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控刀具市场概括

合集下载

数控刀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

数控刀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

数控刀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数控刀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1阴似箭,转眼已经过去了__月,回顾这__月来的工作,心里颇有几分感触,首先感谢x给了我机遇和发展的平台,让我的销售技巧和谈判能力的有了提高,感谢我们销售部精英团队的相互鼓励和默契配合,这些都是我知识、财富的积累。

现将试用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销售任务完成情况1、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家家居品牌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

在产品普遍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价格的竞争,也成为了销售上的一个大关口。

同行的其他企业的产品价格压低很多,以致形成比较悬殊的价格对比这种悬殊的价格之差,同样造成了创利方面的压力。

2、个人还存在很多不足,要不断学习,提高销售业绩,加强服务意识,要有急迫感和危机感。

二、抓住重点,促成订单1、售前准备工作除常规工作外,熟识所售商品名称、型号规格、价格、功能、质量、用材、保养、展示位置、目标顾客及与其它同类的差异、卖点清晰,商品设计特点及组合、搭配原则,体会顾客购物心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成功导购打好基础。

2、售中工作顾客购物有8个心理阶段: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联想、产生购买欲望、比较、信任、决定、购买行动。

相应的总结了销售对策8个阶段:等待顾客、走近顾客、招呼顾客、向顾客推介产品、确定顾客决定购买、开订单、把收据交给顾客并送客。

3、售后服务工作①及进送货:落实订单货源,抽出到期送货单据,落实送货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开出送货单。

②品质保证:送货前检查产品(如包装有损坏需开包检查),如存在质量问题不得送出。

③受理售后投诉处理:与跟单人员保持日常沟涌、协调、衔接,并了解有关生产厂家的情况;热情对待,耐心倾听顾客意见,按规定售后服务流程式操作。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尽全力超额完成销售指标;2、做好订单的售前、售中工作,并跟踪售后服务;3、无论多么忙碌顾客第一,没有任何工作比接待顾客更重要。

(二)提高专业知识1、产品知识:加强熟悉办公家具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特点、规格型号(包括面料和产品等)、生产周期、付货时间。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2023年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数控系统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近年来有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数控系统产业的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视,数控系统行业也成为了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本文将对数控系统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环境方面,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模式,数控系统技术的应用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重点。

同时,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投资数控系统行业。

其次,市场需求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自动化和精密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数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得到了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航空、汽车、军工等领域的高精密加工,对数控系统的需求更是日益加强。

再者,行业竞争方面,目前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在国内市场上,有着众多的品牌厂商,其中海格、航天数控、成千上等等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而在国外市场上,同样有着许多市场龙头企业,如德国西门子、日本精工等,它们都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最后,技术水平方面,数控系统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数控系统行业已经不再是“山寨”与“跟风”的代名词,而是有自主研发、创新升级的实力。

例如国内企业海格,已经掌握了多数数控技术专利,它的五轴数控机床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结合以上分析,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环境值得期待。

政策环境扶持明显、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历练不凡、技术水平飞跃提升,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将极大地推动数控系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

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

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
【最新版】
目录
1.数控刀具的定义与分类
2.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的概述
3.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的具体内容
4.我国数控刀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正文
一、数控刀具的定义与分类
数控刀具是指在数控机床上使用的刀具,其特点是精度高、效率高、程序控制灵活。

数控刀具可分为铣刀、钻头、切削刀具等,根据加工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别。

二、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的概述
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刀具的生产、销售、维修、技术服务等。

从业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数控刀具工商经营范围的具体内容
1.生产:生产各类数控刀具,包括铣刀、钻头等,要求产品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

2.销售:销售数控刀具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3.维修:提供数控刀具的维修服务,包括刀具的磨削、研磨、维修等,保证刀具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4.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数控刀具的技术咨询、培训、工艺改进等服务,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我国数控刀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刀具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数控刀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未来,我国数控刀具行业将继续发展,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同时,行业也将面临更高的技术要求、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挑战。

刀具管理年度总结(3篇)

刀具管理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刀具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刀具行业在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年度总结将从刀具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刀具管理现状1. 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刀具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刀具企业逐渐崛起,如株洲钻石、欧科亿等,其产品在性能、品质上逐渐与国际品牌接轨;另一方面,国外刀具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如山特维克、肯纳等,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2.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在刀具材料、设计、制造等方面,我国刀具企业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性能。

如株洲钻石研发的第三代硬质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抗冲击性;欧科亿开发的智能刀具管理系统,实现了刀具寿命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3.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刀具行业也在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1. 刀具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我国刀具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企业仍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寿命短等问题。

