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

合集下载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68例临床分析

利 福 平 E: 乙胺 丁 醇 Z 吡 嗪酰 胺 ) : 行胸 腔 B超 检 查 确 定 包裹 性
胸膜 脏 层和 壁层 间形 成 网格 状 粘 连 , 致 包裹 性 积 液 的产 生 , 导 胸 腔 积 液最 大 腔 为 穿 刺 点 , 照 组 和 治 疗 组 每 周 穿 刺 抽 液 2 对 常治 疗 困难 , 果不 佳 , 重 者 降低 肺 功 能 、 动能 力 , 响 了 效 严 劳 影 次 。对 照组 胸 腔穿 刺 抽液 后 , 入 异 烟肼 0 3 ; 注 . g 治疗 组 患 者在 患者 的 生活 质量 [ 。尿 激 酶属 第 一代 溶 栓剂 , 非 特异 性 地将 1 ] 能 此 基 础 上再 向胸腔 内注入 用 生 理 盐 水 2 ml 解 的 尿 激 酶 1 0 溶 0 纤溶 酶 原激 活成 纤溶 酶 , 活 的 纤 溶 酶 可 降解 纤 维蛋 白 , 激 降低 万 , 后 嘱 患 者 在 床 上 翻 转 , 0 i 换 1次 体 位 ; 2日 然 3 r n变 a 隔 积液 的 黏稠 性 、 消除 胸膜 粘 连 和分 隔 形成 , 证 积液 引 流通 畅 , 保 再 次胸腔穿刺抽 液 , 液结 束后 再 次注 入含 尿激 酶 1 抽 0万 增加 胸 腔引 流量 , 肺得 以复 张口 。 使 ] 的 生理 盐 水 2 ml 0 。两 组 患 者 均 于 治 疗 后 1个 月 复 查 胸 腔 本 文资 料显 示 : 胸膜 腔 内注 入 尿 激 酶 后 , 治疗 组 的效 果 明 B超 。 显优 于对 照组 。可能 因为治 疗 组使 用 尿 激酶 后 激活 纤溶 酶 , 降 1 3 疗 效 判定 : 效 : . 显 注药 后 抽 液量 先增 加 后 逐 渐 减 少 ,
为治 疗 组及 对 照 组 , 治疗 组 3 例 , 照 组 3 例 。两组 均 给 予正 规抗 结 核及 对 症 、 6 对 2 支持 等 综合 治 疗 , 照 组常 规胸 腔 穿刺 、 液 , 对 抽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 0 8年 1 1月第 2卷 第 2 2期
C i JMo hn d

7 ・ 9
2 结 果
治疗原则为 : 梗阻型 A P患者 , 非 G 无论 轻症 、 重症 , 早期 均 为非手术治疗 ,待 急性 胰腺 炎 控制 后 ,择 期 手术 治 疗胆 石 症 ,以防急性胰腺 炎 的复发 。梗 阻型 A P患者 , 症早 期 G 轻 宜行非 手术 治疗 ,因为轻型 A P胰腺 病变 以水肿 和 间质 炎 G 症 为特 点 , 结石所致 的梗 阻多是一过性 的 , 梗阻后 的胰胆 管 高压状态 常可将 结石排 人肠 道 ,使 A P症 状得 到缓解 ,早 G 期非手术治 疗对 于 消 除水 肿 、 除共 同通道 的梗 阻非 常有 解 利 。在非手术治 疗 的同 时应严 密监 测 病情 的变 化 ,如 在 治 疗过程 中出现轻症 急性 胆源 性胰 腺炎 向重症 急性 胆源 性胰 腺炎转变 ,或伴 有化脓性胆管炎症 , 即 中转 手术治疗 , 立 去 除胆道梗阻 ,充 分 引流 胆 汁胰 液 ,阻 断 MA P 向 S G G A P转 化 。重症梗 阻型 A P患者早期 主张急诊 手术 ,解除胰 胆管 G
治愈 。 参考文献
[ ] 中华 医学会外科学 会胰腺 组.急性胰 腺炎 的临床诊 断及分级 1
标准. 中华外科杂 志,19 3 (1 ): 3 . 97, 5 2 7 3
时亦应 明确病例 是以原 发性 胆道疾 病 还是继 发性 胰腺 炎为 主 , 而制定正确 、 理 的治疗方 案 ] G 从 合 。A P外科 治疗 重要 的不是胰腺炎本身而是 伴 随的胆石病 ,故笔者 主张 A P 的 G
[ ] 孙立新 , 2 刘刚 , 小滨. 李 重症急性胰腺炎 的早期手术 治疗 (附 2 1例病例 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 9 8 6 6 3 5 4 . . 19 , ( ): 4  ̄ 6 [ ] 袁志林 , 3 王克成 , 谢吴玲 , 等.胆源性胰腺炎 1 3 的腹腔镜 4例 治疗. 四军医大学学报 , 0 4, 5(1 ): 54 第 20 2 7 15.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内抽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内抽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内抽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 内当即抽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55例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55例患者为常规组,2010~2011年就诊55例结核性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5例为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组55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10min 内即抽液,常规组55例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2~3d 后抽液。

