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提取新技术

合集下载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设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效能,需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

以下是几个发展中药制剂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例子: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常见的是二氧化碳)作为提取介质,能够高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高选择性、无残留溶剂等优点。

2. 纳米粒子技术:通过纳米技术将中药有效成分转化为纳米颗粒,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并改善药物释放速度和效果。

3. 电化学技术:通过电化学方法调控中药制剂的成分和结构,实现药效的增强、毒副作用的降低,例如电化学纳米处理、电化学合成等。

4. 3D打印技术: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控制中药制剂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实现个性化定制和释放控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适应性。

5. 远红外干燥技术:利用远红外辐射进行中药烘干,可以快速、均匀地脱水,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和氧化反应。

6.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HPLC技术能够精确分离和定量中药
制剂中的成分,有助于质量控制和指导配方设计。

7. 自动化生产设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如自动包装机、自动灌装机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将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性和效能,并推动中药现代化。

在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可行性以及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中药制剂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研发和技术交流,促进中药制剂领域的创新和协作。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

中药提取方法比较经查阅文献资料,现对中药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得到目前最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中药提取方法。

按照中药提取方法的出现的时间,中药提取方法可以分为传统提取方法和现代提取方法,传统提取方法包括: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提取等。

现代提取方法包括:微波提取、超声提取、超临界CO2提取法、酶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及逆流提取等。

由于我们对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已经很熟悉了,我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主要介绍一下现代中药提取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

一、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的原理是高频电磁波穿透提取介质到达物料内部的微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其吸收了微波能,细胞内部的温度将迅速上升,从而使细胞内部的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所能承受的能力,结果细胞破裂,其内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并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于提取介质中,再通过进一步的过滤后,得到所要的提取成分。

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优点;同时该法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药材质地的限制:不适于干燥富含挥发性或热敏感性成分的药材,也不适用于干燥富含淀粉或树胶的天然植物。

2、对提取溶剂的限制:水和乙醇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非极性溶剂则不能吸收微波。

3、对有效成分和物料的提取限制:一般有效成分极性大的情况,更适合于微波提取,用于微波提取的物料必须是粉性的。

目前,微波提取法在实验室应用较多,很少单独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有时作为辅助提取应用于工业生产。

二、超声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

(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

高于20 KHz声波频率的超声波的连续介质(例如水)中传播时,根据惠更斯波动原理,在其传播的波阵面上将引起介质质点(包括药材重要效成分的质点)的运动,使介质质点运动获行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

质点的加速度经计算一般可达重力加速度的二千倍以上。

与传统煎煮法相比,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具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煎煮法相比,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具有哪些优势?

与传统煎煮法相比,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具有哪些优势?中药成份十分复杂,需要靠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才能得到有效单体。

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发挥。

业内表示,中药的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其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中药提取环节。

传统的离心法、板框过滤法、澄清剂法、醇沉法、树脂吸附法等工艺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如过滤困难堵塞快、树脂堵孔、醇沉溶剂消耗大、高温浓缩时能耗高、生产提取废水量大、造成环保负担等问题。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等。

其中水煎煮法是较常用的方法。

据了解,煎煮法是我国较早使用的传统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

直火加热时可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

煎煮法较为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中药不宜用该方法。

另外,对含有多糖类的中药,煎煮后,药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

业内如是表示。

近年来,随着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应用于中药提取分离中的高新技术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分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絮凝分离技术、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分子蒸馏法等。

与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相比,现代的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物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生产周期短、无溶剂残留、产品质量高,易发现天然植物中新的活性成分,减少损失易挥发组分或破坏生理活性物质等优势。

同时,中药提取设备也在不断升级。

例如,有的中药提取机利用超声产生的空化效应,加速了溶剂进入细胞,并使用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快速地转入溶剂,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促使化学成分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中扩散,再通过分离,达到提取中成药成分的目的。

中药提取纯化与分离技术

中药提取纯化与分离技术
感谢观看
技术优化与改进的方向
提高提取率和纯度
通过优化提取条件、改进提取工艺、提高分离效果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 取率和纯度。
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通过研发新型提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提 高中药制剂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环保和安全性研究
在中药提取纯化与分离过程中,应加强环保和安全性研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 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实现中药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
对中药现代化的推动
中药提取纯化与分离技术的发展,为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中药提取纯化与分离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提取纯化过程中的损失问题
部分有效成分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可能遭受损 失,影响药效。
分离技术的局限性
现有分离技术对于某些复杂中药体系仍存在 一定局限性,难以实现完全分离。
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药中氨基酸、生物碱 等成分的分离纯化。
层析法
原理
利用中药中各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 配系数不同,将各成分分离。
影响因素
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层析条件等。
常用层析方法
薄层层析、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药中多种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如黄 酮类、皂苷类等。
凝胶过滤法
原理
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将中药中的 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分离。
常用凝胶
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影响因素
凝胶种类、粒度、洗脱液种类等。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药中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 物质的分离纯化。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原理

