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合集下载

益肾活血膏方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冬季调养的应用

益肾活血膏方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冬季调养的应用

益肾活血膏方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冬季调养的应用*昆山市中医医院未病科江苏苏州 215300摘要:孙伯青主任从医35年来对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有着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面独有心得,善用膏方于冬季调养,针对其病机特点自拟益肾活血膏方,以培补肾气、泄浊化瘀,延缓疾病进展。

本文从病因病机到遣方用药等方面分析其诊疗思路,并列医案一则加以说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膏方;孙伯青;名医经验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1]。

但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仍局限在控制血糖及血液净化等对症治疗阶段,而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及延缓疾病进展上有其独到优势,特别是在减少蛋白尿、改善并发症上[2]。

孙伯青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传承吴门医派杂病流派之思想,对于消渴及消渴病肾病的诊治有着更深刻的见解,宗“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擅长运用膏方调养糖尿病肾病患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消渴病多由先天禀赋素虚、食饮不节、劳逸失度、误治失治等发展而成,病机总属阴虚燥热,消渴病肾病早期即是由此发展而来。

孙伯青主任认为该病本在肾虚,消渴患者多因禀赋素虚或食饮不节,中焦运化不利,湿热蕴结,日久伤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固摄,肾气虚致精微不固,则见蛋白尿;肾为水之主,肾阳为一身之真阳,真阳虚损,上不能化气行水,中不可温煦脾阳运化水液,下不司膀胱开阖,水液停聚,痰浊内生,则见虚寒、纳差、水肿之症;肾阴为一身之元阴,润脏腑而宁心神,日久元阴灼伤,相火愈亢,虚热煎灼痰湿,炼水湿为痰浊,湿热胶着,病情难愈。

瘀血也是消渴病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孙伯青认为,瘀血并非仅为中晚期产物,而是贯穿全程。

肾是由无数“肾络”构成,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肾内有数百万毛细血管行使滤过、重吸收功能,与肾络理论相符合[3]。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5-40种巧治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15-40种巧治

40种巧治(3)六.高血压病在新世纪中,高血压患者苔腻多见,而血循不畅的舌质紫斑、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并非少见,痰和瘀的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

回首古训:朱震亨的“无痰不作眩”,虞抟的“死血迷闭心窍”的瘀血致眩说,对当前临证十分切中。

痰和瘀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乃为毒邪,高血压是心络受邪所致。

“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新思路。

高血压病从“络病学说”来诠释是一种新角度、新观点、新途径。

因此,治疗高血压不能一味“平肝熄风”,要法随证变,重视痰瘀同治。

祛痰主药有:莱菔子、海藻、泽泻、夏枯草、茵陈,化瘀主药有:丹参、川芎、水蛭、丹皮、玄胡、生山楂。

高血压病,昨天也讲了,近半个世界中医西医结合,中医研究高血压,都离不开滋水涵木,平肝熄风,都在这个圈子里面转。

有效,不能否定,但是疗效停顿了,在也提高不了了。

这是为什么呢?也是证候谱的变化。

高血压的病人苔腻的多了,瘀血的多了,水不涵木的并不多,肝风内动得更少了,所以你证变了法也变,所以治疗血血压病要同“毒损心络”来治疗。

这个毒就是痰和瘀,它损害了心络,苔腻呀舌质紫呀,这是治疗高血压的巧治,也是新思路,能明显提高疗效。

祛痰用:莱菔子、海藻、泽泻、夏枯草、茵陈。

降压用茵陈也必须后下,因为茵陈素有挥发油,煎时间长了就跑掉了。

这5个药现代药理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中医来讲是祛痰的药,两个一配合,对降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化瘀毒呀,要痰瘀同治,用:丹参、水蛭、川芎、丹皮和生山楂。

