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设计论文 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石台煤矿井田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2.2井田地层特征
由钻孔揭露本井田地层由老至新为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其中石炭系、二叠系为本区含煤地质,以下分述之:
1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假整合于中奥陶统老虎山组石灰岩之上,厚22~38 m,一般30 m。上部以浅灰~灰白色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紫色泥岩;下部为灰白~棕色,紫色铝质泥岩。底部铁质结核较多。
3下二叠统山西组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一套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煤层的过渡相沉积,厚110~182 m,一般为135 m ,含6、7两个煤组,煤层总厚0.79 m ,6煤层局部可采,7煤不可采。7煤组以下主要为灰色粉砂岩,7~6煤组间主要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水平层里发育,呈片状,系6煤层底部良好标志之一。6煤组以上为灰白色细~中砂岩,夹粉砂岩,上部10~15 cm,多为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无层理。
3通讯:机关通讯室安装1台供电式电话总机JGL—8,通过120门分机电话对石台地区,对井上下通讯联系;
4地震:淮北地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东有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五河至利辛断裂。根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和淮北地震局资料,石台矿区在7度范围内,以8级烈度考虑其工程建筑。
5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1/2ss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总厚度大于663.5 m,为一陆相沉积。底部为一厚12~ 63 m,一般40 m的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硅钙质胶结,坚硬,为区内主要标志层(K3之一。下段厚230~280 m,以灰绿色碎屑为主,夹杂色泥岩,含薄煤2~3层,煤层总厚度0.65 m,仅1煤层局部达可采厚度,无开采价值。上段厚度大于
Cordaites principalis(GermHBGein(首要科达狄Tingia hamaguchii Kon no(口丁氏蕨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引言煤矿采矿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独立设计煤矿采矿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煤矿采矿毕业设计的范本,包括设计背景、目标与任务、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设计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矿的开采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采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矿采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与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煤矿采矿方案。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设计合理的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 - 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 提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和设计: - 网格法分析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 - 借鉴现有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 - 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应用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实施方案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一:调研与分析 - 对国内外煤矿采矿方案进行调研,了解煤矿采矿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步骤二:采煤工艺设计•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步骤三:巷道与煤柱设计•分析研究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docx

煤矿开采毕业论文.docx

毕业论文姓名:刘正义学号:201401020106 班级:采矿141专业:煤矿开采技术摘要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相结合,为采煤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中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煤矿企业经营也趋向多元化。

针对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为主,很大一部分原煤产量来自井工开采这一状况。

从重视国有重点煤矿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接替出发,结合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呈现多样性,煤层厚度从零点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变化这一实情,在分析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以及采煤机械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将具体阐述采掘技术及生产能力和安全发展问题。

目录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4)(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4 (2)二行业主要特点 (4)二、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资源保障问题:..6 (1)二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问题 (7)(2)三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问题 (8)(3)四煤矿安全与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8)(4)五煤炭运输与燃煤污染问题 (9)三、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0)①一 (11)②二 (12)③三 (12)④四 (13)⑤五 (13)⑥六 (14)⑦七 (14)⑧八 (14)四.煤矿发展: (16)采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

(1)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

选煤厂设计说明书(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毕业设计)

选煤厂设计说明书(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毕业设计)

选煤⼚设计说明书(中国矿业⼤学矿物加⼯⼯程毕业设计)第⼀章概述本设计是设计年处理量能⼒为1.80Mt/a的矿区型选煤⼚。

主洗两个矿井的来煤,即原煤资料中的82层和72层,其中82层占70.00%,72层占30.00%。

分别设为A和B两矿。

1.1⽣产⼯艺及⼯作制度⽣产⼯艺采⽤三产品全重介(0~50mm);煤泥重介,直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的联合⼯艺流程。