中药行业的药物研发创新案例分享

中药行业的药物研发创新案例分享

中药行业的药物研发创新案例分享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药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疗法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行业也在不断探索药物研发的创新路径。

本文将分享几个中药行业的药物研发创新案例,展示了中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 参麦注射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创新之作参麦注射液是由中药参和大麦草提取而成的中药制剂,它通过调节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具有清热降压、降脂、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该药物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

2. 抗癌中药的研究——复方黄芪注射液复方黄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天然草药黄芪提取而成,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复方黄芪注射液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多种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一创新的药物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3. 利用现代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黄连素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提取和纯化黄连素,可以增强其药效,提高其利用价值。

黄连素的研发创新,不仅丰富了中药疗法的种类,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4. 配伍减毒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传统上,中药常常采用复方制剂的形式,多种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药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中药药物的理化特性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配伍减毒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配伍减毒技术的应用,为中药研发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5. 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中药新制剂的研发中药行业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药研发走向现代化。

利用新的药物制备技术和控释技术,研发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中药新制剂。

这些新制剂包括缓控释制剂、纳米制剂和脂质体制剂等形式,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药行业的药物研发创新正在为现代医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选择。

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要探讨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药提取的背景和意义。

中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在民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意味着我们在传承中药文化的也要推动其现代化、产业化,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探讨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们需要从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开始,如水煎、酒精提取等,逐步过渡到现代的智能化绿色制造技术。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效率低、工艺复杂、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中药提取工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在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中,关键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工艺控制、绿色溶剂替代、高效分离技术、智能化设备等。

智能化工艺控制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提取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溶剂替代则是指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的替代溶剂,在保证提取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高效分离技术是指在提取后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以保证中药提取的纯度和质量。

智能化设备则是指应用先进的工业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中药提取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探讨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的产业化进程。

在我国,中药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与现代化的智能化绿色制造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推动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的产业化,不仅可以提升中药产业的整体水平,还可以促进中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可以加大对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力度。

还可以加强对中药产业链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文章的总结部分,我们不仅回顾了中药提取智能化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还梳理了中药提取技术的核心要点。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改进方案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改进方案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改进方案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是研究中药药理作用和开发新药的关键一环。

然而,目前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效率低、操作复杂、工艺流程长等。

因此,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提取介质的选择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中常用的有水提法、醇提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提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新的提取介质,如离子液体等。

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选择性,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离子液体还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可用于较高温度下的提取,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提取效率。

其次,我们可以改进中药提取的工艺流程,以减少操作的复杂性和时间消耗。

目前的提取方法通常需要多轮提取和分离步骤,使得整个提取过程变得繁琐和耗时。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引入连续流动的提取工艺。

连续流动提取技术可将提取和分离步骤合二为一,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此外,连续流动提取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测,提高提取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纳米材料来改进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

传统的中药提取剂主要是有机溶剂,但存在环境污染和提取效率低的问题。

而利用纳米材料作为提取剂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度的吸附性能,能够更充分地与中药有效成分接触,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另外,纳米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用于高温条件下的提取,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现代分离技术来改进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目前,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可用于特定成分的选择性分离。

我们可以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通过合成特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地吸附和分离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发展趋势

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发展趋势

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发展趋势
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取技术的精细化:传统的中药提取技术大多基于经验方法,提取效果和提取物的纯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提取技术逐渐向精细化、定量化发展,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提取过程中的参数,提高提取效果和纯度。

2. 提取技术的绿色化: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代技术倡导绿色提取,例如超声波、微波、离子液体等非常规提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溶剂的用量,提高提取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 提取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药提取工艺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监测提取参数,实时调整操作条件,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设备和软件也能够提升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提取技术与分析技术的结合:中药提取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的结合,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MS)等,可以对提取物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实
现中药提取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

5. 提取技术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水、醇等提取方法外,还出现了新的提取技术,例如超临界流体提取、纳米物质提取等。

这些新的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有助于提高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和纯度。

