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Herman Daly和Julian Simon 的观点有何不同?更同意哪一个?为什么?

Herman Daly美国的生态学家。观点一:主张稳态的发展,他认为环境和发展具有一种矛盾的关系,增长是有极限的。在工业化以前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还没有凸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开始出现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情况,环境限制着发展。他提出三个简单的原则,用来确定最终的可持续的极限:一、对于可再生资源——可持续的利用率不能大于再生率;

二、度与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率不能大于代替他们的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三、对于污染物来说——可持续的排放量不能高于污染物被收回、吸收或者由环境无害处理的速度。观点二:人类的所有消费都是一种服务,不是一种产品,是否拥有产品的所有权不重要,这种观点更有利于产品的分配。

Julian Simon 对环境与发展持乐观派态度。环境对人类服务的增长是无压力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资源的加工,人类处理环境污染的能力是逐步提高的,他认为增长无极限。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类前途光明。

我更同意西蒙的观点。从客观上来分析,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是指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促使国家和人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超越极限而不是选择崩溃。

2 什么是外部性?人们在消费自然资源时会导致哪些外部性?请说明目前处理环境外部性的思路及其优劣点?

答:外部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对其他人造成的收益或者损失,其他人却并不因此付费,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人们在消费自然资源时会产生: 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

代际外部性可以分为代际外部经济和代际外部不经济。例如,“前人载树,后人乘凉”就是指一种代际之间的外部经济;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则是指代际外部不经济的例子。

目前处理环境外部性的思路主要有3种管制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管制手段就是政府以法律为基础,设立技术标准,标准以外的不允许排放,或者直接禁止比如说禁止DDT的使用,

⏹第一,管制手段是一种僵硬的手段,政策过于呆板,企业别无选择。

⏹第二,管制手段只考虑环境效果,不考虑经济成本。在管制过程中,往往

会出现“不惜一切代价”的现象。

⏹第三,管制手段往往是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不能轻易更改。有时即使明

知规则有问题,也得先按规则办。

⏹第四,管制手段信息需求量大,但政府又不可能获取各企业生产技术的完

全或充分信息。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管制手段往往难以起到

良好的效果。

第五,管制手段的执行成本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环境问题的政治化

经济手段包括收庇古税和运用科斯定理明确产权,进行排污权交易,经济手段的特点是

⏹企业的选择性大

⏹政策的灵活性大

⏹经济激励性大

⏹执行成本低

教育手段是与“良心效应”和“黄金律”相联系的。

良心效应使得人们从事外部不经济行为时感到不安,努力去从事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事情,尽量减少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的事情。

教育手段是一种“软手段”,这种手段的缺陷就在于:由于它缺乏执行过程中的强制力,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辅助手段。

三、当前,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引起人民的关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碳排放国。请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存在的共识和矛盾,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减排策略。

共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来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被京都议定书豁免,是因为没有在工业化时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并造成当今全球的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达国家负有减排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发展

矛盾: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纷争,矛盾核心就是发展中国家是否需要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责任,矛盾双方代表则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发达国家——美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和产品消费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排放大量碳,同时有消费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消费品,取得了消费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污染了本国环境,却只获取了小部分利益,大量的利润被发达国家活的。希望发达国家还清其以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承担的历史排放责任,要求他们加大减排量,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专业、资金援助。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承担更多的排放,他们认为是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过快节能水平不高才导致的排放过多,他们不想提供援助。

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得到发达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中国实行自主减排政策,将继续自愿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改革规制手段,推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修订及提高相关标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激励措施,如开展碳交易、征收碳税以及各种财政政策,加大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研发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在财税、价格、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快可再生能源增长,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展新的技术增加碳汇,如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实施二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