结果研究组所需的注药次数胸水吸收时间、胸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治疗后 B超测胸膜厚度两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后,短时间内可起到治疗胸膜粘连包裹的作用。

【关键词】尿激酶结核胸腔积液胸腔注射【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98-01近年来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患者发现较晚、延误就诊时机,或医务人员反复多次、不规范胸腔穿刺抽液,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胸水常易形成包裹分房,导致抽液或引流困难,治疗时间加长,胸膜肥厚钙化肋间隙变窄或胸廓畸形,影响肺功能。

本文采用在注入尿激酶后10m in内抽液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较常规注药2 ~3d 后抽液有一定优势。

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09~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55例患者为常规组,2010~2011年就诊55例结核性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 55例为实验组进行对比,用卡方公式进行计算统计。

两组疗效对比p<0.05统计学有明显差异2.诊断依据(1)胸腔积液伴结核中毒症状 (2)经痰菌检查胸腔积液化验或结核菌素(PPD) 试验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胸膜活检等各项检查证实结核菌感染 (3)胸腔B 超探测证实有纤维网状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痨治疗,胸部B超定位穿刺点后,进行常规消毒,局部麻醉行胸腔穿刺抽液,直到胸液不能抽出,给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 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m l。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丁显峰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9(025)021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8年我院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E)/6HR治疗基础上,抽胸液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方案治疗并抽取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50%.结论:尿激酶是促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总页数】2页(P3245-3246)
【作者】丁显峰
【作者单位】辽阳市结核病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J], 缪凤彬
2.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J], 高峰;张国柱;
3.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J], 高峰;张国柱
4.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J], 缪凤彬
5.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J], 白文丽;郭春伟;李秀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者:张惠丽李如尧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8年第21期743000甘肃定西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58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

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为尿激酶激活纤维蛋白酶,降解纤维蛋白。

关键词尿激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资料与方法2003年8月~2008年6月就诊的25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58例就诊时间晚,病程超过1周且因不及时抽胸水,不规范抗结核治疗,已经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且B超定位范围超过5cm×5cm×5cm的结核性多房分割的包裹性胸腔积液,其中包括结核性脓胸患者2例。

女18例,男40例;年龄17~63岁,平均34岁,其中50岁5例,>60岁2例。

病程20~90天,2例超过6个月,平均35天。

方法:规范抗结核治疗,加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治疗,总疗程 6~8周,胸水吸收后减量,脓胸患者不用激素;同时,以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行胸膜腔穿刺,抽出适量胸水,经穿刺针向胸膜腔内注入用50~100ml生理盐水稀释的尿激酶10万U,然后嘱患者在床上转动体位使尿激酶充分接触纤维分隔,2 小时后再次胸膜腔穿刺抽胸水至不能再抽出胸水为止。

次日再次胸腔抽液。

如抽液顺利,尽量1次将胸液抽净;然后再次注入含尿激酶10万U的生理盐水50~100ml;如抽液不畅或与估计积液量不符,亦再次注入含尿激酶10万U的生理盐水50~100ml,此后B超探查证实包裹部位蜂窝状分隔溶解后再次胸穿直至B超定位不宜抽出为止。

以上操作可视具体情况重复进行,直至包裹范围B超无法定位穿刺。

治疗前后检测PT、APTT。

结果58例中20例经1次胸腔内注射尿激酶2小时后,抽胸腔积液250~650ml,平均320ml,次日B超定位再次胸膜腔穿刺,基本抽净胸腔积液后出院。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观察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观察