总结起来,中药现代化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精细化、绿色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并且结合分析技术和多样化的提取方法,以提高提取效果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反应 物内外部分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用以 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具有简便 、快 速、高效、加热均匀的优点。 传统加热法的热传递公式为:热源→器皿 →样品,因而能量传递效率受到了制约。
微波加热则是能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物质, 其模式为:热源→样品器皿。空气及容 器对微波基本上不吸收和反射,从根本 上保证了能量的快速传导和充分利用。
超声波 传播
介质 吸收
声能
热能
导 致
介质及 促 成分 药材组织 使 溶出
温度升高
三、影响超声提取效果的因素
1、超声波的频率;
不同药材的不同指标成分有其适宜的提取频率,应针对具体 药材品种进行筛选。
2、超声波的强度; 3、超声时间;
一般为10-100min以内即可得到较好的提取效果 4、超声温度; 5、药材组织结构。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化工方面的应 用
▪ 在美国超临界技术还用来制备液体燃料。以 甲苯为萃取剂,在Pc=100atm, Tc=400-440℃条 件下进行萃取,在SCF溶剂分子的 扩散作用下,促进煤有机质发生深度的热分, 能使三分之一的有机质转化为液体产物。此 外,从煤炭中还可以萃取硫等化工产品。
植物细胞
破裂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机械效应)
▪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 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 传质,即超声波的机械效应。
超声波
传播
组织细胞变形 植物蛋白变性
生物分子解聚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热效应)
▪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能不断被介质所吸收, 并全部或大部分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本身和药 材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有效成分的溶解,这就是 超声波的热效应。
压缩机 热交换器
萃取釜 二氧化碳循环泵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 用
优点:
溶剂可循环作用,且能实现无溶剂 残留;
特别适合于提取热敏性物质;
选择性好;
萃取效率高,速度快;
操作参数易于控制;
缺点: 萃取范围较窄; 设备要求高; 基础研究需深入; 复方形式药物尚待研究。
改。四、超声提取技术——优点
提取过程不需要加热 提取过程为物理过程 溶剂用量少 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
适用于热敏物质 节省能源
不影响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
利于精制
第三节 微波提取技术
一、定义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 的电磁波。
微波辅助提取又称微波提取,是微波和 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 新的提取方法。
2、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剂
非极性(二氧化碳等)
萃取剂
极 性(甲 醇等)
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碳,为什么选用二氧化碳?
▪ 临界温度(31.1℃)
▪ 温和的临界条件
▪ 无毒
临界压力(7.38MPa)
▪ 阻燃
▪ 价廉易得
▪ 超临界CO2溶解能力强
▪ 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
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1、超临界CO2的溶解性能 2、使用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萃取
二 超声提取技术
一、定义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的 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 体(介质)来进行传播。
二、超声提取技术——原理(的作用下增大, 形成共振腔,然后瞬间闭合,即超声波的空化效 应。
超声波
微气泡 增大
共振腔
瞬间闭合 微激波
形成
二、将微波萃取的实验室研究扩大为产业化 研究
近几年,有用于中试生产的微波提取设备问世,主 要分两类: 一为微波提取罐;另一类为连续微波萃取设备。我 们相信,一旦这些设备应用于大生产,必将对传统 中药制药业带来巨大的革命。
四 生物酶解技术
一、酶法提取及精制的原理
1、酶法提取的原理
大部分中药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植 物的有效成分往往包裹在细胞内,纤维素 则是β-D-葡萄糖以1,4-β-D-葡萄糖苷键连 接,用纤维素酶解可破坏β-D-葡萄糖苷键, 进而有利于有效苷元的提取。
▪ 另外,用SCFE法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黄 酮,从鱼的内脏,骨头等提取的多烯不饱和 脂肪酸(DHA,EPA),从沙棘籽提取的沙 棘油,从蛋黄中提取的卵磷脂等对心脑血管 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天然香精香料 的提取的应用
▪ 用SCFE法萃取香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取芳 香组分,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纯度,能保持 其天然香味,如从桂花、茉莉花、菊花、梅 花、米兰花、玫瑰花中提取花香精,从胡椒、 肉桂、薄荷提取香辛料,从芹菜籽、生姜, 莞荽籽、茴香、砂仁、八角、孜然等原料中 提取精油,不仅可以用作调味香料,而且一 些精油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1、具体操作
