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2015年现代自然地理学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道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动态复习题1、试述地表环境分异的规律及其成因.答: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1)纬度地带性: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因而产生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表13-2)。
由于这些热量带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北向的交替变化,故称之为纬度地带性。
(2)干湿度分带性:全球陆地降水量的89%来自海洋湿润气团,而海陆间的水交换强度越深入内陆越弱,因此导致了大部分大陆上的干湿度由海岸线附近向大陆内部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沿海地带比较湿润,向内陆逐渐变干燥。
简言之,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就称为干湿度分带性。
(3)垂直带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因而导致了气候、植被、土壤和自然景观呈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这就是垂直带性。
简言之,垂直带性就是自然景观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规律。
(4)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由于构造及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与景观,例如,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
由于发生学上的一致性,各个构造—地貌单元内部自然环境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各个构造-地貌单元之间却有比较大的差异。
如青藏高原内部的寒旱特征,与周围地区均不相同,构成了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在自然区划中,单独划分为一个大区。
由于构造—地貌分异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叫做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
(5)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地方性气候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
例如,湖泊及其周围气温变差比较小,湿度比较大;而向外围气温变差逐步增大,湿度降低。
尔雅文化地理课后答案

地理学思想史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的航海切身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
B、麦哲伦2【单选题】现代地理学所依托的基础是()。
B、地理大发现3【单选题】通过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以陆上交通的形式进入到中国,历史上这条路径被称为A、丝绸之路4【判断题】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了人地关系的命题。
()我的答案:X【单选题】近代地理学和地理学家早期以()为中心。
D、德国2【单选题】十五到十六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地理学以()为核心。
B、海洋航行3【单选题】()提出了纬度地带性,为科学地理学的创立做出巨大贡献。
C、洪堡4【单选题】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认为哪三种地理因素支配人类迁移及发展?()D、位置、空间、界限5【判断题】康德的星云说是目前解释宇宙最接近事实的假说。
()我的答案:√文化地理的概念及其发展脉络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的“文化”指的是培养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品质、能力。
A、古罗马时期B、中世纪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2【单选题】文化代表的含义不包括()。
A、素养B、气质C、气候D、基础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3【单选题】自然地理学不包括()。
A、气候B、土壤C、水文D、交通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4【判断题】中世纪的“文化”与宗教活动有直接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判断题】系统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两部分。
()我的答案:×1【单选题】()指的是在营造文化景观的过程中,人作为文化之中的一个核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
A、文化心理B、文化景观C、文化生态D、文化地理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单选题】文化地理学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性文化和()。
A、心态文化B、心理文化C、心性文化D、心学文化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单选题】西方在探讨文化源地过程之中最早提出来的理论是()。
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2.5×8=20)1、季风在海洋和大陆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是海陆件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件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一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2、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
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海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H2S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3、准平原准平原是在温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夷平面,也可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
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假设一个原始面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一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面下降,便进入了另一个侵蚀循环。
4、雪线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自然综合体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
包括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的各级单位。
2015高考真题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典型例题】(2010四川)(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 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 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
第24页,共28页。
第25页,共28页。
第26页,共28页。
第27页,共28页。
3.【答案】A
第2页,共28页。
7.C 8.A
( 2015年江苏卷)图4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7-8题。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有--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地貌(地形)、土壤、水文(河湖沼地下水等)、 生物(尤其植物、植被类型)、
☆自然环境特征----
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水文(河湖沼等)、生物(尤其植物)、 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第21页,共28页。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 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 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 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 这条斑斓的彩带。
58.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58.垂直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
第19页,共28页。
反映垂直地带性规律的依据:从旧金山到甲地途中穿越美国西部高山地区, 自然植被随海拔高度上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 况不同。
尔雅 现代地理学 王建 期末考试

东
•
•
B、
南
•
•
C、
西
•
•
D、
北
•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土地分级中最小的单位是()。(1.0 分)
1.0 分
•
A、
相
•
•
B、
限区
•
•
C、
地方
•
•
D、
片区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自然的()。(1.0 分)
1.0 分
•
A、
空间的组成及分布
•
•
B、
成因和变化规律
•
A、
土地适宜性
•
•
B、
土地资源性
•
•
C、
土地经济效益
•
•
D、
土地生态效益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6
从区系性角度上看,除南非以外的非洲南部地区属于()。(1.0 分)
1.0 分
•
A、
全北区
•
•
B、
古热带区
•
•
C、
新热带区
•
•
D、
开首区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
高原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不包括()。(1.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1.0 分)
1.0 分
•
A、
季风气候
•
•
B、
海洋洋流
•
•
C、
地球自转
综合自然地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绪论一、选择填空:1、自然地理系统不同于其他各圈层的主要特征是:ABDA.太阳能集中分布B.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C.自然地理环境D.存在物质的三相和三相圈层界面二、名词解释:1、自然地理系统: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这样的物质整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着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使其内部维持着有序的结构和稳定的功能,是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体系,这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系统。
三、填空:1、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
四、问答题:1.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答:(1)是地球上两种能源相互作用的场所,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重要作用的地方;(2)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第一章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一、选择填空:1、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D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2、道库恰耶夫提出了:ABDA.自然综合体概念B.自然地带学说C.景观学说D.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二、填空:1、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现代特征是:(1)解释途径的确定化;(2)分析方法的模式化;(3)研究领域的确定化。
2、道库恰耶夫提出了:(1)自然综合体概念;(2)自然地带学说;(3)建立一门新学科的必要性。
3、综合自然地理学总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化、理论化、模式化。
第二章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一、选择:1、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表现为:ABDA.分层结构B.渗透结构C.耗散结构D.地域结构二、填空:1、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与变异性。
第三章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结构一、选择填空:1、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有:ADA.地质循环、大气循环B.地貌过程、气候过程C.水文过程、生物过程D.水循环、生物循环2、地球表层最主要能量是:BA.地球内能B.太阳能C.宇宙射线D.放射性元素二、填空题1、地质循环过程包括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四种基本的地质过程。
自然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焚风效应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8、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9、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10、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的升降呈反相相关联系的振荡现象11、地域分异规律指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
12、径流模数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生的径流量13、风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14、生态幅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15、垂直带性分异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16、离堆山河流上的河曲被废弃后,由废弃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山嘴17、气候系统决定气候形成、分布、特征和变化的物理子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海洋、湖泊等)、岩石圈(平原、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形)、冰雪圈(极地冰雪覆盖和冰川等)和生物圈(动、植物群落和人类)。
18、太阳常数表征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等于在地球大气外离太阳1个天文单位处,和太阳光线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19、地壳均衡漂浮在高密度、塑性的地幔上的低密度、刚性的岩石圈对表面压力变化而产生的平衡性响应20、河流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水平面21、生物小循环生物圈内的各种化学物质,通过传输介质大气或水在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之间所构成的循环过程。
22、黄土堆积23、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
21春学期(1703)《现代自然地理学(尔雅)》在线作业.doc

