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新城疫

合集下载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06期顶部和四周可用白色涂抹,有利于反射热量。

5.2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重点强调给予鸡群饮用干净、无污染的水,并要保证鸡群饮水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清洗,不间断地供给适宜温度的饮用水;另外一方面从饲养密度角度来说,1~2周龄蛋鸡饲养密度25~30只/m 2,3~4周龄控制在15~25只/m 2,5周龄到出栏控制在10~15只/m 2。

选择优良的鸡苗,要选择从无腺病毒感染的种场引苗,并加强消毒工作。

【责任编辑:胡敏】摘要鸡非典型性新城疫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主要发病类型,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感染鸡生产性能下降;目前没有化学药物能治疗本病,可尝试用中药清瘟败毒散治疗感染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消毒和管理,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

关键词鸡;非典型新城疫;诊治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黄光辉湖南省永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油麻镇分所,湖南永兴423304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多发,与典型的新城疫相比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不明显,且临床混感较多。

新城疫病毒毒力较强,对新发地区危害很大,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对于老疫区来讲,由于鸡群已经普遍产生抗性,危害相对减弱,以非典型性的形式出现,呈现出隐性危害[1]。

1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遗传核酸为单股RNA ,病毒粒子呈球状。

鸡一旦感染,病毒会在体内快速繁殖,并以病毒血症的形式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体表分泌物和粪便中都能分离到病毒。

由于病毒具有凝血特性,同时这种特征会被特异性的免疫抗体所抑制,故临床常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凝集抑制试验来对本病进行鉴别诊断,也能用来测定鸡群抗体的效价和流行病学调查。

新城疫病毒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并不强,60℃条件下不到0.5h 即可失去感染力,实验室常用溶剂氯仿、乙醚等很容易将其杀灭。

常用消毒剂,如碘制剂、漂白粉、生石灰、火碱、石炭酸等都对其敏感。

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非典型新城疫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也可经眼结膜、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黏膜侵入机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本文介绍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鸡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症状鸡表现为甩鼻,打呼噜,气管有罗音,类似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鸡冠侧倒,排绿色粪便,产蛋率小幅度下降,软皮蛋、沙皮蛋、退色蛋明显增多,日死亡率不高。

有的鸡发病后,精神尚好,采食基本正常,产蛋率基本无下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二、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1、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免疫程序必须结合当地流行病的特点。

目前针对新城疫野毒不断增强的现状,我们在设计免疫程序时,除首先用冻干苗外,还必须结合使用油乳剂灭活苗,才能得到稳定、均匀、持久的抗体水平。

2、疫苗选择不当:使用的疫苗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或对疫苗质量如抗体的产生、维持、毒价等不了解,致使抗体水平低,是该病普遍流行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选择疫苗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并采用具有安全抗体水平产生快、水平高、维持时间长的冻干苗。

3、免疫方法不当:以首免为例,首免的目的是让更多免疫细胞更快地参与基础免疫,以便较好地完成细胞免疫,使鸡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

而众多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眼部和鼻部及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所以首免应采用点眼或滴鼻法。

4、疫苗用量不当:疫苗用量过小或长期不用新城疫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

疫苗用量太大和免疫次数太频繁,引起免疫器官麻痹。

5、免疫期间管理不当:免疫时使用了消毒剂或抗病毒药物以及对免疫有影响的其他药物。

6、免疫应答水平低:免疫应答水平的高低决定于黏膜系统的完整性,而决定黏膜系统完整性的的重要因素是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摄入量,其中以维生素a最为重要。

不重视维生素的质量,错误地选择一些难以溶解,不利于吸收的维生素,就会导致免疫应答水平低。

三、鸡非典型新城疫如何防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高效新城疫疫苗,要了解所用疫苗的毒株效价、维持时间的长短。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与对策分析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与对策分析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分析了与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生有关的强病毒严重污染、免疫效果不佳、对鸡新城疫防制认识的偏差等主客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非典型新城疫;母源抗体;接种途径;抗体监测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防疫水平的提高,鸡新城疫(ND)的暴发流行已很少见,而非典型新城疫则越来越多。

