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球化学

合集下载

岩石地球化学计算

岩石地球化学计算

岩石地球化学计算1. TFe2O3=FeO+0.9Fe2O3FeOT(wt.%)=FeO(wt.%)+Fe2O3(wt.%)*0.8998=FeO(wt.%)+Fe2O3(wt.%)*(71.844/(159.6882/2))2. LOI 烧失量3. Mg#=100*(MgO/40.3044)/(MgO/40.3044+FeOT/71.844)FeOm71.85 ;MgOm40.31上述是分别测试分析了FeO和Fe2O3的计算方法,如果是测试的全铁,也可以近似计算。

通常说的高Mg,是指岩石具有较高的MgO含量,如火山岩中的高镁安山岩(通常情况下,异常高的MgO含量指示着可能有地幔物质参与,如俯冲带地幔楔或者软流圈熔体上涌等等)。

Mg#(镁指数)也可以定量的表示岩石中的Mg含量高低。

Mg#通常用于镁铁质岩石,可以粗略指示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程度,高Mg#的地幔橄榄岩可能经历了更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常在92-93左右,而原始地幔会相对富集,Mg#较低,在88-89左右。

4. 里特曼组合指数δ或里特曼指数δ=(K2O+Na2O)2/(SiO2-43)(wt%)δ<3.3 者称为钙碱性岩,δ=3.3-9 者为碱性岩,δ>9 者为过碱性岩。

5.A/NK = Al2O3/102/(Na2O/62+K2O/94)6.A/CNK = Al2O3/102/(CaO/56+Na2O/62+K2O/94)7.全碱ALK = Na2O+K2O8.AKI = (Na2O/62+K2O/94)/Al2O3*1029.AR = (Al2O3+CaO+Na2O+K2O)/(Al2O3+CaO-Na2O-K2O)10.固结指数(SI) =MgO×100/(MgO+FeO+F2O3+Na2O+K2O) (Wt%)11.阳离子R1-R2图(岩石氧化物wt%总量不用换算成100%)R1=(4Si-11(Na+K)-2(Fe+Ti)*1000R2=(6Ca+2Mg+Al)*100012.(La/Sm)N对δEu的双变量斜边图解认识Eu异常。

岩石地球化学-杨学明

岩石地球化学-杨学明

第一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控制因素和分析方法第一节引言本书主要讨论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及其如何用来获取有关地质过程和成因信息的方法。

习惯上,地球化学数据可分四类: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见表1.1)。

我们将以这四类地球化学数据为主线,分别来进行介绍和编写本书的主要章节。

每一章将说明如何用特定的地球化学数据来追索一套岩石的成因,讨论数据的表达方式和评价其优缺点。

表1.1 津巴布韦Belingwe绿岩带科马提岩岩流的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据Nisbet等,1987)ZV14 ZV85 ZV10 ZV14主要元素氧化物(wt%)SiO2 48.91 45.26 45.26 Ni 470TiO2 0.45 0.33 0.29 Cr 2080Al2O3 9.24 6.74 6.07 V 187Fe2O3 2.62 2.13 1.68 Y 10FeO 8.90 8.66 8.70 Zr 21MnO 0.18 0.17 0.17 Rb 3.38MgO 15.32 22.98 26.31 Sr 53.3CaO 9.01 6.94 6.41 Ba 32Na2O 1.15 0.88 0.78 Nd 2.62K2O 0.08 0.05 0.04 Sm 0.96P2O5 0.03 0.02 0.02S 0.04 0.05 0.05 放射性成因同位素比值H2O+ 3.27 3.41 2.20 εNd+2.4H2O- 0.72 0.57 0.28 87Sr/86Sr 0.7056CO2 0.46 0.84 1.04总计100.38 99.03 99.20 稳定同位素比值(‰)δ18Ο+7.3*注明: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Ni,Cr,V,Y,由XRF测定;FeO由湿化学法测定;H2O和CO2由量重法测定;Rb,Sr,Sm,Nd由IDMS测定。

主要元素(第三章)是指在任何岩石中占绝对多量的元素,如Si,Ti,Al,Fe,Mn,Mg,Ca,,Na,K和P,它们的含量用氧化物重量百分数表示(wt%)。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是矿床形成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和测定地质体内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探索矿产资源的存在和分布规律。

在地球化学找矿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岩石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岩石样品中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从而识别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包括岩石薄片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

2. 土壤地球化学方法:土壤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土壤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推测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土壤地球化学方法包括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粒度分析、土壤有机质分析等。

3. 水体地球化学方法:水体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探索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水体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水质分析、水体溶解氧测定、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等。

4. 植物地球化学方法:植物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植物体内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推测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包括植物体内元素含量测定、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等。

5. 黄土地球化学方法:黄土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黄土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探索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黄土地球化学方法包括黄土元素含量测定、黄土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等。

6. 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地质体中同位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同位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推测矿产资源的存在。

常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包括稳定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等。

