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语理据看字母词语的归属

合集下载

规范使用字母词探析

规范使用字母词探析

规范使用字母词探析作者:牛国华来源:《金田》2013年第07期摘要:字母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舶来品”,十年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寥寥几个,十年后却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激增为两千左右个,显示出其不容忽视的冲击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大量的字母词已经涌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字母词在我们语言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多,那么规范使用字母词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拟从字母词的定义、分类、界定入手,探析字母词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字母词,定义,分类,界定,规范一、字母词的定义与分类什么是字母词?刘涌泉说:“字母词是指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K;后者如CD,UFO。

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

从性质说,首先它是外来词,而不是汉语用自身的构词成分构成的词。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式除了音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意译等以外,还有就是借形词。

老的借形词是从日语里吸收进来的用汉字书写的词语。

这些借词进入汉语后,改用汉语的读音,抛弃了日语的读音。

例如:概念、干部、干线、具体、等。

字母词和来自日语的借形词都是外来词,字母词与借形词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词形不是汉字,而是外文字母。

有些用汉语拼音构成的缩写词,如GB(国家标准)、RMB(人民币)等,词形虽然也是字母,但不是外来词。

笔者认为,字母词可以看做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单纯以字母作为词素或者与汉字数字等结合,联合构成一个表义综合体,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字母可以出现在词首、词中或词尾;字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字母既可以是外文字母,也可以是汉语拼音字母。

而诸如A股、T恤衫则属于与汉字组合的混合字母词,对于这种类型的字母词,本文不作具体论述。

纵观字母词的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外文字母加汉语词(语素),如A股、AA 制、B股、O型(血)、T恤衫等;2、外语词语缩略形式,如APEC、BBS、CD、CEO、CT、CCTV(英语译文的缩略形式)等;3、汉语词语的汉语拼音缩写形式,如GB、HSK、RMB等;4、外文字母加符号或数字,如MP3、R&D、WIN98等;5、英文词汇原形,如E-mail、Flash、Internet等。

字母词_语码转换与外来词的角色冲突_刘大为

字母词_语码转换与外来词的角色冲突_刘大为

字母词:语码转换与外来词的角色冲突刘大为一字母词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究其实质,是因为它语码转换(或细分为“语码混编”,本文对这两个概念不严格区分)的实际身份与被强加的外来词功能之间的矛盾。

严格地说字母词并非外来词。

外来词虽然是向其他语言借用的,但已经成为本语言词汇体系中的一员,最起码的要求是经过了本语言发音规则的改造,层次更高一些的要求则是经过本语言构词成分的重构。

此外能够用本语言的文字书写也是要求之一,除非本语言没有文字。

以此标准来看,字母词不仅保持着源语言的发音,书写形式也未经任何改变,显然是对源语言的成分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

—具体而言就是说话双方都能拿来就用是语码转换的特征。

指的是在一个双语环境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出于一定的表达意图,交替着使用两种语言,包括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同时夹杂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某些成分。

由于就是在直接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成分,所以它无需这一语言的任何改造。

双语者自身对另一种语言掌握程度不高而造成对该语言成分不自觉的改造(例如发音上的偏离),当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如此看来,字母词的形成—它的使用预设着对方能够是语码转换的结果,是来自于双语者之间的一种语言使用形式——从这种缩略的词语形式中解析出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

笔者曾经向香港的学者了解过,由于香港的双语程度较高,所谓字母词的使用至少在一定文化层次的市民中没有引起过什么争议。

同样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例如在语法研究中使用字母词TG(转换生成语法)、NP(名词短语)等,专业人员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而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则是,原本只有语码转换身份的字母词被强制性地承担了外来词的角色。

语码转换带来的字母词其实还是外语词,针对的应该是双语使用者,使用它的时候需要纳入外语的思维方式;外来词已经是本语言的成分,针对的是本语言的使用者,使用是在本语言的思维方式之内。

可是在中国大陆这样一个双语程度并不高的社会中,字母词却在勉为其难地被当作外来词在全社会使用并在公众媒体中大大加推广,它的实际身份和所要求实现的功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不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冲突。

字母词初探

字母词初探

字母词初探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字母词不断增多,研究字母词可以为语言规范和语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系数和材料。

本文从字母词的界定入手,探讨了字母词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字母词的特点,并认为对待字母词应该持宽容的态度。

标签:字母词界定类型来源应用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绝大部分是随着外来语的引进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应用即出现的。

研究字母词有助于促进共时语言学的发展,有利于汉语词汇规范化的研究和实践。

一、字母词的含义(一)字母词的概念关于字母词这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刘涌泉认为“字母词是指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K’后者如‘CD’‘UFO’等。