因其特征不明显而易误诊,并且在有细菌或其他病毒继发感染时,鸡的死亡数急剧增加,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有强病毒严重污染、免疫效果不佳、对鸡新城疫防制认识的偏差等主客观因素。

1鸡新城疫强病毒污染的严重性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村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与防疫水平参差不齐,防治鸡新城疫漏洞很多,特别是农村养鸡户和一些管理混乱的小型鸡场,技术水平低,鸡新城疫活疫苗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对鸡新城疫的病死鸡、粪便、污水等污染物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使鸡新城疫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而空气和带病野鸟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的传播,更使鸡新城疫的防制工作难上加难。

专业研究人员对国内近百个大中型鸡场做了鸡新城疫强病毒感染的调查,结果是群感染率为63%,平均个体感染率为12%,其中呈明显非典型临诊症状的鸡群通常在30%以上。

这样高的群感染率和个体感染率,说明鸡新城疫强病毒感染在我国鸡群中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还不能全面地对强病毒感染鸡群采用隔离、检疫、销毁的措施,单用疫苗免疫也不能阻止强病毒进入鸡群和消灭群内已存在的强毒。

鸡新城疫强病毒污染鸡场后,就会不断地在更换的鸡群中循环传播,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就会发生新城疫。

2导致鸡新城疫免疫效果不佳的因素2.1母源抗体的干扰经免疫接种的母鸡可将其抗体通过蛋黄传递给雏鸡,一般认为,雏鸡母源抗体在5~7日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d。

母源抗体对雏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也不同程度地干扰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且母源抗体越高,干扰越严重。

非典型新城疫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及球虫病的.doc

非典型新城疫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及球虫病的.doc

非典型新城疫并发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及球虫病的概述:1发病情况笔者对84个肉仔户,饲养7~45日龄的肉仔进行了诊治。

一般每群都在500~5000只,均是双层网上饲养。

这些群大部分已注射新城疫L系及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苗饮水。

育雏舍的环境均存在温度高、通风不良、氨味大,个别的卫生条件差、潮湿等。

由于双层笼网上饲养,至使温度不均,普通存在上层比下层温度高1℃~2℃。

2临床症状群发病后,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或呆立,互相离群,常蹲伏于墙角处,卧地不起,两翅下垂,闭眼,呆立。

特别是头部和颈部羽毛松乱最明显。

有时颤抖昏睡、部分病走路摇摆、步态蹒跚。

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甩头、发出呼噜声,有时打喷嚏,并有吞咽动作。

排乳白色米汤样或水样稀便,呈黄色、草绿色或咖啡色,有时带有血丝,日龄较小的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个别粪便带血。

发病后食欲明显减少,而饮欲增加。

发病2~3天后,体温升高达43℃~44℃,最后因严重脱水,衰竭而死亡。

3剖检变化共剖检病死600余只,其病理变化基本相同。

病死有明显脱水,两腿干枯,皮下干燥。

胸腹部肌肉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或条状出血,有的出血表现轻微。

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或条带。

个别腺胃乳头有少量出血。

盲肠扁桃体有的肿大,少量出血,个别的有溃疡。

直肠和泄殖腔黏膜有刷状出血。

法氏囊不同程度的肿大,严重者呈紫红葡萄状。

浆膜下水肿,囊腔内可见到皱褶黏膜水肿增厚,可见黏膜出血,囊腔内有紫红色分泌物,有的形似果酱样。

病程长的可见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口腔、鼻腔、气管内有大量黏液,气管出血。

肾脏肿胀,颜色较淡,苍白、见有尿酸盐沉积,肾脏呈花斑状。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肠道呈卡他性炎症,日龄大的病,两侧盲肠肿胀,外观呈暗红色。

浆膜面有针尖大到小米粒大的白色斑点和散在的小红点。

盲肠腔内充满新鲜或凝固的暗红色血液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肝脏肿大,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离。

