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戈 铷 希
Vl 0 2. N 0 . 5
L E AL AR S F m R T ANS
教 育教 学 5
小学语 文教 学 中学生创 新 能 力培养初 探
李 爱 梅
( 建 省永 春县 东 关 中心 小 学 福 福建 永春 320 ) 60 0
【 摘
要 】 养 学 生的 创 新 能 力 , 素 质 教 育 的客 观要 求 。 学语 文教 师要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素 质 , 索和 积 累教 学 经验 。 过 优 化课 堂教 培 是 小 探 通
而 言 . 个 世 界 就 是 由一 个 个 所
余音不绝 , 耐人 寻 味 。教 师 可 抓 住 结 尾 循 着 文路 展 开 合 理 想 象 。 或是抓住课文“ 想 ” 假 成分 , 导 推 想 。 些课 文 的体 裁 是 科 学 小 引 有 品文 , 蕴含 着 创 造 思 维 培 养 的 许 多 因 素 和 良机 . 者 可根 据体 裁 教 特点 , 引导 学 生 仔 细 阅 读 课 文 , 开 科 学 而 合 理 的 推理 。 展
句 子 。 对课 文 中提 出的 问 题 发 表 自己 的看 法 和 观 点 , 是 求 异 针 都 思 维 的训 练 。 因此 , 语 文 教 学 中 , 师 要 重 视 这 种求 异 思 维 能 力 在 教 的 开展 , 养 学 生 良好 的创 新 习惯 , 立 和 谐 、 主 的课 堂 氛 围 , 培 建 民 加 强 师 生 互 动 . 于 启 发 、 导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 造 善 引 充 创 性 , 励 学 生 多 想 、 说 、 做 , 开思 路 , 抒 己见 , 鼓 多 多 敞 各 大胆 发 表 自 己独 特 的见 解 和 做 法 。 持 和 鼓 励 小 学 生 提 出 的 一些 新 见 解 、 支 新 主意 、 新推 理 。 发 他们 去 创 造 , 探 索 。 激 去 二 、 励质 疑 , 养 多 向 思维 能 力 鼓 培 要 培养 学 生 的 创 造 力 , 个 基 本 的 问题 就 是 要 从 鼓 励 学 生 一 发 问质 疑 开 始 。 际 上 每 个 孩 子都 是一 个 天 生 的 发 问 家 。 儿 童 实 对

突破传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突破传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突破传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突破传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远程教学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巩固;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注重拓展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个性化辅导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数字化教材、互联网资源、多媒
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任务型教学设计: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3.融合素养教育:结合素养教育理念,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相
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4.个性化教学服务: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能力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发展。

5.课外拓展活动:开展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如语文写作比赛、朗诵比赛、
课外阅读活动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创新路径的实践,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10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10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10篇第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才能摘要:新课改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才能成为了各阶段、各学科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需要紧随新课改提倡的思想,把培养学生创造才能作为课堂目标。

结合目前很多学校在原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模式中的变革情况,新课改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需要保持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在外界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环境等统筹规划,用符合实际的策略促进学生展现创造才能的发展,因而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多方面采取突破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思想;创新才能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困难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的教学和新课改提倡的内容正在融合,结合了很多学校的新教学模式,从很多学校教学中吸取了实践经验,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旧有传统观念的制约,使得学生不能主动在学习中参与创新,而且教师枯燥的用传统教材教学,忽视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现象普遍,这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新才能。

把语文语言、文字等学习当作死板的知识进行教学,这很难让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得到锻炼,也就没有可能发挥出创新才能。

而且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小学语文教学教考不教能成为常态,教师的教学主要倾向于教考试内容,学生迁移发散、创新能力的发展则被完全忽视,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优化思维结构,发展创新才能。

而很多学生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只顾掌握让自己能突破考试的知识,利用每一刻时间完成教师交代的一些训练作业,很少有机会进行创新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发展成为了让学生完成考试作业的死硬课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能创新。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很难把语文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课堂,无趣的死硬的课堂也不可能让学生能有创新思维的发展,更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才能,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可能让学生能有创新的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力受阻的原因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阻力很多,究其源头影响和阻碍主要和学生个体,教师,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初探
自学 能 力 , 牺 牲 了学 习语 文 兴 趣 , 牺 也 有 百 害 而无 一 利 。 文教 学 其 实 需要 着 力 鼓励 求异 。 解 课 文 语 理
的 内容和 词 句 ,概 括 课 文 的段 意 和 中 心 , 对 问 题 的 回 答 等
四 、 励 实践 。 展 课 外活 动 。 断提 高 学 生 创 新 能力 鼓 开 不
必 须 具 有创 新 能 力 , 而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在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更 有 着独 特 的 开 掘 角度 。


