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化学

合集下载

体现生活中的化学的例子

体现生活中的化学的例子

体现生活中的化学的例子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体现了化学的存在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 食物与烹饪:食物的保存和烹饪都涉及到化学知识。

例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维生素和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在烹饪过程中,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香味和口感。

2. 清洁产品:清洁产品如洗衣粉、洗洁精等,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渍和油渍的。

这些清洁产品的成分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酸或碱等化学物质。

3. 药物:药物是化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它们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药物的成分通常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

4. 塑料:塑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制品之一。

塑料是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塑料袋、容器、包装材料等。

5. 燃料与能源:燃料和能源的生产和利用也是化学的重要应用。

例如,汽油和柴油是通过石油的化学加工得到的,而太阳能电池则是通过光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6. 化妆品:化妆品也是化学制品的一种。

例如,口红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其中包括染料、油脂和香料等。

7. 农业:农业中的肥料和农药也是化学的应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控制害虫和病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8. 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空气和水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被去除,而废弃物也可以通过各种化学方法进行回收和处理。

以上这些例子只是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化学知识一、合成色素危害健康追求外观的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对吃的食品也需要装扮。

五彩的糖果、诱人的蛋糕、鲜红的糖葫芦,莫不让人垂涎三尺,可是你知道吗?所有这些缤纷多彩的颜色都离不开色素。

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所以人们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常添加色素。

色素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天然色素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色素;人工色素是由人工化学合成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以炼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所以统称为炼焦色素或苯胺色素,具有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致癌作用,且在生产过程中会误入砷和铅危害健康。

二、纸巾方便代价高昂,不妨捡起丢掉的手帕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老年人,身上都难以找到一张手帕,代替它的是各种纸巾——干的、湿的、带消毒液的等等,充斥了商场的货架。

但这些便利的纸巾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有这样一组数据,生产1吨纸就需要砍掉17棵树。

并且,看上去白白可爱的雅致的纸巾,多数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荧光增百剂(含致癌物质)。

一般的造纸厂还用氯做漂白剂,在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基类化合物,会导致肝癌。

三、碘与人体健康碘是人体内的必须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人体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如果人体缺乏碘,会导致一系列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我国缺碘地区甚广,防止缺碘病的主要措施是食盐加碘。

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因为碘酸盐在热、光、风、湿等条件下会分解挥发。

因此在使用时要忌高温。

有这样一份统计:炒菜爆锅时加碘盐,碘的使用率仅为10%;中间时放碘盐使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使用率为90%;拌凉菜时放碘盐使用率为100%。

四、氟与人体健康氟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人体对氟的含量最为敏感。

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氟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多。

因此,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元素窄得多。

我们身边的化学反应

我们身边的化学反应

我们身边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象。

它不仅是化学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身边许多日常生活现象的产物。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我们身边的化学反应。

一、日用化学反应洗发水、牙膏、洗手液、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中都含有化学反应。

以洗发水为例,洗发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破坏发丝表面的油脂层,使清洁成分更好地渗透进发丝中,起到清洁和滋润的作用。

牙膏中的氟化物能够与牙釉质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更坚固的氟化钙层,起到防龋齿的作用。

洗手液中含有发泡剂,泡沫能够将灰尘和污物带走,同时手液中的杀菌剂能有效地杀灭细菌,保护我们的健康。

二、食物化学反应食品中的化学反应也十分普遍,比如:食盐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会使食盐中的氯离子和水中的氢离子反应形成盐酸,这是造成海鲜中的蛋白质变性的原因;醋与碳酸氢钠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就是烤蛋糕时产生气泡的原因;在把鸡蛋制成蛋花汤时,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会被热力激活,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形,形成了蛋花。

三、环保化学反应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化学反应在环境治理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出现酸雨时,将中和剂——如石灰和纯碱,投放到酸性湖泊、河流和土壤中,能够使酸性物质得到中和并转化为较为中性的物质;以排放的废气为例,利用化学反应将含有硫和氮的污染物,如氧化硫(SO2)、氧化氮(NOx)转化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等。

总的来说,身边的化学反应随处可见,不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

因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将助于我们构建更美好的生活和环境。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 其固态物俗称 干冰 。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性质及氧化性)
(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H2O ═ H2CO3
(2)CO2+C ═ 2CO (氧化性) (3) CO2+2Mg ═ 2MgO+C (氧化性) (4)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 ═ CaCO3↓+H2O (5)吸收二氧化碳或氢氧化钠变质: CO2+2NaOH ═ Na2CO3+H2O
肥皂水
区分。
4、水污染源:工业的废水、废渣、农业中农药、化肥的滥用,
生活污水、垃圾的任意排放水
溶液
1、溶液是 均一 的、 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初中溶液的溶剂为 水 。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与液体形成的要分层的混合物。 乳浊液:由小液滴与液体形成的要分层的混合物。 汽油——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 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乳化作用,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随水流去。 + NH 4 含 的化合物溶于水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浓H2SO4、固体NaOH、CaO 溶解时会放热, 使溶液温度升高。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溶质质量分数,即: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w)= ×100% 溶液质量 8、溶液稀释、混合计算
①、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即:m×a%=n×b%

