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工业集聚、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工业集聚、产业集聚 和新产业区理论
人类的许多经济活动都具有明显的空间
集聚趋势。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的迅速 发展及其对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 影响,使其日益成为经济学、管理学、 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共同探讨的对象。
一、工业集聚
工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指
的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地理 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工业在空间上 的分布状态。
二、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则是指在
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 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 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 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 1998)。
(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新 进展
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是
③企业网络
④企业的根植性
4.产业集群的形式 (1)按专业化产业性质,集群分为三
类:第一类是高科技产业集群 ,主要依 托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
第二类是传统产业集群 ,主要以传统的
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 主。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 中国浙江的一些地区:嵊州的领带、诸 暨市大唐镇的袜业、海宁的皮装、柳市 的低压电器等。
实施集群战略,关键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 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涉及产业问题,又涉及区 域问题,是一个“产业区域化”的过程。由 于中国产业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 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严重,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产业政策 与区域发展政策相结合。
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可能存在恶性竞争的
哈佛商学院的波特(Porter)教授。波特 在其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并认为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 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 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一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二是自上而
下人为促成的;三是自发和人为共同促 成的。
1991年,GREMI中的主要成员Camagini
等在主编的《创新网络》(1nnovation Networks)一书中指出了区域发展过程中, 企业及其外部的网络联接对于企业发展、 创新以及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所以1991年后,国外许多学者都在强调
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性。
1994年,韩国的经济地理学家朴杉沃(Park S.O.)认为,新产业区内的柔性生产系统和 大宗生产系统并存,地方网络和全球网络同 在。1995年,他又与美国的Markusen在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上撰文,提出 “将产业区概念一般化”。并认为新产业区
素的竞争优势(主要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 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要 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 间相互作用形成)两个方面。
(四)集群化战略及对中国的 启示
虽然从成因来看,产业集群主要是市场
因素的作用,但与政府的政策扶持不无 关系。
①只有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才有
必要干预经济活动。 ②政府应当扶持合作良好的企业群,而 非单个企业。同时,在扶持对象的选择 上,应考虑到区域的要素禀赋优势,竞 争优势并非无本之木。
(一)工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1.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1890)是最早关注工业集聚现
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将工业集聚的特 定地区称为“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 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现代工业区位的奠基人韦伯在《工业区
位论》一书中,首次建立了有关集聚的 一套规则和概念。
(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可
分为基于直接经济因素和基于间接经济 因素的竞争优势两种。
直接经济因素是指企业从集群中获取供
应商和专业化的信息、公共服务以及获 得有专业化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从 而获得竞争优势,并通过本地竞争对手 和顾客需求的力量进一步加强竞争优势, 微观层次的企业间由于地理接近性形成 中观层次上的产业集聚,使本地化经济 和外部经济得到加强,产生协同效应获 得竞争优势。
1984年,美国学者Piore和Sabel(1984)在
《第二次产业分工》(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一书中,较为系统地分 析了“第三意大利”和德国南部的一些 地区。他们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 是依赖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柔性专业化 (flexible specialization)基础上实现的集 聚。
种不同形式的集聚体。马库森根据集聚 区内企业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四种典型的工业区类型(见图2、 表5):
①马歇尔式工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
②轮轴式工业区(Hub-and-spoke District)
③卫星平台式工业区(Satellite Platform
克鲁格曼将区位理论和贸易理论等有效
地整合在一起,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 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 聚发生的机制,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 点的不足。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产业政策 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产业政策有可 能成为地方工业集聚形成和不断自我强 化的促成因素。
二、工业集聚的类型
工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会形成各
Ahokangas和 Rä nen(1999)曾提出一 sä
个演化模型,将区域集群的发展过程分 为起源和出现、增长和趋同、成熟和调 整三个阶段。这一演化模型分析了集群 演化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对集 群发展过程的研究。
5.产业集群的风险性研究 丹麦学者Bent Dalum以北欧的无线通讯
韦伯将工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
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简单的规模扩张使 工业集中化,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 各个大企业以其完善的组织而地方集中 化,这时,大规模生产显著的经济优势 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性因素,这是集 聚最重要的高级阶段 。
高级阶段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技术设备的发展使生产过程专业化,