⼯作制度:330d/n; 16h/d;分三班⼯作:两班⽣产,⼀班检修:1.2⼚址概况此选煤⼚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交通⼗分便利,向北可⾄徐州与陇海线相通,向东可与京沪线相连,此外,⼚区有直⾄淮北市公路,可直达徐州,宿县等地,产品可以很⽅便地运⾄能源需求很⼤的华东地区销售。

1.3矿区煤⽥,煤层的特性1.3.1 A矿煤层的特性:煤层形成于废弃的三⾓洲平原上,砂泥物资来源较丰富,植被⽣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煤层厚度不稳定,煤层结构较多,灰分较⾼,可采点较多。

煤层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顶板泥岩和砂制泥岩为主,局部为砂制泥岩,由于后期的改造和冲刷作⽤,对煤层的原⽣厚度和结构稳定性有⼀定的影响。

1.3.2 B矿煤层的特性煤层顶板为砂岩,泥岩,局部为砂制泥岩;底板为砂岩泥岩和砂制泥岩。

因其在⼴阔平坦的草坪基础上形成,故厚度稳定,构造简单,后期改造及冲刷作⽤,岩浆活动等,对煤层的原⽣厚度和结构稳定性影响甚⼩。

A矿煤和B矿煤灰分、发热量都偏⾼,同时都属于特地硫,特低磷,砷,氟含量的优质炼焦煤。

1.4⽔电源供应选煤⼚⽣产,⽣活,消防⽤⽔均采⽤深层地下⽔,⽣产废⽔澄清后循环使⽤,⽣产污⽔供灌溉⽤。

⼚区设有变电所,电源引⾄30Kv⾼压电⽹,经⼚区变电所将其变成6KV,然后在通过各级变压器变成动⼒级⽣活⽤电,供⼚区⽣产及⽣活⽤电。

1.5产品的品种和⽤途该⼚主要洗选后的产品:精煤,中煤,矸⽯和煤泥。

精煤(γ=62.088%;Ad=10.36%)主要为炼焦⽤煤。

中煤(γ=17.776%;Ad=24.88%)⽤于附近等地的发电⼚供发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

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

2Mt/a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 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 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就业后在专业上的发展。

矿山设计初步设计报告范文

矿山设计初步设计报告范文

矿山设计初步设计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矿山初步设计的相关内容。

矿山设计是矿山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确保矿山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开采,初步设计将起到关键作用。

本报告将从矿山选址、采矿方式、矿山设备、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2. 矿山选址矿山选址是矿山设计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运输便利性、环境保护等因素。

本矿山选址位于山东省,地质条件良好,矿石资源丰富。

同时,矿山周边有多条公路交通便捷,有着良好的运输条件。

另外,矿山选址距离水源较远,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

3. 采矿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和矿石性质,我们决定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矿石的开采。

采矿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而在本矿山的情况下,露天开采更为适合。

该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开采需求。

同时,由于矿石层位浅,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 矿山设备矿山设备是矿山开采的重要保障。

我们计划采购以下设备进行矿山开采:挖掘机、运输车、破碎机、筛分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满足矿石的开采、运输和处理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在设备选择时,还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护和保养成本等因素。

5. 安全措施矿山开采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首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其次,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违章告示牌等,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另外,我们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6. 环境保护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将采取措施来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利用矿石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采用现代化的矿石处理技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我们还将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矿山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到标准。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矿井概况1.1 井田位置、围、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1.1.1 井田位置、围跃进煤矿位于义马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1°50′37″~111°56′15″,北纬34°39′00″~34°43′13″。

西部与千秋矿相邻,浅部以F断层为界;深部以35线西275m3-3为人为边界;北部与千秋矿浅部相邻,30线以西大体以涧岸为界,30线以东以陇海铁路为界;东部与常村矿相邻,2-3煤层底板等断层为界,高线+250m以上以下磨矿井田边界为界,+250~-50m以F8F断层以东以-50m底板等高线为界,深部以18线西300m为界;8逆断层为界,井田面积约22.3km2。

