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香气提取分离分析.
化妆品中香气成分检验流程及标准规定

化妆品中香气成分检验流程及标准规定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是指为了增强产品的气味而添加的成分。
这些成分通常是从天然来源中提取的,如植物精油和动物香腺,也可以是合成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香气成分需要进行检验,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测试。
香气成分检验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香气成分提取:首先,将化妆品样品中的香气成分提取出来。
这可以通过蒸馏、萃取或溶剂提取等方法进行。
2. 香气成分分离与浓缩:提取的香气成分可能包含其他杂质,需要进行分离和浓缩。
这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GC-MS)进行,利用其对物质的分离和鉴定能力。
3. 成分分析与定量:通过GC-MS仪器,可以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利用峰面积计算法,可以对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4. 鉴别和确认:对鉴定出的香气成分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确认。
可以与文献中已知的成分进行对比,或者利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5. 香气成分的安全性评估:对已鉴定出的香气成分进行安全性评估。
这包括对成分的毒性和致敏性的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
在化妆品行业中,香气成分的使用受到一些标准和规定的限制。
根据欧盟法规(第1223/2009/EC号),化妆品中使用的香料必须符合一系列的限制和要求。
其中包括:1. 限制有毒物质:香气成分中不得含有一些已知的有毒物质,如铅、汞和砷等。
其含量必须低于规定的极限。
2. 避免过敏原:一些成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如香精中的某些醇类。
这些成分的含量应该尽量减少,或者在成品中添加明确的警示标签。
3. 标注成分:化妆品中使用的香料必须在成分列表中明确标注,并按照国际上通用的INCI(国际化妆品成分)名称进行命名。
4. 安全性评估:香气成分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对慢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的评估。
这些评估应该由专业的毒理学和皮肤科学专家进行。
总结来说,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需要进行检验和标准规定。
通过提取、分离、分析和安全性评估等步骤,可以确保香气成分的质量和安全性。
熏衣草的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提取熏衣草中的挥发油,了解其成分及性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植物挥发油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植物中的挥发油携带出来,通过冷凝使挥发油与水分层,从而实现分离。
本实验以熏衣草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干燥熏衣草花朵500g。
2. 仪器:水蒸气蒸馏装置、冷凝管、锥形瓶、滤纸、烧杯、天平、电热套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干燥熏衣草花朵500g,置于蒸馏烧瓶中。
2.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水,将烧瓶置于电热套上。
3. 将冷凝管连接到蒸馏烧瓶,确保冷凝管下端浸入接收烧杯中的水中。
4. 开启电热套,调节温度至100℃,保持恒定。
5. 当冷凝管中出现油状物时,关闭电热套,停止加热。
6. 将接收烧杯中的混合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7.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在通风橱内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直至滤液浓缩至约10ml。
8. 将浓缩后的滤液转移至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得到的熏衣草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熏衣草特有的香气。
2. 经测定,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得率为1.2%。
分析: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成功提取了熏衣草挥发油,提取率为1.2%,说明该方法适用于熏衣草挥发油的提取。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时间等条件,以确保提取效果。
六、实验讨论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挥发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但提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时间等条件,以避免挥发油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为确保提取效果,应尽量使用干燥的植物原料,避免原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
3. 本实验提取得到的熏衣草挥发油具有较好的香气,可用于香精、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挥发油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精油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精油的性质和提取方法;2. 掌握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等提取精油的原理和操作步骤;3.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薄荷、玫瑰、薰衣草等植物材料;2. 仪器设备:水蒸气蒸馏器、压榨机、萃取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水蒸气蒸馏法(1)将薄荷、玫瑰、薰衣草等植物材料切碎,放入蒸馏器中;(2)加入适量的水,开启蒸馏器,调节温度至100℃;(3)收集蒸馏出的精油,待冷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精油。
