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抗战历史

合集下载

厦门海沧奎星楼

厦门海沧奎星楼

海沧镇中心小学内有一座当地俗称“八卦楼”的“奎星楼”(又称魁星楼),在金门也有一座式样相同的楼。

廖先生表示,该古楼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保护,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奎星楼”的历史文化意义有充足的认识。

该楼位于海沧镇中心小学内,该楼原是海沧沧江书院建筑群之一,供奉“奎星爷”神像,因为建筑造型呈八角形,当地民间惯称“八卦楼”。

楼分两层,高约9米,楼上楼下前后门的门楣上,嵌着同治甲子年间重修时题刻的横石匾,一写“鳌头拱秀”,一写“联步登云”。

楼的屋面是琉璃瓦,顶端还有一个绿色瓷葫芦。

清朝时期,这里乃是“三都教化”之地,海沧的文化中心就在这里,而且还辐射到现今龙海的海澄镇及金门岛一带。

当时这里还是金门学子求学之地。

据悉,现在金门也有一座与“八卦样式”一致的古楼,同样名叫“奎星楼”,可见“两门”渊源深远。

该楼坐落于金门镇东门清总兵署对面的巷内,旧称“后浦涂山头”,也是专门供奉奎星的阁楼。

科举时代的士子在此祭拜文昌帝君和奎星,以期一榜夺魁,走上仕途荣升之路。

据有关资料显示,海沧的“奎星楼”已有悠久的历史,是沧江书院惟一的建筑遗存。

一般认为,该楼始建于明代。

历史上海沧的祭孔仪式都在“奎星楼”举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这座古楼已成为危楼,但仍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现在所见到的楼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爱国南洋华侨捐资重修的,所以在南面的匾额上还可以看到“五爱楼”的字样,这是当年历史文化的印记。

奎星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宫的七宿之首的奎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

奎星称为魁星的三大来源出处:其一,因其形貌黑脸红发以鬼面出现,右手执朱批笔、左手托金印,左脚后翘踢斗而得名为魁星。

其二,奎与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里代表首位,有意头十足、独占鳌头之喻。

魁星赐斗是古代科举人士最为喜欢的意头,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征。

其三,奎星是专门主管文运之神,从星相图看,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隧将奎星称为魁星。

魁星魁星,原为古代天文记载的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白虎宫七宿之首的奎星的俗称。

洪卜仁:厦门“活字典”

洪卜仁:厦门“活字典”

洪卜仁:厦门“活字典”洪卜仁,1928年生,厦门人,福建省文史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厦门史地丛谈》《厦门电影百年》《厦门名人故居》等。

厦门,提到年届八旬的洪卜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许多市民遇到有关厦门文史或风俗典故问题时,便会到洪卜仁家里或厦门市图书馆洪卜仁工作室去请教他。

每次洪卜仁总是热情地接待来访者,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借给他们文史资料,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洪卜仁那个50平方米的“斗室”中常常高朋满座。

为了方便来访者,洪卜仁还花了近20000元,购买上百卷厦门的报刊资料缩微胶卷和一台读报机,让来访者免费查阅资料。

连战向他致谢洪卜仁被人赞誉的一桩事,是他发现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于1914年到北京的国民政府内务部申请恢复“中国国籍”的原始档案一事。

连战的祖籍地在十几年前尚有争议,而解开连战祖籍地这个谜团的,正是洪卜仁。

“我一直在搞地方史的研究,进行福建历史、地方历史研究的时候就一定会涉及到台湾历史,尤其是在闽南地区,厦门和台湾的关系十分密切,福建的历史和台湾的历史历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就开始从事闽台历史的研究,对一些有影响的人物自然就会相当关注。

”洪卜仁说。

连横原名连雅堂,祖籍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县(今龙海市)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其先人于清康熙年间举家移居台湾。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等地给日本。