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见南以F16表1-1-1及采矿许可证。

表1-1-1 跃进煤矿井田围拐点坐标一览表1.1.2 自然地理井田浅部发育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性河流南涧河,该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英豪麓一带,向东流经新安县,至汇入洛河,井田以上流域面积约576km2。

该河流量0~10.10m3/s,为一季节性河流。

井田所有冲沟干旱季节大多为干沟,雨季则排泄地表,并流入南涧河。

气候:井田位于豫西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年平均降雨量631.3mm,蒸发量1940.5mm;最大积雪深度300mm,最大冻土深度310mm;结冻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年平均气温13.4℃,最高为41.6℃,最低为-14.3℃。

见表1-1-2。

表1-1-2 义马矿区主要气候特征值一览表风向:每年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至翌年4月以西 ~西北风为主,一般风速2~4m/s,最大风速20 m/s,全年以西西北风频率较高,对本区气候影响较大。

地震:本区处于岸上断层、坡头断层与前宫断层等活动断层的三角地带,地震频度较高。

据收集地震局资料:义马市属5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6 ~ 7度。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开采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目的:熟悉和掌握有关煤炭工业生产建设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技术政策,再设计中给予贯彻执行。

通过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以巩固和扩大理论知识。

增强运算、绘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等基础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某一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对煤矿生产的相关环节,生产技术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培养和锻炼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劳动、尊重科学和实践的良好思想作风。

使学生获得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差不多培训。

毕业设计大纲内容:目录第一章矿井概述 -------------------------第2页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 --------------------第23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26页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取 ----------第26页第五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51页第六章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治理 ----------第67页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57页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位置1.1.1 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峰峰集团薛村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峰峰矿区大社镇。

薛村矿地处鼓山东麓,区内有公路与主干道相通,向北22.5km到邯郸市与107国道和京沈公路接壤,并向北15 km与309国道相连,向南10km到峰峰集团公司。

有运煤专到马头站与新线接轨。

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附矿井交通位置图1-1。

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1.1.2 矿区地形特点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余脉鼓山之东翼为平缓丘陵,地带为黄土台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惊天最高海拔314.0m最低178.9m,比高139.1m。

地形由西向东倾斜坡度约16.7%东西高差48m,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南北长40km,东西宽25km。

为NNE向较狭长隆起地带,区内地层除鼓山西侧及局部地区叫陡,倾角高达60度左右,大部分地区地层倾斜较缓,一般在7—15度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20.1平方千米,年产量120万吨。

井田内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8-22°,平均煤厚3.48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在井田范围南部和中央均有断层发育。

瓦斯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不高,涌水量也不大。

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三立井上山开采,煤层分采区上山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并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矿井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立井、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Abstract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20.1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120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8-22acid,average coal thick 3.48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at allotment scope east normalizing function of the stomach and pleen center equal have got dislocation upgrowth. 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do not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Alignment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t,as well as versu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Keywords: Vertical shaft, Alignment long wall , full-seam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是据在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所收集的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并作了一些改动以后,对矿井进行的初步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作为对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次综合性的知识技能考查,它主要是考查学生这四年来对基础知识及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综合起来应用。

这样达到了对理论知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

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切实可行高产高效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力争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本设计以《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为依据,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工程技术语言,对矿井的开拓、准备、运输、提升、排水、通风等各个生产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

