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备课的问题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教师备课的问题和思考

作者:高家余

【摘要】当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备课,但备课的实用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应该加强规范,紧密结合学情,优化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案的实用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师备课实效性反思对策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设计准备工作,是青年教师取得教学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是中老年教师适应新的形势,探索新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的情况不断变化,认真备课尤为重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教师的备课值得反思。

从管理层面看,学校对备课的指导水平不高,评价缺乏深度。职能部门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能发挥学科专业影响力优势,诊断问题不到位,意见不统一,光放靶,不射箭。对教师有效备课缺乏引领和指导,使广大教师备课长期存在问题得不到解决。

从具体备课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随意拼凑,应付检查。很多教案条理不清,抄袭现成教案,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有的教案靠罗列知识、抄袭资料、例题题目凑数,没有自己的东西。有的备课不完整,教案前后不连贯,教学环节单一。有的列出几个提纲,几个问题了事,或平铺直叙,一问一答,只见教师,不见学生。不重视习题的处理,机械完成教材或练习册内容,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没有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教案撰写应付学校检查的成分多,存在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认识不统一,目标制定笼统。教案的学习目标来自于教学参考书或教案集,表述很不统一,有的称“教学目标”,有的称“助学目标”,有的称“导学目标”。有的按“三维目标”模式照抄照搬,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缺乏达成目标的途径、措施、方式,操作性不强,不便于落实和检测。有的教案目标与教学过程没有明显的联系,或课堂教学没有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三是取舍不当,重点、关键点不突出。有些教案过于繁琐,事无巨细,知识点太小、要求太细,显得纷繁复杂,在实际教学中操作起来反而不便。教案中对学生的要求过多,背记的知识罗列过多,增大了学生的负担。有的老师不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不重视前后知识的衔接。重、难点不明确,没有突破措施,教材处理缺乏创造性,备课过分依赖教参或他人的教案,没有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内化。

四是备课与学情脱离,不针对问题备课。大部分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表面上看环节完整,但备知识多、备学生少,备教法少,备流程设计少,备学法指导少。只在意自己的想法,不研究学生怎么学、怎么悟。对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较少,对如何设置,如何分层设置没有认真思考,探究性问题设计少,缺乏对知识生成过程的设计,就题讲题,讲完了事。课堂训练案的设计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教案不适合自己、不适合学生,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对自己的教学没有指导作用。

五是缺乏思辩,不重视一题多解、易错易混点辨析备课。有些年轻教师不注重指导学生辨析易错、易混知识点,对易错、易混题型的分析研究不够,练习的变式训练设计少,不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六是缺乏拓展延伸,不重视知识点和题型的有效整合。有的教案缺乏对知识点的联系和整合,不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导致学生学习知识零散、孤立,理解和运用困难;有的老师不认真研究习题,对课本和各种资料、试卷上的习题不认真研究、整合,训练案流于形式,不重视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拓展。在教案中未能体现分层要求、分层点拨、分层训练。很多教案还停留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上,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对知识点的呈现、讲解、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教师对教材本身的挖掘不深、对教材以外相关知识拓展少,仍立足于把教材中的问题基本讲清楚的层面,对大纲考纲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体现精讲精练。

七是一劳永逸,不重视二次备课和反思。有的教师不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前后知识的衔接。没有板书设计环节,不利于学生笔记,不利于知识网络构建。很多教案缺少二次备课痕迹,有的虽然用双色笔书写,但明显不是二次补充的内容。有些虽有二次备课,但缺乏针对性,没有补在点子上,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很多老师不习惯课后反思总结,偶尔写教学反思,也不具体、不深刻。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不透,缺乏针对性,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与分析不够,没有分析和记录教学成败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思考补救的措施和方法,起不到反思教学的作用。

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上课的质量,教案是上好课的“剧本”,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教案的灵魂。要想让教案更有效地服务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帮手,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加强分类指导,尝试分层要求。一是学校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要结合教师情况,分层把关,分类要求。要突出检查督促的重点,把教案设计、授课策略、资料使用、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和课外落实巩固等环节结合起来,对教学成绩落后的教师进行综合诊断,帮助他们找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强化帮扶。二是对教学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注重实质,淡化教案的形式。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强化个体研修,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备课,提升思想内涵和科研含量。

第二,规范教案书写,杜绝备课简单化倾向。一是加强备课管理。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细化备课。对备课的形式和要求不能放松,保障必要的格式和环节。学习要求和措施要具体,探究方法要具体学生活动程序要具体。二是教学设计要注重起承转合,教学流程清晰流畅,内容要全面完整,注意方法规律总结,重视探究问题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后进生的指导。三是学习目标制定要可操作、能达成。要用“通过……”措施,“记住……”、“说出……”、“写出……”“会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显性行为动词表述,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活动,便于快速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及时补救。

第三,重视知识体系构建,强化易错易混点辨析识记。一是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探究设计要有梯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对重要内容和知识点梯度分解、取舍,化繁为简,利于学生理解。二是要强化前后知识的衔接,把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归类辨析,逐项突破。要指导学生整理笔记,帮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章节知识的关键点。三是要加强对高考(中考)考向、试题和考纲的研究,加强对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关键知识点的把握,提升对知识体系的把握、突破、拓展和延伸的能力。

第四,重视学情研究和学法指导,切实加强分层教学。一是要根据学科特点落实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切实加强教法研究,探索利于学生开拓创新、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二是切实加强学法指导,认真研究分析学情,设计学习策略,设计训练内容。要体现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三是要强化分层教学设计,突出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区别要求:实验班要加强尖子生培养的方法措施研究,一层次班级要加强优秀生培养措施研究,二层次班级要强化后进生、偏科生的帮扶和指导。在同一个班级里边仍然需要针对学生情况的差异,分层教学和要求,切实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督促和辅导。

第五,强化整合,提高备课深度和广度。一要注重教材的整合。要避免对教材内容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要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框题和章节进行整合,把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要注意对关键知识的拓展延伸,对知识点,要研究过去如何考,将来可能如何考,要重视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知识窗”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要参考本学科三年的教材进行备课,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