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基础知识完整版本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印刷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印刷技术
精选PPT课件
1
目录
第二章 印刷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印刷的概念 第二节 印刷品的分类 第三节 印刷机的分类 第四节 印刷要素 第五节 印刷后期工艺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节 印刷的概念
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中写到: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 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 这种纸是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的,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志,不宜长期存放 。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等。必须使用印报油墨或书籍油墨,油墨粘 度不要过高,平版印刷时必须严格控制版面水分。
• 涂料木浆铜版纸
• 这种等级的纸重量较轻,主要用于杂志、期刊和目录等的出版。SWOP规范(卷筒纸胶印出版规范)就 是在这种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涂料木浆纸可以包含再生纤维。这种等级的纸常以卷筒纸的形式供应 ,但是一些厂商根据特殊的供货要求,也提供单张纸。
精选PPT课件
3
第二节 印刷品的分类
办公类: 宣传类: 生产类:
指信纸、信封、办公表格等与办公有关的印刷品 指海报、宣传单页、产品手册等一系列与企业宣传或产品宣传有关的印刷品。 指包装盒、不干胶标签等大批量的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印刷品。
精选PPT课件
4
第三节 印刷机的分类
1.按印版种类分类。按所用印版种类的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为以下四种。
精选PPT课件
15
网点面积覆盖率
印刷上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表示油墨的多少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加网线数
加网线数的常用单位是lpi(lines perinch,线/英寸),简 称为“网线”。
精选PPT课件
1
目录
第二章 印刷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印刷的概念 第二节 印刷品的分类 第三节 印刷机的分类 第四节 印刷要素 第五节 印刷后期工艺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节 印刷的概念
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中写到: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 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 这种纸是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的,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志,不宜长期存放 。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能差,不宜书写等。必须使用印报油墨或书籍油墨,油墨粘 度不要过高,平版印刷时必须严格控制版面水分。
• 涂料木浆铜版纸
• 这种等级的纸重量较轻,主要用于杂志、期刊和目录等的出版。SWOP规范(卷筒纸胶印出版规范)就 是在这种纸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涂料木浆纸可以包含再生纤维。这种等级的纸常以卷筒纸的形式供应 ,但是一些厂商根据特殊的供货要求,也提供单张纸。
精选PPT课件
3
第二节 印刷品的分类
办公类: 宣传类: 生产类:
指信纸、信封、办公表格等与办公有关的印刷品 指海报、宣传单页、产品手册等一系列与企业宣传或产品宣传有关的印刷品。 指包装盒、不干胶标签等大批量的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印刷品。
精选PPT课件
4
第三节 印刷机的分类
1.按印版种类分类。按所用印版种类的不同可将印刷机分为以下四种。
精选PPT课件
15
网点面积覆盖率
印刷上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表示油墨的多少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加网线数
加网线数的常用单位是lpi(lines perinch,线/英寸),简 称为“网线”。
印刷培训教材ppt课件

二,色光三原色
通过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RED),绿(GREEN)和蓝(BLUE)色光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 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将等量的,红,绿,蓝色光混合,可得到白光.
三,色光加色法与色料减色法
(一)色光加色法
若将三原色光,每两种或三种相混合,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
整理版课件
4
第二节 制版工艺
一、分色
一幅图像经用电脑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分色及加网处理,才可以出菲林.所谓分色是 指将一个彩色图像,按照所含黑,青,品红,黄四色的成分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 二、加网
(一)网点:将彩色原稿以一定的方法将画面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每一个小单元又根据画面色彩及 阶调的需要变成着墨和非着墨两个部分,这个着墨部分称为网点.目前最常用的加网是
B:凹版印刷:印刷上需要印刷部分低于非印刷部分,印刷时印版表面滚上一层油 墨后用一个橡皮刮将面上的油墨刮尽,只有凹下去的文字部分保 留油墨,最后通过压力将油墨印上.
