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来源: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数学》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程类型:必修

实用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三年级数学组

背景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今后学习万以外多位数加减法以及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良好载体,其中的估算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另外,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必需数学”,因此,学生务必切实的掌握好。

单元目标

1.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内资源利用主题图、情境图、例题、插图、练习题。

2.课外资源利用“畅言”多媒体教学系统、练习册等。

3.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开发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估计的意识,能估计百以内的数量。本单元出现的把一个三位数看作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是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评价

本单元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成绩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性评价占70%。若成绩低于60分,可申请补考。(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30%)

过程性评价=课堂评价(10分)+作业评价(10分)+计算能力表现与单元检测(10分)

1.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2.过程作业评价?按时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的相关作业,教师及时进

(二)结果性评价(70%)

以单元水平测试(满分10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

共分为四个等级:

优(≥85分)良(80~84分)

合格(60~79分)需努力(60分以下)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0例1

授课对象:三年级上期学生

设计者:三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前几册100以内加减法的延续,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具备了基本的口算方法和能力。所以,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这类题目的口算方法,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二、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四、评价任务:

(一)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三)能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并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五、课前准备:

主题图、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1. 2.口算。 54+28=76+23=48+29=14+73=

74+16=64+25=33+25=14+37=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0

例2 授课对象:三年级上期学生

设计者:三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口算100以内的加

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

+16=

3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