在肝表面形成纤维素性包膜,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剥开此膜后肝呈紫褐色。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流行原因及预防措施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流行原因及预防措施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流行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可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了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非典型性;鸡新城疫;流行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3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248-01鸡新城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区域性、大范围流行。

近年来,各鸡场均十分重视对该病的免疫接种,基本控制了典型、急性新城疫的发生,但近来各地鸡群中流行的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不见明显病变,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雏鸡死亡率明显提高,给养鸡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因分析1.1 农户在鸡新城疫防治中的误区1.1.1 首免超前,母源抗体被中和。

雏鸡经卵黄传递母源抗体,一般3日龄开始升高,5~7日龄达最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d。

7~9日龄正是雏鸡母抗的高峰期,若此时首免,母抗有抑制弱毒活苗的繁殖和中和抗原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

在此期内,机体免疫空档,一旦有病毒侵入,必然引起早期发病。

1.1.2 频繁免疫造成抑制。

不考虑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短期内盲目重复使用疫苗。

一方面抗原中和抗体;另一方面由于抗原的频繁刺激使机体应答反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

1.1.3 超量应用疫苗。

一方面会造成免疫麻痹,降低或丧失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功能;另一方面超量使用疫苗甚至会造成鸡群发病。

1.1.4 灭活苗应用不合理。

灭活苗适用于基础免疫,不宜用于强化免疫。

抗体上升缓慢,2周后才起效,但上升高、维持时间长,鸡开产前,应用灭活苗后必须再用活毒苗进行强化接种。

倘若只用灭活苗,进入高产期容易造成免疫空档。

此期常发生流行。

1.2 鸡新城疫病毒毒力的变异新城疫病毒在长期的药物作用下,其基因会发生突变,出现强毒株或超强毒株,或在免疫的压力下改变其毒力和抗原的某些特性。

新城疫病毒与只有部分免疫力的鸡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即出现临床非典型鸡新城疫型。

非典型新城疫--老病新问题

非典型新城疫--老病新问题

非典型新城疫——老病新问题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1926年首先发生于印度尼西亚,同年又发生于英国的新城,为了与流行于欧洲的鸡瘟(禽流感)相区别,所以又将之称为亚洲鸡瘟、新城疫。

因为其流行年代久远,所以说他是一种老病。

由于世界各国对本病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使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出现了非典型化的趋势,所以说它又是一个鸡病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1、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

典型的新城疫发病急、死亡率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有较明显的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乳头出血和败血症病变。

非典型新城疫则发病缓慢,症状轻微,伴有轻微呼吸症状,排绿色稀便,产蛋略有下降,蛋壳质量变差,出现退色蛋、软壳蛋,个别出现扭头、转圈、后退症状,无合并感染一般很少发生死亡。

解剖病变很少有腺胃乳头出血和败血症病变,只有十二指肠、卵黄蒂前后淋巴结、回肠粘膜、直肠粘膜和盲肠扁桃体出血。

并发大肠杆菌时会出现输卵管炎、卵巢炎或卵黄性腹膜炎。

2、发生于免疫鸡群。

一般在首免之后二免之前或两次免疫之间,抗体水平处于临界状态容易发生。

3、合并感染增多。

非典型新城疫多数因为免疫抑制引起,同时极易与大肠杆菌等多种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临诊时容易发生误诊,治疗时又往往会顾此失彼。

二、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控措施:1、做好法氏囊的免疫,保证免疫中枢器官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警惕马立克、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贫血、住白细胞原虫病、球虫病等引起免疫抑制而造成免疫失败。

2、新城疫免疫应采取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

活疫苗产生抗体快,维持时间短,灭活苗产生抗体慢,维持时间长。

两种疫苗同时使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

3、新城疫免疫前后在料中加黄芪多糖或左旋咪唑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效果。

4、搞好鸡舍和环境卫生,坚持严格消毒,尽量减少环境中野毒存在数量。

5、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清热解毒,增加免疫功能的中药拌料,利巴韦林加环丙沙星饮水,连用三天,停药一天后重新接种新城疫疫苗。

