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二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指出,人除了有经济方面的需要以外,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3.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4.“新三论”是指、和。

5.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

6.弗鲁姆认为,人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和的乘积。

7.圣吉认为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__________;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形成__________;系统思考是__________。

8.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人生而不求上进,不愿负责,宁愿听命于人”是()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A.X理论 B.Y理论 C.期望理论 D.归因理论

2.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的理论是()。

A.双因素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强化理论

3.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A.亚当斯 B.凯里 C.韦纳 D.沙因

4.“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点是()理论中提及的。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5.()是指对领导者影响其他人的能力有较大作用的个人品质,如自我认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信息联系的能力以及对任务的了解等。

A.“领导者的理解” B.“领导者的品质” C.“领导者的权变” D.“领导者的周期”

6.美国管理学家()分析了造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这一现象的原因。

A.孔茨 B.奥福德 C.布朗 D.法约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Y理论

2.特质理论

3.企业文化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进行信息沟通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斯密、萨伊、巴贝奇的分工理论。

3.管理思想史的历史分期。

4.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五、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对中国的政府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

1.梅奥2. 《人类的动机理论》 3. 罗特利斯伯格 4.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5. 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6. 效价期望值 7.精神基础学习型组织基石 8. 法约尔

二、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A

三、名词解释

1.Y理论。

麦格雷戈的Y理论对人性的认识与X理论截然不同,它更多的是对人性的积极肯定: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因为工作毕竟是满足需要的基本方式,而且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与智力,乃是极其自然的事,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的自然;人为了达成自己已承诺的目标,能够“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并促使自己朝向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外力的控制及惩罚的威胁并非唯一可行的方法;人对于目标的承诺,是由于达成目标可以给个人带来某种报酬。对人最有意义的报酬是自我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种报酬是使人朝向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动力;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仅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学会争取责任。常见的规避责任、缺乏志向等现象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而非人的本性使然;大多数人均拥有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有管理者才具有这种能力;在现代产业活动中,常人的智慧和潜能仅有一部分得到了利用。可见,人都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在可能,组织管理的方式将直接影响这种潜能能否被发掘。

2.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是指研究领导者的素质或个人特性,以期预测什么样的人当领导最合适的一套有代表性的理论。美国的行为科学家亨利在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的12种品质。成就需要强力,把工作成就看成是最大的乐趣,置于金钱报酬和职位晋升之上,因此愿意完成艰巨的任务;干劲大,工作积极努力,希望承担富有挑战性的新工作;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上级,认为上级水平高,经验多,能帮助自己上进和提高,因而尊重上级,与上级关系较好;组织能力强,能把混乱的事物组织得很有条理,能从材料中预料事物发展的动向;决断力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备择的方案加以权衡并作出选择;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目标坚信不移,不受外界干扰;思维敏捷,富于进取;竭力避免失败,并且不断接受新的任务,树立新的奋斗目标,驱使自己前进;讲求实际,重视现实,不去关心不肯定的未来;不能只对上级亲近,而对下级疏远;对父母没有情感上牵挂,而且一般不同父母在一起;忠于组织,尽

忠职守。

3.企业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现象,而是西方管理界出现的一股新思潮;也不是通常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而是管理中居于更高层次并起着统率作用的因素,是支配一切管理活动的灵魂。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说明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中,人不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人应当成为企业组织的主人,而提高人的素质则是发展生产的首要条件。一般而言,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形象是由一种特有文化的建设来造就的,它在激发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方面有独到的作用,能够促使职工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种思想既是对原有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

四、简答题

1. 进行信息沟通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答:进行信息沟通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一,信息沟通的渠道要被组织成员所明确了解。

第二,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有一个信息沟通的明确的正式渠道。

第三,信息沟通的路线必须尽可能地直接和简短。

第四,必须经常利用完整的信息沟通路线,以免产生矛盾和误解。

第五,作为信息沟通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称职。

第六,当组织在执行职能时,信息沟通的路线不能中断。

第七,每一个信息沟通都必须是有权威的。

2. 斯密、萨伊、巴贝奇的分工理论

答: 主张分工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特点,管理因为分工而变得重要,分工因管理而更为发展,唯其如此,很多管理思想家都对分工有过论述。这里主要介绍斯密、萨伊、巴贝奇的观点。

第一,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

第二,制约分工的因素及分工的利弊。

第三,分工与人力资源成本。其一,巴贝奇将劳动分工扩大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其二,关于分工与分配的关系。

第四,工场手工业与工厂制分工的区别。斯密和巴贝奇的分工理论都是以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为基础的。

尤尔比斯密和巴贝奇更敏锐的抓住了这两种分工的实质。

3.管理思想史的历史分期

答:管理思想史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