7. 矿物地球化学方法:矿物地球化学方法是通过对矿物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及对元素之间的相对比值进行研究,来识别矿产资源的存在。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元素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在这个学科中,元素地球化学是探究岩石中元素含量、分布和演化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不同岩石中元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理解地质背景下地球中元素的循环和转化规律,甚至与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在于分析和解释岩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首先,利用现代仪器设备,通过样品制备和分析技术,我们可以测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这些分析数据可以进一步用于追踪元素的来源和通量以及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例如,对于岩浆岩和构造变形带中岩浆中的不同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地幔和地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

第二,在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岩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赋存状态。

元素地球化学赋存状态的研究可以提供有关元素在岩石中的结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

例如,岩石中的元素分为可溶解元素和不可溶解元素。

可溶解元素一般以阴离子或阳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岩石矿物之间,而不可溶解元素则主要以晶体内部或晶间隙的形式存在。

通过分析不同元素的分配和富集模式,我们可以了解岩石中元素的偏好富集特征,如铁、硫、氧、硅等元素在岩石中的赋存形态,这对于研究岩石形成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还可以揭示不同岩石类型和岩石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规律。

通过对不同岩石类型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岩石的来源和形成环境。

例如,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可以反映出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岩石圈演化历史。

此外,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还可以提供岩石地球化学地层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探矿的依据。

通过分析不同岩石区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我们可以追踪矿源和寻找矿产资源。

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和转化过程。

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元素在地球各层圈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聚集过程。

幔源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介绍幔源岩浆岩石的成因、组成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幔源岩浆岩石形成于地球深处的上地幔,是由地幔岩石熔融形成的。

幔源岩浆岩石的形成过程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热力学活动密切相关。

在地球内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地幔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了岩浆。

这些岩浆经由地壳上升,形成了幔源岩浆岩石。

幔源岩浆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如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

除了硅酸盐矿物,幔源岩浆岩石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矿物和元素。

其中,镁铁矿物在幔源岩浆岩石中非常常见,如橄榄石和辉石。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还含有大量的铁、镁、铝、钙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对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镁与低铝的特点。

镁铁矿物的高含量使得幔源岩浆岩石具有高镁含量,而铝的含量较低。

这种特征与地壳岩石的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区别。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中还含有相对较高的铬、镍等元素,这些元素在地壳岩石中含量较低。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于幔源岩浆岩石的鉴定和分类。

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热力学过程。

此外,幔源岩浆岩石还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领域,如矿床勘探和岩石油气勘探。

综上所述,幔源岩浆岩石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高镁和低铝的特点,以及相对较高的铬、镍等元素含量。

这些特征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幔源岩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中的岩石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中的岩石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中的岩石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指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地球化学中,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

岩石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球历史上的变化。

岩石微量元素指的是在岩石中相对含量非常低且具有地球化学意义的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锶、锆、铈、铼、铜、铅等,它们具有高度的迁移性和化学反应性。

岩石微量元素的分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成岩作用、热液作用、地壳移动、火山喷发等。

因此,岩石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因类型、地球内部的构造和作用变化等信息。

与岩石微量元素相比,同位素地球化学更加复杂。

同位素是原子核中具有相同质子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种元素,例如碳13和碳14,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但质量不同。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中同位素分布规律,了解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地球化学、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古生物学等。

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同位素比值。

同位素比值是指同种元素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比例。

通过对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和分析,可以研究地球物质中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过程。

岩石中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两个方面。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同位素,例如铀238、钾40、铅204等。

它们经过不稳定的衰变,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同位素,同时放出能量和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可以用于地球年代学、火山活动和能源开发等方面。

稳定性同位素是指地球物质中稳定的同位素,例如氢3和氢4、碳13和碳12、氮15和氮14等。

稳定性同位素的研究可以为环境科学、气候变化和古生物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总的来说,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球历史的变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分析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分析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分析引言:地球的岩石组成丰富多样,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成矿地质作用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会如何影响其成矿潜力。

第一部分: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地质作用的影响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是指其化学成分和元素含量的组合。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仅源自于其形成时的地质环境,而且受到后期的变质、交代和其他地质作用的影响。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直接影响着成矿地质作用的发生与发展。

1. 元素含量的分布不同类型岩石中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是研究其成矿潜力的重要依据。

例如,硫化物在含硫酸盐岩(如莫来石等)和火山岩中富集,这些岩石往往成为金、银等金属的重要矿床。

而铁、镍、铬等元素在镁铁质岩石中富集,这些岩石可能发育有铁镍矿床。

2. 岩石组合和结构岩石组合和结构的变化对成矿地质作用有重要影响。

例如,花岗岩在地壳中广泛分布,其细粒岩组合和石英脉结构为热液矿床(如锡、钨等)提供了良好的承载和滤渗条件。

此外,石英脉中的石英晶体通常富含金属元素,在热液作用下可能形成金矿床。

第二部分: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的案例分析本节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之间的联系。

