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六十四将军

合集下载

[作文素材]飞将军李广的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飞将军李广的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飞将军李广的名人故事飞将军李广的名人故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唐边塞诗人王昌龄著名的《出塞》,曾被后人广为传颂。

汉唐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但同时长期被边塞不断的骚乱困扰。

因此,唐诗里总有很多来自汉朝尤其是西汉的典故。

其中,王昌龄这句出塞里的龙城飞将,指的就是西汉时三朝老臣――李广。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在今天应该是甘肃天水秦安人。

李广的祖先叫李信,战国时秦国将领,曾取得过追获燕太子丹的赫赫战功。

而李广家世代也精于弓箭射术。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也就是说,李广的一箭力道之大射进了石头!其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多次出击匈奴,战功赫赫。

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迷失道路,遭卫青长史(相当于专门负责文字的秘书)簿责而自杀!年六十有余。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戎,用弓箭射杀俘虏众多来敌,被拜为中郎将;汉景帝时,曾领数百骑远去数十里拒匈奴数千骑,射杀匈奴一白马将,平安归营,先后做过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太守;汉武帝时,李广曾随卫青、霍去病四次出击匈奴,也可谓是战功卓著。

但就是这样一位三朝老臣,却一直没有被封侯,临死前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郎中令,这才有初唐四杰之王勃《滕王阁序》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万世喟叹。

李广作为“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汉书?李广苏建传》)的一代名将,何以终生不得封侯,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生不逢时。

自古时势造英雄,李广成名于汉文、景之时,而此时,大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主要是以“和”为主,无论是汉文帝还是汉景帝,在位时都曾数次与匈奴和亲,原因不外乎就是国力贫弱,汉朝根本无法与强壮的匈奴的相抗衡。

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决定胜负的中坚力量,匈奴居草原而兴兵,自由得天独厚的优势,汉高祖刘邦携定江山之势尚有“白登之围”,何况文景之帝。

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

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

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小编为你整理了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汉文帝的时候,有一位箭法高超的将军,名叫李广。

有一次,李广出去打猎,远远地看见一只老虎蹲在草里,就朝老虎射了一箭。

走进一看,原来那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

他射箭用力很猛,箭头深深地扎进石头里面去啦。

李广的'箭法这么好,所以后来《水浒传》里有一个挺能射箭的花荣,绰号就叫“小李广”。

李广不光箭法好,武艺高强,还很有智谋。

汉文帝派他到上郡(在现在陕西省西北部)去镇守边疆。

那时候,匈奴常来侵犯汉朝,镇守边疆是个很重要的任务。

有一次,李光带领一百来个汉兵到边境上去巡逻,消灭了一小队匈奴兵。

他们继续往前走,刚走上一座小山,李广就看见前面的草地上,有好几千匈奴兵将正在操练,心里暗暗吃了一惊。

匈奴兵将也看见了山坡上的汉兵,就摆开阵势,准备迎战。

汉军士兵看见有这么多敌人,都害怕了,要求李广赶快下令撤退。

李广却不慌不忙地说:“不,不能撤退。

这儿离上郡城有几十里,我们一跑,敌人一定会追上来。

他们有几千人,我们只有一百多人,打起来,我们准会吃亏。

” 士兵们说:“将军,那该怎么办呢?” 李广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但不跑,还要装得十分镇静,让敌人看了,以为我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他们就不敢来打我们。

现在,我们就整队下山,一直往前走吧。

” 于是,汉兵们都雄赳赳气昂昂地骑着大马,往山下走去。

走到离匈奴的阵地只有两里来地了,李广下令停止前进,叫士兵们下马休息,还把马鞍都卸了下来。

匈奴兵将见汉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时摸不清虚实,果然不敢前来挑战。

过了一会儿,匈奴阵地里,出来一个骑白马的将官,顺着阵地的前沿跑来跑去,看样子是监督自己的士兵的。

李广一看这正是个好机会,立刻上马直冲过去,大喊一声:“白马将!你还想走吗?”话刚说完,一箭射中了白马将的后背。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中国十大将军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一、大将之首--粟裕(1907-1984)粟裕作为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战术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为新四军抗日反顽作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军事上的成绩,全军首屈一指,很是令人佩服,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林彪。