凭借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 ,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 小 学语 文课 堂教 学 中 ,统 一 的 东 西使 大 多 学 生 失 去 了 独 立 思 考 、 立 感 受 的 自 由 , 实是 牺 牲 了个 性 、 牲 了 独 其 牺
应尽 量 引 导 学 生 用发 散 的眼 光 , 多方 位 的 审 视 文 章 的 立意 、
题 材 、 构 和 语 言 , 量 让 学 生发 挥 自 己的 想 象 . 受体 味 . 结 尽 感
有 自 己独 特 的 见解 。 同 时强 调 在 课 堂 中进 行 多元 化 思 维 训
练, 多元 化 思 维 是 创 新 思 维 的 重 要 思 维 形 式 。 励 学 生 针 对 鼓
助 于 学生 在 各 种 活 动 中培 养 和 锻 炼 自己的 创 新 意识 和创 新
能力 。 因此 . 文教 师应 利 用 学校 图书馆 , 语 开展 阅 览导 读服 务 活动 , 学 生在 课 内学 到 的 知 识 得 到 实践 和 拓 宽 , 学 生 思 使 让 想的 火花 在撞 击 中进 射 . 学 生的 语 文 能 力 在 辩 论 中得 到锻 让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析【摘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适应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人才发展的根本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做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一张白纸。

教师一灌输,学生就得到;教师一传授,学生就获取。

实际上,学生并非白纸一张。

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储备。

学生学习也并非只是简单接受。

人饿了,会主动找食物,吃起来很香,也易消化;若不饿,吃什么也不香,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精心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新鲜感受、独特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意识。

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

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

有时学生可能想得会比教师更全面、更周到,他们问的问题是教师想不到的。

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

质疑时特别要注意关照差生,鼓励中等生,让他们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6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6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6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变化之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在教科书上看到文字,而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语文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来讲解古诗文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意境。

我们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对语言技能的训练比较少。

而当代社会,语文能力除了要求掌握规范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外,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口语、写作、朗读等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入游戏化元素来进行语文教学。

现代学生对游戏的兴趣非常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游戏的设计理念,将语文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语文知识闯关游戏,学生在游戏中需要解答各种语文题目,通过闯关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种“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各种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词典、语文学习app等工具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摘要:如何高效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时代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人格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四化离不开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8-01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教育更显得重要,本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加强创新教育做了些初步探讨,收到一定的效果,归纳起来如下三个方面: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展阅小学语文1至12册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文。

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充满了创造精神,为我们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创新条件。

小学语文教材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人”,如发明家迪生、音乐家贝多芬、地动仪发明人张衡、画家王冕、伟大的科学家李四光等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音乐家、画家小时候并非都是天才,他们是凭着刻苦好学、勤奋地工作、科学的态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用这些人的创造品质,使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材描写了大量创新性的”物”。

这些物有世界最古老的拱桥”赵州桥”,有令世人惊叹的”万里长城”,有独居匠心的”马踏飞燕”,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有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新型玻璃”,有现代办公用的”电脑管家”等等。

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既表明人类创造的结晶,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好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怀丙和尚捞铁牛、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等等。

这些课文记叙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新精神,必定对学生精神世界产生强烈震撼。

综上所言,小学语文教材的确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与创新。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公民素质,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转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摸索出一条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自学为主的教学途径。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读读画画;碰上诗歌,就让他们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就让学生读读演演。

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发展了自身的语言,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原来喜欢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但是使用过分了也不好。

每个词语怎么解释,每个句子怎样理解,每个段落怎么朗读,全都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现在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

一方面我重视读书思考的环节,给学生充
足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很重视合作学习。

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二、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我经常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有的同学把甘蔗渣乱丢,我引导他们写倡议书。

我还让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成文章。

我让学生调查长江大桥的修通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并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内所学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创造性思考
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始于惊奇。

”新奇的事物往往使个体产生惊奇的情感,对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与惰性有重要作用,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考。

学生如果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好奇,他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对这个问题进行主动、积极地研究,产生创造性的结论。

可见,兴趣和好奇是创造良好的开端。

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调僵化的面孔,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牡丹花》的时候,我请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的牡丹花,然后我们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牡丹花的样子,再回头来看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接着请学生想想牡丹花还有哪些姿态,用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通过比较,对自己的表达和品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四、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五、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单一,固定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它对语文教学曾产生过一定作用,但随着教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前的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程式化”束缚了师生的思想,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研究并善于运用教学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规律,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模式,使学生通过模式理解所学的规律,并运用这种模式去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同时积极推行启
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及合作法,发现法,讨论法,导读法,自读法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学会质疑,大胆创新
创新能力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会创新,敢想敢说敢问,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我们应该遵循“思维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原理,注重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善于设疑,引导学生质疑,大胆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三点:一是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创造思维中的核心思维之一;二是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在“新”和“异”上做文章。

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特别要保护差生发问的积极性。

七、创新,课堂内外延伸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

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艺术小组或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
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

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

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

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

教师可以当参谋,出主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

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工作的,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