C:孔版印刷:在紧紧的细密的丝网上刻上所要的文字,原后倒上油墨通过橡皮 刮板均匀油墨和施加压力将图案印承物上.
D:平版印刷:图文部分亲油性,非图文部分亲水性,在印刷时印版先滚一层水,根 据油水不相吸的化学原理,图文部分因排斥水分而不吸水,非图文 部分因亲水而吸水后再滚上一层油墨,非图文部分因保持了一层 水分而不能再粘上油墨,图文部分则亲油性能粘上油墨,再将油墨 印到橡皮布上,转印到纸上的过程,故平版印刷又叫间接印刷
Y+M=R Y+C=G
M+C=B M+C+Y=K 即: 黄+品红=红
黄+青=绿 品红+青=蓝 品红+青+黄=黑 由色光补色的关系可知,色料三原色呈现的色相是从白光中减去某种单色光,得到另一种 色光的效果,从白光中分别减掉(吸收)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便得到了被减色光的补色光 青,品红,黄故把黄称为减蓝,品红称为减绿,青称为减红,即黄,品红,青也可以叫做三减色,是一 束白光照射到印在白纸上的黄色油墨的呈色过程. 当一束白光照射到黄色油墨表面,黄色油墨会吸收其补色光蓝色,并反射了红光和绿光,而 红光与绿光叠加后是呈现黄色,即:R+G=Y 色料减色法的呈色原理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来表达.
《印刷基础知识》PPT课件

5 精选ppt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二、印刷常用纸张规格
卷筒纸 卷筒印刷纸只规定了其宽度(或长度),印张的长度(或宽度)则在
印刷机上切出。
6 精选ppt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二、印刷常用纸张规格
A.纸张常用规格 常用纸张有大度和正度两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
白版纸 特点:白版纸伸缩性小,有韧性,折叠时不易断裂。 用途:主要用于印刷包装盒和商品装潢衬纸。在书籍装订中,用于简精装书的里 封和精装书籍中的径纸(脊条)等装订用料。 重量:220,240,250,280,300,350,400(g/m2) 平板纸规格:787×787,787×1092,1092×1092
保持常规开法印制出的各种印刷品形状美观,形状美观 长宽尺寸依据 “黄金比” ,即长:宽=1.618:1。
保持采用几何级数开法时,不同开数(如16开和32开)的 书籍形状相似。 【纸张一般是按对半裁切的方法裁截。裁切(或折叠)后的长就是 裁切前的宽,要使32开书籍的形状与16开、64开书籍的形状保持相 似,就必须使纸张尺寸的长与宽之比接近于1.414:1。】
13 精选ppt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画报纸
特点:质地细白、平滑
用途:用于印刷画报、图册和宣传画等。
重量:65,90,120(g/m2) 平板纸规格:787×1092
书面纸
特点:书面纸造纸时加了颜料,有灰、蓝、米黄等颜色。
用途:书面纸也叫书皮纸,是印刷书籍封面用的纸张。
重量:80,100,120(g/m2) 平板纸规格:690×960, 787×1092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二、印刷常用纸张规格
卷筒纸 卷筒印刷纸只规定了其宽度(或长度),印张的长度(或宽度)则在
印刷机上切出。
6 精选ppt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二、印刷常用纸张规格
A.纸张常用规格 常用纸张有大度和正度两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
白版纸 特点:白版纸伸缩性小,有韧性,折叠时不易断裂。 用途:主要用于印刷包装盒和商品装潢衬纸。在书籍装订中,用于简精装书的里 封和精装书籍中的径纸(脊条)等装订用料。 重量:220,240,250,280,300,350,400(g/m2) 平板纸规格:787×787,787×1092,1092×1092
保持常规开法印制出的各种印刷品形状美观,形状美观 长宽尺寸依据 “黄金比” ,即长:宽=1.618:1。
保持采用几何级数开法时,不同开数(如16开和32开)的 书籍形状相似。 【纸张一般是按对半裁切的方法裁截。裁切(或折叠)后的长就是 裁切前的宽,要使32开书籍的形状与16开、64开书籍的形状保持相 似,就必须使纸张尺寸的长与宽之比接近于1.414:1。】
13 精选ppt
印刷常用·纸张基础知识
画报纸
特点:质地细白、平滑