《身边的化学》 知识清单

《身边的化学》 知识清单

《身边的化学》知识清单化学,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到穿的衣服,再到使用的各种物品,化学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身边那些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化学知识。

一、食品中的化学1、调味品盐(氯化钠),不仅为食物增添味道,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醋(主要成分是乙酸),能帮助食物去腥、提味,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和色泽。

2、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能防止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C、E 等,可以防止食物氧化,保持其营养和口感。

甜味剂,如蔗糖、木糖醇等,为食品增加甜味。

3、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并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如维生素 A、B 族、C、D 等)在身体的代谢、免疫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对于骨骼健康、血液循环、免疫系统等至关重要。

二、衣物中的化学1、面料棉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聚酯纤维(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耐磨、抗皱等特点。

羊毛富含蛋白质,保暖性能好。

丝绸由蚕丝制成,蛋白质含量高,手感柔软光滑。

2、染料天然染料,如从植物中提取的靛蓝、茜草红等,环保且颜色独特。

合成染料,如偶氮染料、蒽醌染料等,色彩鲜艳、种类繁多。

3、洗涤剂洗衣粉和洗衣液中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柔顺剂可以使衣物更加柔软、顺滑,减少静电产生。

三、家居用品中的化学1、塑料制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常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瓶等。

聚氯乙烯(PVC)常用于管道、门窗等。

聚苯乙烯(PS)常见于泡沫塑料、餐具等。

2、金属制品铁制品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

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共5篇)第一篇: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化学与现代生活》小论文我身边的化学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关键词:身边化学生活现代和谐本学期,有幸选修了化工与材料学院王淑波教授的《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

王教授广博的化学知识加上妙语连珠的课堂讲解,令同学们真正学到了关于化学与现代生活的一系列知识;王教授绚丽的笑容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阳光般的印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

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

21世纪,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

化学不是课堂中出现的定理和方程式,也不是只有工业等方面才用得上的东西,它是处处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

就拿日常生活来说,如果没有一些化学常识,你也许会饶很多弯路或给自己找来很多不便。

吃药喝水是大家都熟悉的事。

但有些人却想当然,偏要发明用茶冲服药物的方法服药,这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其实不然。

茶里含有一种叫躁酸的物质,它可以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等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这不但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像胃蛋白酶、富马酸铁等药物就不能以茶服之了。

茶叶里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它们有兴奋神经的作用,所以在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时不易使用茶水送服。

又比如蒸锅水一例。

在家庭中蒸馒头或小菜的水叫蒸锅水。

这种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蒸锅水中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被长时间加热时,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它在受热分解后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可以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1. 食物的烹饪:烹饪食物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如蛋白质的变性、糖类的焦化、蔬菜的酸碱平衡等等,这些化学反应决定了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颜色。

2.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分离纯化工艺,以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药物。

3. 洗涤剂的使用: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水的润湿性,使油污和污渍更容易被溶解和清洗。

4. 化妆品的制造:化妆品中包含了许多化学成分,如防晒剂、保湿剂、着色剂等,这些成分可以改善皮肤的保湿度、防晒效果和颜色。

5. 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应用:塑料是由化学原料合成而成的,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6. 燃料的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学反应的产物,燃烧时会释放能量,用于发电、供暖和交通等方面。

7. 化学肥料的使用: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8. 汽车的燃烧反应:汽车内燃机燃烧汽油或柴油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能驱动汽车运行。

9. 电池的使用: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应电力给电子设备、车辆和家庭用电等。

10. 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反应会导致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我身边的化学——衣食住行

我身边的化学——衣食住行

我身边的化学——衣食住行

- 衣物的染色:化学染料用于给衣物上色,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 织物处理:化学品可用于织物的防皱、柔顺以及耐洗的处理。

- 抗菌涂层:一些化学品可用于给衣物表面涂层,以抑制细菌
的生长,保持衣物的卫生。


- 食品添加剂:化学品用于食品的防腐剂、增味剂、色素等,
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 食物加工:化学技术用于食物的烹饪、烘焙、发酵等过程,
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 营养补充剂:化学制剂用于生产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以补充日常饮食中的不足。


- 建筑材料:化学制剂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如水泥、涂料、胶
水等,以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 清洁剂:化学清洁剂用于清洁家中的地板、窗户、厨房等,
以去除污垢和杀灭细菌。

- 家居装饰:一些涂料、壁纸等装饰材料使用化学产品,以创
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室内环境。


- 燃油:化学合成燃料用于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燃烧,以推动交通运输。

-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化学反应将燃料转化为电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 轮胎与橡胶制品:化学材料用于制造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以增加耐磨损性和提高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化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因此,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已势在必行。

一、课程说明本课程名为《我们身边的化学》,设置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18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以《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1、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否解决倒是其次,关键是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1、化学史门捷列夫侯德榜居里夫人2、化学与生活肥皂的历史馒头、饼干里的小洞洞浅谈健康饮水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铜锅、铁锅、铝锅3、化学与环境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塑料污染铅污染及无铅汽油、乙醇汽油4、化学与科技材料电池晶莹多彩的玻璃能源四、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我们身边的化学》每一章后都罗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求异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育人氛围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