不能用焦山楂也不能用炒山楂,必须用生山楂,火上了炒焦了,它的效用就降低了。

其中要加水蛭,昨天我讲了,水蛭有双向作用,在《神农本草经》水蛭为下品。

什么叫下品?就是有毒。

内科大夫很怕用水蛭,水蛭是一个好药。

怎么双向调节呢?既能止血又能破血,它关键在用量和它的配伍。

用量小,怎么叫小呢?水蛭墨粉在1g之内,煎剂在5g以内,它有止血作用,并不活血,它配伍加上和血的药就止血,比如:当归、三七、丹参、白芍、鸡血藤这些和血的药,小量反而止血;水蛭用量大了,粉剂在5g,煎剂在10g之内,配上化瘀的药,比如: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它就破血了,所以水蛭双向作用。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和血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长期使用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会对肾脏和其他器官产生一定的损害。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困境,南征教授率先提出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以下是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一例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性,58岁,因尿糖阳性多年,前来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10年,定期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控制病情。

患者最近两年出现频尿、夜尿增多、口渴,同时伴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发现血糖控制不佳,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

经详细询问和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患者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但疗效不佳,且长期使用西药药物有不良反应。

后经朋友介绍,患者前来南征教授门诊就医。

南征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中药治疗方案,并强调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治疗过程中,患者按医嘱服用中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同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频尿、夜尿减少,口渴明显减轻,体力和食欲也有了明显改善。

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糖、血压、肾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蛋白变为阴性。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个典型病例充分显示了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南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脾肾阳虚、瘀滞毒邪凝聚于肾脏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要调理脾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在治疗疾病的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南征教授的治疗理念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前来就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林兰教授从心论治糖尿病经验
陈玉鹏;汤怡婷;庞晴;杨亚男;吴善瑛;倪青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24(19)4
【摘要】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

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为火毒而致糖毒性,凸显病情进展,心阳亏虚致痰瘀互结而并发症丛生。

治疗上另辟蹊径,以心为切入点,遵循“调神”“调气”“调形”,临证灵活运用清润安神、滋精养神、益气养心、通降心气、活血化痰等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总页数】6页(P561-565)
【作者】陈玉鹏;汤怡婷;庞晴;杨亚男;吴善瑛;倪青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理法方药论治慢性难治性过敏性荨麻疹经验
2.刘兰林教授运用三仁汤化裁论治三焦湿热证经验
3.著名中医学家林兰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六辨证谨守痰虚瘀论治慎选中西药——辨治糖尿病脑血管病的经验
4.著名中医学家林
兰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七巧定病性明标本中西合参论治疗——辨治糖尿病心脏病的经验5.刘兰林教授从血分论治痤疮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味玉女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加味玉女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加味玉女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导致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的药物治疗存在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效果差、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中药治疗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加味玉女煎是一种由中药组成的复方,具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肝、益气生津的功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加味玉女煎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加味玉女煎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以期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加味玉女煎是否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3.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选取一定数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体重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肾功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差异。

3.2 研究方法3.2.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患者选取、入组、随访、资料收集等环节来确定研究对象。

3.2.2 研究组织本研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玉女煎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均进行随访。

3.2.3 治疗方法治疗组:加味玉女煎 150mL/d,分3次口服,每次50mL,连续疗程3个月;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等。

3.2.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体重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肾功等指标。

4.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期望通过加味玉女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证明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价值,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和新治疗方法。

基于中医血脉理论谈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基于中医血脉理论谈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基于中医血脉理论谈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杨若荻;李子恒;刘军彤;周莹;张英;石岩;杨宇峰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26)5
【摘要】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巨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文章从血管与血脉的相关性出发,基于中医血脉理论,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脾气虚,运化无力,气机不畅,脂浊不化,致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壅滞血脉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可累及多个靶器官。

结合五脏一体观,从脾为四脏之长、脾与其他四脏的病变关系论述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理论依据以及古今医家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的临床思路,并将中西医思想融会贯通,突出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性。

治疗上注重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健脾化湿之法,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5页(P197-201)
【作者】杨若荻;李子恒;刘军彤;周莹;张英;石岩;杨宇峰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何氏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4
【相关文献】
1.从脾论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2.基于仲景血脉不利理论浅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3.尹翠梅教授基于从脾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4.从脾论治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组方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从肝论治消渴(糖尿病)的理论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5卷作者:王智明魏子孝单位:王智明(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襄樊441000);魏子孝指导(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关键词:消渴病;肝;理论探讨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多因子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中医现已突破了传统的三消分治及以肾为中心脏腑的论治框架,提出了许多新论。