用途:用于印刷画报、图册和宣传画等。
重量:65,90,120(g/m2) 平板纸规格:787×1092
书面纸
特点:书面纸造纸时加了颜料,有灰、蓝、米黄等颜色。
用途:书面纸也叫书皮纸,是印刷书籍封面用的纸张。
重量:80,100,120(g/m2) 平板纸规格:690×960, 787×1092
印刷基础知识 ppt

• 印品特征:有不明显的不平整度
• 印版种类:铅合金版,铜版,锌版, 感光树脂凸版,塑料版
• 适用:包装装潢材料,商业表格印刷, 书报杂志,杂件
二. 平版印刷
• 印版特征:印刷部分与图文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无明显的 高低之分(实际上有)
• 印刷方法: 制版 图文部分
空白部分
感光方式 转移方式 化学处理
复合卡纸(金卡、银卡)、(镭射)转移纸、 (镭射)腹膜纸 按克重分类: 纸(<150g/m2) 卡纸(150~600g/m2) 纸板(墨
• 定义: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 成分: 颜料(色料微粒) —— 呈色物质
连结料(高分子流体)—— 载体,提供流动性,
转移性,成膜性
助剂(附加料)
—— 调节印刷适性
具有一定流动性和粘性。
• 分类: 按印刷版型分
凸版油墨 平版油墨 凹版油墨 孔版油墨 专用油墨 特种油墨
另外,可以按 油墨干燥形式,成 分,承印物质地等 进行分类。
五. 印刷机械
• 定义:生产印刷品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 • 分类:
印前 —— 照相机,电分机,扫描仪,照排机,晒版机 电雕机
小盒排版(胶印):
成品尺寸:249*98mm,拼15联
拼板尺寸:731*495mm;
745
开纸尺寸:745*518mm, 咬口12mm。
原纸规格:750*520mm
印刷故障与排版关系
条盒排版(凹印):
成品尺寸:373.5*295mm,拼4联
拼版规格:727.75*590mm,
738
分切尺寸:738*602.5mm,
单位:LPI(line per inch) Line/cm
《印刷知识介绍》课件

02
定期检查橡皮布、压印 滚筒等部件是否磨损严 重或出现裂纹,及时更 换或修复。
03
定期检查输纸系统、收 纸系统等部件是否正常 工作,及时调整或更换 损坏部件。
04
定期对印刷机进行全面 检查和保养,保证机器 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 寿命。
05
印刷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印刷技术的发展
数字印刷技术的普及
数字印刷的质量提升
《印刷知识介绍》课件
• 印刷概述 • 印刷材料 • 印刷工艺 • 印刷设备 • 印刷行业发展趋势 • 印刷案例分析
01
印刷概述
印刷的定义与历史
定义
印刷是将文字、图像等原稿复制 成数量众多的复制品的过程,涉 及印版、油墨、压印机等要素。
历史
印刷技术起源于中国的活字印刷 ,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先后 经历了手工印刷、机械印刷、数 字印刷等阶段。
报纸印刷案例
报纸印刷的特点
报纸印刷要求快速、大量、低成本,因此多采用平版印刷方式, 色彩以黑白为主,但也有部分彩报。
报纸印刷工艺流程
从排版、拼版、制版到印刷,整个工艺流程需要高效、准确,以 确保新闻的时效性。
报纸印刷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报纸印刷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如数字 印刷技术的应用。
书籍印刷案例
书籍印刷的特点
书籍印刷要求色彩丰富、还原度高,多采用彩色印刷,且对纸张、 装帧等要求较高。
书籍印刷工艺流程
从设计、排版、制版到印刷,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最终 的印刷质量和效果。
书籍印刷技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个性化印刷和按需印刷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包装印刷案例
包装印刷的特点
1 2
个性化商品市场的兴起
印刷纸张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紧度(D)
1、定义:指每立方厘米纸张的质量,以g/cm3表示,