③多种企业的集聚,有利于促进技术创
新、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企业间相互合 作与竞争。④集聚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 的利用率,而且使金融和商业服务条件 更为优越。此外,多种有才能的经营者、 企业家的集聚,有利于形成高智力结构。
2.工业集聚转变了生产组织方式 工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演进,同
时,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集聚经济的发展。
District) ④政府主导式工业区(State-centered District)
三、工业集聚的优势和问题
1.工业集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①某种工业地理上的集中,有助于促进一些
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也为成品的推销、运输 提供了方便。②集聚扩大了市场规模,一方 面因为运输费用的节约从而降低了实际销售 费用,另一方面也利于生产者引进先进设备, 进行技术创新。第三,工业集聚增强了企业 间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及职工接受培训的机会。
不仅仅局限在研究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一些区 域,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区域中也有新产业区 的出现。
1997年,GREMI的成员Remigio等编写
3.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 与古典集聚理论不同,增长极理论和地
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将集聚的产生看做是 自上而下的结果。
4.新经济地理学的工业集聚理论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
将空间的观念引入了规范的经济学研究 框架中。基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 报酬递增的假设,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 理论。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发展了集 聚经济的观点。
工具集群为例研究了技术生命周期如何 使得区域集群发展面临崩溃危险。奥地 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G.论述了产业集 群的生命周期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性风 险。
在Tichy G.研究基础上,O.M.Fritz等分
析了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的冲击——周 期性风险(蔡宁等,2003)。G. Grabher分析了产业集群的锁定效应 (Grabher, G.,1993)。这些对于研究 老工业基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情况,政府对于完善集群规模及其结构 的合理性,加强集群内的有效竞争具有 重要作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于 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培育本地的企业家 以及发展区域营销以增强地方竞争机制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关于新产业区的研究
(一)国外新产业区理论的研究进展 国外新产业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
70年代末,由意大利的社会学家 Bagnasco(1977)首先关注意大利东北部 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并提出“第三意大 利”的概念。
的集聚,与其所在区域内的社会人文环境密 切相关。也即,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 域创新环境的改善。
而另有一些学者(Scott,
1988~Storper&Scott,1992)指出,新产 业区,作为新的产业空间,是大量专业 化中小企业在集聚过程中生成的“柔性 生产综合体”(Flexible Production Complex)。新产业区出现在福特制 (Fordism)批量生产已被抛弃的地方,同 时也出现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即将新 产业区看作是后福特制(Post-Fordism)的 产物。
源自文库
2.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规模效应以及加速技
术进步与扩散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3.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
地区经济中的创新常常来自于产业集群。
4.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的研究 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产
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在产业集群的 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集群有很 大影响。
间接经济因素是指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
识和技术要素,强调集群的竞争优势在 于区域的创新能力,同时强调特定的资 源和制度背景是区域产业增长或衰退的 重要因素,企业间的非市场关系,如信 任、习俗、文化结构和非编码化的知识 被视为极其重要,具有促进创新、鼓励 企业家精神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作 用。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归结为直接经济要
而专业化的生产部门更要求工业的集聚; ②劳动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且灵活的 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有利于集聚的 发生;
③集聚可以产生广泛的市场化,批量购
买和销售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效 率;④集中化可以使基础设施,如煤气、 自来水管道、街道等共享,从而降低 “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同时,一般 经常性开支的降低还会促进集中化。
2.产业集群的特征 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具有6个特征:①与
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协同创 新的环境;②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 ③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④产业区理想 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⑤竞争与协 作并存;⑥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
对于产业集群的特征需要把握以下几个: ①地理集中的特征
②专业化特征
二、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1.产业集群的概念 在国外的文献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一些与产
业集群相关的概念,如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产业综合体(Industry Complex)、创新环境(Innovation Milieux) 等,实际上,这些概念反映的经济现象是大 致相同的,只是各自关注的侧重点或研究方 向有些不同。
1985年,在法国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 (Groupe de Recherche Europe sur les Millieu lnnovateurs,简称GREMl),在对欧洲的15个 区域(包括“第三意大利”、瑞典等国的典型 新产业区)和美国的硅谷地区进行了调研后认 为,区域发展以及大量的企业在地域空间上
第三类是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
群,主要包括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 制造业。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 登—符滕堡登。
(2)根据企业网络关系,集群分为两
类:一类是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如意大利、浙江的许多集群属于这种情 况。
一类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群。
如中国长春的汽车产业集群等。此外, 根据企业的所有权结构,集群可分为外 向型产业集群、民营经济为主的产业集 群以及国有企业产业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