胸 腔内注射尿激酶 1 u+ . %N C 溶液 1 L次 , O万 09 a I 0m / 对照组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 400U+ . %N C 溶液 1 l次 。结果 : 0 0 9 a 1 0m/ 治 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47 6 P< . 5 。结论 : = .0 , 00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好 , 建议推广 。
A s a tObet eT t yt l i l f c o rk aeadcy o ys jco t toai cvyt t a tb r lu n b t c: jci os d ec n a eet f oi s n hm t pi i etni o hrc ai et u e uose・ r v u h ic f u n r nn i n c t or c
c p ua e y r t o a 源自 s ltd h d oh r x
Prvn eXial 0 0 C ia) oic , l710 5, hn
F i h n—l.H N Z ag— i eatetfRsi r t eod Pol H  ̄i l h ni E u C iC E h n qnt p r n o e r y, eScn e es o t Sa x D m p  ̄o h pt ao f
t n w s m rvd C n ls n Tm ei s n i n c rt ee e t i r i s jc o t toa i cvt t t a tb ruo s n a s l i a po e . o c i l r s i ic t ua v f c w t uo n ei e t ni o h rc a i e t u ec lu c p u o i uo g fa i f h k a n i n c yor e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

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

探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处理加胸膜腔内注5~10万u尿激酶治疗的试验组和行常规隔日抽液治疗的对照组,依疗效判定标准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随访2个月,实验组胸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先给予2hrze/4hr抗结核方案处理,行胸膜腔穿刺抽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次引流胸腔积液后通过留置导管注入生理盐水20ml加尿激酶10万单位,注药后夹闭引流管,嘱患者在床上翻转,使尿激酶均匀分布在积液内,2h后重新开放引流管,直到胸膜腔无积液流出后再夹管。

隔日一次重复上述操作。

当胸膜腔平稳3~4d无液体流出,并行b超检查明确无胸腔积液后拔除引流管。

2个月后评估胸膜粘连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胸片x显示肺完全复张,b超显示胸膜腔内无分割形成,肥厚胸膜明显变薄;有效:胸片x显示肺基本复张,b超显示肋膈角液体<1.8cm,胸膜腔内无分割形成,肥厚胸膜有变薄;无效:胸片x显示肺有复张但存在包裹性积液,b超显示胸膜腔内有分隔带形成或网格样改变,胸膜变厚,胸水引流困难。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随访2个月后2组患者胸膜厚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胸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显著(p<0.05)。

在胸膜粘连、胸膜多房、分隔等发生率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2例不良反应,检查为轻度血性胸水,经稍处理后消失。

见表1。

2.2 依疗效判定标准,2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尿激酶联合得保松胸腔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尿激酶联合得保松胸腔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山东 医 药 2 0 o 8年 第 4 8卷第 3 6期
尿激 酶联 合 得 保 松 胸 腔 灌 注 治疗 结核 性 胸 腔 积 液
孙桂 芳 荆建 华 王纪风 。 ,
( 1淄博 市第八 人 民 医院 , 东淄博 2 50 2山 东 医学高等 专科 学校 医院) 山 50O;
[ 要] 对 6 例结核性胸腔积液 的住 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3 摘 0 各 O例。治疗组采用 微创胸膜 腔置
2o 03— 2o o7年 , 我们 对 3 结核 性胸 腔 积 液 O例 患 者在 常规抗 痨 治疗 的基础 上 采用 中心静 脉 导管 胸 腔 内留置 , 导管 行 尿激酶 联合 得保 松胸 腔灌 注 , 经 效
果 满意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 方 法
进 行统计 分 析 。仅= .5 OO 。
[]孙小军 , 阳 , 宝珊. 1 方孙 赵 微创 胸膜 腔 留管并尿激 酶灌注治 疗结
核性包裹性胸 腔积液[ ] 中华全科 医师杂志 ,o5 4 6 : 1 J. 2 o ,( )3 . 7
3 讨论
11 临 床资 料 .
选 择 在 我 院住 院治 疗 的结 核 性 胸
腔积液患者 6 0例 , 3 男 6例, 2 女 4例 ; 年龄 l 5 4— 2 岁; 病程 1 1d ~3 。其 出凝 血 时 间 均 正 常 , 经 细 菌 均 学、 病理组织学和结 核菌素试验检查确诊 。影像学 检查 为 中等 量 以上 胸 腔 积 液 。合 并 活 动 性 结 核 1 3