温和性流感与非典型新城疫病

温和性流感与非典型新城疫病

温和性流感与非典型新城疫病
家禽疾病中传染性疾病约占80%,普通病占20%,而在传染性疾病中,病毒病占80%,细菌及寄生虫传染占20%,病毒病中,温和性流感及非典型新城疫占80%,其他的病毒病占20%;随着集约化养鸡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污染越加严重,近几年家禽的温和性流感及非典型新城疫控制难度不断加大,此类病作为家禽业的第一杀手,给家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温和性流感及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及危害
1.危害大,发病快,死亡率高、不可恢复性;蛋禽产蛋后的疾病多,造成蛋鸡卵巢的损伤,即使蛋鸡存活其产蛋量也会下降,甚至绝产;
2.病情复杂,并发、继发及混合感染病例较为常见:常见的混合感染有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禽流感,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病,难确诊,治疗非常困难;
3.流行广,传播途径和方式多:世界性爆发;传播快(短期内扩散,相继暴发),多为流行性,对集约化生产造成大面积的杀伤;
4.易造成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或者在免疫过程中爆发疾病,除了它们本身死亡或使家禽生产性能降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间接损失,如导致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或危害性加强;
控制好温和性流感及非典型新城疫的好处
1、解除免疫抑制,使禽的免疫功能恢复,提高了机体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发病率会明显降低;
2、减少了种蛋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鸡苗的成活率和饲料报酬;
3、肉鸡上减少了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疾病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显着提高经济效益;
4、温和性流感及非典型新城疫是蛋鸡的主要危害性疾病,控制好病毒病能明显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非典型性新城疫的防治

非典型性新城疫的防治

腹 痛不 安 , 部收 缩 , 背 . 不 停排 便状 , 门 外 有肠 腹 拱 作 肛 管 努 出 。犬站 立 触诊腹 中部 , 摸 到香 肠状 物 , 可 指捏 质 地较 硬, 压迫 时病 犬 有 明显 痛感 , 触摸 香肠 状 物 周围肠 段 空虚 松 软 , 犬 无疼 痛 反应 。体温 3 ℃ , 病 9 听诊 , 肠蠕 动 音很 弱 。初诊 为肠套 叠 , 定手 术治 疗 。 决
和, 发病 率和 死 亡率都 不很 高 。⑥ 多 发生 在正 常 免疫 接 种 、
鸡 体 有一定抗 体 水平 的免 疫鸡群 。
犬肠套叠的肠管吻合手术治疗
蒋 连慧
( 徽 省萧 县 新 庄农 业 站 , 徽 萧 县 2 5 1 ) 安 安 3 2 2
1 发 病 情 况
远端 肠段 系膜根 部对 侧作 一约 lm 的纵 切 口。将散 开 的肠 c
3 手 术
( ) 身 麻 醉 。麻 醉 前皮 下 注 射 阿 托 品 00 mg 1ri 1全 .3 .0 n a
后 肌肉 注射 8 6合 剂 03 。 4 、 mL
() 2 术部 。腹 正中 自线 切 口。
() 3 术式 选择哜 下 3 m 处 , c 向正后方做 长度约 4m 切 口 , c 腹 腔探 诊 , 明显摸 到香肠 状物 , 其 引至腹 壁 切 口外 。用生 将
理 盐水 纱 布保 护 肠管 , 隔离 术 部 。病 变 部位 为小肠 , 变肠 病
肠 管 ,检 查肠吻 合 处避 免 出现 肠腔 狭 窄 ,将 肠 系膜 连续 缝
合 , 入 氨苄 西林 05 , 撒 .g 关闭腹 腔 , 上腹 绷带 。 装
4 术 后 护 理
管肿 胀 质硬 , 紫红 , 度约 4 5 m, 径约 3 m, 段 小肠 色 长  ̄c 直 c 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性新城疫
人们心中的新城疫往往死亡量很大,其实不对,新城疫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今天为大家分享
一下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方案。
非典型的新城疫:翅膀下垂、下痢、零星死亡、拉黄绿粪便、不采食,往往用过了大肠杆菌
等一系列药,依旧不见效,使完全对养鸡失去信心。

