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合集下载

《美学》带答案的思考题及样题

《美学》带答案的思考题及样题

《美学原理》知识点:单选、多选、填空。

第一部分:美学的基本概念: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

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

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论的理性认识)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6、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7、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多选)8、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

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

美学原理叶朗

美学原理叶朗
↓ 泰州学派王艮将儒学世俗化:“百姓日用即道”。
↓ 李贽则大胆质疑和声讨儒学。
阳明主要美学观点之一
《传习录》记载: ——友:“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
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 ——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
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近于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 知。
汉代经学
魏晋玄学
魏晋风度:是真名士自风流
佛教知识举隅
玄奘西去
鉴真东渡→
佛教与文学
苏轼《薄薄酒》: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 乐本来空。
明代悟空《万空歌》:天也空,地也空,人生 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 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 ,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 ,转眼荒郊土一封。
课后思考
宋代理学
理学要旨
理学的核心是“理”,理之内核是孔孟儒家 思想,理学将“理”拔高为最高教条,是 谓“存天理,灭人欲”,宣扬“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等儒家教条,并借助官方权力 使之成为人们思想上的绳索。
宋代理学主要代表
二程的表叔 祖籍河南开封(大梁),生于陕西横渠,创办横渠书院
礼也是保障秩序的制度:“道德仁义,非礼不 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纷争)辨讼 ,非礼不决;君臣天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 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 非礼不诚不壮。是以君子恭敬、撙节(谦抑) 、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礼(2)(略讲)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
也。”(《论语·述而》)
乐与人格(略讲)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 心,则易直子谅(“子谅”《韩诗外传》写作“慈良”,易直子谅指平 易爽直慈爱善良)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 生,则乐(le),乐(le)则安,安则久 ,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语,神则 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礼记 ·乐记》)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是美的基本形态?() A. 喜剧 B. 悲剧C. 优美D. 崇高答案:C2、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审美心理”的描述?() A. 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 B. 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活动 C. 是一种客观的判断活动D. 是一种主观的联想活动答案:B3、“审美疲劳”是指()。

A. 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聊 B. 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迷恋 C. 对丑恶事物的忽视和厌恶 D. 对丑恶事物的关注和批评答案:A二、简答题4、请简述“美学”的基本含义。

答案:“美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心理、审美教育等方面。

41、请简述“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答案:审美心理过程包括审美准备、审美展开和审美结束三个阶段。

审美准备阶段包括审美需要的产生和审美心理的准备;审美展开阶段包括审美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活动;审美结束阶段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反思。

三、论述题6、请论述“悲剧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答案:悲剧美是一种通过对人类生命、尊严、价值等方面的歌颂和肯定,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和英勇的精神美。

悲剧美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戏剧中,可以通过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的描绘,展现出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抗争;在音乐中,可以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悲剧美。

四、分析题7、请分析下列画作《蒙娜丽莎》所体现的“美学”原理。

答案:《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体现的“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秘的微笑,它引发了观众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其次是背景的虚化,突出了蒙娜丽莎的形象,强调了主题;再次是身体比例的微妙调整,使得画面更加和谐;最后是画家对于细节的精湛描绘,例如衣物、头巾、背景等,使得画面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2018美学原理课后满分作业及详解

2018美学原理课后满分作业及详解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鲍姆嘉通•D、毕达哥拉斯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2【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B、《文艺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谈美》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3【单选题】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5【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诗论》•B、《西方美学史》•C、《美学散步》•D、《判断力批判》我的答案:A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B、美学等同于美术•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美的层面是艺术本体的层面•B、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C、审美活动等同于艺术活动•D、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B、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生存活动•C、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D、是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5【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2021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2021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2021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以及答案1【单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丽的事物B,积极的事物C,审美活动D,美丽的风景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谁提出了“以美育取代宗教”的理念?(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单选】以下作品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有()。

a、美学步行B,文学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关于美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4【单选】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方式是()。

a、主客二分B.天人合一C.主客合一D.天人分离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5[判断问题]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