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他列为大将之首,很多人都是很信服的,他做出的贡献,也是令大家非常敬佩,但在中国十大元帅中并没有他的身影!二、大将徐海东(1900-1970)徐海东是湖北省黄陂县人,黄陂县也就是现在武汉市黄陂区。

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革命家、军事家,被毛主席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为抗战做出过大贡献。

徐海东为人公正,与世无争,他的为人处世是得到很多人认可的。

所以,他在中国十大将军排名中排第二,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黄克诚(1902-1986)黄克诚是湖南省永兴县人,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

他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有着卓越的军事战略才能,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大贡献。

黄克诚一生刚正,令人佩服。

年近八十的时候,他双目失明,仍然大力拨乱反正,是一名令人佩服的人民英雄。

四、陈赓(1903-1961)陈赓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1924年,他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就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

他是一位有才能、有谋略、性格诙谐的军事家。

他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优秀作战能力,毛主席说他能当军长。

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也有着很不错的战绩。

五、谭政(1907-1988)谭政原名谭世铭。

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国古代最杰出将领36天罡,赵云垫底(精美图文)

中国古代最杰出将领36天罡,赵云垫底(精美图文)

中国古代最杰出将领36天罡,赵云垫底(精美图文)一、岳飞“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

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

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

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统帅:98军事:98智力:95战绩:98综合:389二、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

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

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统帅:95军事:98智力:98战绩:95综合:386三、李光弼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与郭子仪先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为临淮王,“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名气没有郭子仪大,但军事才能在郭之上。

史家评论,“自艰难以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第一。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大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统帅:98军事:98智力:92战绩:97综合:385四、项羽项羽,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北齐父子将军斛律金、斛律光

北齐父子将军斛律金、斛律光

北齐父子将军斛律金、斛律光2020年第4期三晋名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雄浑苍凉的民歌,为我们描绘出塞外草原的壮丽景象,令人向往。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是由斛律金从鲜卑族口语翻译成汉语的。

斛律金是北朝时期名将,敕勒族,曾追随高欢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战功。

其子斛律光也是北齐名将。

唐代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

这对父子将军在中国古代史上成为一段传奇。

敕勒名将斛律金斛律金(488—567年),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今山西朔州)。

斛律是少数民族姓氏,源于敕勒族斛律部,是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记载:“斛律,代人,世为部落统帅,号斛律部,因为氏。

”斛律氏为敕勒族中一支较强大的部落,族人皆骁勇善战,其后裔大多融入鲜卑族,后再汉化为汉字单姓斛氏。

斛律金高祖在道武帝时归附北魏,祖父、父亲都是北魏高官,斛律金在北魏末年被任命为“第二领人酋长”。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考虑一部分北方的将领不适应洛阳的气候,允许他们秋天到洛阳朝见,春天又回到部落,号称“雁臣”,斛律金即为雁臣之一。

身为草原战斗民族首领,斛律金的确具有过人之处,他在战场上“行兵用匈奴法,望尘知马步多少,嗅地知军远近”。

望一望远处飞扬的尘土,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人数;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极富作战经验。

北魏政权分裂为东、西魏之后,高欢成为东魏的实际主宰者。

斛律金追随高欢左右,鞍前马后立下无数功劳。

东魏、西魏边界接壤,连年争战,在几次危急时刻,斛律金都助力高欢脱离困境。

公元537年,西魏、东魏会战于沙苑。

当时东魏因为地形不利稍做调整,被西魏趁机冲击,队形有些散乱,士气受到影响,在点兵出战时,主动响应者寥寥无几。

而东魏军队的主帅高欢仍执迷不悟,硬要发动进攻,斛律金认为此时东魏将士士气不敌西魏,极力主张赶紧先撤回河东地区避敌锋芒,高欢却犹豫不决。

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武成王庙六十四将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偘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5.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6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斯,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区政治委员,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红11军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红3军团参谋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兼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4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2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9、10、11届中央委员。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被评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6.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四军第59团参谋长、纵队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汉委员,红1军团保卫局局长,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红1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整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1、2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11届中央委员。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1、新中国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新中国十大将军——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新中国十大将军——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的六十四将一般是指: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越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偘、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