这主要源于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检测手段等方面的不足。

2. 刀具管理意识薄弱部分企业对刀具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刀具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刀具损耗、浪费现象严重。

3. 刀具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刀具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刀具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不利于刀具寿命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企业应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刀具材料质量。

同时,加强原材料检验,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

2. 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刀具生产成本。

3. 建立完善的刀具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刀具管理制度,明确刀具使用、维护、更换等流程,确保刀具在最佳状态下使用。

刀具业的大发展

刀具业的大发展

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刀具行业状况也有所逆转,国内工具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由于国内高速、高效刀具的市场占有量仅有10%,因此对于国内刀具企业来说,他们更大的竞争来自国外同行,如山特维克、肯纳、山高等。这些国外企业不仅在中国建立销售网点,而且还直接投资建厂,将产品直接对准了国内的高端用户,给国内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08年以来已经出现汽车产量下降、相关模具行业产品滑坡的情况,估计09年这一行市会传导到刀具行业。

近几年,先进制造业列为我国重点优先领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被列入16个重大专项之一,各种政策、措施也着实让人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充满了希望。然而,建设制造强国,不仅需要数控机床,同样需要先进的刀具,机械加工过程中,真正与被加工对象产生直接作用的是刀具,我国是用刀大国,刀具增长潜力非常看好。我国拥有的先进机床若全部使用高性能陶瓷刀具,年消耗量将达到500万片以上,以每片30元人民币计算,共值1.5亿元。这只是机床用刀而已,我国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对刀具产品需求也日益旺盛。

刀具业的大发展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建国以后,刀具产业设置采用了苏联模式,企业只负责生产标准刀具,非标准刀具、专用刀具都交由用户行业来研究。但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现在的大趋势是需要刀具企业提供大量个性化解决方案,国内刀具行业的这种模式因此而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刀具市场的很大部分尤其高端市场已经长期被国外厂商占领,刀具业的大发展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国内五金工具市场分布情况我国的五金工具市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山东等地方,其中浙江和广东最为突出。浙江的永康向来就被称为“五金之乡”,在深圳周边及珠江三角地区聚集了6000多家模具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数控刀具十大品牌

数控刀具十大品牌

特固克
总结词
韩国知名刀具品牌
详细描述
特固克是韩国知名刀具品牌,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等领域。
三菱综合材料
总结词
日本综合性材料供应商
详细描述
三菱综合材料是日本综合性材料供应商,其数控刀具产品以高硬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而著称。
京瓷
总结词
日本陶瓷刀具品牌
详细描述
京瓷是日本陶瓷刀具品牌,其产品以高硬度 、高耐磨性和高耐腐蚀性而著称。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成为数控刀具的重要发展 趋势,智能刀具能够实现自适应 切Hale Waihona Puke 、自诊断等功能,提高加工 质量和效率。
02
数控刀具十大品牌介绍
山特维克可乐满
总结词:全球领先
详细描述:山特维克可乐满是全球领先的数控刀具品牌,以其高品质、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产品而著称 。
伊斯卡
总结词
以色列军工技术
详细描述
伊斯卡是以色列军工技术的代表,其数控刀具产品以高硬度、高精度和高可靠 性而闻名。
肯纳金属
总结词
全球高端刀具领导者
详细描述
肯纳金属是全球高端刀具领导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能源等领域。
瓦尔特
总结词
德国精密刀具品牌
VS
详细描述
瓦尔特是德国精密刀具品牌,其产品以高 精度、高稳定性和高耐用性而著称。
三菱综合材料的产品特点与优势
产品特点
三菱综合材料主要生产高质量的硬质 合金刀具和高速钢刀具,包括铣刀、 车刀、钻头等。
优势
三菱综合材料的产品具有高精度、高 硬度和高耐磨性,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和刀具寿命。
京瓷的产品特点与优势

数控刀具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数控刀具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数控刀具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摘要:分析了近几年来数控刀具的特点、刀具材料及结构,未来数控刀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刀具;刀具材料及结构;未来发展趋势1数控刀具的设计目前工具制造商正在制造直径为0.25英寸的此类钻头。

带有0.5μm调整机构的高速精密微调镗刀系统也已进入市场。

对于高的金属去除率的钛金属类加工,新开发的重切削立铣刀可安装多达72个可转位刀片。

这种数控刀具在设计上通过各个刀片的搭接提供各种变化多样的刀具螺旋角和轴向刃倾度。

这种变化扰乱了切削加工时的共振,从而可以无共振地进行深度的铣削加工。

2数控刀具的的分类(1)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整体式;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连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2)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金刚石刀具;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3)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断、切槽刀具等多种;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镗削刀具;铣削刀具等。