2. 压榨法(1)将薄荷、玫瑰、薰衣草等植物材料洗净,晾干;(2)将植物材料放入压榨机中,加入适量的水;(3)开启压榨机,收集压榨出的精油,待冷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精油。
3. 萃取法(1)将薄荷、玫瑰、薰衣草等植物材料洗净,晾干;(2)将植物材料放入萃取器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等);(3)将萃取器放入恒温箱中,调节温度至60℃;(4)待萃取液冷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精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呈无色透明状,具有植物特有的香气;2. 压榨法提取的精油呈淡黄色,香气较浓郁;3. 萃取法提取的精油呈淡黄色,香气较淡。
通过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香气较好,但提取率较低;2. 压榨法提取的精油提取率较高,但香气较浓郁;3. 萃取法提取的精油提取率较高,但香气较淡。
五、实验讨论1. 水蒸气蒸馏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较低,但提取率较低,适用于香气较好的植物材料;2. 压榨法提取率较高,但操作过程中易产生氧化和分解,影响精油质量;3. 萃取法提取率较高,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三种方法提取了薄荷、玫瑰、薰衣草等植物精油,并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压榨法提取率较高,但香气较浓郁;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率较低,但香气较好;萃取法提取率较高,但香气较淡。
香味成分的分析

(1) 填充柱
典 型 的 气 相 色 谱 填 充 柱 是 一 根 1/4” 或 1/8” OD×8或10的不锈钢管,里面装10%的SE30 或 Carbowax 20M 的 80-100 目Chromosorb W HP载体。
虽然不锈钢管对绝大数香味分析是合适的, 但是现在有许多实验室改用玻璃管填定柱, 后者一般表现较好的分离效果,并且很可能 较少引起拖尾和分解。
水层
B4F烤烟
提取 提酸物
5%H2SO4
有机层
水层 (25类)
有机层
NaOH
( 有 机 酸 水层 )
有机层
(三)气相分离技术
1. 平衡液面上空间取样分离方法 此方法是早期分析平衡气相的经典
方法,其中吸气法和通气法要涉及 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收集,其收集方 法有冷冻、吸附。
直接取样
吸气法
通气法
2.固体样品挥发物的直接收 集
(2)不均匀性:例如常见的没药或乳香 这样一类粗树胶,它们是由不规则的块 状固体组成的。
(3)浸膏香脂则是一类粘滞的半固体的 物料,它们的取样应予注意。取样方法 可参见[Kolthoff, I. M., and Elving, P.J., eds.(1978)的书“Treatise on Analytical Chemistry”Parti. Zed ed., Vol.I Wiley, New York]或其它国内外有关书籍。
另外,已腈较适合于提取脂肪含量高的产品挥发 性香味成分。
对一个体系究竟选用何种溶剂进行提取原则上应 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对感兴趣的物质有较大 的分配系数,(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考虑); 第二,香味成分与溶剂物理性质上易于分开。 极性大小例如极性小的用烷烃,极性大的用醚、 醇类。
基于植物香气成分的产品研发与应用

基于植物香气成分的产品研发与应用第一章:植物香气成分的概述植物香气成分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物质,在植物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功能,如吸引传粉媒介、抗菌防御等。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植物香气成分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美好体验,成为了香氛、精油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第二章:植物香气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植物香气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是进行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见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浸提、冷浸提等,通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香气成分的提取率和纯度。
而分离技术则包括色谱分离、凝胶过滤等多种方法,可用于分离香气成分中的各种化学物质。
第三章:植物香气成分在香水中的应用香水是植物香气成分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植物香气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调香理念进行混合,以达到不同的香水风格和气味特点。
例如,混合柑橘类植物香气成分可以产生清新宜人的香气,混合花香类植物香气成分则可以营造出浪漫芳香的氛围。
第四章:植物香气成分在护肤品中的应用护肤品领域也广泛运用了植物香气成分。
一方面,植物香气成分可以为护肤品增添宜人的气味,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植物香气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促进肌肤活性等功效,为护肤品赋予了更多功能。
第五章:植物香气成分在食品中的应用植物香气成分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调味品、糕点还是饮料,都可以通过添加植物香气成分来改善口感、增加食欲。
例如,添加香草、巧克力等植物香气成分可以使食品更加丰富可口。
第六章:植物香气成分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植物香气成分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一些植物香气成分具有具有抗菌、抗炎、镇静等药理作用,被用于制备药物或保健品。
例如,茶树油中的成分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炎症;薰衣草精油则被用于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
第七章:植物香气成分的研发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香气成分的研发与创新也越来越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提取和分离技术、开展新成分的筛选与合成等探索,不断推动植物香气成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三篇 香气提取分离分析.

