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分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一、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通常根据癌细胞的形态和组织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常用的乳腺癌组织学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导管内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以上。
其特征是癌细胞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并可形成导管结构。
导管内癌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种类型,其中浸润性导管内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2.小叶内癌(lobular carcinoma):小叶内癌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的腺上皮细胞,约占乳腺癌的10%。
其特征是癌细胞呈单个或散在的浸润性生长,缺乏特定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3.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源于乳腺导管的上皮细胞,其特征是形成乳头状的病灶,癌细胞呈分叶状或上皮样生长。
乳头状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4.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征是病灶内含有大量黏液成分。
黏液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5.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髓样癌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癌类型,其特征是癌细胞呈高度分化的实质样形态,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髓样癌通常预后较好。
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是根据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类,其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乳腺癌的异质性和临床表现的差异。
目前主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系统有以下几种:1.激素受体阳性(H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这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约占乳腺癌的70-80%。
该类型的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不表达HER2。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通常有较好的预后,对激素治疗敏感。
乳腺癌病理学变异

乳腺癌病理学变异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多种病理学变异。
这种变异对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分子分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变异。
一、分子分型的变异乳腺癌可以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定型分子亚型,目前最常用的分子分型方案为PAM50分子亚型。
根据这个分类方案,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HR+/HER2+)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HR-/HER2+)型和三阴性(HR-/HER2-)型。
这些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预后。
然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存在一定的变异。
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乳腺癌中,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突变,导致药物靶向治疗的选择困难。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在HR-/HER2+型乳腺癌中,存在激素受体的低表达或突变,影响了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这些分子分型的变异对于临床治疗的个体化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理分级的变异病理分级基于肿瘤的组织学异型程度、核分裂活性和核大多数性进行评估,常用的分类系统有Elston-Ellis(EE)分级和Scarff-Bloom-Richardson(SBR)分级。
病理分级对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分级的肿瘤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
然而,在实际诊断中,病理分级的变异也是常见的。
研究表明,不同病理学家对同一肿瘤的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个体的主观认识和经验水平不同所致。
此外,某些乳腺癌在病理学分级时出现退行性变、坏死等现象,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分级结果。
因此,在进行乳腺癌病理学评估时,应该严谨、客观并结合其他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三、组织学类型的变异乳腺癌有多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这些组织学类型在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浸润性导管癌通常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转移倾向,而乳头状癌则相对较好预后。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分析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分析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逐渐成为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分子分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预后,深入了解这些分型与预后的关系对于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基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以及细胞增殖相关标志物Ki-67 的表达情况,通常分为以下四种类型: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 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
Luminal A 型乳腺癌通常表现为 ER 和(或)PR 阳性,HER2 阴性,且 Ki-67 低表达。
这一类型的乳腺癌往往具有较好的预后。
其肿瘤细胞生长相对缓慢,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
内分泌治疗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许多患者在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后,能够长期生存,复发和转移的风险相对较低。
Luminal B 型乳腺癌又可分为 HER2 阴性和 HER2 阳性两种亚型。
HER2 阴性的 Luminal B 型乳腺癌 ER 和(或)PR 阳性,HER2 阴性,Ki-67 高表达;HER2 阳性的 Luminal B 型乳腺癌则是 ER 和(或)PR阳性,HER2 阳性,Ki-67 任何水平。
总体来说,Luminal B 型乳腺癌的预后较Luminal A 型差,但仍好于HER2 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