条约第五条规定:“条约文本互换后,日本准台湾本地居民退出界外;但限期届满尚未迁徙者,均视为日本臣民。

”1897年5月8日,是所谓“期限届满”之日,是台湾同胞决定去留台湾的最后日子。

连横因其母患病在床,一家人不便离台外迁,一夜之间便成了“日本国籍”的人。

对此,连横认为是奇耻大辱。

1914年初,连横到了北京,亲至中央政府内务部填写《申请表》,申请恢复中国国籍,重做中国人,并改“雅堂”名字为“横”。

抗日战争时间表

抗日战争时间表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抗日战争时间表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1933年1月1日日军占领热河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对日作战1937年9月中苏合作1937年9月2日日军进攻山西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1938月1月日军进攻山东1938年3月15日台儿庄战役1938年4月20日徐州会战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1938年5月29日中国空军向日本空投传单1938年6月武汉沦陷1938年10月12日广州沦陷1939年3月17日南昌沦陷1939年5月1日随枣会战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11月15日南宁沦陷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另立国民政府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1940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194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0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月5日皖南事变1941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1年3月15日上高会战1941年8月1日美军援华飞虎队成立1942年1月1日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1942年4月18日美军轰炸东京1942年5月1日反扫荡作战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1943年5月5日鄂西会战1943年11月1日常德会战1943年12月21日滇西缅北会战1945年1月27日两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2024届福建省厦门等七地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福建省厦门等七地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己发掘的史前城址的粗略统计。

该表最适合用于说明A.黄河流域文明领先长江流域B.早期文明多源发展的特征C.生产力进步推动城市的产生D.区域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2.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入仕。

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

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3.东晋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始宁别业是土族庄园的典型代表,图1为其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可知,士族庄园A.深受佛道盛行的影响B.产业布局趋于合理C.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D.自给自足特征显著4.唐宋以来,“闽省沿海民人,多仗海船贸易,每届回棹之时,不独米粮随处粜济,银钱、货物充盈店铺。

一人贩洋而归,家庭、亲族无不倚赖”。

这体现了A.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D.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5.“执奏”指官衙在接收皇帝诏旨后,暂不执行,并上奏表示质疑和反对。

明代“执奏”的主体主要为六部、六科与内阁,皇帝不论下发何种类型的诏旨,均可受到不同接收部门连章累疏的“执奏”。

明代“执奏”A.打破了君主乾纲独断的传统B.加强了对专制皇权的弹性约束C.促进了“密折”制度的产生D.消除了宰相制度废止后的弊端6.中国传统年画多为钟馗等有镇邪功能的神人力士,或是秦琼这类武将人物。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_心得体会范文_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_心得体会范文_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厦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国际给予厦门很好的发展政策和条件,厦门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吧。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篇1“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

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海的魅力锦上添花。

海水环绕、沙滩广阔、阳光和煦,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厦门的空气清新,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厦门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它因此被人称为“鹭岛”。

我们去厦门往返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这是幸运的,因为之前听说有跟团去过厦门坐火车去的,结果既浪费时间又旅途疲惫。

当天下午6点的飞机,从衢州起飞,飞机不大,只有52座,但幸运的是能看到美丽的云景。

两天的游玩时间,天公不怎么作美,第一天还好,有太阳,第二天就不好了,下起了雨。

一路上,我们游玩了鳌园、胡里山炮台等景点,下面就听我来介绍一下吧。

景点一:菽庄花园来到菽庄花园一定要去被誉为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看看。

本馆由原籍鼓浪屿的旅居澳大利亚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提供珍藏的30台古钢琴,展现世界钢琴发展史,以传播钢琴音乐知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突现鼓浪屿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形象。

里面展出了十九世纪德国、奥地利产的古钢琴,都是胡先生的私人藏品,免费供游人参观的。

菽庄花园原是中国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50年代气辟为公园,近年又建了许多设施,面积也扩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颇有特色的海滨公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可中国台湾军民拒绝割台,总兵刘永福等带领“黑旗军”进行抵抗,腐败的清政府又下令驻台官兵回大陆。

时任中国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不敢逆旨,于1895年全家内渡,定居于鼓浪屿。

林维源,原籍龙溪,其先祖于乾隆年间赴中国台湾淡水垦殖发家,在台北建有“板桥别墅”即林家花园。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抗战时破译了日军密码的奇才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抗战时破译了日军密码的奇才

