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工程测量学概述(ppt 43页)
工程测量学

1.工程测量学定义:定义一: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定义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 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
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建设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开挖与建筑方量测绘,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 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定期或持续监测。
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3.结构体系:特殊与一般、纵向与横向处理相结合特殊:每一工程的特殊性一般:指各种工程的共性纵向处理:是指按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横向处理:按典型工程分别进行讲述。
4.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另一方面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还需进行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测量讲义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测量讲义
工 业 建 设 测 量
水准测量
桥 梁 测 量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测量讲义
3、工程测量的特点
工程测量与普通测量比较,有如下特点: 1、工程测量的精度根据具体的工程性质和要求而定;而普通 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精度则是综合各种建设的 需要,按统一的规范进行。 2、工程测量控制点在点位的选择和标志的构造等方面与一般 控制点有所区别,其是在考虑具体工程使用方便而又便于保存的 情况下设置的。 3、工程测量时间性强,作业环境复杂,涉及其他专业知识较 多,要求测量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建筑知识和工程制图等知 识。
Y
A
C
B
X
工程测量讲义
基本关系式 共线条件方程式
已知值 : x0 , y0 , f , m, X, Y, Z(控制点)
观测值:
待求:Xs, Ys, Zs, , , 确定)
(由外方位角元素 非线性函数模型,线性化
PPT文档演模板
像片的外方位元 素
工程测量讲义
遥感影像的获取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测量讲义
A
PPT文档演模板
E f为摄影机主距,H为航高
工程测量讲义
✓ 摄影机分类ຫໍສະໝຸດ 分类 短焦距摄影机 中焦距摄影机 长焦距摄影机
焦 距(mm) <150
150~300 >300
像场角(2β) 特宽:>100o 宽角:70o~100o 常角:<=70o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测量讲义
像点坐标量测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工程测量讲义
工程测量的内容
Ø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是从人类生产实践中 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古 代,它与测量学并没有严格的界 限。到近 代,随着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发展,才逐渐 形成 了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或Engineering Geodesy)。
《工程测量课件》PPT课件

测物体的信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 位置的的理论和技术。
◆海洋测量学:研究海洋定位,测定海洋大地水
准面、海底和海洋地形、海洋重力、磁力及 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和技术。
◆工程测量学:为某项工程项目所进行的专门测
量,包括勘探阶段、设计阶段、 施工阶 段、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地形测 绘、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等)。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确定地球表面 (包括空中、地表、地下和海洋)物体空间位置, 以及对这些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管理 的科学。
2.测量学科的分类 ◆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
及其变化。解决大范围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地球重 力场问题。(分常规大地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 学、卫星大地测量学)
◆地图制图学 :研究各种地图的制作理论、方法
及应用的科学。如地图编绘、投影、整饰、 印刷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等。
储运工程测量属工程测量学范畴。面向储运 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主要任务:
◆测绘地形图(勘探阶段)
◆使用地形图(设计阶段)
◆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验 (施工阶段)
1、大地坐标系
(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准面):经度L、维度B、高程H 1954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原点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天文台中心) 1980西安坐标系(IUGG-75椭球) (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34°32′27.00″N108°55′25.00″E
2.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
L N INT [ 60 1]
n
INT
[
L
1030 30
1]
6 0
6N-3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普及ppt课件

xx
.
1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交流会
开会须知
请关闭手机 或把手机调至
震动状态
xx
.
2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交流会
开会须知
会议结束后 清理自己使用
过的垃圾
xx
.
3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交流会
开会须知
离开会议室前 把自己的座椅
恢复原态
xx
.
4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交流会
工程测量绪论 水准、角度、距离测量 工程控制测量 测量误差 地形图测量及应用 市政工程测量基础 测绘新技术(GPS,GIS,RS) 测绘工程收费简介——百科xx.7
工程测量绪论
本法所称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 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 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 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 供的活动。
———《测绘法》
xx
.
8
工程测量绪论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
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把地上地下有的东西准确反映到图纸上 把图纸上有的内容准确反映到地上地下
xx
.
40
水准、角度、测距
竖直角测量原理:
(一)定义
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向 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 值范围为 –90~90。 仰角为 正,俯角为负。
(二)测角原理:
如图
xx
.
41
水准、角度、测距
距离:两标志点之间的水平直 线长度。
直线定线:把多根标杆标定 在已知直线的工作。方法有 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水准、角度、测距 DS3水准仪及水准点
xx
.
38
水准、角度、测距
工程测量学课件PP