对于这一类型的患者,内分泌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 Ki-67 高表达或 HER2 阳性,往往需要联合化疗或抗 HER2 靶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HER2 过表达型乳腺癌的特点是 HER2 阳性,ER 和 PR 阴性或低表达。
这类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增殖活跃,侵袭性较强。
不过,随着抗HER2 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HER2 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乳腺癌分型标准

乳腺癌分型标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采用了乳腺癌分型标准。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及其意义。
1. 乳腺癌的分类乳腺癌一般可以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两类。
非浸润性乳腺癌指肿瘤细胞仅局限于导管或小叶内,未侵犯基底膜。
浸润性乳腺癌则是肿瘤细胞已经侵犯到周围组织。
2. 乳腺癌的分期乳腺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一般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乳腺癌分为0期到Ⅳ期。
3. 分子分型为了预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医学界提出了分子分型的概念。
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子特征,将其分为四种分型: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型、HR阳性/HER2阳性型、HR阴性/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
4. 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是根据乳腺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核分裂指数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通常分为I级到III级,I级为低度恶性、III级为高度恶性。
5. Ki-67指数和P53蛋白Ki-67指数是衡量细胞增殖活力的指标,P53蛋白则是调节细胞周期和DNA修复的重要蛋白。
这两个指标对于判断乳腺癌的生长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6. 肿瘤标志物除了上述分型标准外,医生们还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诊断乳腺癌。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A15-3、CA27-29和CEA等。
总结乳腺癌分型标准是对乳腺癌进行分类、分期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通过乳腺癌分型标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进行乳腺癌的临床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分型标准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参考相关医学文献。
)。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来源于乳腺组织,可以对乳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确诊与分期的重要依据,而分子分型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特点和预后,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理诊断是通过乳腺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常见的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等。
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黏液癌、腺泡状癌等不同类型。
组织学分级则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学特征和分裂指数来评估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一般分为Ⅰ、Ⅱ、Ⅲ级,级别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此外,浸润深度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临床分期,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病理诊断,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也成为了乳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
分子分型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基因表达情况来确定不同的分子亚型。
目前,根据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以及激素受体/HER2均阴性型。
这些分子亚型的出现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恶性程度,从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分子分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乳腺癌的分子特征,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
对于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我们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总之,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分子机制,并依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将会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分子分型

6
IHC 0 、1+、2+、3+
7
ISH
8
9
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
能预测疗效 Ki-67还不能作为治疗决策的成熟指标 Ki-67是luminalA和B型分类诊断的关键。 Ki-67<14%为低表
达
5
HER-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
(Human 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的表达仅限于癌细胞,而不出现于正常乳腺上
乳腺癌分子分型
1
mckeylin
背景
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以分子分型差异为依据,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对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个体 化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关因子:ER、 PR 、HER2、 Ki67蛋 白表达等,不但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复发 等密切相关,而且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指导性的研究 价值。
大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ER PR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ER(Estrogen Peceptor)是存在于乳腺上皮细胞中的一种蛋白
质,能够与雌激素特异性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进入细胞核后发挥生物学效应。
ER水平与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无复发生存 (RFS)、5年生存率、至治疗失败时间(TTF)、内分泌治疗反 应和复发时间呈正相关。