1. 花岗岩与金矿床的关系花岗岩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其地球化学特征以高硅含量、富碱、铝和钾为主。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多数金矿床都发现在富含铝和钾的花岗岩体周围,花岗岩中的石英脉和石英晶体富含金属元素,成矿作用往往发生在花岗岩与邻近岩石交界处。

2. 硫化物与铜矿床的关系硫化物在含硫酸盐岩和火山岩中富集,这些岩石往往成为铜矿床的重要承载体。

例如,中国云南的宝山铜矿床就与含硫酸盐岩密切相关。

含硫酸盐岩中的硫化物与赋存的铜矿化物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的铜矿床。

第三部分: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的意义研究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对于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地球
上各种矿物、岩石及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元素、物质组成和分布规律。

在地球化学体系中,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是与大地构造、矿床和资
源勘探等领域有密切联系的一部分。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之一,它们对地球物质的运行和生命的演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矿物的物质组成和分类:矿物是地壳中的基本构成单元,它们
的组成和分类对于地球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岩石是地壳中的各种矿物集合体,其成因
和分类对于岩石学和矿床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3.元素分布和循环:在地球化学中,元素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过研究元素的分布和循化规律,揭示了地球
物质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4.地球化学勘探: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可应用于矿产资
源勘探中,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地下、大气的化学分析,找出地下矿床的位置。

总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地学科学,其对于地球物
质的认识和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贡献。

未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还
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地球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中发挥更加重要
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个旧卡房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徐章辉
摘要: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是一个以锡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区,前人对矿区将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矿床成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表明,个旧锡铜矿区不仅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期后气化热液侵入有关,印支期的基性火山岩对个旧铜锡矿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稀土元素具有十分相近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揭示矿区岩石的成因与分类、成矿成岩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物质来源、成矿机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资源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配曲线蛛网图
1地质概况
个旧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基本构造格局为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褶皱。

卡房矿田位于北东向五子山复式背斜南部,北与老厂矿田相邻,南以白龙断裂为界,出露地层主要为个旧组卡房段,侵入岩为新山花岗岩体,火山岩为三叠纪火山岩。

卡房段安尼期火山岩主要产于个旧组下段( T2g1 ) 的碳酸盐层中,与碳酸盐岩层呈整合接触,同步褶曲和位移,未见穿层现象。

该期火山岩主要分布于个旧东区,南北长约25 km ,宽约25 km ,分布面积125 km 以上。

图1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
2 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分析
玄武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斜,ΣREE 为57.67
×10^-6~340.84×10^-6平均166.51 ×10^-6 ,具富集轻稀土分布模式( Ce / Y = 2.75~4.12, NLa / Yb = 7.38~18.84) 。

轻重稀土分馏程度差异不明显( NL a / Sm = 1.99 ~2.47, NGd / Yb = 2.45~3.95 ) 。

铈异常不明显(δCe= 0.90~0.96 ) ,铕具弱的负异常(δEu = 0. 53 ~1.14 ) 。

大理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同样呈右倾斜, ΣREE 为17.78 ×10^-6~56.05
×10^-6 ,平均37.04 × 10^-6,具富集轻稀土分1010Σ布模式(ΣCe / Y =
2.36 ~2.79, NL a / Yb = 6.84 ~8.20 ) ,轻稀土比重稀土分馏程
度略明显一些(NLa / Sm = 3.01 ~3.22, NGd / Yb = 1.67 ~1.91 ) 。

铈异常不明显(δ = 0.86 ~0.89 ) ,铕具弱的负异Ce常(δEu = 0.85~0.89 ) 。

图3 个旧玄武岩微量元素标准化比值蛛网图
3结论与讨论
玄武岩和大理岩都呈右倾或轻微右倾,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特点,玄武岩具有弱的铕负异常,表明没有明显的斜长石的结晶分异。

大理岩具有弱铕负异常,铈异常不明显。

大理岩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曲线图Eu 为正异常(图2 ) ,可能反映了大理岩从岩浆或热液中继承了稀土元素。

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图3 ) 上,玄武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Th、Rb、S、Nb等,具有显著的Zr负异常,以及Y、元素的轻Yb度亏损,曲线呈大隆起型,指示裂谷盆地环境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方维萱,胡瑞忠,谢桂青,等1云南哀牢山地区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及其构造演化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26 ( 1 ) : 282
(2)张旗,周德进,赵大升,等1滇西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威尔逊旋回:岩浆活动记录和深部过程讨论1岩石学报, 1996, 12 ( 1 ) : 172
(3)张欢,高振敏,马德云,等1个旧锡矿区鲕状黄铁矿和胶状结构黄铁矿中锡的分布及其成因意义1矿物学报, 2004, ( 1 ) : 872
(4)贾润幸,方维萱,赫英,等1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矿物学报, 2004, 24 ( 2 ) : 1362
(5)方维萱,胡瑞忠,张国伟,等1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岩相的亚相和微相划分及特征1地质与勘探, 2001, 37 ( 2 ) : 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