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语。

”郭优良认为:“所谓字母词,是指以外文字母为书写形式或以外文字母与汉字组合为书写形式的新词语,如‘CD’‘T恤’‘卡拉OK’等。

”冯志伟说:近年来,汉语中“还出现了不用汉字书写而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外来词,我们不妨把它们叫做‘字母词’”。

我们认为字母词应该是在书写形式上完全使用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还包括阿拉伯字母和希腊字母等)或既有字母又有汉字的词。

字母词不一定都是外来词,因为字母词还包括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形成的词。

(二)字母词的类型按照我们对字母词的定义,字母词有如下五种划分方式:1.按照字母词的外在形式划分(1)原形词。

如:“INTERNET、CALL、TV、RMB、WIN98、CCTV、TOEFL”等。

(2)混合词。

如“BB机、AA制、维生素AD、K市、Y公司、4H俱乐部”“阿Q和小D”等。

2.按照字母数量的多少划分(1)单字母的字母词,如“L号”“β射线”“S省”“B字瓶”等。

(2)双字母的字母词,如“IP电话”“IQ”“P6”“3D动画”“.cn”“GB”等。

(3)多字母的字母词,如“GNP”“MBA”“NBA”“QLTV”“INTERNET”等。

3.按照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的不同划分(1)“RMB”是人民币“RenMin Bi”的缩写。

英汉文字理据及其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英汉文字理据及其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英汉文字理据及其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作者:张晓慧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1期摘要: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着理据性,语言可以直接反应外在世界。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书写方面的理据性并进一步指出英汉词语理据性的强弱趋势。

关键词英汉文字理据性趋势【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1-0054-11 理据性和任意性语言的发展如同物质世界的历史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转变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促动和激发语言生成、变化和发展的动因,我们都把它称之为理据(motivation)(王艾录,司富珍 2002:1)。

所谓词语理据,是指语言自组织过程中语词发生、发展的动因。

20世纪以来,理据性和象似性成了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随着功能主义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很多著名学者,比如国外的Haiman(1980), Givon(1985), 国内的许国璋(1998)等,开始对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表层结构和深层机制有了相对深入的关注和探讨。

他们均指出,语言符号和人类的认知有着一种特殊关系,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着理据性。

2 英汉文字理据对比Stephen Ullmann(1962)认为,词的理据性主要有:1)语音理据;2)形态理据;3)语义理据。

如果我们考虑到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与语义的联系,那么似乎还有一种理据,这便是4)文字理据(许余龙1991:123)。

前三类理据性学者已研究很多,本文将试图从文字书写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理据性及不同理据的根源。

词语的文字理据表现为词语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一个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上推断出该词的词义。

我们赞同魏志成(2003:63)的观点,即汉语是象形表意文字,其单个字的构造起源主要是依据人对某一视觉图象摹仿, 并以此来表达人的思想观念。

汉语中的象形字具有典型的文字理据。

所谓象形,是指用线条来描述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

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

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

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
王崇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
【年(卷),期】2007(9)6
【摘要】主要探讨了字母词的定义和归属两个问题.通过比较和分析认为字母词应为书面形式上有外文字母参与构成,能在口语中使用,语音形式整体或部分来自外语并有完整词义的外来词.并统计了刘涌泉的《字母词词典》,对词典中的字母词作了形式和语义来源的分类和统计.将字母词分为三类:借入式、缩略式和替代式,通过统计,进一步确定了字母词系外来词的归属问题.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王崇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字母词定义与分类新探析 [J], 李子红
2.略论字母词的定义与定位 [J], 潘雪莲
3.字母词的定义及归属 [J], 王崇
4.字母词与外来词的关系及字母词在使用中的语言态度 [J], 巩姝言
5.由字母词“入典”之争想到的--浅析字母词及字母词入典的利与弊 [J], 田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中的字母词