抗⽇战争历史故事-抗战时破译了⽇军密码的奇才系列抗战剧上演,其中有⼀个⾮常令⼈兴奋的亮点,那就是在关键时刻破译⽇军的密码,从⽽使我军转败为胜。

回读辉煌的抗战史册,你会发现这绝⾮虚构。

其实,这⼀细节的背后,确实有相当⼀⼤批奇才⽤这种⼿段屡⽴战功。

其中不乏外国⼈,也有⼋路军⽅⾯和国军⽅⾯的。

下⾯⼩编给⼤家讲⼀讲抗⽇战争历史故事-抗战时破译了⽇军密码的奇才。

抗战时破译了⽇军密码的奇才林迈可林迈可出⽣于英国的⼀个世代书⾹门第。

1937年他受北平燕京⼤学聘请,担任燕⼤的经济学导师,并领导创办⽜津⼤学式的导师制。

1941年12⽉7⽇,⽇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林迈可带着妻⼦和班威廉夫妇驾驶校长的汽车,逃出北平。

经地下⼯作者和游击队的护送,到达晋察冀平西根据地。

在平西,受聂荣臻将军的邀请,林迈可担任通讯部技术顾问。

他给部队技术员讲授⽆线电⼯课程,由于没有教材,很多课程内容不得不从最基本的电学第⼀定律开始。

林迈可的妻⼦李效黎也在通讯部⼯作,任英语课教员。

他们发现,⽤中⽂发报会有许多的⿇烦,⼀个数码错了,就会译成完全不同的另⼀个字,英语是以字母形式构成的语⾔,拼错⼀个字并不会影响理解原意。

于是,他们共同帮助部队⽤简单的英语来传递信息。

从1942年到1944年,林迈可⼀直在晋察冀军区,从事电台设备的整修改进和教学⼯作。

在晋察冀的学⽣中有很多⼈后来成为新中国电讯界的⾼级⼲部、技术专家和⾻⼲。

在延安,林迈可⼀⽅⾯为延安的通讯和新闻事业尽⼒。

另⼀⽅⾯,他还主动撰写稿件报告边区概况,请经过和离开延安的外国⼈带⾛,或发送给合适的报社、政府机关,或任何对抗⽇根据地感兴趣的⼈。

林迈可在中国战⽃和⽣活了8年,他的⼀⼉⼀⼥都出⽣在抗⽇根据地。

他⽤刚到北平时购买的⼀架德国造的蔡斯伊康照相机,把⾃⼰和平西、晋察冀、延安军民的抗战⽣活拍摄下来,从战争年代⼀直保存⾄今。

亚德雷1938年11⽉,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美国密码之⽗”亚德雷经⾹港抵达中国战时陪都重庆。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A. 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B. 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 “龙的文化”已经定型D. 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2. 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

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

这体现了孔子注重()A. 学而不厌B. 因材施教C. 温故知新D. 不耻下问3. 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

这反映的是A. 国都变迁B. 分封制走向瓦解C. 百家争鸣D. 大一统得到巩固4. 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

这一现象应缘于()A. 丝绸之路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隋大运河的开通D. 郑和下西洋5. 据表可知,《齐民要术》()时期农书内容主要来源东汉《四民月令》日常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收集整理的百余种古书明朝《农政全书》大量引用《齐民要术》A.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 强调因地制宜C. 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D. 注重工具革新6. 下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

其研究的主题应是()A. 对外关系的演变B. 行政区划的变迁C. 传统节日的魅力D. 绘画技巧的成熟7. 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

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温度差异B. 土壤条件C. 生活水平D. 人口迁移8. 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这反映出当时的()A. 重文轻武 B. 宋辽和战 C. 政权更迭 D. 民族交融9. 《元史·百官志》记载,由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南侨机工:永远怀念你们

南侨机工:永远怀念你们

南侨机工,永远怀念你们——厦门海口南侨机工纪念见闻“故国山河碎,你火急越重洋,少壮血方刚,离家不彷徨,千里滇缅路。

你驱车何惧险,抗战输血管,哪怕敌机狂……我们永远的怀想。

”听着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作词《永远的怀想》歌曲,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岁月。

11月下旬,记者和德宏州委宣传部《南侨机工在德宏》编写组一行,收集资料,考察厦门、海口南侨机工文物收集和展览情况,发掘南侨机工的精神,缅怀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厦门:收集文物,展示教育11月27日,记者在陈嘉庚纪念馆副馆长陈群言带领下参观了纪念馆。

