筷子变“弯”了,进而自己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实验最后得到结论,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深他们这些现象的理解.

二、探究实验要有目的性,提高能力

学生即使是在家庭里做小实验也要明确自己进行实验的目的,有目的地学习会让学生的目标性更强,从而得到的知识更加具体和明确.

例如,学生在学习“磁场”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在家中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准备好磁铁和磁针,首先用手触摸磁针让它发生转动,然后用嘴吹磁针,让磁针发生转动,最后用磁铁接近磁针,发现磁针也能转动.将这三种状况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进行思考,考虑在没有风,也没接触磁针的情况下,是什么让它发生了转动,可能存在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物质使磁针发生了转动,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磁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

三、物理实验要知识清晰,基于课本

家庭物理实验是将生活化的东西?D化为知识的一种方法,同时这也是一个用知识去认识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实验时要明确知识,对知识清晰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由于学生的家庭实验实际上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与探究而留给学生回家进行的作业.既然是作业那就要求不能脱离课本.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家庭实验时一定要基于课本中的知识.

例如,“纸锅烧水”是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学生感兴趣的是纸那么容易破的东西怎么可能用来烧水呢?学生回家以后会迫不及待地动手做实验,看看纸锅到底能不能烧水.学生通过实验不但发现了纸锅确实能够把水烧开,而且在观察了水沸腾的现象时加深了对于燃烧条件的了解,燃烧需要的是空气着火点.学生知道正常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摄氏度,但是纸的着火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所以纸锅可以烧水.通过实验也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很多的事都和物理有联系.

四、选取实验要结果明显,帮助记忆

学生做的每一个实验最后都会得出实验结论,但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同一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不会很大,在做完实验时,要选取其中最明显的结果,这样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学生在做实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弹力”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进行以下实验: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用手拉弹簧,弹簧会变长;用手压弹簧,弹簧会变短;用手拉皮筋,皮筋的长度也会有变化.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探究弹性形变与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看看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弹性形变是怎样的,力大的时候怎么样,力小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弹力以及力的测量有更明确的认识.

总之,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学生乐于动手,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动手实验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