是最为深入。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预后评估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预后评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预后评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预后评估进行详细阐述。
一、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根据肿瘤的基因表达特征将其分为四种亚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三阴性(TNBC)和基底样(basal-like)亚型。
1. HR+/HER2-乳腺癌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大约占到乳腺癌患者的70-80%。
该亚型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和孕激素敏感,所以患者对激素治疗(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反应良好。
这种亚型的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2. HER2+乳腺癌HER2+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5-20%。
HER2是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的简称,它在正常细胞中调控着细胞生长和分化。
HER2+乳腺癌的细胞会过度表达HER2受体,导致肿瘤的快速生长和扩散。
这种亚型的患者对于靶向治疗(如抗HER2单克隆抗体药物)有良好的反应,但预后通常较差。
3. TNBCTNBC是指乳腺癌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HER2受体的表达。
这种亚型的乳腺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因为TNBC对于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都不敏感,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风险。
4. 基底样乳腺癌基底样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的亚型,其基因表达特征类似于基底细胞。
这种亚型通常表现为高度侵袭性,患者为较年轻的女性,且容易转移至其他部位。
基底样乳腺癌对于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但预后仍相对较差。
二、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是判断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和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1. 临床病理因素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级和组织学类型等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及分型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及分型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组织并有发展转移趋势的一种恶性肿瘤。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有60%以上的患者生活在新兴市场国家。
乳腺癌并不仅仅是女性疾病,男性也有患者。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乳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然而,乳腺癌种类和阶段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给临床策略和治疗带来了挑战。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是研究乳腺癌发生机制和分子机制的一门学科,可以通过分子水平的特征对乳腺癌进行分类。
根据分子病理学研究,乳腺癌可以被分为4种亚型:激素受体阳性(HR +)/HER2阴性(HER2-)、激素受体阳性(HR +)/HER2阳性(HER2 +)、三阴性(TNBC)和HER2过度表达型(HER2-enriched)。
1. 激素受体阳性(HR +)/HER2阴性(HER2-)乳腺癌HR +/HER2-乳腺癌占女性患者乳腺癌的70%以上。
这种类型的乳腺癌通常生长缓慢,对于内分泌治疗比较敏感。
HR是人体内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和progesterone receptor)的统称。
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简称,由于其过度表达和突变与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紧密相关,成为了药物治疗的靶点。
2. 激素受体阳性(HR +)/HER2阳性(HER2 +)乳腺癌HR +/HER2 +乳腺癌的患者比HR +/HER2-乳腺癌少,其发病机制相对更为复杂,治疗也相对更为困难,需要采用更加综合的治疗手段。
HER2过度表达及异型变异会导致活化信号通路,使肿瘤细胞无限增殖,患者常伴有不良预后因素。
该亚型治疗药物较为成熟,HER2靶向药物(如Herceptin)可以加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3. 三阴性乳腺癌(TNBC)TNBC是一种由于缺乏ER、PR和HER2受体的癌症类型,患者的预后较为差,常伴有癌组织坏死等特征。
不同于HR +/HER2+或HR+/HER2-乳腺癌的基因畸变突变,TNBC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2科 王 楠
Biological
3000 BC 1500’s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Hormonal manipulation
Surgery
1800’s
1937
1950 1997
• 282例,组织学分级Ⅲ级,1993~2000年在the Royal Marsden Hospital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含蒽环类 药物)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征
• 关于basal-like型乳腺癌的临床预后, 目前研究显示, 与其他类型乳腺 癌相比较, 其预后最差, 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降低。 basal-like亚型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无论淋巴结转移与否, 患者 无病生存间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缩短, 成为除肿瘤大小外最重要的患 者预后预测因子。此外对basal-like型乳腺癌的转移部位进行分析发现, 其转移多发生于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 如肝脏、 肺、 脊髓、 脑等部 位, 而很少出现其他乳腺癌最常见的骨转移, 分析可能与其特异性基因 表达产生的肿瘤细胞宿主选择性有关。对于basal-like型乳腺癌的治疗, 由于其激素受体及HER-2均阴性表达, 对内分泌治疗及曲妥珠单克隆 抗体治疗无效, 因此只能选择化疗。与非basal-like型乳腺癌相比较, basal-like型乳腺癌具有更高的化疗敏感性。 basal-like型乳腺癌的化 疗敏感性与其组织学高分级及激素受体阴性表达密切相关, 虽然对术 前新辅助化疗敏感, 病理缓解率高, 但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 其预后 仍最差。
• CK5/6、CK14、CK17(免疫组化),三者有一个指标为阳 性---A组,共49例(17.4%),对照组49例
• 配对原则: ①年龄(差别在10岁以内)、淋巴结状态(阴性、1~4个+、 ≥5个+)、组织学分级为Ⅲ级 ②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病人,然后参考病人确诊的日期,时 间最接近的即为配对对象
A组 B组
A组 B组
A组 B组
B组 A组
B组 A组
B组 A组
B组 A组
与对照组B组相比, A组(CK5/6、CK14、CK17三 者有一个指标为阳性)即使接受了含蒽环类药物的化 疗方案,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也较低。 同样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同样的临床分期,相似的年 龄,相似的治疗计划,为何预后相差较大?
各亚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因改变
