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会考必背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经济生活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力脑力的消耗,可理解为平均成本)

价值量的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2.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通过交换实现商品价值,获取利润。

手段:提高改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扩大销售,降低成本。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标示价格)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买卖商品)

其它职能:③贮藏手段(必须是金银);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4.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X商品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速度)。

抑制通胀,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一般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财税政策。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上下波动。

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

气候、地域、节日习俗等各种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

7.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什么?

对生活的影响——影响市场需求。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要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②价格变化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也不同。(变化规律:以汽油、汽车为例记忆)

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①为获取利润自发调节生产规模;②为降低成本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价格竞争是企业间竞争的基本方式之一,可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结合菜贱伤农等事件,分析原因和对策)

8.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

优势: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竞争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

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引发经济波动和混乱。

对策:加强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9.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

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新的消费需要,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③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水平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消费反作用的体现:国家通过实施鼓励和引导消费的政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拉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12.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环保、节能、循环利用。表现为“5R”。)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和追求奢侈。)

13.我国的经济制度:

(1)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稀缺资源。)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情,有利于繁荣市场,增加就业,公平竞争和满足人们多样性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生产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土地要素、管理要素等。

14.效率与公平

(1)公平的含义: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的。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则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