汉语中的字母词
来源于英语的字母词数量上最多是因为英语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强势地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以英语为主的英美等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影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字母词虽然都来源于英文或用英文字母表示但它们并非都是外来词其中很多字母词是来源于本土的自构英文词如cetcollegeenglishtest虽然是地地道道全英文表达但这个概念本身却是中国的只有中国有这样的考试
路、丁字尺、八字脚等。还有“e-”这种词缀,在汉语中同样与汉 字组合构成了一类词:e 时代、e 媒体、e 化。字母汉字结合词的 大量出现表明字母词与汉语的结合在不断深入,对汉语的影响 在不断增加。
(三)字母与数字结合形式 B2B、B2C、MP3、MP4 字母、数字结合构成的词语在大众范围内流行的数量很 少,除上述几个外,这种形式的字母词更多是在专业领域内使 用,普通人不容易接触到。 (四)字母与符号相结合的形式 e-mail、e-book、e-bank、BB-call、CD-R、.com、A.T.B.、U.S.A. 其中“-”起到的是连接作用,即将两个不同成分连接成为 一个词。与汉语词语界限比较模糊不同,拉丁文,特别是英文词 的分界明确,但词内成分不如汉语清晰,如果取消连接符号,虽 然也能表示同样的意思,但是该词是由两个同样重要又各自独 立的部分构成这一特点将无法体现,连接符号的使用既合成了 新词,又保证了两个部分间的平衡。符号在构词中起作用,为汉 语构词方法提供了新的可供参考的途径。 (五)字母、汉字、数字、符号结合的形式 .com 经济、B5 纸、3+X 考试、6S 店、3C 认证、4D 电影 该类型的字母词出现的时间更短一些,它们将字母、数字、 符号、汉字结合在一起,表达的多是一些较新的概念。它们的出 现标志着汉语字母词有了新特点。 从字母词的构成成分上对其进行分类后,我们可以看到, 纯字母词数量是最多的。字母、符号、数字、汉字相结合字母词 在多个领域内的出现和应用,一方面表明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多成分字母词也 说明汉语字母词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能够与其他构词成分结 合成词,孳乳性大大增强。 通过结构分类我们对字母词的构成有了一定认识,我们将 通过分析其来源进一步认识字母词。

词语理据性

词语理据性
词语理据性比较
(1)词语的理据性
定义:词的理据(motivation)指 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 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 的关系。词语的理据能够使人了解 词义构成与发展的逻辑依据和词内 诸词素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是语 义学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Non-motivation & Motivation
{通过日语的辗转借用~日语借词的3种 形式}
第三次浪潮:现代、西学东渐,五四运 动——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以意译的方式直接对译西语,从而促成了 现代汉语~多为意译,少数为音译或直译}
第四次浪潮:当代、改革开放,新中国成 立——(1949- );
{源于俄语、英语的外来词,从而形成当代 汉语的特征~7类外来词,以直译词和意译 词为主,直接引用原语词汇的现象越来越 突出,以英语文化的影响为主}
⑤词源理据——词源理据是指词的意义与 它们的本源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词的 身世来由可以说明它现今的词义。 Sandwich (三明治)一词就是很好的例证。 英语中具有词源理据的词通常包括三种类 型,即专有名词(Proper name) 俚语 (slang )和借词(loan words)。
通过了解理据类型理论,似乎可以得到这 样的观点:汉字的发展史是一部淡化自己 文字理论性的历史,同时又是一部增强自 己形态理论性的历史。
④当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⑤当代汉语中原语词汇/字母 词(社会文化、语言学、翻译 学、出于简约的原则、出于 修辞的需要、受中国港台的 影响)
随着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引进,我国又吸收 了一些借词(loan word);信用卡一词源 自英语“credit card”,英语的card作为 基本词,构成了等各种贺卡(greeting card)。 汉语也有了以“卡”为基本词的相应的复 合词:生日卡等。随着电脑的推广及普及, 出现了各种磁卡(magnetic card),例如 calling card(电话卡),prepaid calling card(电话储金卡)。电脑部件或配置的 复合词:声卡、显示卡。

当代汉语字母词功能及产生动因

当代汉语字母词功能及产生动因

当代汉语字母词功能及产生动因
汉语字母词是一种特殊的汉语词汇,它由字母组成,但拼写和读音却和普通汉语不同,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

汉语字母词的产生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如计算机、网络等,都需要一种简单、统一的语言系统,以便进行信息传输和沟通。

因此,汉语字母词就应运而生,其便捷、易懂的特点,使其在信息传输中大受欢迎。

二、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同文化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为了更好地沟通,就需要一种简单的语言,而汉语字母词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

三、统一语言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字母词也成为一种统一语言,它可以被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使得沟通更加便捷。

汉语字母词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高沟通效率。

汉语字母词简洁明了,可以更快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提高沟通效率。

二、促进文化交流。

汉语字母词无论在什么国家都可以使用,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三、构建统一的语言系统。

汉语字母词能够构建一个统一的语言系统,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词语理据看字母词语的归属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一类新词语——外文字母词语,人们对它是否是汉语词汇,认识不一。

本文从词语理据的角度去分析外文字母词语,从而判定其是否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员。