亦称表观密度
紧度 D厚 定度 T量 ( Wm (gm ) m 12) 000
松厚度:指1克重的纸张的体积,以 cm3/g表示 松厚度 T1000 W
三、紧度(D)
2、紧度与纸张其他性能的关系
紧度取决于纤维种类、打浆程度与方式、网部 脱水情况、湿压程度、压光程度等
❖ 纸张的正面和反面
纸张的两面性对印刷品质量影响很大,造成纸 张两面对油墨的接受性和吸收性不同。当纸张两面 吸收性差别较大时,印品两面墨迹深浅不一,甚至 会发生透印故障。纸张的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 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反面低,在印刷中更易发生 拉毛现象。相反,纸张的反面较粗糙, 着墨效果较 正面差,但表面强度高,在印刷中不易发生拉毛现 象。
❖ 常用纸张规格:
➢ 大度:889mm×1194mm;
按英寸:35″×47″;
➢ 正度:787mm×1092mm;
按英寸:31″×43″;
❖ 非常用纸张规格:
➢ 635mm×965mm;
按英寸:25″×38″;
➢ 720mm×1020mm;
按英寸:28″×40″;
❖ 按需裁切订制:
➢ 889mm宽卷桶纸;
一、定量(W)
2、测量:象限称或天平
测试原理:象限称是一个简单的字盘称,它采用了杠
杆系比率不变的第一杠杆系统。当在这稳定的平衡系统杠 杆的一个臂上,加上一些负荷,杠杆系必然倾斜一角度, 根据此角度的大小,就可以从事先根据杠杆原理计算好的 刻度盘上读得数值,由于此杠杆系统的旋转角只用在一个 象限内(90°),故称为象限称。
一、纸张的开纸方式
1、二开法:
全张
《印刷技术知识简介》PPT课件

1纸张的外观质量均匀度干净度平整度2纸张的物理性质偏斜度厚度紧度透明度尘埃度抗张强度耐折度撕裂度3纸张的化学性质水分酸碱性呈弱酸性吸墨性除上述纸种在印刷上运用的纸还有金卡纸米卡纸明信片卡纸铸涂纸水性印版纸书皮纸字典纸地图纸蜡光纸新闻纸盲文印刷纸钞票纸等是由色料连结料及助剂组成将其混合后经轧制即成油墨衔接料的主要成分是油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填充料枯燥促进剂油墨的性质一颜色油墨的颜色不论色相与颜色层次的程度如何必需一致
精选PPT
38
2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的印版的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而且所有印刷部分均在同一平面上。
精选PPT
39
凸版印刷原理
• 印刷时,在印刷部分敷以油墨,因空白 部分低于印刷部分,所以不能粘附油墨, 然后使纸张等承印物与印版接触,并加 以一定压力,使印版上印刷部分的油墨 转印到纸张上而得到印刷成品,如图。 由于空白部分是凹下的,加压时使印刷 品上的空白部分稍突起,形成印刷成品 的表面有不明显的不平整度。
1、纸张的外观质量
均匀度 、洁净度 、平整度
2、纸张的物理性质
偏斜度 、厚度 、紧度 、透明度 、尘埃度 、抗张强度 耐折度 、撕裂度 、
3、纸张的化学性质
水分 、酸碱性 (呈弱酸性 )、吸墨性
精选PPT
18
印刷常用纸张
• 凸版印刷纸 ;
• 胶印书刊纸 ;
• 单面胶版纸 ;
• 招贴纸 ;
• 铜版纸 ;
• 印迹清晰是电化铝箔的重要性能。烫印出的字 迹应无毛刺,这与分离层和胶粘层粘合力大小, 涂布是否均匀有关。
精选PPT
32
电化铝的质量要求
• 电化铝卷轴平直。电化铝箔卷轴平直,松紧均 匀,不粘连。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8
2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的印版的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而且所有印刷部分均在同一平面上。
精选PPT
39
凸版印刷原理
• 印刷时,在印刷部分敷以油墨,因空白 部分低于印刷部分,所以不能粘附油墨, 然后使纸张等承印物与印版接触,并加 以一定压力,使印版上印刷部分的油墨 转印到纸张上而得到印刷成品,如图。 由于空白部分是凹下的,加压时使印刷 品上的空白部分稍突起,形成印刷成品 的表面有不明显的不平整度。
1、纸张的外观质量
均匀度 、洁净度 、平整度
2、纸张的物理性质
偏斜度 、厚度 、紧度 、透明度 、尘埃度 、抗张强度 耐折度 、撕裂度 、
3、纸张的化学性质
水分 、酸碱性 (呈弱酸性 )、吸墨性
精选PPT
18
印刷常用纸张
• 凸版印刷纸 ;
• 胶印书刊纸 ;