二、样品的准备 为防止新鲜植物和动物组织中的活性酶系破坏 其风味,影响香气分析结果,在分离前或分离 过程中需采取一定措施使酶失活,常见方法是 甲醇中均质、短时热处理等; 为防止分离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发生,可对温度、 时间、pH、氧气等进行控制,如在液氮中浸 泡或研磨,在CO2或N2中进行提取,真空蒸馏, 待分离样品中加入抗氧化剂等; 采取措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香气分析基本方法
风味分析内容包括:食品的取样,风味物质的
提取、分离、富集,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定 性、定量分析,感官评定。
对于难度较大的嗅感风味成分,通常的步骤是: 先从食品样品中提取出风味成分,经过初步的 分级分离后,再对风味物进一步分离出逐个组 分,然后对各组分进行鉴定。在上述过程完成 后,还要进行化学或生物合成,并混合为该食 品的风味,以确证分析鉴定的准确性。由于目 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仪器能准确测定各种食品的 风味类型和质量,因此,任何风味物质的鉴定 还必需同时伴随着感官评定。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 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 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和渗透性,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 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 分依次萃取出来,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 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 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 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流体萃取特点 对小分子质量的亲脂性芳香化合物萃取效 果极好,对高分子质量和极性的化合物萃取效 果较差; 通过加入夹带剂可提高其对极性芳香化合 物的溶解性和选择性; 不水解、不热降解; 不含脂肪;无溶剂残留; 分离物与食品原料接近。
酱油中香气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Th e s e p a r a t i o n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s o f a r o ma c o mp o n e n t s re a r e v i e we d ,a n d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ro a n l  ̄c o mp o n e n t s i n s o y s a u c e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Ke y wo r d s : a n a l y s i s o f a r o ma c o mp o n e n t s ;p r e - t r e a t i n g o f s a mp l e s ;s o y s a u c e
Ab s t r ac t : The a r o ma c o mp o n e n t s i n s o y s a uc e a r e t he i mp or t a n t i n d e x e s o f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s o y s a u c e .
低于 1 n g / L c ¨, 且分 散在 以糖 、 蛋白、 氨基酸、 脂肪 、 盐
方法, 其中萃取、 顶空气体捕集、 固相微萃取应用最广泛。
1 . 1 蒸馏 法 1 . 1 . 1 蒸 汽蒸馏 法 ( Va p o r Di s t i l l a t i o n )
食品中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

食品中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中的香气物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香气物质是食品中使人们感到愉悦的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食品中的香气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
目前常用的香气物质萃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其中,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方法,通过溶剂与食品中的香气物质接触并溶解,最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提取物。
蒸馏法则是利用香气物质的挥发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其汽化并冷凝,然后分离提取。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物质的快速提取,对食品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高效的分离。
然后,萃取到的香气物质需要进行特征分析,以了解其组成和特性。
常用的特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