标签:外文字母词语理据归属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

在语言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涌现出一大批外文字母词语。

人们对此类外文字母词语的归属问题主要持两种观点:一是以刘涌泉先生为代表,认为应当把外文字母词语归入汉语词语词汇中;一是以胡明扬先生为代表,认为这些外文字母词语不应该是汉语词语(不包括由汉语拼音发展而来的词语,如GB ——笔者注)。

那么外文字母词语究竟是不是汉语词汇?本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外文字母词语的分类对事物的分类,必须依据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

标准不同,分出的类的名称肯定也不相同。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外文字母词语的分类,既可以根据外文字母在词语中的位置来分类,也可以根据外文字母在词语中的多少来分类,还可以根据词语中外文字母的来源来分类,各种分类标准都行的通。

但是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依据外文字母的纯与不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不纯的外文字母词语1.字母与汉字连用的,如X光、B超;2.字母和符号连用的,如.net、.com;3.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连用的,如3D(三维)、5W等。

(二)纯外文字母词语1.外文缩略而来的词语,如PC、WTO;2.纯外文词语,如update(时髦)、De Moivre(人名:数学家德莫佛);3.汉语拼音字母词语,如HSK(汉语水平考试)、GB(国标);4.以及汉语拼音和外文字母混合而成的词语,如JSTV(江苏电视台)。

二、从词语理据分析归属这些外文字母词语,毫无疑问是一种文字。

而“真正的实用的文字都是有理据的”①,“词语的理据是词语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因而总是先于词语的形成而存在。

”②也就是说外文字母词语肯定也存在着一种理据性。

词语的理据会带有民族特色,因为“不同的民族对事物的认知特点直接影响着母语词语理据的创造,所以理据从它一开始产生就打上了民族思维的烙印,带上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那么属于汉民族的语言文字,自然它的理据就会留下汉民族的“胎印”。

于是我们就可以从词语理据的角度去考虑外文字母词语的归属性问题。

(一)字母与汉字连用的外文字母词语在这种词语中,汉字的位置有的在前,如卡拉OK、维生素A;有的在后,如T型人才、SOS村;有的在中间,如三C革命、中国C网。

这种词语中的外文字母与汉字融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固定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离开字母或汉字中的任何一方,意义表达都不会准确、明了。

如“BP机”指的是“无线寻呼机”,它是由beeper转化过来的,在beeper中选出b、p两个字母来表达。

但是,如果只用这两个字母结合来表达,许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

在中国人的思维当中,“机”有着特殊的印象,如“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以至后来的“手机”,大多中国人看到“机”字就知道它至少是一种机器。

于是加上一个“机”字,就形象地把它的本质显现出来了,这样有助于人们理解,大家也就乐意接受它,并且认可了它。

而在外国要表达无线寻呼机就只用beeper 就可以了。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BP机与beeper在理据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BP 机明显带上了汉民族思维习惯的特点。

于是我们认为像BP机、B超、SOS村这类外文字母词语就应该属于汉语词汇。

然而,那些纯外文词语就不可能是汉语词汇中的一员,例如:(1)“他的baby更是受到‘座上宾’的礼遇。

许多留学生回国很久以后,来信仍念念不忘萃园的christmas party。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0月4日)(2)“大学里最update的就是上网……还可以跟foreigner聊天。

”(《羊城晚报》2000年1月23日)以上两例中的“bady”“Christmas party”和“update”,只是外文字母词语在汉语中的灵活运用。

它们在英语和汉语中,无论是形式、意义还是读音都是相同的,在汉语中的应用只是临时的,不能成为汉语词汇。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与外国交流的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大众外语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驱使。

同样,还有那些专有名词(外国的人名、地名),由于翻译时要尽可能做到与原文的发音一致,于是一名多译的现象就出现了,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混乱。

如数学家De Moivre的译名就有代莫伏、隶莫弗、棣美弗、棣梅弗等。

于是人们就直接用英文词语来表达,避免了混乱。

显然,这种外文字母词语使用范围有限,不具全民性,也就不能纳入汉语词汇。

(二)外文字母与符号连用的外文字母词语外文字母与符号连用的,如“.net”“.com”等,它们是一种网址的后缀。

“net”本是“网”的意义,在这里指“美国网络支持公司”,而“.”是计算机语言中起隔开作用的一种信号,用来区分网络信息的地段。

“.”与“net”结合起来就用来表示网址的后缀,是一种顶级域名,代表美国网络支持公司系统。

比如要说新浪网,英文表示为“http//”,可是用汉语就不同了,它只须说“新浪网”就可以,它们两者是等价的。

“.net”能在社会中广泛运用,是由于网络空间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不再陌生,而“.net”“.com”是一种全世界网络通用的普通符号。