因此,在《我们身边的化学》课程开展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关注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3)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应做到: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目标、方案的制定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4)利用现代化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会快速收集、利用、处理信息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宽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身边的化学》的开设应做到:利用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录相、网络文摘等,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效果;同时指导学生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资源进行开发,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5)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层次开发课程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课程开发的要求。

为此教师要做到: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社会动态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灵活运用;自觉学习,进行知识面的拓宽;根据当地资源,合理开发课程,不断进行反思。

因此,在《我们身边的化学》开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删减或增加一些内容。

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和研究型教师。

五、学习建议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活动。

考虑到学生由于平常忙于学习,对很多化学知识了解不多,建议先做常识性介绍,然后给学生观看一系列视频录像,最后与学生一道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分组讨论,并进行一些相关实验。

六、课程的评价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化学校本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实施对研究全过程的有效督导。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研究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第一章化学史通过化学史的讲解、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和创新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价值的宣讲,使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励我们为科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积极拼搏,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一节门捷列夫(D.I.Mendeleev 1836-1907)俄国化学家1836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一位中学教师家中,幼年丧父,孩提时受被流放的姐夫的影响,爱上自然科学。

1850年考入中央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于1855年任敖德萨中学化学教师。

1857年任彼得堡大学讲师;1859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去法国和德国海得堡大学实验室做研究工作。

1860年被邀参加著名的卡尔斯鲁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

1865年获博士学位,晋升为化学教授并兼工艺学院教授。

1890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93年任俄国度量衡局局长。

门捷列夫一生在化学上贡献甚多,最大贡献是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前人纽兰兹等人的研究基础,于1869年编制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它包括当时已发观的63种元素。

该表按原子量排列科学地给未发现元素留下空格,对一些怀疑的元素原子量打上问号。

同年3月18日,他委托门许特金在俄国化学会上宣读《元素的属性与原子量的关系》论文,指出:(1)按元素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元素明显出现周期性;(2)原子量值决定元素的特征;(3)可预测某些末发现的元素,或修改某些已测的元素原子量的错误。

同时公布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不仅在于预测元素,修正原子量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结束了几百年来无机化学研究的零乱琐碎的局面,把各种元素的大量知识系统化起来,可构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体系。

此外,门捷列夫还研究气体的压力、温度和体积间的关系,发展了克拉普龙工作,确定pV=nRT 方程。

1860年还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和液体热膨胀的经验公式。

1865年提出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认为溶液存在水合物,为近代溶液理论奠定了基础。

门捷列夫的代表作《化学原理》是他编写的大学化学教科书,一版再版,影响颇大,曾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他一生获得荣誉甚多,曾获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英国科普利奖等。

1955年化学界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氏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应该指出,门捷列夫晚年态学术上也有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之处。

例如他反对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不承认电子的存在等。

虽然如此,他的光辉业绩和治学的严谨和谦逊态度,永远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第二节候德榜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纺织、肥皂、造纸。

玻璃、火药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

古代那种从草木灰中提取碱液,从盐湖水中取得天然碱的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为此,1775年法国科学院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

1788年,勒布兰提出了以氯化钠为原料的制碱法,经过4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流程。

勒布兰制碱流程虽然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因为这方法主要是利用固相反应,又是高温操作,存在许多缺陷,生产不能连续,劳动强度大,煤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人有意改革它。

到了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

由于这种新方法能连续生产,产量大,质量高,省劳动力。

废物容易处理,成本低廉,它很快取代了勒布兰法。

掌握索尔维制碱法的资本家为了独享此项技术成果,他们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使外人对此新技术一无所知。

一些技术专家想探索此项技术秘密,大都以失败告终。

不料这一秘密竞被一个中国人运用智慧摸索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侯德榜。

一、披露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

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

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

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

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

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

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在国外留学时,他时刻怀念祖国,惦记着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苦难同胞。

这时候,在纽约他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陈调甫先生。

陈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委托,为在中国兴办碱业特地到美国来物色人才。

当陈先生介绍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而且利用我国缺碱而卡我国民族工业的脖子的情况时,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侯德榜马上表示,“可以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立即返回祖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后,出任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业公司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

他深刻地体会到创业之艰难。

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

他脱下了白领西服,换上了蓝布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

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经常于得浑身汗臭,衣服中散发出酸味、氨味。

他这种埋头苦干的作风赢得了工人们、甚至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

在他的带领下,技师、工人们团结一心,为建成中国自己的碱厂而奋战。

虽然索尔维制碱法的原理很简单: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

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

但是具体的生产工艺却为外国公司所垄断,所以侯德榜要掌握此法制碱,得完全靠自己进行摸索,困难是很多的。

且不说工艺设计、材料选择、设备的挑选和安装等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仅从试生产的过程也可略见一斑。

例如干燥锅结疤了,浑圆的铁锅在高温下停止了转动,时间长了后果是很严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