将提取液的酸碱度加以生理模仿,分别 用近似胃和肠道的酸碱水溶液煮煎2~3 次。先将药粉以一定的pH值的酸水提取, 再用一定的pH值的碱水提取,提取液分 别滤过、浓缩、制剂。
2、研究模式
➢方剂用SBE法提取条件的优选; ➢方剂用SBE法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优选; ➢方剂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 ➢方剂SBE提取液醇沉浓度的优选; ➢方剂4种方法提取液的成分、药效、毒性的
(1)夹带剂的定义
(2)夹带剂的影响
增加被分离组分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 降低萃取过程的操作压力;
通过选择适当的夹带剂,可使溶质的选择性 大大提高;
考虑三个方面的选择原则
三、超临界CO2操作工艺参数及其优选
1、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萃取过程
(1)压力
解析过程
溶质 (2)温度
溶剂 (3)CO2流量 (4)萃取时间 萃取时间越长,萃取率越高。 (5)药材粉碎度 药材粉碎越细,萃取速度越快。 2、工艺参数的优选
二、微波的特性
1、似光性 2、反射性和透射性 3、热特性 4、非热特性(生物效应)
三、微波提取的原理
微波透过对微波透明的溶剂,到达植物物料内部维 管束和腺细胞内,细胞内温度突然升高,连续的高 温使其内部压力超过细胞空间膨胀的能力,从而导 致细胞破裂;细胞内的物质自由流出,传递到周围 被溶解。微波可选择性加热不同极性分子和不同分 子的极性部分,从而使其从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 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溶剂中,从而有 效成分被提取。
五、酶解技术的不足
由于酶的种类、酶解温度、酸碱度等对酶的催化能 力影响较大,因此,针对具体药物,研究酶反应的 最佳条件非常重要,另外,酶提取对复方有效成分 疗效影响及酶残留问题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 半仿生提取法
一、半仿生提取法的概念及特点
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 药物研究法相结合,模拟口服给药后经胃肠道 转运的环境,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 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 因提取条件不可能与人完全相同,所以称为“半 仿生提取”
2、酶法精制的原理
中药制剂中的杂质大多为淀粉、果胶、蛋 白质等,可选用相应的酶予以分解,针对 根中含有的脂溶性、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 的成分多的特性,通过加入淀粉部分水解 产物及葡萄糖苷酶或转糖苷酶,可使脂溶 性或难溶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 到水溶性苷糖中。
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 较大幅度提高效率。
比较;
➢方剂不同方法提取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根据上述1~6项各项研究资料,综合分析,
作出科学评价,指出该方剂是否以SBE法提 取为佳。
三、半仿生提取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半仿生提取法一般只适合水溶性大的极
性有效成分的提取。
SBE法能体现中医临床用药的综合作用
特点,符合口服给药经胃肠道转运吸收 的原理。
半仿生提取法-特点
提取过程符合中医配伍和临床用药的特点 和口服药物在胃肠道运转吸收的特点;
在具体工艺选择上,既考虑活性混合成分 又以单体成分作指标,这样不仅能充分发 挥混合物的综合作用,还能利用单体成分 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有效成分损失少,成份低,生产周期短。
二、半仿生提取法的基本研究模式
四、影响微波提取效果的因素
1、萃取剂的选择 2、辐射时间 3、物料的含水量 4、微波功率的影响 5、药材的性质 6、固液比
五、微波萃取设备
微波萃取的展望
一、进一步探讨微波萃取机理
鉴于基体物质和萃取物质的复杂性,在萃 取机理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因为搞清 机理将进一步促进微波在天然产物萃取中的 应用。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 用
▪ 目前已经可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葵花籽、 红花籽、花生、小麦胚芽、可可豆中提取油 脂,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压榨法的回收率高, 而且不存在溶剂法的溶剂分离问题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医药保健品方 面的应用
▪ 在抗生素药品生产中,传统方法常使用丙酮、 甲醇等有机溶剂,但要将溶剂完全除去,又 不是要变质非常困难。若采用SCFE法则完 全可符合要求。
中药现代提取新技术
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
▪ 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因两者都富有 流动性,又有相似的运动规律,故合称流体。
▪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 界压强以上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定义: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一种以超临界 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进 行提取分离的新型技术。
二、常用酶的酶解机理
1、纤维素酶(作用及适用条件) 2、半纤维素酶(作用) 3、果胶酶(作用及适用条件)
三、影响酶法提取效果的因素
酶的种类 酶解温度 酸碱度 降解时间 其他影响因素
四、酶解技术的特点
▪ 酶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植物组织及提取分 解大分子成分,较大幅度提高药物成分,改 善中药生产过程中的滤过和纯化难度,提高 产品的纯度和制剂的质量。
目前仍采用高温煎煮法,长时间高温会
影响许多有效成分活性成分,降低药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