3数控刀具的特点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用的刀具实际没有多大区别,它们需具有以下特点:(1)刀具的切削性能必须稳定可靠高。

目前生产上通常用刀具耐用度来评定刀具的好坏。

刀具耐用度愈大,表示刀具切削性能愈好。

但是切削一批相同的零件,由于使用的刀具材料及工件材质不可能完全相同,再加上刃磨质量等一些不能完全严格控制的因素,所以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刀具耐用度仍随机变动。

因此在数控上,除应给出刀具耐用度的平均值指标外,还应给出刀具的可靠指标Tp。

它已成为选择刀具的关键性指标。

通常是规定可靠度P≥0.9,即9%时刀具切削时间为T0.9。

研究表明,当耐用度的随机变量接近于正态分布时,如以耐用度的平均值T作为标准,刀具的可靠性只有50%。

(2)可靠地断屑、排屑。

刀具必须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即切削控制。

数控机床上每一工位设备上。

装置着许多刀具,切削量大,切屑多,因此,在切削塑性金属时,必须控制切屑不缠绕在刀具,工件及工艺装备上,控制切屑不飞溅,保证操作者安全,不影响切削液喷注,不影响零件的定位和输送,不划伤已加工表面,使切屑易于清理,为此,采用卷屑槽或断屑块的刀具,或用间隙切削或振动切削措施提高断屑效果。

2022年我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我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前景分析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始终被欧美日韩所占据,国内市场中的中高端数控机床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

国外高档数控系统,在高速和高精度表现上,以及在五轴加工和智能化方面比国内产品表现都好,而且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内产品的4倍。

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始终被欧美日韩所占据,国内市场中的中高端数控机床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

对于国内机床企业来说,这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国内机床企业通过不段修炼内功,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力争在2022年占据高端数控机床的大部分市场。

高端备制造,往大了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平安;往小里讲,关系到许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进展。

近十年来,中国机械工业行业进展快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

近十年来,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很自然地成为数控机床大显身手的地方。

尽管日益富强的国内市场,拉动了我国的机床制造业。

但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制造的机床仍缺乏与强国匹敌的核心力量。

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需要长时间的积淀。

为此,代表委员纷纷呼吁重视数控机床产业,支持国货突破。

由消费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十年前,我国就成为了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

2022年全球主要机床生产国的机床消费中,我国消费了将近一半。

与此同时,我国机床的产量也成为世界第一。

近十年的国内供应中,海天机床国产机床占到了三分之二。

高端数控机床作为消费中,我国消费了将近一半。

与此同时,我国机床的产量也成为世界第一。

近十年的国内供应中,海天机床国产机床占到了三分之二。

高端数控机床作为“造机器的机器造机器的机器”,也开头在我国起步。

“最困难的时候是1998年。

我们的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只有我们的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只有23%。

弄不好我们的机床行业要全军覆没。

所以进展这样一个产业,是一个国家利益的体现,是国家的目标。

”而之后的十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机床需求被拉动,促进了国产机床的技术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数控刀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中国的刀具行业很早就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早就实现了刀具采购全球化。

外国刀具商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十几年的历史,销售网络、技术服务体系已相当建全,在中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办事处,销售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逾千人。

他们以其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降低的产品销售价(现在的进口刀具价格几乎已经降到十年前的2/3~1/2)几乎垄断了中国的高档刀具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刀具公司已占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资源、信息服务等综合优势,国产刀具的实力相差越来越远。

价格杀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的刀具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

由此,他们开始以低价大力冲击内地数控刀具市场,有的刀具售价甚至低于国产数控刀具售价;以微利和低成本战略打拼挤占市场,被称为数控刀具市场的价格杀手。

信任危机由于长期依赖进口,国内数控刀具与进口刀具在技术、服务、品质和宣传上的差距,数控刀具在被加工产品的最终产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等因素,国内的顾客对国产数控刀具的信任度十分低。

往往宁愿花重金进口也不愿冒风险省钱购国产刀具。

毕竟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一台的数控机床的几十元、几百元的小时误工费用与刀具购置费用相比,相差甚大。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大多用户都宁愿选择进口刀具。

汽车制造厂和航空航天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国产刀具不够成熟的今天,他们几乎不会提供机会让国内刀具上CNC生产线去试用。

竞争压力加入WTO以后,全球化采购将使国外的切削刀具继续涌入中国市场,让顾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国内数控刀具生产厂商市场开发难度加大。