陈群言介绍,陈嘉庚纪念馆位于厦门市集美区,2008年10月21日正式开馆,纪念馆主要秉承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风格,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要求设计建造。

陈群言说,陈嘉庚纪念馆以陈嘉庚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其中涉及到南侨机工的为“纾难国光、民族之光”,在这部分主要以陈嘉庚的事迹为主线,展出了收集到南侨机工的文物和文献,配以声光电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炮火纷飞的岁月。

同日,记者又前往华侨博物院,该博物院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创办、华侨集资兴建的,1959年落成开放。

现有“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等3个全新基本陈列。

“华侨华人”主题展馆由“走出国门”、“辉耀历史”、“侨民公民”等主题内容组成,南侨机工的相关文物是在“辉耀历史”中展出。

华侨机工回国服务荣誉纪念章,云南华侨互助会证章、南侨机工复员纪念章及机工们使用过的螺丝刀、牙缸、毛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见证着曾经的岁月。

院长陈毅明告诉记者,她曾在厦门大学任教,1990年调到华侨博物院任职,1993年,华侨博物院开始筹办《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纪念展》。

博物院曾多次安排人员到云南等地调查,征集到了许多珍贵文物,并搜集了许多重要历史照片和史料。

1995年展览开幕,之后到马来西亚等地巡回展览,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抗战历史(年)
·厦门沦陷的七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
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中国共产党相继发表多份文件,号召全民保卫漳厦。1938
年5月4日,日军登陆厦门,守军坚持了3天的抵抗,老百姓也配合军队顽强抵抗,但由于
武器不如人,导致牺牲惨重。5月10日,厦门沦陷,从此7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直到1945
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抗战胜利,厦门才终于光复。洪老先生说,厦门是抗战
时期被日本占领的城市中时间最长的之一,也是受害最深的城市之一。

·厦门人民英勇抗战史实
胡里山大炮打残日舰
克虏伯大炮,正静静地矗立在胡里山之上。这座现存于原址之上最古老的19世纪海岸
炮,也曾是抗日战争的一员“猛将”。1937年9月3日,日本海军驱逐舰“羽风”、“若
竹”等3艘舰船来犯,炮火隆隆,转眼之间,白石、胡里山炮台和曾厝垵海军机场顿时湮没
在硝烟中。“轰!”厦门守军马上反击,打响第一炮。克虏伯大炮不负使命,击中了日舰“若
竹”号,使之失去了战斗力,首开中国战区击伤日舰的辉煌战绩,另两艘军舰见势不妙,马
上掉头就跑。克虏伯大炮的威名传到了东南亚,侨胞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在如雪片般纷至
的祝捷电报中,也有时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的陈嘉庚先生的一份。他说,“敌视厦门为囊
中之物,肆扰无忌,传三日来攻,已为黄师击退,全侨感奋。”

·四个月空袭厦门37次
位于新华路的原工人文化宫,现在也早已改头换面,在抗战期间这里曾经是漳厦海军司
令部。1937年9月3日,日军的飞机对厦门第一次发动的进攻便在周边开始:13架日机分
成四排,带着轰鸣声低低地在上空徘徊,10多分钟后,随着扫射的投弹,顿时炮火纷飞。
这次空袭,将近2个小时后才解除警报。自 1937年9月3日,到1938年1月3日为止,
四个月日机空袭厦门达到了37次,炸毁了大小楼房60多间。
·关押厦门抗战志士监狱
据史料记载,北平沦陷以后,日寇为了镇压中国军民的反抗,拘押抗日志士,在城郊建
立了多处监狱,仅目前东城区范围内自北向南就曾经设有炮局陆军监狱、北大红楼宪兵队监
狱、执政府北支司令部监狱和东厂胡同监狱。但记者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发现对于东厂胡同
28号监狱的资料相当少,仅有“东厂胡同28号在1937年到1945年间,曾是侵华日军监狱,
关押的多为各界爱国人士、抗日志士等,约有千余人。”知名度、史料记载远远不如抗日将
领吉鸿昌就义的炮局监狱。

·厦门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意义
厦门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
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扞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
大民族精神。

第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
巨大贡献。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