mn 根据抽液及胸腔积液情况重复注入尿激酶。每 i, 次注前完毕后在导管末端常规消毒 , 带上肝素 帽。1 周后如果积液仍存在 , 抽净后 治疗组再注人得保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实验表明,该治疗在治疗包裹性积 液疗程中显效率达80%,总有效率达 90%~100%!
➢胸痛。由于持续胸腔积液引流,随着积液 的减少,增加了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的摩 擦,引起疼痛。
➢发热。极少数报道。
疗效观察:
▪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及胸片提示胸水 完全吸收,胸膜无肥厚黏连。
▪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胸水吸收,胸膜有 轻度肥厚黏连。
▪ 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仍有胸水存在,同 时有大量分隔光带及胸膜肥厚黏连明显。
尿激酶 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
▪ 现有肺结核病例中胸膜炎占21.1% , 内科住院患者3.5%为结核性胸膜炎, 尤其是包裹性胸膜积液并胸膜粘连患者。
结核性胸膜炎:
➢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胸膜炎性病变,其临床表 现为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病因的一半。
➢ 主要病理特征是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继 而出现浆液性渗出,由于大量纤维蛋白沉着于 胸膜,可形成包裹性积液或胸膜肥厚粘连,并 可形成网络分隔性包裹小腔。
▪ 相关实验表明,注射尿激酶后第1 d胸水引 流量和总引流量均明显增加(分别为 780±380 ml和2100±400ml),以后呈逐 渐减少趋势;而对常规胸水引流量开始即 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分别为300±60 ml和 700±150 ml),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胸水吸收情况:治疗组3 d内胸水消失率为 40%,对照组仅为3%;治疗组1周内胸水 消失率为67%,对照组仅为16%;治疗组2 周内胸水消失率为97%,对照组仅为70% 治疗组1月内胸水消失率为100%,对照组 仅为87%;
尿激酶:
➢ 尿激酶属第一代溶栓剂,能非特异性地将 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一分子尿激酶能产 生一分子纤溶酶,激活的纤溶酶可降解纤维 蛋白。
➢ 实验证明注入尿激酶的胸液中纤维蛋白降 解产物明显增高,证实尿激酶激活纤溶酶, 降解了胸膜腔中的纤维蛋白,从而降低胸腔 积液的粘稠性,清除胸膜粘连及分隔,增加 了胸液引流量,使肺得以重新复张。
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标准 (即治疗指征):
▪ (1)以发热、咳嗽、胸痛、胸闷、气短等症 状起病;常伴有典型结核中毒症状;
▪ (2)经胸部x线、CT扫描或胸腔超声证实为 包裹性胸腔积液(单侧或双侧),合并或不合 并肺部活动性结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胸水化验符合渗出液改变,病理检查阴 性;
▪ (4)常规抗炎治疗无效。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操作简便、安 全、创伤小、局麻下在床旁就可完成操作;
▪ 术后即可自动体位,减少卧床的痛苦,治疗过程 中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不出现异常等优点, 且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缺点(不良反应):
➢出血。大剂量尿激酶使得形成胸膜增厚
的纤维蛋白大量溶解,至使原来因胸膜增 厚闭塞的毛细血管迅速灌注,出现再灌注 出血。
▪ 胸膜肥厚情况:治疗组无胸膜肥厚者占40 %,对照组仅10%治疗组遗留胸膜肥厚者 仅3.3%,对照组占30%;
优点:
▪ 用尿激酶通过降解纤维蛋白,从而降低胸腔积液 粘稠性,清除胸膜的粘连和间隔形成,保证胸腔 积液引流通畅,从而减少包裹性胸腔积液和胸膜 肥厚等的发生,有效改善肺功能,避免了外科手 术治疗。
禁忌症:
▪ 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严重的肝、肾功 能障碍及进展性疾病;
▪ 严重高血压患者; ▪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 对本药过敏者; ▪ 高龄老人应慎用。
操作方法:
▪ 经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 管,首次抽取胸腔积液100 ml后,患者胸 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10万IU,3 次/周。注药后转动体位使注入药物在胸 腔内分布均匀。第一次注药24 h后抽胸腔 积液500 ml,以后每天导管持续引流直到 胸腔积液消失,如B超检查证实无胸腔积液 或积液厚度<0.5 cm时拔出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