色谱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通过分离和定量目标香气物质,进而确定其种类和含量。
质谱技术则是通过香气物质的质荷比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
这些特征分析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还可以借助电子鼻和嗅觉感知来进行。
电子鼻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知气体中物质的装置,模拟人类嗅觉系统,利用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嗅觉感知则是通过人类的嗅觉系统来对香气物质进行感知和辨别。
这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性和定量香气物质,并指导食品品质的判断和改进。
此外,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还可以结合计算机模拟和化学信息学等方法进行。
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等方法模拟香气物质在食品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特性和变化的规律。
化学信息学则是通过建立化学数据库和模型,预测和评估香气物质的性质和活性。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特征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和认识食品中的香气物质不仅可以指导食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监控香气化合物随时间的变化 许多情况下,风味化学家希望监测食品香气随 时间的延长发生的变化,如分析监测食品在储 藏和老化过程中的风味损失(如即溶咖啡)、 风味形成(葡萄酒和干酪的老化)、不良风味 的出现(油脂氧化味或酸败味)。 香气分析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一下四个问题: ①采用合适的香气分离方法分离出所需的香气化 合物; ②香气分离方法稳定性要好; ③香气分离方法有充分的精确度; ④香气分离方法分析时间短;
第三篇 香气提取、分离、分析方法
第7章 香气分析技术的选择 7.1 香气分析基本方法 食品风味物质的分析及鉴定是食品风味化学的 基础。 香气是风味的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性物质和非 挥发性物质,一直以来重点研究挥发性物质。 研究食品的风味、首先就要了解风味物质的成 分和组成,即要对风味物质进行成分分析。随 着精密分析仪器的出现,食品风味的研究方法 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目前已基本上建立了一 套比较完整的研究程序和分析鉴定方法。
二、样品的准备 为防止新鲜植物和动物组织中的活性酶系破坏 其风味,影响香气分析结果,在分离前或分离 过程中需采取一定措施使酶失活,常见方法是 甲醇中均质、短时热处理等; 为防止分离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发生,可对温度、 时间、pH、氧气等进行控制,如在液氮中浸 泡或研磨,在CO2或N2中进行提取,真空蒸馏, 待分离样品中加入抗氧化剂等; 采取措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Hale Waihona Puke 超临界流体萃取特点 对小分子质量的亲脂性芳香化合物萃取效 果极好,对高分子质量和极性的化合物萃取效 果较差; 通过加入夹带剂可提高其对极性芳香化合 物的溶解性和选择性; 不水解、不热降解; 不含脂肪;无溶剂残留; 分离物与食品原料接近。
二、挥发性 原理:利用芳香成分在水(食品)和气相中分配系数 的差异进行分离,芳香成分分配到气相中。 分离方法:顶空分离法(静态/平衡、动态/非平衡、 吹扫)、蒸馏(常压、真空)法、同时蒸馏提取法、 分子蒸馏等。 静态顶空法/平衡分离法:芳香物质根据其分配系数分 配到处于平衡状态的水相和油相中。 动态顶空法/吹扫顶空法/非平衡分离法:在非平衡状 态下,使芳香物质不断从食品释放到气相。为达到此 目的,可以让惰性气流通过食品上方或将气流吹到食 品内部,气流将芳香化合物从食品中带出来,再将芳 香化合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芳香分离成分。
7.2风味成分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1、从组成丰富的食品中分离和浓缩具有感官重 要性的低浓度物质的难度很大 如食品中的水在抽真空或蒸馏时是挥发性 物质,蒸馏出芳香成分的同时水也被蒸馏出来; 采用溶剂萃取法(大多数的芳香物质是亲脂性 的)时,提取出芳香成分也萃取出脂类;蛋白 质是一种强乳化剂和泡沫稳定剂,是的有机溶 剂提取简单风味物质变得复杂;碳水化合物可 以提高产品的黏度、起泡性和乳化性,也使芳 香物质的分离变得复杂。
三、影响感官特性的关键化合物 样品选择 样品选择得当,得到的数据能有效地描述所有产品 的特征,其他产品只在感官特性上有微小差别; 选择合适的组合分离方法从样品中分离出所有香气化 合物; 感官结合分析数据从完整的挥发性图谱中确定哪种化 合物对香气是重要的,同时涉及气相色谱-吸闻测定 分析法的应用,但其不能准确评估芳香化合物的贡献 和相对重要性。 确定哪种化合物可以描述食物芳香的唯一方式是感官 评定。筛选测定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 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 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和渗透性,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 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 分依次萃取出来,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 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 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 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四、食品中的不良气味 样品的选择 最强烈、口味最典型的样品。 