• 单面胶版纸 ;
• 招贴纸 ;
• 铜版纸 ;
• 印迹清晰是电化铝箔的重要性能。烫印出的字 迹应无毛刺,这与分离层和胶粘层粘合力大小, 涂布是否均匀有关。
精选PPT
32
电化铝的质量要求
• 电化铝卷轴平直。电化铝箔卷轴平直,松紧均 匀,不粘连。
精选PPT
33
《印刷基本知识》课件

油墨干燥性
油墨的干燥性决定了印刷 品的干燥时间和方式,对 印刷效率和品质有影响。
印刷板材
印刷板材类型
常用的印刷板材有PVC板 、ABS板、亚克力板等, 每种板材的特性和适用范 围不同。
印刷板材规格
印刷板材的格多样,可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 尺寸和厚度。
印刷板材质量
印刷板材的质量对印刷品 的平整度和色彩还原度有 较大影响。
个性化印刷
数字印刷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印刷,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如定制T 恤、明信片等。
个性化印刷
定制化产品
个性化印刷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 如定制照片书、个性化贺卡等。
快速交付
个性化印刷可以实现快速交付,满足客户对时间 的要求。
提高附加值
个性化印刷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
。
印刷的应用领域
出版领域
图书、报纸、杂志等出 版物的印刷。
包装领域
商品包装盒、标签、说 明书等包装材料的印刷
。
广告领域
海报、宣传册、广告牌 等广告媒体的印刷。
印刷品领域
纪念册、名片、贺卡等 个性化印刷品的制作。
2023
PART 02
印刷材料
REPORTING
纸张
纸张类型
根据用途和特性,纸张可分为新 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白板纸
利用丝网状的印版进行印刷, 适用于特殊印刷品,如T恤、
陶瓷等。
制版机
照相制版机
激光制版机
利用照相技术进行制版,适用于少量 印刷品的制版。
利用激光技术进行制版,适用于高精 度、高质量的印刷品制版。
电子制版机
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制版,适用于大量 印刷品的制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稿—印前图文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色彩感觉的形成原理
人产生色彩感觉的全过程是:光照射到彩色物体上,产生反射光或 透视光被人眼接收,在人体大脑识别,产生色感所说的光是指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其波长范围是380~780nm。
.
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三种色料 色料减色法
品红+黄=红 黄+青=绿 品红+青=蓝 品红+黄+青=黑 互补色定律 红与青互为补色 绿与品红互为补色 蓝与黄互为补色
.
图像 分为连续调图像、半色调图像。
连续调图像:通常指在一幅图像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色调变 化,并且浓淡或深浅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 来构成的。如照相分色底片 、各种彩色画稿。
目录 1 印刷的历史 2 印刷概念 3 印前 4 柔印
.
1 印刷的历史
印刷的历史: 东汉 蔡伦发明造纸术 唐代 发明雕版印刷术 宋代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用胶泥烧制而成) 德国 古登堡 发明了现代印刷术 (用铅、铁代替了胶泥) (1439年) 发明了脂肪性油墨 制造了现代印刷机的始祖 德国 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胶印机 美国 发明了第一台轮转机 70年代 普及PS版 80年代后期 王选(被称为现代的毕升) 完善了现代汉字印刷处 理 90年代 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 ,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印 刷技 术。
.