由于时间关系和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审阅老师给予批评指正!目录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矿区概况 (1)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1)1.1.2 自然环境 (2)1.1.3 矿井附近的工农业情况 (2)1.1.4 水源、电源、劳动力及建材来源 (2)1.2 井田地质特征 (3)1.2.1 地层 (3)1.2.2 构造 (4)1.2.3 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 (5)1.2.4 水文地质特征 (7)1.2.5 沼气、煤尘和自燃 (10)1.2.6 煤质、煤的牌号与用途 (10)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2)2.1井田境界 (12)2.2 井田储量 (12)2.2.1 矿井工业储量 (13)2.2.2 矿井设计储量 (14)2.2.3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5)2.3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8)2.3.1矿井工业制度 (18)2.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8)2.3.3井型校核 (18)3 井田开拓 (21)3.1概述 (21)3.1.1 开拓方式选择 (21)3.1.2 影响矿井开拓的主要因素分析 (21)3.2 井田开拓 (22)3.2.1 井田开拓方式 (22)3.2.2 井筒形式、数目、及其配置 (23)3.2.3井底车场和大巷的布置 (25)3.2.4 方案的提出及方案比较 (26)3.3井筒特征 (35)3.3.1 主井 (35)3.3.2 副井 (36)3.3.3 风井 (38)3.4 井底车场及主要巷道 (39)3.4.1 车场设计基本参数 (40)3.4.2一些基本问题的确定 (41)3.4.3 线路连接计算 (42)3.4.4 车场区段划分及调车 (45)3.4.5坡度计算 (49)3.4.6确定各井底车场硐室位置 (49)3.4.7主要巷道 (51)3.5 开采顺序及采区回采工作面的配置 (53)3.5.1开采顺序 (53)3.5.2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53)3.6井巷工程量及建井工期 (56)3.6.1概述 (56)3.6.2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周期的各计算图表 (56)4 采煤方法 (59)4.1 采煤方法的选择 (59)4.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9)4.2.1采区走向长度的计算的确定(以第一水平采区为例) (59)4.2.2确定采区走向长度及工作面数目 (59)4.2.3回采巷道的布置 (60)4.2.4联络巷的布置 (60)4.2.5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形式 (60)4.2.6采区硐室 (62)4.2.7 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62)4.2.8确定采区巷道掘进方法、设备数量及掘进工作面数 (64)4.2.9采区生产系统 (65)4.3 回采工艺设计 (67)4.3.1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67)4.3.2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69)5 矿井运输、提升及排水 (72)5.1 概述 (72)5.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72)5.1.2 矿井运输系统 (72)5.1.3 矿井运输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 (73)5.2运输设备的选型计算 (73)5.2.1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型 (73)5.2.2 大巷运输设备 (75)5.3 矿井提升 (84)5.3.1 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84)5.3.2 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85)5.4 矿井排水 (94)5.4.1概述 (94)5.4.2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95)6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103)6.1矿井通风系统 (103)6.1.1通风设计的基本依据 (103)6.1.2矿井通风系统要符合下列要求: (103)6.1.3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104)6.2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104)6.2.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 (105)6.2.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106)6.2.3峒室实际需风量 (107)6.2.4风速验算: (108)6.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09)6.3.1计算原则 (109)6.3.2计算方法 (110)6.3.3计算矿井的总风阻及总等积孔 (112)6.4扇风机的选型 (113)6.4.1选择主扇 (113)6.4.2选择电动机 (115)6.5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115)6.5.1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15)6.5.2防尘措施 (116)6.5.3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117)6.5.4为防止井下水灾的措施 (117)6.5.5大巷穿越断层的措施 (117)6.5.6井底车场三角岩柱的支护措施 (118)7 矿山环保 (119)7.1矿山污染源概述 (119)7.1.1大气污染 (119)7.1.2废水排放 (120)7.1.3固体废弃物排放 (120)7.1.4噪声污染 (120)7.2 矿山污染源的防治 (120)7.2.1大气污染防治 (121)7.2.2矿山水污染的防治 (121)7.2.3矿渣利用 (121)7.2.4噪声的控制 (122)结论 (123)致谢 (125)参考文献 (126)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石台矿位于皖、苏两省交接的淮北市东北部,行政区划分为杜集区石台镇管辖,上级主管部门为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井田南部及东部以人为边界分别与淮北矿业集团张庄矿、永固矿分界,西以F6断层及朔里矿为界,北至煤层露头线,南北长约6.5 Km ,东西宽约4.5㎞,面积约20K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