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案例【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一起研究了二次函数的表达式,那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表达式是什么?

学生齐答:y=ax2+bx+c(a,b,c是常数,a不为0)

教师:好,那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常数较简单的二次函数表达式.

(学生表现很踊跃,一下写出了十多个)

教师:黑板上这些二次函数大致有几个类型?

学生:(讨论了3分钟)四大类!有y=ax2+bx+c;y=ax2+bx;y=ax2+c;y=ax2!

教师:太棒了!同学们归纳的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简单的一种y=ax2的图像及性质!

教师在学生板书的函数中选了四个,并把复杂的系数换成简单的常数,找到如下函数:y=x2;y=-x2;y=2x2;y=-2x2.(教师在这里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函数中的“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把画上述四个函数的任务分配给A,B,C,D小组,一组一个在已画好的坐标系的小黑板上动手操作.生在自己提供的素材上进行再“加工”,兴趣很大,合作交流充分,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到每组巡视、指导,在确认画图全部正确的情况下,提出了要求,开始了探究之旅.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之间比较一下,你们画的图象位置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开口不一样.

学生A:走向不一样.

学生B:经过的象限不一样.

学生C:我们的图象在原点的上方,他们的图象在原点的下方.

教师:看来是有些不一样,那么它们位置的不一样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教师指明了探究方向,但未指明具体的探究之路,这是明智的)

学生:是由二次项系数的取值确定的.

教师:好了,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能得到图象或函数的那些结论?(顺水推舟,放手让学生一搏)

热烈讨论后,学生D回答并板书,当a>0时,图象在原点的上方,当a<0时,图象在原点的下方。

学生E:当a>0时,图象开口向上;当a<0时,图象开口向下.

学生A站起来补充:还有顶点,顶点坐标(0,0),对称轴为y轴!

(这个过程约用了十多分时间,学生体会非常充分,从学生的神情看,绝大多数学生已接受了这几个学生的板书。)

教师:刚才你们是研究图象的性质,你们能否由图象性质得出相应的函数的性质?

(看着学生茫然的目光,我在思考是不是我的问题----)

教师:请看同学们的板书,能揣摩图象“走向”的意思吗?

学生:(七嘴八舌)当a>0时,图象从左上向下走到原点后在向右上爬;当a<0时,图象从左下向上爬到原点后在向右下走(未出现教师所预期的结论)

教师:好,你们从图象的直观形象来理解的图象性质,很贴切,你们能从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变化角度来说明“向上爬”和“向下走”吗?

学生:当a>0时,x>0,x与y同向变化;x<0,x与y异向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a>0,x>0,y随x的增大而---

学生:增大!

学生: a>0,x<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教师:好,那a<0时呢?

学生齐答:与a>0时相反!

(在这里,我努力避免了“告诉”的知识传授方式,而是采用间接引导)

教师:好了,我们就用x与y之间的变化规律来表述二次函数的性质,好吗?请同学们在书上补充一下图象的性质,并熟悉一下二次函数的性质。(接下来学生练习几道题)

教师:好了,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1)二次函数的图像的画法(2)二次函数的性质.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整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探究性重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经历、体验、内化知识的做法是成功的。通过充分的过程探究,学生容易得出也是最早得出了图象的性质,借助直观图象的性质而得到二次函数的性质。花费了一番周折,说明去掉这个中介,直接让学生从单调性来接受二次函数性质是困难的。

真正的形成往往来源于真实的自主探究。只有放手探究,学生的潜力与智慧才会充分表现,学生也才会表现真实的思维和真实的自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真实的知识和真正的知识。

首先,要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素材。教材对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从增减来描述的,我们认为这种对性质的表述是教条化的,对这种学术、文本状态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接受。当然教材强调所呈现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是合理的,但是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才是最好的,如果牵强的引出来,不一定是好事。

其次,探究教学是追求教学过程的探究和探究过程的自然和本真。只有这样探究才是有价值的,真知才会有生长性。要表现过程的真实与自然,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就是要尊重学生各自的经验与思维方式、习惯。结论是一致的,但过程可以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恰倒好处地优化提炼学生的结论。追求自然,就要适当放开学生的手、口、脑,例如本文中的“走向”问题,“向上爬”、“向下走”等,如果是讲授注入式,我们就听不到学生真实的声音了。

最后,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共同成长与发展的过程。真正的知识不全是由教材和教师讲授的途径获取的,其实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如本课例中的“走向”问题,“同向变化”等,这为函数性质的得出做了很好的铺垫。例如本课中,学生老是得不出二次函数性质的内容,其中引导的过程就是充满机智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预设多种意外和可能,这样探究真知的过程就会艰辛并顺利展开,这才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