测量学科的分类:
测量学科的分类: 测量学科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产生了许多分支科学。一 般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 学。 工程测量是指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变 形观测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总称。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
二、 水 准 测 量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 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 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 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 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a —— 后视读数 A —— 后视点 b —— 前视读数 B ——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hAB=HB-HA=a-b
2、测得两点间高差 hA 后,若已知 A 点高程HA,则可得B点的 高程:HB=HA+hAB 。
(一)高程测量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 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3)气压高程测量 (4)GPS 测量
(二)水准测量原理
基本原理 :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 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 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 点高程。
(三) 测量工作概述
1、测量的基本工作 由于地面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以水平角(方向)、距离和高差来确 定的,故测角、量距、测高程是测量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 作的基本技能。 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2、 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用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可以使测量和绘图工作大为减化,下面来讨论 由此引起的影响。 (1)对水平角、距离的影响——在面积约 320平方km内,可忽略不计。 (2)对高程的影响——即使距离很短也要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 (地球 平均半径 6371.004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 6378.140千米 地球极地半径 6356.755千米 ;地球的曲率是1/ 6371千米 )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1)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先控制 后细部”。 (2)又一原则。即:“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B点坐标为(24.362,19.138);
B
求:DAB
(xB,yB)
DAB( xBxA) 2( yByA) 2
DAB
A
( 2 4 . 3 6 2 - 1 3 . 1 4 7 ) 2 ( 1 9 . 1 3 8 - 1 7 . 2 8 7 ) 2 0 (xA,yA)
y
=11.367m
16.03.2021
4、ΔxAB>0,ΔyAB<0, αAB在第4象限,270°<αAB<360°
16.03.2021
.
28
第二步:根据αAB所在象限,选择正确的公式
x
4、ΔxAB>0,
ΔyAB<0
α AB
tan1
yB-yA xB-xA
3600 Ⅳ
1、ΔxAB>0,
Ⅰ
ΔyAB>0
αAB tan1
yB-yA xB-xA
➢ 施工阶段——建(构)筑物定位和细部放样测量
– 把建(构)筑物外轮廓各轴线的交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 定出来,然后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 工程竣工阶段——竣工测量
– 通过实地测量检查施工质量并进行验收,同时根据检测验收的记录 整理竣工资料和编绘竣工图。
➢ 变形观测
– 对设计与施工指定的工程部位,按拟定的周期进行沉降、位移与倾 斜等变形观测,作为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依据。
– 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 中,我国水准原点(青岛观象山) 的高程为72.260m。
16.03.2021
.
13
➢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 相对高程 (H’)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工程测量讲稿课件

智能化测量技术将大幅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人 为误差,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获取 地表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对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为工程测量提供更加全面 和准确的空间数据支持。
VS
总结词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为工程测量提 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空间数据支持,有助 于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和质量。
飞机的安全导航。
航空工程测量是航空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 节,涉及到机场选址、飞行区设计、导航台站 建设等阶段。
在飞行区设计阶段,航空工程测量主要涉及土石 方量计算、飞行区排水设计等,以确保飞行区的 正常使用和安全。
04
工程测量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智能化测量技术
智能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测量技术将成为工程测量的重 要趋势。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测量过 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在建筑物运营阶段,建筑工程 测量主要涉及建筑物的沉降、 倾斜、位移等变形监测,以确 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道路工程测量
01
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道路设计、施工 和运营等阶段。
02
在道路设计阶段,道路工程测量主要涉及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纵 横断面测量等,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工程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工程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详细描述
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理测绘和建筑测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不断进步, 从传统的测量方法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了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工程测量实用介绍ppt课件

a. 加密的高程控制点闭合差 (L为环线长度,以Km计)。
mm及±3mm的最小值
b. 水准点的埋设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 用方便的地方,同时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c.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测量队复核。
10
第二部分 水准测量
1.水准点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 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一般用BM 表示。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根据、监理的提供的交桩资料以及相关技 术要求。确认原有控制网的等级,制定施工 测量复测方案,方案中主要应包括:复测控 制的等级、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布网形式、标 石的埋设标准,以及为有利于施工放样而计 划增设的高等级平面高程控制加桩点联测等。 4
2.1.1平面控制网复测的操作方法
(1).平面部分: 使用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3mm+2ppmm的全站仪。水平角采
测量工作的又一原 “前则一: 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 下一步工作”。
8
4.1导线点的加密
a.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 制低精度的原则。
b.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
c.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图。
d.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e. 桩位必须加强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 标记。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考虑施工精度的要求,以测量队提供的首级
施工精密导线控制网为布控基点,测设加密施工控制导线网。考虑
避免基坑开挖的影响及俯仰角(±25°﹤β)的限制要求,施工初
期测点在距基坑边大于50m,通视条件良好的地方,布设2~3个
导线总 每边测 测距相 长度 距中误 对中误 (km) 差(mm)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