网点形状 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
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 菱形三种。
.
.
网点角度 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 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 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 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 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 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 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 板,没有美感了。
150线: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 种纸印刷。
不同网线数
表现图像效果对比
.
网点大小 是用网点覆盖率衡量,指网点覆盖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通常
用百分数表示。习惯上也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 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 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 为“实地”。
印刷网点变化规律 在印刷过程中,网点由于受到机械挤压、油墨的流体扩展以及纸
张的双重反射效应,会造成承印物上网点面积比印版上相对应部分的 网点面积有所增大。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成正比,所以方点 比圆点更容易产生网点增大。
a—油墨的流体扩展;b—光在油墨交界处的反射;c—光在白纸上反射
.
印刷种类: 按印版分: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 按印刷方式分:直接印刷、间接印刷 按承印物分:纸类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玻璃印刷、织物印刷等 按印刷品色彩分:单色印刷、多色印刷 按印刷品的用途分:出版印刷、装潢印刷、表格印. 刷、功能性图案印
刷、证券印刷、地图印刷 此外,还可按印刷技术发展分为传统模拟印刷、数字印刷
半色调图像: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 淡到浓的变化,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来表现的。如 加网的阳片胶片、阴片胶片、印刷图像。
.
密度(光学密度) 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
之比,可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用反射率或透射率倒数的十进 位对数表示。 阶调
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 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通常可分为亮调、 中间调、暗调、极高光部位。 层次
.
国内印刷界现状: 我国印刷界统归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印刷协会(28字方针): 印前网络数字化; 印刷多色高效化; 印后多样自动化; 器材高质系列化。
.
印刷概念: 广义:泛指印刷界的人、事、物 狭义:使用印版和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 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特点: 资本密集型:前期投入大,见效慢 技术智力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服务加工型
.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 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 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 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 “龟纹”了。
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 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 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 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 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 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 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
3 印前
调幅网
调频网
.
网线数
指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其单位长 度有英制和公制两种表示方法。
一般地讲,网线数越大,网线越细,表现图纸层 次越丰富;网线数越小,则反之。
10-120线: 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
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
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层次的多少决定画面 上色彩的变化和质感。层次通常用梯尺来量度。 层次曲线
指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网点 网点:是组成半色调图像的像素。
目前普遍采用的印刷复制方式是采用网点构成的半色调图像来 现再现连续调图像。
网点分为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两种。
颜色的分类与属性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
国际上统一规定鉴别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相互区别的特性。明度是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 程度。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
.
呈色原理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 色光加色法
红+绿=黄 绿+蓝=青 红+蓝=品红 红+绿+蓝=白
.
印刷的5大要素: A、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 B、印版:是用于将油墨传递至承印刷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C、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刷物上的成像物质 D、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的总称 E、印刷压力:是在印刷过程中压印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印刷工艺流程:
.
色彩感觉的形成原理
人产生色彩感觉的全过程是:光照射到彩色物体上,产生反射光或 透视光被人眼接收,在人体大脑识别,产生色感所说的光是指可见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其波长范围是380~780nm。
.
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三种色料 色料减色法
品红+黄=红 黄+青=绿 品红+青=蓝 品红+黄+青=黑 互补色定律 红与青互为补色 绿与品红互为补色 蓝与黄互为补色
.
图像 分为连续调图像、半色调图像。
连续调图像:通常指在一幅图像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色调变 化,并且浓淡或深浅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 来构成的。如照相分色底片 、各种彩色画稿。
目录 1 印刷的历史 2 印刷概念 3 印前 4 柔印
.