所以说这种外文字母词语不是汉语词汇。

(三)数字与外文字母连用的外文字母词语数字与外文字母连用的情况如“3D”(三维)“3X”(thanks)。

“D”是由dimension (维)缩略而来的。

“3”是由three而来,由于中国人对外语单词dimension 和three 的了解不及“3”和“D”,于是中国人就用“3D”来表示“三维”。

这更简明,更符合汉民族的思维习惯特点。

在外语中要表示三维只用“three dimensions”就可以了。

很明显,他们之间在理据上也存在着差异。

“3X”则是运用了谐音的方法加以改造,thanks在外语中读为“[θks]”,“[θ]”与“3”读音基本相近,而“Ks”是复辅音,读为“[ks]”,而“X”发音是“[eiks]”。

读“X”时,如果把重音后移到辅音上,则给人听觉上与“KS”比较接近,于是人们就用“X”来代表“ks”,于是在汉语中就发展为“3X”。

所以说这是一种用汉语谐音方法进行改造后的汉语词,它们是汉语词汇中的成员。

(四)外文字母缩略而成的词语1.汉语拼音词语这类汉语拼音词语大家已经一致同意其为汉语词汇,如GB(国标)、HSK (汉语水平考试)、RMB(人民币)、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胡明扬先生在《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中论述的很清楚。

如果从这些词语形成的理据来看,它们本身就没有脱离汉民族文化的范围,本身就由汉语拼音缩写而,所以把它们做为汉语词汇中的一员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2.外文字母词语缩略词语这些词语极具复杂性,不能搞“一刀截”,必须具体分析这些外文词语的形成理据,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如果一个词带上了汉民族文化的特点,符合汉民族思维习惯,我们认为它就是汉语词汇,反之,则不然。

例如“PC”是由computer 缩略而来。

但是如果你对外国人说:“你的PC有问题吗?”他就不会认为“PC”是电脑,而有可能认为是物理中心(physic scenter)或者个人支票(personal check)等。

也就是说在国外“PC”不是代表电脑,而是代表物理中心、个人支票等。

可见“PC”是个外文字母词语,但是在中国经过了具体化、明确化的进程,所以说它应该属于汉语词语。

再如ABC,我们学习英语时,常常从26个字母开始,而26个字母当中,A、B、C又是我们最开始接触的字母,也就是说学习A、B、C等字母,是学习英语的开始,是最基本的东西,于是我们中国人就用“ABC”来指“基本的知识”。

而在外国,“ABC”指的是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是由这三个英语单词取其首字母缩略形成一个意义固定的缩略词。

它们两者之间的含义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主要是因为它们形成的理据不同。

所以说像“PC”、“ABC”之类的外文字母词语就应当属于汉语词汇。

然而另一类外文字母缩略词语,如“WTO”(世界贸易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AD”(公元前)“BC”(公元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外文字母词语,就应该采纳胡明扬先生的说法,把它们纳入到外文缩略词语当中去,不应该放到汉语词汇中。

这类词在国外也大量存在,例如:(3)WHO rejects shots(《21st century》2001年11月1日第428期)(4)China wins WTO entry(《21st century》2001年11月15日第430期)再看汉语词汇中的几例:(5)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全球警戒,呼吁提防非典性肺炎。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香港珠宝出入口及制造业的影响。

从以上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从形式、意义到读音都没有相差,所以说它们就不属于汉语词汇之列。

(五)拼音与外文字母混合而成的外文字母词语此类词如“JSTV”(江苏卫视)“SCTV”(四川卫视)等。

“JSTV”是由jiangsu TV演变而来。

jiangsu 是江苏的拼音,TV 是外文缩略词,两者组合就形成特定的意义。

而在国外江苏卫视是绝对不能讲“JSTV” ,而必须说jiangsu TV。

如果说“JSTV”,外国人是理解不了的,会造成语言上的障碍。

也就是说“JSTV”经过汉民族的加工,具有了汉民族特定的文化特色,于是可以说它是汉语词汇中的一员。

总之,对于大量出现的外文字母词语,我们不能一刀切,更没有必要去躲避它,应该正视它。

寻找一些合理的方法去分析它,只有这样外文字母词语的有关问题才会逐渐得到解决。

注释:①②③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3月第1版。

参考文献:[1]周健.当前使用字母词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1,(2).[2]慧生.也谈字母词[J].语文建设,1995,(7).[3]刘涌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4]胡明扬.关于外文字母词和原装外文缩略语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3).[5]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刘涌泉.字母词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王同亿.英汉词海[Z].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9]周阿根.“字母词”初论[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5).(李亚纬邓春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