供方依赖国内数控刀具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都太小,没有形成自身的切削刀具产业链的紧密联合,尤其是工具系统的生产厂家不生产刀片,刀片生产厂家不生产工具,几乎完全依赖于供方;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行业产业联盟。

人才奇缺数控刀具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其发展对人才的依赖度很大,尤其在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大时更是明显。

国内数控刀具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数控机床操作工都奇缺,一般培养周期为3~5年。

而高校又没有很好地担当起培训CNC数控加工和数控刀具专业人才的责任,都靠企业自身花漫长的时间去培养,往往事倍功半,还不一定能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中国机床刀具行业的整体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的根源就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

2009国内数控刀具市场分析“大决战”前的中国刀具市场汽车作为一种体现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端机械产品,对十年前并不发达和富裕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

但是,随着中国人均GDP迈入一千美金门槛,近五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汽车的产销量是按让人眼红心跳的两位数在增长。

2003年全国汽车产销已达到44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全新而布满巨大潜力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大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争相进入,红了眼的巨头们喊出了“决战中国”的响亮口号。

汽车的决战是建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们日益富裕的生活基础之上,而数控机床与刀具的迅猛发展则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向上发展和世界各主要工业大国将生产基地陆续迁入中国的大环境下发生的。

2004年1-7月我国进口机床和刀具是33亿美金,同比去年增长58%,根据国际金属加工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指出,2003年世界工具市场销售额在130亿美元左右,而全球年增长率却仅仅大约是3%。

欧美市场普遍疲软之时,在中国有如此令人眩目的增速和市场前景同样令国外“大鳄”眼馋,相信在未来的3-5年内,“大鳄”们“决战中国”的口号将同样响彻在中国机械制造领域的上空。

刀具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少但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刀具的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生产、销售、服务的方式丰富多彩。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刀具市场必将上演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在中国现今的刀具市场上,国外各厂家通常按年销售额的概念分成三个集团,分别是3个亿以上、1-3个亿和1个亿以下(指人民币)。

全球刀具行业的“巨无霸”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的可乐满(Sandvik Coromant)当仁不让地处在第一集团,可乐满2001年在华销售额是2.2亿人民币,2002年是2.8个亿,而2003全年在华销售了3.5亿人民币刀具。

可乐满Coromant 拥有全系列超过25000种各类刀具产品,并且还以每年开发超过1500种新产品的速度在持续着它的“王朝霸业”;全球销量第二的肯纳集团(Kennametal)在华年销售额1.8亿人民币,处于第二集团领头羊的位置,紧随其后处在第二集团的是台湾兴合上海公司(主要代理德国KOMET、MAPAL以及日本三菱、NT 等进口刀具品牌),年销售额1.6个亿;瓦尔特(Walter)通过出色的造势和营销治理,加上工具磨床在内大约有1.2个亿;伊斯卡(ISCAR)在成功了美国英格索尔(Ingersoll)的切削刀具部后在华也达到了1.1亿的良好销售业绩;同样,山高(Seco)携的法国EPB、荷兰Jabro一同也把在中国的销售额做过了亿元门槛从而挤入第二集团。

处于第二集团的进口刀具代理商还有北京金万众(主要代理日本BIG大昭和、住友电工、OSG和京瓷等日本刀具以及瑞士PWB、德国Kelch对刀仪)、北京京以(主要代理意大利丹德瑞刀柄和镗刀系统以及日本京瓷刀具)等,各家在华年销售额都在亿元人民币上下。

处于第三集团的则主要是各国外品牌刀具的代理商,其中大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下期开始萌芽并成长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从山特维克和肯纳金属等主流大公司走出来创业的“刀具精英”们占了很大部分,像上海联创的武振良(主要代理山高刀具以及经营自己制造“中超”品牌刀具)是从山特维克出来的,而从肯纳金属出来的则更多,像晨达科技的刘晓炎(主要代理Ingersoll等刀具)、北京安达特的张清(主要代理以色列V ARGUS螺纹刀)、上海尚立的张钟勤(主要代理法国EPB和京瓷)、深圳协雅的李文红等。

另外,由国外品牌控股或从小代理公司自己做上来的也不少,如周朝晖的上海恩迪亚(主要代理住友电工和德国KOMET)、冯源的成都龙人(主要代理黛杰Dijet)、由俊哈的上海贺立(主要代理日本日立工具、NT以及弥满和YAMAWA)、陈嘉庆的天航星光(主要代理黛杰Dijet)、姜国庆的伊藤信-上海中京(主要代理日研NIKKEN、OSG)、史幼菲的须佐之(主要代理日研NIKKEN、日海)、广州力丰(主要代理三菱、NT)、天津菱华(主要代理三菱)、傅铭桓的广州陶特(主要代理京瓷、KORLOY)、上海信邦(主要代理东芝)、李成奎的上海米瑞机械(主要代理韩国KORLOY和特固克Taegutec)等,这些公司大都代理日本和韩国等品牌刀具,年销售在7000万人民币以内。