1 印刷的历史
印刷的历史: 东汉 蔡伦发明造纸术 唐代 发明雕版印刷术 宋代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用胶泥烧制而成) 德国 古登堡 发明了现代印刷术 (用铅、铁代替了胶泥) (1439年) 发明了脂肪性油墨 制造了现代印刷机的始祖 德国 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胶印机 美国 发明了第一台轮转机 70年代 普及PS版 80年代后期 王选(被称为现代的毕升) 完善了现代汉字印刷处 理 90年代 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 ,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印 刷技 术。
.
网点形状 印刷中的网点形状不只是大家想象中的单单圆形一种,以50%
着墨率情况下网点所表现出的形状来划分,可以分为:方形、圆形、 菱形三种。
.
.
网点角度 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的选择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错误的 网点角度,将会出现干涉条纹。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 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 最佳,稳定而又不显得呆板;15度 和75度的的角度稳定性要差一些, 不过视觉效果也不呆板;90度的角 度是最稳定的,但是视觉效果太呆 板,没有美感了。
150线: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 种纸印刷。
不同网线数
表现图像效果对比
.
网点大小 是用网点覆盖率衡量,指网点覆盖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通常
用百分数表示。习惯上也喜欢用“成”作为衡量单位,比如10%覆 盖率的网点就称为“一成网点”、覆盖率20%的网点称为“二成网 点”另外,覆盖率0%的网点称为“绝网”,覆盖率100%的网点称 为“实地”。
印刷网点变化规律 在印刷过程中,网点由于受到机械挤压、油墨的流体扩展以及纸
张的双重反射效应,会造成承印物上网点面积比印版上相对应部分的 网点面积有所增大。网点面积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成正比,所以方点 比圆点更容易产生网点增大。
a—油墨的流体扩展;b—光在油墨交界处的反射;c—光在白纸上反射
.
印刷种类: 按印版分: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 按印刷方式分:直接印刷、间接印刷 按承印物分:纸类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玻璃印刷、织物印刷等 按印刷品色彩分:单色印刷、多色印刷 按印刷品的用途分:出版印刷、装潢印刷、表格印. 刷、功能性图案印
刷、证券印刷、地图印刷 此外,还可按印刷技术发展分为传统模拟印刷、数字印刷
半色调图像: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 淡到浓的变化,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来表现的。如 加网的阳片胶片、阴片胶片、印刷图像。
.
密度(光学密度) 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
之比,可分为反射密度和透射密度,用反射率或透射率倒数的十进 位对数表示。 阶调
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 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通常可分为亮调、 中间调、暗调、极高光部位。 层次
.
国内印刷界现状: 我国印刷界统归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印刷协会(28字方针): 印前网络数字化; 印刷多色高效化; 印后多样自动化; 器材高质系列化。
.
印刷概念: 广义:泛指印刷界的人、事、物 狭义:使用印版和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 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特点: 资本密集型:前期投入大,见效慢 技术智力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服务加工型
.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 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 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 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 “龟纹”了。
一般来说,两种网点的 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 候,整体的干涉条纹还比较 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 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度差 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 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
3 印前
调幅网
调频网
.
网线数
指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其单位长 度有英制和公制两种表示方法。
一般地讲,网线数越大,网线越细,表现图纸层 次越丰富;网线数越小,则反之。
10-120线: 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
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
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层次的多少决定画面 上色彩的变化和质感。层次通常用梯尺来量度。 层次曲线
指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网点 网点:是组成半色调图像的像素。
目前普遍采用的印刷复制方式是采用网点构成的半色调图像来 现再现连续调图像。
网点分为调幅网点(AM)和调频网点(FM)两种。
颜色的分类与属性
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
国际上统一规定鉴别色彩的三个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相互区别的特性。明度是由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明暗 程度。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度。
.
呈色原理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 色光加色法
红+绿=黄 绿+蓝=青 红+蓝=品红 红+绿+蓝=白
.
印刷的5大要素: A、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 B、印版:是用于将油墨传递至承印刷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C、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刷物上的成像物质 D、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的总称 E、印刷压力:是在印刷过程中压印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印刷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