basal-like型: 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亚型。以ER(-) /HER -2(-) 及基底 上皮分子标志物, 如CK 5/6、 CK14、 CK17和/或EGFR高表达为其特征。关于 其他乳腺癌分子标志物在basal-like型乳腺癌中的表达, basal-like型乳腺癌除呈 现出上述特征性表达外, 大多数该型癌对 Vimentin抗体具有免疫原性, 同时, P 钙黏附素、 层黏连蛋白、 P63、 c -k i t等在basal-like型乳腺癌中表达亦升高, 而bcl -2则低表达或失表达, 可能为乳腺癌分子分型提供新的标志物。此外, 部分 basal-like型乳腺癌可表达CK8 /18等低分子质量细胞角蛋白, 说明肿瘤细胞既可 向基底细胞/肌上皮细胞分化, 也可向腺腔型上皮分化。该型乳腺癌可能来源于肿 瘤干细胞。目前, 关于basal-like型乳腺癌基因水平的研究较为深入。有研究发现 在basal-like型乳腺癌中, 雌激素相关基因失表达或表达下调, 而γ-氨基丁酸 ( GABA) 、 KRT5、 KRT17、 TRIM 29、 EGFR、 转化生长因子β-2 ( TGFβ2) 、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MP14) 、 TM4SF1及增殖相关基因表达明显 上调, 形成基底细胞乳腺癌基因组, P T EN 基因的丢失亦常见于 E R 阴性、 HER -2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中。此外, basal-like型乳腺癌多伴有杂合性缺失 ( LOH) , 其 LOH 较常见18q、 5q及 p区域, 与乳腺癌常发生的17 p、17q、 6q、 11q、 14q区域的LOH不同, 从而显示出basal-like型乳腺癌的特征性改变。
各亚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及基因改变
●HER - 2( + ) 型: 以 HER -2阳性表达为特征, 根据组织异质性又可分为低 级别和高级别。其分子特征是E R B B 2基因明显扩增, 同时伴有1 7号染色 体上与 erbB-2 基因扩增相关基因如 GRB7、 TRAP 1 0 0 等表达上调而 RAD5、 谷胱甘肽S -转移酶Pi ( GSTP1) 、 RRM 2等表达下降。 ● Normal breast -like型: 其免疫表型为E R( - ) /HER -2( - ) , 同时基底上 皮分子标志物, 如CK5 / 6、 CK1 4、 CK17及EGFR阴性表达。 Normal breast -like型乳腺癌基因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 腺纤维瘤表达相似, 高表 达基底上皮及脂肪组织基因特征, 而对于腔上皮细胞相关基因则低度表达。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征
●luminal型属于内分泌治疗敏感性肿瘤, 其内分泌治疗的 敏感性与E R水平呈正相关。其中luminal A型 HER-2表 达阴性, 内分泌治疗疗效明显优于luminal B型, 在各亚型 乳腺癌中预后最佳。 luminal B型乳腺癌由于 HER -2表 达阳性, 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低于luminal A型, 但改用其 他作用机制的内分泌治疗仍有效。 ●对于Normal breast -like型乳腺癌, 目前报道较少, 其预 后与luminal A型接近, 预后较佳。
●E R( + ) 组基因表达情况与乳腺腔上皮细胞表达相似, 因此又被称 为腔上皮型乳腺癌( luminal型) , 并被进一步分为luminal A 型[ E R( + ) /HE R - 2( - ) ] 及luminal B型[ E R( + ) /HE R -2( + ) ] 两型。 ●根据肿瘤基因表型E R( - ) 组被分为3型: HE R - 2( + ) 型[ E R( - ) /HE R - 2( + ) ] 、 基底细胞样(basal-like) 型[ E R( - ) /HE R - 2( - ) ] 及正常乳腺样(normal breast-like) 型。
●事实上, 乳腺癌是一类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 性的疾病。即使是组织形态学相同的肿瘤, 其分子 遗传学改变也可能不尽一致, 从而导致肿瘤治疗和 预后的差别。
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目前多采用的病理分型 • 1、非浸润性癌 也叫原位癌(导管内癌、小
叶原位癌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指癌细胞局 限在基底膜以上。转移很少,预后很好。 • 2、早期浸润性癌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 浸润性原位癌。癌细胞侵及基底膜向间质浸润, 仍是早期
• 长期以来,肿瘤形态学一直是病理诊断的金 标准,并成为临床治疗的依据,是临床上较 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
• 乳腺癌的异质性提示乳腺癌可能存在不同 的分子亚型。目前, 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正 在开展中。以肿瘤分子表达差异为基础的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提出对于解决肿瘤的异 质性、 分期的合理性、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及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将提供重要的依据。
●目前,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及诊疗手段的 不断提高, 乳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早 期肿瘤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 患者总死亡率
逐渐下降。但是对于乳腺癌仍存在大量的困惑亟 待解决,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同临床分期或病 理类型的患者, 采用同一方案治疗, 其治疗的敏感 性及患者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
各亚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及基因改变
• Luminal 型: 是乳腺癌分子分型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包括luminal A和luminal B型乳腺癌, 均属于E R阳性乳腺癌, 同时均表达腺上皮型细胞角蛋白CK 8 /18。 该型乳腺癌虽然也存在肿瘤的异质性, 但几乎均有雌激素诱导的增殖效应。 luminal 型乳腺癌除具有激素受体和 CK 8 /18表达阳性的特点外,ForkheadboxA 1( FOXA 1) 的表达可能是其另一表达特点, FOXA 1的表达与luminal A 型乳腺癌密切相关。在基因水平上的改变, 通过c DNA基因芯片技术对乳腺癌 的分子表达水平差异进行分析显示, luminal A型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 ESR1) 基因明显高表达, 同时其他一些雌激素诱导基因如LIV -1、 雌激素相关基因 GATA 结合蛋白3(GATA 3) 、 XBP1及编码 CK8、 CK18的KRT8、 KRT 1 8 基因等表达也明显上调, 并出现具有特征性的survivin、ACAA 1、 ACOX 1基 因表达下降。Luminal B乳腺癌低至中度表达luminal A型分子特征, 而增殖相 关基因则相对高表达。
1. 腔型A---luminal A (ER+ and/or PR+, HER2- ) 2. 腔型B--luminal B (ER+ and/or PR+, HER2+) 3. HER2过表达型--- (ER-, PR-, HER2+) 4.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5.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ER-, PR-, HER2-, CK 5/6+)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征
• HER- 2( + ) 型乳腺癌患者由于激素受体阴性表达, 内分泌 治疗无效, 但患者化疗效果较好, 并且是 HER -2靶向治疗 药— — Heceptin治疗的适应病例。研究表明HER -2( + ) 型乳腺癌对于环磷酰胺联合蒽环类( AC) 化疗方案的疗效 明显优于luminal型, 前者的临床缓解率可达70%, 而后者 为4 7%, 同时两者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ER -2( + ) 型乳腺癌虽然对化疗较为敏感, 但预后较差, 5 年无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luminal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