国内厂商则以我们株洲钻石、成量、成都英格、哈一工、哈量、上海机床附件二厂等为主。

不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产品种类和质量上比较,我们株洲钻石无疑是龙头老大,假如仅仅从年销售额和市场分额上排位,在整个国内刀具市场上我们甚至能替代肯纳金属集团成为第二集团的领头羊。

国内刀具行业面临的状态是刀具行业起步晚,先进的数控刀具仅仅是随着近年来数控机床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数控刀具产品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比较薄弱,竞争力不高。

为什么国外刀具厂商能抢滩中国的市场?能将“大决战”的战场选在中国?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产品档次高、品种全、性能好,而且技术服务和销售治理更是国内厂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可以说,目前国内各刀具厂商与国外相比,其差距是全方位的。

黄河终将流入蔚蓝色的大海,我们的民族产业也终归要融入全球市场。

继家电、汽车之后,机床和刀具在中国的“大决战”必将迅速来临。

进口刀具商的派系之分从传统意义上讲,进口刀具在中国市场上主要分四大主流派系:一、山特维克系山特维克集团公司在全球的控股子公司众多。

包括可乐满(Coromant)、万耐特(Valenite)、山高(Seco)、蒂泰克斯(Titex)、瓦尔特(Walter)和斗马(DORMER)等。

? 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典Seco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其全球扩张步伐:1986年大型北美刀具公司Carboloy Inc(即现在的Seco-Carboloy Inc)并集成到山高刀具集团,目前Seco-Carboloy是GE 和北美其它航空航天企业的主要刀具供给商。

在接下来的九十年代又了法国的铰刀专家Planche SA公司,2000年初成功法国家族式企业EPB公司,EPB公司是全球顶尖的模块式刀柄和镗刀制造商,在实施EPB公司后,Seco已基本健全了其庞大的整套刀具系列;2002年初,Seco又了专业生产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的荷兰Jabro公司,从而完善了其产品系列。

按目前的产品种类和产量规模计算标准,Seco已成为全球第四位的硬质合金制造商;家族企业德国瓦尔特Walter在1996年通过与无锡量具刃具厂合资而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扩张迅速,从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人民币到今天的过亿。

不管业界对其治理如何不屑,但至少,在中国的这八年扩张为德国瓦尔特整体出售给山特维克集团加上了重重的砝码。

山特维克在瓦尔特后紧接着将瓦尔特的磨床部转手出售而仅留下刀具部,按山特维克的意图,它希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将瓦尔特与在深孔加工领域有着突出优势的蒂泰克斯Titex整合到一起,而且,中国就是其重点试点的市场之一。

目前无锡瓦尔特正忙碌着将Walter和Titex 的业务进行整合,寄希望于来年仍能继续留在第二集团中。

山特维克系在全球孔加工方面还有一个重量级成员,那就是斗马(DORMER),DORMER是全球最大的高速钢切削刀具厂,1993年成为山特维克集团下CTT TOOL的成员,它在全球有美国(主要生产钻头、铰刀等)、瑞典(主要生产丝锥)、意大利(主要生产丝锥和铣刀)以及巴西(主要生产ANSI标准的刀具)等四个生产基地,产品超过12000种,随着高速钢产品系列的完善,DORMER也陆续开发了多种有自己特色的涂层硬质合金铣刀等。

在Titex加入山特维克系之前,Coromant对外主推的就是DORMER的产品。

二、肯纳系肯纳金属(Kennametal)1938年成立于美国,它是与美国强大的航空航天以及企业一起发展起来的。

2003年全球销量20亿美金,是排名山特维克集团之后全球第二大的刀具制造集团。

德国Widia和Hertel公司曾经是在德国排名前两位的刀具制造公司,肯纳金属(Kennametal)分别在1993年和2002年成功地了这两家公司,依靠Widia公司在铣刀和车拉刀、Hertel公司在车刀上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大大巩固了肯纳集团在汽车行业的地位。

在成功以色列Hanita公司后,依靠Hanita在以色列航空和行业多年的摸索的经验,Kennametal的整体硬质合金铣刀在加工不锈钢与高温合金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