()我的答案:√1【单选题】()不属于文化的综合内容。

a、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c、19世纪学科精神和20世纪学科精神的结合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是:B分:20.0分2分【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b、美学等同于美术c、审美等于审美意识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单选】人文学科的正确之处在于()。

a、人文学科是实践的工具。

人文学科可以改善人格。

C.人文学科毫无用处d、人学学科有直接的实用性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4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我的回答是:√ 得分:20.0分5分【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1【单选】京剧的形象世界主要取决于()。

a、场景B,情节C,技能D,演员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单选]对京剧的描述是有偏见的。

a、京剧的特点是写意,而京剧是角的艺术c、京剧中有写实的部分d、京剧中的虚拟不等于写意。

我的答案是:a分:20.0分3分【单选题】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a、儒家b、道家c、佛家d、阴阳家我的答案是:B分:20.04【单选题】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美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美学原理》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美学地对象是什么?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地作用?、应当怎样学习美学?、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地学科?、为什么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美学与其他学科地关系怎样?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地本质探讨、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地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地定义.其中有哪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美学家对美地看法和他们地哲学观点有什么联系?、柏拉图地《大希庇阿斯》等著作是如何探讨美地?、亚里士多德《诗学》等著作是如何论述美地?、博克、狄德罗地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是如何探讨美地?、莱辛地《拉奥孔》和丹纳地《艺术哲学》地主要内容是什么?、黑格尔地主要哲学、美学观点是什么?、车尔尼在美学理论上地主要贡献及缺陷是什么?、马克思《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哪些重要美学思想?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地本质地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对美地本质地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地定义.、中国美学史上结合艺术探讨美,给我们什么启示?在这方面还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研究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地论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有什么意义?、孔孟地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我国古代探讨美地本质地几条途径是什么?第四章美地本质地初步探索、美地本质和人地本质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建国后,我国美学界在美地本质问题上地分歧是什么?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什么是美?、美地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第五章真善美和丑、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丑地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美和丑地辩证关系?、现实中地丑和艺术中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六章美地产生、美是如何产生地?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实用到审美地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怎样理解在美地产生和发展中主体与客体地辩证关系?第七章社会美、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地美侧重于内容?、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怎样理解人物形象地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地关系?、社会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第八章自然美、自然美地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未经人类实践改造地自然是怎样成为美地对象地?、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自然美具有哪些特征?第九章形式美、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地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什么是形式美地法则?在美地创造中有什么意义?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法则?、形式美和美地事物地形式地联系和区别?、色彩为何具有表情性?举例说明.、各种色彩、线条和形状地审美特征?、形式美地法则都有哪些?其各自特征及审美意义?第十章艺术美、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有哪些不同于现实美地特点?是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对艺术美地论述地优缺点.、在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地创造性劳动?、从艺术美地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地统一,但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地?、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地:“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地单个人”?、为什么有创造性地艺术家都很重视生活地基础作用?第十一章意境与传神、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地关系?、“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地美感?、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地辩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地统一?第十二章艺术地分类及各类艺术地审美特征1、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2、怎样理解艺术各个部门地美地特征?3、亚里士多德如何将艺术分类地?4、当前艺术地分类标准及其类别?第十三章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地特点是什么?二者地区别.你对优美与崇高有什么看法?、试谈康德对崇高地看法?为什么说康德地观点是唯心主义地?、崇高地根源为什么说是社会实践?怎样理解自然界地崇高?第十四章悲剧、什么是悲剧?悲剧地本质何在?、社会主义时期有没有悲剧?它和旧社会地悲剧有何异同?、悲剧地客观效果是什么?怎样理解悲剧对人生地积极意义?、悲剧地类型划分?第十五章喜剧、什么是喜剧?“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地本质?、暴露性喜剧和歌颂性喜剧有何异同?试谈谈你地看法.、喜剧中地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十六章美感地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地特征、什么是美感?美感地社会根源是什么?、美感反映形式有什么特征?它与逻辑形式有什么区别?、想象在美感中地作用?在美地欣赏和创造中为什么不能离开想象?、美感有什么功利?如何理解美感地功利性?第十七章美感地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什么是美感地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美感有没有阶级性?阶级性与共性地关系是什么?、美感有无客观标准?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