笔者认为从肝论治消渴更能提高疗效,经研究而提出“以肝为中心调控脏腑气血津液”辨治消渴之论,以供同道参考。

1 以肝为中心辨治消渴的生理病理基础1.1 肝的生理与脏腑气血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脏腑气化,疏泄情志,藏血,调节气血津液的代谢。

肝在结构上与他脏相连,肝脉上肺,挟胃连心,在功能上还具有他脏的部分功能。

《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

”说明肝具有脾胃的部分功能。

《内经》中“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绝”,说明肝具有肾的部分功能,此外肝肾同源,助肺主治节等都说明肝与其他脏腑组织关系密切。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

”可见肝为气化之本。

1.2 肝的病理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肝病广泛,古人云:“肝为万病之贼。

”如肝火、肝风、肝阳等。

肝病极易影响他脏:如肝郁伤脾,肝火刑金,肝郁血瘀等。

反之,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及肝。

如戴元礼《证治要决.伤食门》说:“人之饮食由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过食伤肝……。

”综上所述,肝在生理功能及组织结构上与其他脏腑组织气血津液密切相联;肝为气化之本,在病理上对其他脏腑组织气血津液有广泛的影响;“肝为万病之贼”,而消渴病就是一个涉及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疾病。

因此,“以肝为中心调控脏腑气血津液”论治消渴,有其病理生理基础。

2 以肝为中心辨治消渴病因病机研究2.1 从肝论治消渴病源流2.1.1 源出于《内经》《灵枢.本脏》说:“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即言消渴与肝相关。

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

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

治 , 需 不 断 探 索新 的路 子 。 并 1 发病 的家 族性 和 多 因素 性 括遗 传 因 素和 非遗 传 因素 。前 者 是 指 患 者 因有 基 因缺
患者 生 活方 式 的 异 常 , 饮 食 营 养 、 酒 嗜 好 、 格 行 如 烟 性
表 1
Ⅱ型糖 尿 病 是 一 种 多 因素 导 致 的 疾 病 , 病 因包 推广 心 理行 为 疗 法 。 其
目前 常用 的 口服 降 糖 药 不 良反 应 较 多 , 必 要 采 用 新 有 的模 拟 生 理 性 R1 泌 的药 物 , 外 , 应 大 力 提 倡 和 分 另 还
Ⅱ型糖 尿 病 。 因此 , Ⅱ型糖 尿 病 更 需及 早 诊 断 、 早 防 需应 用 口服 降 糖药 , 及 如有 严 重并 发 症 应 加 用 RI 。鉴 于


口型糖 尿 病发 病 季极 高 , 老 人 健 康 危 害极 为 、 少运 动 以及 处 于 应 激 状 态 等 。 胰 岛素 抵 抗 性 和 对 缺
大 , 引起 高度 重视 。 作 者 此 文提 曲其 发 病 的 家族 性 胰岛 素作 用 不 足是 Ⅱ型糖 尿 病 发 病原 理 的两 个 基本 环 应 和 多因素性 ; 疗 i模 拟 生理 性 R1分 泌 药 物 的 应 用 。 节 。总之 Ⅱ型糖 尿 病 是 基 因 缺 陷 以及 诸 如 肥 胖 、 养 治 营 特 别是 应 倡 孚和拓 宽 心理 冶 疗这 一紊 新路 。
隐匿 , 多 患 者 仅 有 轻微 症 状 甚 或 毫 无 症 状 。经 常 是 2 关 于模 拟 生理 性 R1 很 分泌 药 物
已出现 心血 管 和 其 它 器 官 严 重 病 症 , 知 罪 魁 祸 首 是 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摘要】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在糖尿病的早期尽早改善胰
岛素抵抗是预防延缓糖尿病发展的关键。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中
应有特别强调对“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防治。
【关键词】中医/糖尿病治疗新思路医学/环境治疗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指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
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在胰岛素抵抗阶段,常常表现为一组临床症状,
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称代谢综合征。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
岛素血症、向心性肥胖、进行性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血脂紊乱、高血
压、内皮功能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溶解、凝血方面的障碍
等。在糖尿病的患者中,有40%存在大血管病变,50%有高血压,50%有高
甘油三酯血症,40%有微量蛋白尿[1]。因此在糖尿病的早期尽早改善胰
岛素抵抗是预防延缓糖尿病发展的关键。因而中医的治疗思路也应随
之转变,由单纯的治疗“消渴”,到改善胰岛素抵抗,干预阻断代谢综合
征的核心环节,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未病先防”唯如此
才能体现中医的势。故在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应有特别强调对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防治。
1中医对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认识代谢综合征类似中医的
“痰湿”“肝郁”“食郁”“血瘀”等致病的“肥满”“眩晕”“湿阻”等。
“肥满”“眩晕”等,这些“证”看似与“消渴”无关,实际与消渴有
2