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禽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高
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家禽发病后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成鸡
严重产蛋下降,粘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对养鸡业危害非常严重。

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 ,可达 44℃,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呈昏睡状。冠和肉髯暗红色或黑
紫色。嗉囔内常充满液体及气体 ,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咯咯声;粪便稀薄、恶臭,一般2~
5天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症状与急性型相似,唯病情较轻,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运动失调,
头向后仰或向一边弯曲等 ,病程可达1~2个月,多数最终死亡。

预防要依靠严格消毒、隔离和用灭活苗、活疫苗接种和采用东方禽益健抗病毒来预防治疗。
病原学
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以
骨髓含毒时间最长。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强,在4℃可存活1~2年,一20℃时能存活10
年以上。一般消毒药均对新城疫有杀灭作用。
流行特点
1、无年龄性,各种年龄均可发生;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流行。
2、病鸡体温高、嗜眠,昏睡,鸡冠、肉髯发绀,食欲减退、垂头缩颈,翅膀下垂。
3、咳嗽,呼吸困难,常发出“呼噜” 声。
4、下痢,排草绿色粪便。
5、嗉囊炎,倒提从口腔流出酸臭液体。
6、病程稍长者出现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头颈歪斜、扭转,肌肉震颤,翅腿
麻痹。观星状/未受刺激时较为正常,一旦受到惊吓,便出现头颈扭曲。
7、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产蛋鸡,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呼噜),采食量下降(10~30%)、
产蛋量下降(30%),且恢复缓慢,达不到原来水平,蛋品质下降,出现无色壳蛋、畸型蛋。
8、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有粘液。
9、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溃疡,腺胃与食道、肌胃交界处粘膜肿胀、有条状出血或溃疡,
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 雏鸡腺胃乳头出血,脓性分泌物,肉鸡腺肌胃交界处溃疡。非典型
的新城疫肠道的第一个病变部位是在十二指肠的降部1/2处向下有不规则的呈长条状或椭
圆形的隆起,

非典型新城疫肠道的第2个病变是在卵黄蒂(肠道左1/3处,下边的凸起部分为卵黄蒂)下
2~5公分处有一隆起出血。 非典型新城疫肠道的第3处病变是在两个盲肠端相对应部分(中
间肠道是回肠,靠右1/5处)有一处隆起出血。

10、十二指肠降支、卵黄蒂后3-5cm、回肠后段淋巴滤泡肿大、出血和溃疡,严重时形成岛
屿状或枣核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出血溃疡,溃疡面覆盖黄色分泌物。淋巴滤泡肿胀出血。
11、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溃疡。
12、心冠脂肪、腹脂肪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13、直肠、泄殖腔出血。
14、胸腺肿大,有暗红色点状出血。
15、产蛋鸡卵泡变形、血肿、充出血易破裂。输卵管后期萎缩、变细、变短。
防治方案:

拌料:每吨饲料添加东方禽益健1000g-2000g;饮水:东方禽益健1000g

兑水1000kg-2000kg。东方禽益健活菌+中药,长期饲喂,节约药费
40%以上。广谱抗病毒,是替代病毒灵,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的药物
饲料添加剂。强力抗病毒,24小时恢复采食,48小时减少死亡,总
体治愈率在95%以上。是治疗变异流感,新城疫,重症型病毒病混合
感染的选择。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本品具有解热,用于鸡的四季感冒,非典型新
城疫,法氏囊,减蛋综合证,传支,传喉,鸡痘,鸭黄病毒,鸭长舌
病,鸭肝炎,番鸭细小病毒,鸭鹅流行性感冒,鸭副黏病毒,鸭花肝
病,小鹅瘟等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得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突然
死亡,冠髯发紫,肿头,肿脸,呼噜,咳血等症状有很好的预防和治
疗作用。
在免疫前、后或同时使用,用于保护疫苗效价,促进抗体生成。中药
经典组方,其超强的抗病毒作用得到了广大养殖同仁的认可和信赖。
无药物残留,不含违禁成分,出口肉禽集团可放心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