1.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核心科学是()A.天文学B.地理学C.人文地理学D.自然地理学【参考答案】: D2.不属于岩石圈运动特征的是A.反对称性B.非平稳性C.岩石圈漂移定向性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D3.冰川气候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是A.多边形地面B.刃脊C.泥流阶地D.石海【参考答案】: B4.柯本把全球的地表气候划分成()个带A.6B.5C.7D.4【参考答案】: A5.地球表层系统包含三个流中没有()A.能量流B.信息流C.物质流D.水循环【参考答案】: D6.岩石的风化一般包括A.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无机物风化B.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C.物理风化、化学风化、降水风化D.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有机风化【参考答案】: B7.南方涛动是什么和印度洋低压作用形成的。
A.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B.北太平洋温带高压C.西伯利亚低压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A8.水圈和大气圈之间有()作用。
A.蒸发和降水B.蒸发和蒸腾C.降水和径流D.蒸发和径流【参考答案】: A9.泥石流在我们国家()地区发生最多。
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参考答案】: B10.生命起源的标识是()A.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B.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物C.从复杂有机物到有新陈代谢的蛋白体D.从蛋白体到原核生物【参考答案】: C11.南京附近的河流主要是()A.弯曲型河流B.游荡型河流C.分叉河流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C12.生物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氢B.氧C.碳D.氮【参考答案】: A13.生命的起源阶段不包括A.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B.从简单有机物到复杂有机物C.从复杂有机物到有新陈代谢的蛋白体D.从蛋白体到原核生物【参考答案】: D14.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向哪个方向运动?A.东B.西C.南D.北【参考答案】: D15.几个冰斗之间形成()A.刃脊B.角锋C.谷丘D.蛇形丘【参考答案】: B16.地理学不需要()学科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自然地理学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 1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3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正确答案:×
5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1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3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4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指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 正确答案:×
5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正确答案:√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 1()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2地理学的发展未来不太会成为()。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3自然地理学是()的核心学科。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4人文地理学家对于自然因素对人文过程作用考虑得比较全面,而自然地理学家对人文因素考虑较为欠缺。() 正确答案:×
5要研究区域分异,必须从整个地表环境着眼,才可能得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正确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1一般来说,地理学家需要的专业基础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2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3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4地理学的宏观性往往导致其容易因为缺乏操作性而被忽略。() 正确答案:√
5地理学家应有的能力不包括多环境兼顾和多要素观察的能力。() 正确答案:√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自然的()。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地理学的特征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3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为研究对象的。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自然地理学研究强调针对于不受人类影响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区域,不涉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
5地理学的系统性是强调地理学在科学系统中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作用。() 正确答案:×
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受多种作用力的影响,长江口在不断地向()方向迁移。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3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地外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包括陨石对地球的撞击。墨西哥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正确答案:√
52009年,联合国天文学科大会通过决议,将冥王星排除在了太阳系行星之外。() 正确答案:×
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2组成地球表层系统的三个界类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3王建老师认为,台东地区出现的水向上流的情况是受到()的影响。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海平面是绝对平整的,所以才会被用来作为高度的基准。() 正确答案:×
5地表上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能量转化和传输的过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1地表过程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3关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地球环境表层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B
4人类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地表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不大。() 正确答案:×
5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人类与地表环境
1人类对于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2从地理学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内容不包括()。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3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4受环境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温度,白种人鼻子比较长,嘴唇比较厚。() 正确答案:×
5胡焕庸线是从大兴安岭到横断山脉的一条分界线,区分自然资源的分布密集程度。() 正确答案:×
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中,()的数量最多。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2关于岩石圈,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A
3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D
4沉积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正确答案:×
5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沙子中最多的是石英和长石。() 正确答案:√
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类型
1大陆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公里。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2相对来说,比较少有化石的是()。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 C
3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一般没有()。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