共同的核心机制,或可以说是消渴早期的病理基础。中医认为以食郁为
主导的六郁是该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以肝脾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代
谢功能紊乱是其基本病机。过食、少动造成食、气、血、热、痰、湿
六郁作用于脾胃而酿成痰、瘀、浊、脂等病理产物。在该代谢综合征
的早期,高胰岛素血症期,机体处于代偿阶段,形体壮实,整体机能旺盛,
以实证为主,属郁、热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病态;至中晚期由实而虚,
由盛而损,由脾开始既而肝肾,脏腑功能减退,整体机能失调而出现多
种代谢紊乱;到晚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全身脉络损伤,脉络瘀滞出
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在辨证治疗上,主张按“郁热虚损”不同病机分阶段治疗。
2.1郁证阶段:临床表现仅见肥胖、过食、不耐疲劳。中医辨证
属郁证,包括食郁、气郁、痰郁、湿郁、血郁、火郁等“六郁”范畴,
并以食郁为核心,治疗宜消食散结,常用越鞠丸加减。
2.2热证阶段:临床常见肝胃郁热和痰热互结两个证型。肝胃郁
热者宜用开郁清热的大柴胡汤加减;痰热互结者宜用清热活血的加味
三黄汤(生大黄、黄芩、黄连、水蛭、地龙、赤芍)加减。其中防风通
圣散,三黄泻心汤,三仁汤、三石汤,小陷胸汤等分别用于此阶段之表里
三焦俱热、肺胃热盛、湿热较盛、痰热壅盛等不同证型。此阶段因饮
食不节,酒食生痰者亦不少见,常以顺气消食化痰丸治疗;如因素体胃
弱,因虚而郁,因郁而热者宜用升阳散火汤或升阳益胃汤。热证后期,
气由热耗,虚实夹杂者宜用健脾丸,枳术丸等。2.3虚损阶段:病机复
3

杂,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不足,痰浊瘀血日甚,或以糖尿病为主要表
现,或以高血压病为主要表现,或以血脂异常为主要表现。终致“脉损”、
“络损”此时本虚标实是其核心病机,应根据侧重的不同,在益气、温
阳、滋阴、养血基础上清化痰浊,活血化瘀。因该综合征的最终归宿是
血管病变,故中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通络”为贯彻始终的主线。中医
在防治该综合征的“五高”上有独到之处,即“高血糖”“高血压”“高
血脂”“高凝低纤溶血症”“高粘血症”的治疗。如以黄连阿胶汤、黄
连温胆汤治疗因抑郁失眠造成的难控制的高血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合泻心汤治疗因肝经郁热、肝阳上亢导致的以高血压为主的该综合征;
以泻心汤合硝石矾石散治疗因痰、湿、郁、热导致的以血脂异常为主
的该综合征;用抵挡丸治疗该综合征的高凝、高粘血症都能取得满意
疗效。
3中医治疗糖尿病思路的转变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应由单纯治
疗消渴转变到防治胰岛素抵抗、治疗代谢综合征上。特别要重视该综
合征的早中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仅表现为身体肥胖、形体壮实、多食
少动即郁热阶段,开郁清热为其主要治法;该综合征的后期虚实夹杂,
既有脏腑气血功能不足又有痰、湿、瘀标实为患,治疗当标本兼顾;到
该综合征的晚期,虚症更重、脉络瘀阻更甚,补虚的同时更要强调活血
化瘀通络。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发展,证实许多单味药或成方能
改善胰岛素分泌时相;调节胰岛素与胰升糖素之间的反馈平衡;改善
胰岛素抵抗、调节血压血脂[2];拮抗血浆内皮素受体[3],保护糖尿病
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预防治疗糖尿病的血管病变[4]等,这些成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