依据经验选择捕集、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蒸馏或 真空蒸馏;没有经验的话,尝试一系列方法后选择效 果最好的分离方法。 气相色谱-吸闻技术结合感官评估从香气分离物中确 认不良风味的化学组成;评价员对不良气味的敏感性 要高。 将得到的不良风味化合物的充分浓缩分离物进行GCMS方法鉴定; 使用纯的参考物验证不良气味
六、推测感官属性
推测感官属性(如地理分类、品种分类等)时
需要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估相结合,对仪器数据
和感官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解释。
样品的准备和分析方法受仪器分析方法的影响。
7.4 样品的选择和准备
一、样品的选择 虽然人类嗅觉系统对香气成分极度敏感,但是 仪器的敏感度却不高,因此要选择那些最典型 的具有很高风味强度的样品。 分析目标不同; 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7.5 芳香物质分离原理
一、溶解性 原理:利用芳香成分在水(食品)和有机溶剂中的分 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大多数芳香成分都是属于亲 油性的。 分离方法:液-液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SFE萃 取) 液-液萃取法特点 优点:操作简单,有效; 缺点:不同芳香物质由于极性不同使提取率存在 差异,因而不能很好地表示出挥发物在原始水溶液中 的组成;脂质也同时萃取出来,影响后面的色谱分析。 因此溶剂萃取法非常适合于低脂食品或非脂食品。
4、分析目标 ①找到一种完全的香气分离方法,可以正确鉴定 和量化食物中存在的每一种香气成分,及获得 完整的香气图谱; ②只鉴定香气图谱中的关键组分,这些成分是食 物特征香气的原因; ③鉴定食品中的不良气味; ④监测香气随时间的变化; ⑤推测感官属性; ⑥确定食品风味中是否掺有次品。 每一个任务和目标都对方法有不同的要求。
二、获得完整的香气图谱 样品的选择:选择具有人们所希望的香气特性 的产品,可以是一个或一组样品。 分离技术的结合:如静态顶空法、冷阱捕集法 和溶剂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相结合。 图谱中香气成分的定量和回收率:内标、外标 和同位素稀释法;传统方法:简单记录香气化 合物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和数量。
特点:简单、温和、易实现自动化; 静态顶空灵敏度不高,不适合对痕量成 分分析,动态顶空灵敏度有改善; 很难进行定量分析; 不能很好地表示食品中芳香物质的组成。
三、吸附萃取 利用芳香成分在水(食品)和固体吸附剂中分 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芳香成分被吸附剂吸 附。 分离方法: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 特点:操作简单,快速,易自动化; 选择性高; 萃取相用量少; 无溶剂溶剂; 吸附剂老化,实验重复性不好。
香气分析基本方法
风味分析内容包括:食品的取样,风味物质的
提取、分离、富集,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定 性、定量分析,感官评定。
对于难度较大的嗅感风味成分,通常的步骤是: 先从食品样品中提取出风味成分,经过初步的 分级分离后,再对风味物进一步分离出逐个组 分,然后对各组分进行鉴定。在上述过程完成 后,还要进行化学或生物合成,并混合为该食 品的风味,以确证分析鉴定的准确性。由于目 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仪器能准确测定各种食品的 风味类型和质量,因此,任何风味物质的鉴定 还必需同时伴随着感官评定。
7.3 香气分析技术的选择
一、选择香气分析技术是所考虑的因素 1、样品的因素 如样品的组成(水、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香气化合物的浓度(痕量或含量高)和性质(挥发性或非 挥发性,水溶性或脂溶性); 2、分析时间 在短期研究中,方法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固相微萃取随时间的稳定性差,冷阱捕集、溶剂萃取和同 时蒸馏萃取是比较稳定的。 3、仪器 自动的分析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处理能力、结果的稳 定性;手动分析方法处理能力低、变化性大;
2、风味物质包含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 分析化学家必须设法有效地提取和浓缩醇、醛、 酸、酮、胺、羰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 非挥发性物质等多种化合物; 3、食品风味组分的绝对数量进一步加大了风味分析的 难度 对于一个天然风味,组分少于200种算是相当简单 的了,但像褐变风味物质(如肉、咖啡或巧克力)含 有将近1000中挥发性组分是非常普遍的; 4、风味研究的仪器分析结果重现性不好 这个是由于在风味物质的稳定性差,在分析过程 中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确认在分析中发现的风味物质 哪些是产品本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