美学原理课后满分作业和答案

美学原理课后满分作业和答案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B、•C、•D、我的答案:A得分:分3【单选题】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5【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B、•C、•D、我的答案:A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3【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5【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2【单选题】不属于学习美学的有利作用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单选题】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分4【单选题】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B、•C、•D、我的答案:B得分:分5【判断题】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

()我的答案:×得分: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广义的“美”()•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得分:分3【判断题】朱光潜在美学大讨论中解决的理论问题是: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XXX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通过感性经验来表达理念。

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感性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包括对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

审美的本质:审美的本质是指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目的。

这种内在规律和目的是相互协调的,产生了自由的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目的。

自由劳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因为审美活动需要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美的客观存在和内在结构所遵循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审美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揭示和探讨。

美的规律是审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XXX对美的本质的回答是,美就是理念。

美必须是真的,但真与美的区别在于真是思考的对象而不是感觉的对象,美却是感觉的对象。

真只有达到“感性显现”时才成为美,美必须是具有感性形式、可以呈现于意识的。

因此,“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规律”是XXX在论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不同时提出的,是物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规律,而且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规律。

审美活动体验优先于主客二分后的审美静观。

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

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审美活动经验是美学原理构成的基本内容,简称“审美经验”。

它是人类审美关系的重要维度,代表审美活动主体的方面与属性。

本章实质是从审美经验现象入手内在地说明审美活动作为“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并将依据审美本质说明审美经验的根源及其前提条件,继而说明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分析审美经验的心理要素,介绍若干审美经验心理模式,最后概述审美经验的文化类型与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2、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3、应当怎样学习美学?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5、为什么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6、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其中有哪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2、西方美学家对美的看法和他们的哲学观点有什么联系?
3、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等著作是如何探讨美的?
4、亚里士多德《诗学》等著作是如何论述美的?
5、博克、狄德罗的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
6、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是如何探讨美的?
7、莱辛的《拉奥孔》和丹纳的《艺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黑格尔的主要哲学、美学观点是什么?
9、车尔尼在美学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及缺陷是什么?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哪些重要美学思想?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2、中国美学史上结合艺术探讨美,给我们什么启示?在这方面还应该研究些什么问题?
3、研究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论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有什么意义?
4、孔孟的主要美学观点是什么?
5、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3、建国后,我国美学界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4、什么是美?
5、美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丑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
4、现实中的丑和艺术中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六章美的产生
1、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中间环节是什么?
3、怎样理解在美的产生和发展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社会美
1、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
2、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4、社会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八章自然美
1、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
2、未经人类实践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
3、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4、自然美具有哪些特征?
第九章形式美
1、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2、什么是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有什么意义?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法则?
3、形式美和美的事物的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4、色彩为何具有表情性?举例说明。

5、各种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审美特征?
6、形式美的法则都有哪些?其各自特征及审美意义?
第十章艺术美
1、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有哪些不同于现实美的特点?是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对艺术美的论述的优缺点。

2、在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3、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4、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5、为什么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很重视生活的基础作用?
第十一章意境与传神
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2、“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3、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辩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
第十二章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
2、怎样理解艺术各个部门的美的特征?
3、亚里士多德如何将艺术分类的?
4、当前艺术的分类标准及其类别?
第十三章优美与崇高
1、优美与崇高的特点是什么?二者的区别。

你对优美与崇高有什么看法?
2、试谈康德对崇高的看法?为什么说康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崇高的根源为什么说是社会实践?怎样理解自然界的崇高?
第十四章悲剧
1、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何在?
2、社会主义时期有没有悲剧?它和旧社会的悲剧有何异同?
3、悲剧的客观效果是什么?怎样理解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4、悲剧的类型划分?
第十五章喜剧
1、什么是喜剧?“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的本质?
2、暴露性喜剧和歌颂性喜剧有何异同?试谈谈你的看法。

3、喜剧中的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十六章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
1、什么是美感?美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美感反映形式有什么特征?它与逻辑形式有什么区别?
3、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在美的欣赏和创造中为什么不能离开想象?
4、美感有什么功利?如何理解美感的功利性?
第十七章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
1、什么是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
2、美感有没有阶级性?阶级性与共性的关系是什么?
3、美感有无客观标准?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